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企業「降成本」難在哪裏?

1 : GS(14)@2017-08-06 12:02:02

【明報專訊】儘管財政收支壓力加大,中央近年依然下令大幅降低企業稅負。去年減稅降費6000多億元、今年再減1萬億元,同時督促企業降低槓桿率、減輕財務負擔,力度可謂不小。但實體經濟企業的日子真地變好了嗎?近日,擁有官方背景的智囊機構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結果不容樂觀。

財政部旗下的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今年3月到7月,派員通過走訪企業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從14709家企業獲得超過235萬個資料。受訪企業遍佈東部、中部、東北部和西部,覆蓋國有、集體、外資和民營等全部所有制類型,涵蓋大型、中型、小型以及微型企業,涉及15個行業,報告具有一定代表性。

企業資產負債率平均63%

儘管中央想方設法減輕企業負擔,調查結果卻顯示,企業成本水準已經超過收入,企業利潤空間已經被擠壓到極限。受訪企業資產負債率在63%左右,企業間債務相互拖欠情况較為嚴重。原材料、用能用地、人工成本繼續上漲。

實體經濟是內地經濟的基石,關係國家長治久安。但隨着內外環境的變化,實體經濟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依靠低成本形成的傳統競爭優勢難以為繼。

成本高於東盟等經濟體

改革開放以後直至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勞動力、土地、原材料、能源和環保等一系列低成本,是內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的主要原因。隨着經濟高速增長,人工、環境、用地、原材料等成本不斷上漲,各類要素成本都已大幅提高。雖然仍低於發達經濟體,但成本高於東盟等其他發展中經濟體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政府可以減稅降費,卻無法阻止人工、環境、原材料甚至用地成本的上漲。而且,如果人工、原材料等價格持續下跌,造成通貨緊縮也未必是好事。

政府也沒法無限制地繼續減稅降費。否則,面對財政支出壓力,要麼增加財政赤字、增加財政風險,要麼縮減政府開支,削減公共支出、公共服務。

創新力不足 喪失競爭力

成本的上漲,最終需要企業消化。企業面臨的困境,如同發展中國家面臨「中等收入陷阱」風險一樣。兩者都表現為:在成本上升和創新能力不足的夾擊下,企業或國家喪失競爭力。

但提升創新能力,說易行難。往往規模大、產品附加值高、盈利能力強的企業重視研發投入,通過研發來實現降成本和增效益。但中小規模企業盈利能力弱,研發投入較少,即使有研發,大多也是進行模仿式創新,很少投入資金搞基礎性和原創性研發,也沒有專門的研發團隊進行持續研發。

創新能力不足、成本全面上升,不僅制約企業發展空間,也會限制「降成本」的效果。待原有不合理負擔逐漸消除後,繼續「降成本」勢必面臨較大風險。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745&issue=201708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8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