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旭嶺農場》磨十年做履歷驗證 在食安風暴中竄紅 人面蜘蛛保護的木耳 登上國宴菜色

2016-07-25  TWM

十幾年前,莊詠傑花錢做木耳的履歷,這張食物身分證沒帶來銷量,反而引來訕笑。近年碰上食安風暴,當初不被看好的溯源機制,卻為莊詠傑導入上億元的營業額。

走入百坪大的木耳溫室栽培場,莊詠傑突然出聲提醒:「小心,蜘蛛網。」只見他細心地撥開頭頂的千絲萬縷,指著倒吊的人面蜘蛛:「這可是農場的寶貝,牠可以幫我們吃蚊子。」「別的農場噴藥殺蟲,蟲害少了,但農藥會導致菌類培養過程交叉感染,惟有尊重自然生態的食物鏈,才能生產出安心的食品。」莊詠傑說。

旭嶺農場的木耳今年入選五二○國宴菜色「三小福」中的醋漬木耳蓮藕後,通路商、農委會官員、媒體記者全擠入溼度八○%的栽培室,看莊詠傑摘著一朵朵碩大的木耳。

不與市場妥協

盤商嫌木耳不漂亮 自己找通路「這兩朵哪一個比較好吃?」他舉起深淺各一的木耳詢問,大部分的人都選了顏色深的木耳。「其實,兩者都好吃」,「夏天木耳(生長快,一周一採)顏色較淡;冬天天氣冷木耳(生長慢,兩周一採)顏色較黑,木耳顏色本來就是隨著四季變化而轉變,但消費者一味期待又亮又黑的木耳,種植過程就會被噴藥,保持色澤度。」二○○四年退伍後,莊詠傑進入家裡的木耳農場接棒,當時採自然農法栽種的木耳送到盤商處,對方劈頭罵,「你們家木耳這麼醜,怎麼賣?」他想要說服市場,「吃得安心比漂亮更重要。」花了數年時間,連續申請「產銷履歷」、「CAS有機認證」、「ISO9001」一系列履歷認證,「每年光是認證費用,就花了好幾十萬元。」花了大把金錢與時間做的認證,結果盤商反問:「啊,你這一張證書可以吃嗎?」不願意與傳統市場妥協的他,開始突圍。「我跳過盤商直接找上通路。」莊詠傑說,當初他帶著木耳上門推銷時,通路的採購人員反倒狐疑地問他,「你為何不透過盤商?是不是貨有什麼問題?」結果又是一陣砍價。

挫折、奚落、質疑,讓莊詠傑壓力很大,當時他向農會、銀行貸款擴充,銷路未見開展,父親常常對他說:「少年ㄟ,不要衝太快,收不回來就慘了。」莊家在嘉義中埔鄉栽種木耳已經四十多年,六十二歲的父親莊歸鴻說,「在我手中,只有二座溫室,他接棒後,擴建成六座,農場申請、履歷驗證、機器設備樣樣投入,他說要一次到位。」

面臨轉型焦慮

砸錢卻沒立即效果 爆父子衝突莊詠傑承認,接棒時父子衝突不斷。「老一輩的比較在乎眼前的效應,手寫現金簿登記每天收多少現金?有多少進出貨?但我在乎的是會計成本,若沒有從根本做好,銷路是無法突破封鎖。」莊詠傑花了很多工夫在「源頭整理」,包括木耳太空包的填充技術升等,菌種培養、產銷履歷的申請等,砸下大筆資金與心力,卻不見得立即看到成果。

但所有轉型的焦慮,都因食安風暴,吹出了一線生機。「這兩三年,全聯、愛買等通路紛紛找上我們,加上木耳飲正夯,愛之味、南僑等食品大廠,也請我們提供原料。」莊詠傑說:「這些年,只要你有產銷履歷,幾乎就已經拿到廠商八成以上的信賴,其他二成等著現場勘驗,就可下單。」

等到一線生機

食安風暴後 鼎泰豐也找上門「我們常常接到廠商的詢問,劈頭就是問:請告訴我,哪裡有履歷產品可買?」農委會技正王聞淨觀察,食安風暴後,許多知名店家擔心商譽受損,統統跳過盤商供貨,直接到源頭現場,控管食材品質。

去年初,鼎泰豐的酸辣湯鴨血供應商,被爆是黑心鴨血,沒多久,鼎泰豐的五人採購小組,就出現在嘉義中埔的旭嶺農場,「他們說,在尚未找到安全的鴨血替代品之前,鼎泰豐的酸辣湯全部用我們家的木耳替代。」那一刻,讓莊詠傑五味雜陳,全部湧上心頭。

今年,旭嶺農場又因為木耳端上國宴,知名度大增,參訪廠商絡繹不絕,但他與太太不忘張羅,要員工記得將有機木耳,免費提供給中埔小學當營養午餐。他說:「讓要小孩知道食材的健康有多重要,食物里程越短越好,才能避免消耗地球資源。」凡事從源頭做起,不管是教育還是栽種,真心對待,才能根絕無窮後患。

國宴級木耳銷售密碼

>> 不用農藥,日產1萬包>> 通過3個標章,認證最完備

莊詠傑

出生:1978年

現職:旭嶺農場負責人

學歷:嘉義大同商專(現為大同技術學院)

家庭:已婚

三個堅持 在食安風暴後竄紅友善耕作 採自然農法,與環境共存,提高產品差異化。

一條龍生產 從太空包接種、栽培、採收,一條龍生產,確保生產品質與降低耗損率。

履歷規格化 透過認證申請,符合廠商的採購標準,順利進入通路。

從傳統市場,打進大通路

——旭嶺農場演進史

規模 1976年成立有兩座溫室→2004年成立有六座溫室技術 1年1收→1年4收客戶 傳統市場→20% 傳統市場、80% 愛買、全聯、愛之味、南僑、鼎泰豐年營業額 100多萬元→1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94

【飲食籽】$45龍躉碟頭飯 邪惡炸雞髀人面咁大

1 : GS(14)@2017-04-13 00:24:33

香噴噴的雞髀王煎蛋飯。$42



【飲食籽:隱世小店】位於油麻地內街,有一間隱世小店,名字叫「和順記」,開業約半年。舖位一直是死舖,人迹罕至,十年內便轉手五次以上,偏偏老闆黎俊豪自信十足,他說:「如果食物好,用心去做,就算在屏山或者偏僻地方,都會有人山長水遠搵到去食,若食物不好食,就算開在地鐵站門口,搵鬼去食!」他又說:「見到每間茶餐廳,一律賣星洲炒米、乾炒牛河,如果跟住做,我都會悶,跟人跟到足,不如唔好開,唔係就聽執!」他深信有麝自然香。



剛認識豪哥,或者會覺得他好寸。只有幾張枱,舖頭開朝七午四,菜式經常沽清,主打8至10款碟頭飯,其中招牌寫着「精選高級食府套餐」,價錢約$40。「龍躉賣$45想點啊!不如你去酒樓食,如果嫌三嫌四,你不要來吃啦!」、「我賣的特大雞髀,比你塊臉還要大!油麻地街坊,像果欄工人一吃雞髀便會想起我,我相信未必是全港最好,但會是油麻地最好吃的雞髀。」今年38歲的豪哥,做過設計師又做過解款車主任,半年前用40萬元開店。店內主打肉類以韓式醃法。「雞髀用美國貨,用果酸將菠蘿水果做成一個汁去醃,肉質會較嫩滑,每次醃雞髀都要三小時,所以是限量供應。由於人手不夠,加上即叫即炸,想食便要等十多分鐘,但食落就知保留到豐滿肉汁,因為功夫多,所以提早關門做預備。」他說:「好食的東西是要等,你可以吃速度,但只是微波爐加工食物,你要選擇快或者好食,你自己揀啦!」他還自創避風塘炒豬扒飯、瑞士雞翼飯,絕不是一般碟頭飯可比。



豪哥拿着比人塊臉還要大的雞髀。

豉汁蒸龍躉頭鮫飯,龍躉新鮮,份量十足。$45

瑞士雞翼飯,瑞士汁對辦,並非用一般豉油汁充數。$42

和順記油麻地碧街24號地舖



記者:何嘉茵攝影:潘志恆編輯:蕭家慧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12/199872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11

【新iPhone殺到】人面解鎖安全啲?Apple發佈會示範都撻Q

1 : GS(14)@2017-09-17 17:35:10

iPhone X以Face ID取代原來的Touch ID實體鍵。



近期新手機都興用人臉解鎖功能,不過有部份型號手機曾出現過問題,如用上一張相片就騙倒手機解鎖,但到底iPhone X的Face ID是否這麼安全呢?iPhone X雖然用上全屏幕設計,不過在屏幕上方都留有一排位置用以安裝TrueDepth鏡頭系統,能夠投放出超過30,000個隱形測繪點描繪面部輪廓影像,然後透過紅外線鏡頭作比對,就能用以辨認用家身份,準確度非常高。



更厲害的地方是即使現場環境光線不足,甚至是戴上眼鏡、戴帽甚至留鬚,Face ID都一樣認得到你;而且使用時一定要直視手機先能夠解鎖,理論上安全比之前的Touch ID更高,亦能安心在Apple Pay上使用。不過新科技總要時間去適應,就如Apple的Software Chief Craig Federighi在台上示範Face ID時,第一次嘗試解鎖時都不成功,手機彈出輸入密碼畫面;至於到iPhone X在11月初推出時會否有改善,相信要到時再作測試才知道。



TrueDepth鏡頭系統會投放超過30,000隱形測繪點製作面部輪廓影像。

設定時需將頭部轉到不同方向作掃描之用。



即使戴眼鏡或戴帽,Face ID都能認得出你。

Apple高層在台上示範Face ID時,第一次嘗試解鎖時都失敗。

記者:布偉倫、韓繼聰、司徒港燊、翁怡富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14/201520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98

【文化籽】罕見明清肖像畫展——五百年文史的人面洞天

1 : GS(14)@2017-10-30 00:53:45

【文化籽:藝文沙龍】何鴻毅家族基金由世界各地博物館收集明清兩代人物肖像畫,在柏林國立博物館展覽。「人物畫」和「肖像畫」是不同的品種。中國的「肖像畫」(Portrait),若與西方美術史的標準相比不夠發達,因為歐洲經歷過一場文藝復興。



十六世紀之前,歐洲西洋畫也沒有凡人的肖像畫,一切以聖經故事為題材。聖母、耶穌、天使,為教廷的宗教宣傳服務。因有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藝術成就,當時西洋畫也將耶穌馬槽降生等聖經故事畫成「人物畫」,其中骨骼肌理分明,因為醫學發現了人體解剖。到達文西的「蒙羅麗莎」出現,肖像由神話宗教發展到人間。蒙羅麗莎之不朽,不止細膩的筆觸,而且是第一次將人物化為特寫的肖像,而且由面部表情、肢體語言、透視光線等運用,流露出人的內心世界。其後荷蘭的林布蘭更收取酬金,為當時阿姆斯特丹做出入口生意的商人製作肖像。林布蘭為金錢服務,身為畫家追求舒適的日子和酬金,天公地道,而且因為天才,成為西洋美術史的瑰寶。相對之下,中國畫的肖像限於孔子儒家廟堂宗族的倫理敬拜。一名家長位尊隆,「升上神檯」,地位足以成為肖像的人物供中國人家庭的祖宗靈位擺放。因此中國的肖像,長期被指為稍遜生氣,像中人物正視前方,笑容不足,道貌岸然,因為要體現一家之主的倫理正統。但是何鴻毅先生名下的藝術基金,這次收集到中國人物和肖像畫,卻令人發現中國藝術裏的「人」其實別有洞天。


孝莊文皇后像 表情隨和悠閒

例如康熙皇帝的祖母孝莊文皇后,在香港的歷史博物館正展覽一幅正襟危坐的帝后全身畫像。柏林館的兩張,孝莊文皇后卻以半身特寫、便服、隨和悠閒的表情,讓畫家畫像。此一太后走下「神耛」(Down To Earth)姿態,證明中國曾有一支由人性出發的肖像畫,幾與達文西和林布蘭異曲同工。當然中國畫的筆墨不及西洋油畫的追究現實寫真,令中國肖像畫無法普及而成為一個系列,中國社會六百年也沒有人性的解放,這是中國肖像和人物被忽略的原因。柏林這次中國人物肖像展有許多文學史上出現過的名字,包括清初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納蘭是浪漫情詩的聖手,可謂中國詩詞中的濟慈(John Keats)。今日留下一幅由畫家禹之鼎留下的納蘭性德像,坐在客廳的長椅之上,前有一個茶几,撫頷正看觀眾。圖中的納蘭性德,眉目幼細,留有小鬍子,讀過其飲水詞,得以觀其人,亦可謂世紀遙隔的異數。納蘭曾在朝中任大官,肖像四圍留下歷代高官包括恭親王的題字。中國的人物肖像畫附帶的花紅是其他文人的觀後感和評論,往往化為一首七絕題在畫側,協助觀眾了解。正如紅樓夢的脂硯齋評本,讀完文需看footnotes會另有一番時空的心得。另有一幅明代文人李流芳的畫像,我也很喜歡。李流芳曾留下許多遊記,包括遊虎丘:「虎丘,中秋遊者尤盛,士女傾城而往。笙歌笑語,填山沸林,終夜不絕。」這是筆觸精幼的小品:「填山沸林」一詞講遊客人山人海有如今日的黃金周,真是生動的語言。想不到遠在柏林,有緣見識了這位心儀的明代散文家,異地相逢別有故土的感觸。


詩人陶琯像 手持桃子神態獨特

鄭板橋的畫像倒不少見,還有詩人陶琯,其像竟然側寫,手持一隻桃子,坐在一把綠椅子之上,也神態獨特,角度超然,顯見中國的人物畫和肖像,其實也各有性格。十八世紀西洋華風傳來,終於有幾張滿州武士的肖像,有油畫風格,弓挽滿月,充滿動作感。然而展品中的主角以半身或全身肖像正視觀眾者少,即使見五官容貌,也置於山水、行館、書房之中,尤是之故,清末的人物的青年畫家任熊竟然作了一張半裸的全身肖像畫,下筆大膽,風格激烈,可謂中國肖像畫中的梵高。柏林國立博物館對人物肖像的安排,以任熊的一幅作結,也別有匠心:中國的文人,要到清末,才發現內心的激情和憤慨,或許因為朝政黑暗,或許因為列強侵略,總之這位文士在這個時候,竟然露出肌肉的裸臂,戟眉森目,看着觀眾,其中別有一番戲劇心事。此一中國人物肖像畫,由另一個角度顯示了中國的美術文化原來「人」(Man)曾經在中國的文史中一度破土而出,雖然細於涓滴,但有一股壓抑的衝動,曾經想匯聚成一條大河。只是時不我與,或國運之異,中國的人物肖像即使幾乎有了自己的梵高,卻尚無蒙羅麗莎。然而卻在柏林千百張面孔之間,我發現了另一個細水長流壓抑的中國。



士中 李流芳像

士中 李流芳像

任熊 自畫 像


佚名孝莊文皇后半身便裝像

佚名 傳王致誠 璊綽爾像

傳神雅聚:中國明清肖像畫展(1368-1912)

撰文:陶傑(部份圖片由柏林國立博物館提供)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8/201965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