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胡孟青﹕A股美股化?

1 : GS(14)@2017-10-15 13:57:55

【明報專訊】互聯互通機制實施了近3年以來,今年可以算是本港及內地市場的雙贏之年。一方面,北向資金持續有增加,同時南向買盤為港股提供了承托,若沒有北水,投資者目前很多蟹貨,仍然未能鬆綁。

內地提出一個說法,基於A股大價股年內有買盤吸納,實現內地所說的估值修復。再者,觀乎格力、美的、海康威視等內地具備實力企業的北向資金持倉持續增加,機構投資者比例數字上是有所提升。結果,內地有些分析認為,隨着投資者的結構優化,A股正在美股化,而非港股化。A股正在美股化,這個觀點結論,似乎並非建基於機構大戶持貨比重增加、提升機構投資者在內地市場比重這麼簡單,而是有意將A股提升至與美股比較的層次,在在反映內地總有一批市場人士,在市場定位及目標上的野心。

機構投資者比重增 結構優化

A股美股化,而港股A股化,查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市場地位的高與低,除資金方面,還有很多東西都作衡量。實話實說,沒有北水,港股近幾年發展可能是更一潭死水。筆者一直相信,不論資金、市場參與者,以及上市公司供應三大範疇上,香港是靠內地,在市場發展方面,既有互惠互利關係,但亦存在主從及非對稱關係,香港股票市場,從來就不是香港人、香港企業及香港資金話事的市場吧!

經互聯互通流入港股的資金,累積有5000億元以上,目前佔港股每日成交比重有一成左右。可以說,將來只會再增加,過程中南下資金影響港股,從而衍生的定價權、話語權,亦是無可避免。今年以來,最明顯不過的是,很多沽空報告狙擊香港個股,不論大、中、小股,都是鎩羽而回,由以前令香港投資者聞風喪膽,變為開始視而不見,在在證明,內地資金所帶來的承托力量與作用不容低估。但道高一呎,魔高一丈,到底以往的沽空機構,是否由以往純粹沽空,到近年其實已睇準形勢,從而上下其手,那就不得而知了。

北水奪話語權 沽空機構無功而還

很多人強調,資金不能改變事實。奈何資金的確是可以改變事實,一批又一批真金白銀錢錢錢,製造出的價格走勢,是可以改變市場對某類股份的觀點事實。內房股是北水改變港股形態的好例子,年內多隻倍升,分析界已經相繼改觀,以往他們認為高負債是鐵一般事實,現在因為股價升,高負債對他們來說,就是可改變的事實,哪管很多公司其實負債比率都超過100%或以上。

如果北水是買手,外資是沽家的話,前者無疑已佔上風。歸根究柢是,我們傳統界定的歐美資金,流入其實有限,換句話說,買賣、好淡角力的出現,要待老外資金有顯著流入才可能發生,正因如此,所謂北水在港股影響力已經確立,可能仍屬言之尚早。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75&issue=20171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4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