📖 ZKIZ Archives


歐洲盃背後的黃金遊戲:超過100億美元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7/1861299.html

屆歐洲盃即將在基輔落下帷幕。過去的一個月,在歐洲範圍內因歐洲盃而衍生出來的經濟總量保守估計超過100億美元。本屆歐洲盃從籌備至結束,所涉及的資金流量則超過500億美元。

最終可以捧起德勞內杯的球隊只有一支,但歐洲盃上的每一場比賽、每一個進球、每一聲吶喊的背後,其實都關乎歐盟、歐足聯、東道國、贊助商、球隊、球迷、黃牛黨、博彩公司等各個利益集團和各條利益鏈的「荷包」——歐洲盃是當今國際足球產業高度發達的縮影。

歐盟:歐債未決,一體化卻有望加速

歐洲當前的債務問題十分嚴峻,而在歐洲盃期間,歐洲人卻不斷調侃「債權國」和「債務國」之間的足球勝負關係。在這種「苦中作樂」後,歐洲盃結束了, 歐洲人還要回到痛苦的債務危機的現實中。歐洲盃雖然拉動了歐盟各國的消費,但因此而創造出的GDP對於這場危機來說不過杯水車薪。

但歐洲盃的舉行,卻可以令歐盟各國領導人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從地緣政治來看,這屆歐洲盃很有代表性:歷史上9支冠軍球隊全部到齊,西歐七大傳統勁 旅德國、法國、意大利、英格蘭、西班牙等悉數亮相,東歐足球代表俄羅斯、捷克、波蘭,以及前南斯拉夫足球代表克羅地亞無一缺席,而目前歐洲區國際排名前 12位的球隊更是被一網打盡。BBC甚至稱:「這是一屆政治與經濟合謀的歐洲盃。」

借助歐洲盃這個公共利器,歐盟一體化的進程將加速。去年6月,歐洲央行提出「歐洲財政部」建議時,許多人認為只是一個無現實緊迫性的藍圖。但時隔一 年,債務危機來了。有報導稱,德國總理默克爾已將「歐洲財政部」計劃納入日程,就其盡快實施在歐洲發起了一輪推銷運動。如果德國的計劃成功,歐盟一體化將 實現關鍵升級。德國雖然丟失了歐洲盃,但卻有望獲得在歐盟更為強大的龍頭地位。

歐足聯:

創收16億,吸金力不遜世界盃

近10年來,歐足聯在歐洲冠軍聯賽的商業開發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歐足聯把成功的模式繼續套用到歐洲盃上,其「吸金」的能力絲毫不遜色於江湖老大國際足聯。

從目前的商業模式來看,歐洲盃和世界盃一樣,歐足聯的收入來自於電視轉播和商業贊助、門票銷售分成、特許商品銷售分成及電信與新媒體服務等方面。歐足聯在電視轉播權中比2008年歐洲盃多了掙2億歐元。據悉,2016年歐洲盃的轉播權售價已經被歐足聯提至12億歐元。

據公開的數據顯示,本屆杯賽,歐足聯至少獲得了16億美元的贊助和電視轉播收入,總共31場比賽,平均每場入賬超過5161萬美元。而2010年南 非世界盃賽,國際足聯共獲得36億美元贊助和轉播收入,比賽場次共64場,平均每場收入5625萬美元,兩者已經相差無幾。歐洲盃在「創收」方面已無愧於 「小世界盃」的稱號。

兩個東道主:

不僅掙錢還掙了國家形象

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2009年波蘭的GDP增長達到1.7%,是歐盟國家中唯一的GDP增長國,2011年波蘭仍保持了3.5%的增長率。

據波蘭歐洲盃組委會透露,波蘭投資與歐洲盃有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約303.23億美元,這幾乎達到了南非舉辦世界盃投入的7倍多。

在波蘭,4個主辦城市的賓館房價均大幅上漲,大筆的基礎設施投資對波蘭經濟的拉動作用相當明顯,它為波蘭創造大約3萬個就業崗位。基輔大學的歐洲盃經濟報告也預計,歐洲盃將讓波蘭的旅遊業賺1.94億歐元。

烏克蘭政府為歐洲盃花費了134億美元,遠超出為歐洲盃撥出的66億美元財政預算。

之前有人說烏克蘭將成為另一個希臘——當初希臘不顧本國經濟,花費150億美元舉辦奧運會,結果背負上了更加沉重的債務包袱。

根據荷蘭國際銀行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歐洲盃期間造訪烏克蘭的歐洲遊客還是達到了60萬人次,烏克蘭增加就業人數近5萬;歐洲盃期間,烏克蘭借舉辦歐洲盃直接經濟利益至少有3.5億歐元。

烏克蘭也通過歐洲盃展現了自己真實的國際形象,很多歐洲人也改變了之前烏克蘭在腦海中的負面形象。

獎金:

無論誰奪冠都創紀錄

歐足聯為16支參賽隊準備了近兩億歐元獎金。小組第4可獲得800萬歐元,小組第3可獲得900萬歐元,八強獎金1000萬歐元,四強獎金1300萬歐元,亞軍獎金1750萬歐元,冠軍獎金2050萬歐元。小組賽階段,每贏一場可獲100萬歐元,平一場有50萬歐元。

2004年,希臘奪得歐洲盃冠軍,獎金為1700萬歐元;2008年,西班牙奪冠獲得2200萬歐元。意大利在小組賽三戰一勝兩平,若最終奪冠,獎金將為2250萬歐元;西班牙小組賽三戰兩勝一平,若最終奪冠,獎金為2300萬歐元。此次冠軍將打破獎金的歷史紀錄。

贊助商:

借賽發財,兩大品牌領銜搶灘

就在本屆歐洲盃半決賽開始前一天,提供本屆歐洲盃指定比賽用球的品牌高調宣佈:目前已售出超過700萬隻比賽用球,超過其歷屆歐洲盃比賽用球的銷 量。同時,該品牌宣稱:今年他們在足球品類產品的銷售將達16億歐元,超過2008年歐洲盃期間足球品類銷售總額的13億歐元,公司有望超過2010年世 界盃15億歐元的銷售紀錄。事實上,該運動品牌利用歐洲盃對銷售的拉動一直都是驚人的。數據顯示,2004年歐洲盃比賽期間,該公司賣出了超過130萬件 參賽隊隊服以及逾120萬件授權產品。和2008年歐洲盃相比,其銷售額同比增長50%以上。

和該運動品牌一樣興奮的,還有本屆歐洲盃的啤酒贊助商。該品牌也已連續24年第7次贊助歐洲盃。在波蘭和烏克蘭的8個主辦城市的球迷廣場,該啤酒品牌和上述的體育品牌佔據了最多的銷售攤位。

本屆歐洲盃一共有12家贊助商,內容除體育品牌和啤酒外,還包括了快餐、飲料、攝影器材、汽車、輪胎、潤滑油、電子產品等品牌,這些品牌將因贊助進 一步提高知名度和銷量。比如,來自韓國的某汽車品牌,目前已經借助在這次歐洲盃中的出色宣傳,成為烏克蘭國內市場的第三大品牌。

球票:

價平量大,可苦了黃牛

本屆歐洲盃單場球票起價30歐元,最貴可達600歐元。球票售價分為三個檔次。但相比於上屆歐洲盃,本屆的最低票價已足足便宜了50%。

購票要通過全球網上申請和搖簽認證分配球票。截至3月31日,歐足協共收到了1215萬張球票申請,較上次歐洲盃提升17%,創下歷史新高。

除了官方途徑,通過黃牛黨也能拿到球票。由於波蘭對倒賣球票打擊力度尚輕,很多票販子公然將寫著「有票出售」的牌子掛於身上在球迷廣場兜售。烏克蘭 方面情況稍微好,畢竟官方渠道的票源很充足,即使是決賽,30日依然可以通過網上申請買到票,所以也對黃牛黨打擊很大,更多手上有票的人都是原價出售。

歐洲盃,和中國商家有點遠

大型國際賽事的贊助合約,基本上需要提前2年或4年簽約。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有一個體育論壇,當時包括國際足聯在內的大型賽事高級負責人都齊聚北京,但所有中國企業當時都只盯著眼前的奧運會,根本無暇顧及2年後的南非世界盃,更不要談4年後的歐洲盃。

南非世界盃上,一家中國的綠色能源企業品牌出現在了賽場的廣告牌上,這被視為中國企業在「世界盃營銷」上的成功案例。但是,本屆歐洲盃,兩個主辦國 無論賽場內外,根本不見任何一個中國企業的品牌。很多中國本土品牌的負責人認為歐洲盃是一項區域性的賽事,與中國的關係並不大。

除了個別中國旅遊公司組織了球迷團和一些比較高級的企業家團觀摩本屆歐洲盃的部分比賽外,本屆歐洲盃在歐洲幾乎和中國商家無緣,除了那些「中國製造」的特許商品。

說到底,中國的體育產業市場還是很低端,大部分企業只敢於染指「中國製造」領域的蛋糕,但在品牌戰略上卻沒有魄力去參與諸如歐洲盃這樣的國際化「大蛋糕」的分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