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9日晚間消息,據外電報導,在至少造成20億美元投資虧損的「倫敦鯨」事件發生後,為了支撐業績,預計摩根大通已經出售了250億美元盈利證券資產。
據路透社報導,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本月早些時候曾表示,公司通過發售企業債券和其它證券獲得了10億美元收益,可以抵免部分虧損。因此,摩根大通第二季度盈利不會遭到太大衝擊。
不過,出售投資組合中的盈利證券需要繳納利得稅,從而提高成本,而且這些資產的未來收益也因此被消除。分析師表示,資產出售將貢獻16美分的每股盈利,約佔摩根大通第二季度利潤的1/5。這項交易僅僅是利得在不同財務報告中的轉移,而不是為投資者創造新的價值。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顧問、前總會計師Lynn Turner表示:「他們確實做了兩個愚蠢的決定,首先是冒了衍生品的風險,這塊他們並不熟悉;其次是出售不可替代的高收益資產。」他表示,在一個低利率 的環境中,銀行想利用出售證券獲得的現金獲得回報並不容易。
戴蒙5月10日宣佈「倫敦鯨」虧損事件時首次公開了資產出售計劃。他還表示,通過出售一系列債務證券,摩根大通還可以獲得另外80億美元的收益。
至於摩根大通具體是何時出售這些證券的還不得而知,該公司也沒有披露所出售證券的價值等細節,為了提振第二季度盈利還要出售多少資產也並不清楚。
摩根大通發言人拒絕就此進行評論。
可以肯定的是,摩根大通擁有充足的理由出售資產,而且這一行為不會破壞法律也不會傷害自身的穩定。
公開資料顯示,摩根大通以往出售此類證券收益率不足4%,也即為了獲得10億美元的收益需要出售250億美元的資產。按照38%的利得稅率計算,出售成本搞到3.8億美元。也就是說淨收益僅為6.2億美元,或者每股收益16美分。
FBR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Paul Miller表示,摩根大通應該直接跳過資產出售,承受報告較低利潤的陣痛。戴蒙自己也曾表示很不願將優質資產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