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核電上書風波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3-02/100362950_all.html

 從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縣城出發不太遠,跨越長江,便到了中國首批內陸核電——彭澤核電廠的廠址。

  透過環繞著廠區的鐵絲網,可以看到高聳的塔吊,以及掛著「中電投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和「國家核電」標識的活動板房。鐵絲網上,每間隔幾十米,掛著「危險」「禁止入內」的警示牌。兩位穿深色制服的保衛人員,正在阻攔一輛未帶出入證的車進入廠區。

  「裡面沒什麼好看的,畫上的反應堆還沒有呢。」2月28日,一位別著胸牌的工人指著廠區一號門西側的彭澤核電廠鳥瞰圖告訴財新記者。

  環保部核安全管理司負責彭澤核電廠的項目官員封有才表示,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後,國家暫停核電項目建設,彭澤核電就停下來了,「福島事故發生後什麼狀態,現在還是什麼狀態」。

  由於望江縣政府發出「紅頭文件」表示反對,這座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馬當鎮的核電廠,再次引發了關於內陸核電乃至整個核電的爭辯。在中國,政府部門上書反對核電建設的案例可謂絕無僅有,這也為核電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

  福島核事故距今一年,中國核電建設已有回暖跡象。在這種背景下,彭澤核電廠如何直面望江的上書陳情?整個核電行業又如何打消公眾的疑慮?

望江陳情

  2月7日,一份在微博上熱傳的望江縣人民政府「紅頭文件」,將彭澤核電廠項目推到風口浪尖。

  這份題為「關於請求停止江西彭澤核電廠項目建設的報告」的文件稱,臨近該縣的江西彭澤核電廠項目選址階段評估存在「人口數據失真」「地震標準不符」「臨近工業集中區」以及民意調查不夠公開透明等問題。

  彭澤核電廠北臨長江,南靠太泊湖,距彭澤縣城約22公里,距望江縣城則只有10公里,距望江縣最近的村子更是只有3公里多。

  「紅頭文件」的背後,是四位退休幹部的合力。早在2011年7月,11頁的《籲請停建江西彭澤核電廠的陳情書》(下稱陳情書)就已寄至國務院、 環保部、安徽省、安慶市等層面。陳情書署名為:65歲的汪進舟、原中共望江縣委副書記;77歲的方光文、原縣法院院長;77歲的陶國祥、原縣人大副主 任;70歲的王念澤、原城鄉建設局局長。

  陳情書指彭澤核電廠相關審批材料中人口數據「造假」,地震數據「說瞎話」,以及在公眾意見調查環節用洗衣粉等禮品「賄賂」村民。

  四位老人表示,寫陳情書的起因,正是2011年3月的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陶國祥說,自己原先就反感長江對面要建的核電站,但「比較麻木」,福島事故讓他們覺得該做點什麼。

  由汪進舟統籌,四人從2011年5月開始分頭工作,蒐集彭澤核電的公開資料,並和國家核電建設標準、法規一一核對。退休官員的身份讓他們很容易接觸到相關統計數據,彭澤縣方面甚至客客氣氣地接待他們到核電廠工地參觀。

  陳情書完成後,他們先是給縣政府過目,縣政府最初表示已知情,但沒有表態反對或支持。彭澤核電廠一旦投入運營,將給彭澤帶來經濟上的巨大回報,望江則只能望江興嘆。

  到了2011年8月,江西國防科工辦和中電投江西公司到望江做彭澤核電廠安全調研,要求望江方面提供地理數據。方光文稱,此時望江縣政府第一次表達了對「家門口」建核電站的反對意見,並拒絕提供相關數據。

  望江縣政府隨後組織調研,於2011年11月15日形成前述呈送安徽省發改委能源局的報告。縣政府希望省裡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真實情況」,「以維護望江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最早在微博上發佈這份文件的網友告訴財新記者,一位望江本地人給她發送了掃瞄件。她在證實其真實性之後,覺得「又沒寫著機密文件」,「有必要公佈出來」。

  「紅頭文件」擴散前,苦等數月未見省內外官方回應的四位老人,已在2012年1月將他們的陳情書發到網上,但影響侷限於安徽的一些網絡論壇。

安徽佈局

  望江縣政府報告網上「走紅」初期,一位縣政府工作人員曾經告訴財新記者,該文件遞交到省能源局幾個月以來,縣裡沒有接到任何回覆。

  汪進舟說,媒體大規模報導此事後,安徽省能源局才回應稱報告已經報到國家發改委。他推測,其中的拖延應與安徽也在大力發展核電有關,「安徽自己就有四個核電項目在籌備。」

  他所說的,是安徽在長江沿岸佈局的蕪湖繁昌、池州吉陽、安慶樅陽和宣城核電站。

  蕪湖繁昌、池州吉陽項目由安徽省皖能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與中廣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投資建設。在皖能股份公司網站上,關于吉陽核電的最後消息來自2010年底,吉陽核電項目籌建處負責人彭偉表示,將加快項目前期進度。

  值得注意的是,吉陽核電站廠址位於東至縣吉陽村,距離彭澤核電站不到50公里。池州市政府網站分別於2009年6月和9月刊登其環評公眾參與信息公告第1號和第2號,並於當年11月召開了公眾代表座談會。

  根據官方的座談會紀要,公眾參與過程非常「和諧」。41名公眾代表「來自池州市區、東至縣、安慶市區、望江縣」,他們「紛紛表示支持核電、盼望核電,希望吉陽核電項目早日上馬。」

  吉陽核電距東至縣城約26.5公里,而距望江縣一些鄉鎮不到15公里,距安慶23公里。或許是因為吉陽核電位於安徽本省,且未拿到「戶口」,望江縣政府方面並未對其提出公開反對意見。

  隨著福島第一核電站災難性事故的發生,安徽幾個核電項目與中國其他數十個原本緊鑼密鼓推進的內陸核電項目一樣,再無新消息發佈。

  當然,內陸核電角逐並未結束。2011年11月,《安徽省「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印發,其中提及「按照國家核電的戰略佈局,在繼續做好蕪湖、池州核電廠址和安慶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廠址保護工作的同時,穩步推進核電項目前期工作。」

  安徽省能源局電力產業發展處處長徐志2012年2月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表示,安徽核電「沒有規劃,沒有時間表」,目前主要是保護好核電廠址資源,為未來核電項目建設創造條件。

溝通缺失

  對於四位老人的陳情書,以及望江縣的「紅頭文件」,各方反應不一。

  一直反對內陸核電站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給他們發來郵件稱,四人所寫陳情書「相當有理」,並表示將設法轉送國家領導人。

  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辦公室則致信表示,該局領導非常重視幾位的意見,並作了專門批示。信中稱,按照相關法規,彭澤核電廠項目需要在水利部長江 水利委員會辦理有關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和入河排污口設置的審批手續。目前,項目尚未通過水資源論證這一關,「我們對此非常慎重,截至當前並沒有受理該項 目水資源論證和入河排污口設置申請事宜。」

  而據中國之聲報導,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鄭明光透露,受相關部門委託,該院近期對彭澤核電廠項目選址報告進行了二次審查,結論是選址環評不存在問題。

  封有才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彭澤核電廠選址階段評估報告符合相關規定。

  他認為,在人口、地震等問題上,望江縣對核安全法規的理解或許有誤。例如,望江縣將核電廠涉及人口理解為整個縣域的人口數,「在我們的核安全法規中,對於區域的人口數,有一套很詳細、科學的統計方法」。

  封有才還說,在沒有更多瞭解的前提下,他無法判斷環評報告在公眾參與方面是否造假,但目前提供的材料「經過我們審批,沒有發現問題」。

  各方爭執不下之際,傳來了中國核電建設回暖的消息。位於遼寧大連瓦房店的紅沿河核電廠,於2月23日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組織的一期工程運行前安全評估,預計年中開始發電。該核電廠1號機組,是福島核事故之後中國第一個申請安裝核燃料的核電項目。

  核電安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福島事故之後,全國範圍內開展核電廠址評估和安全大檢查,環保部和國家能源局也在編制核電安全規劃。

  目前,彭澤核電廠開工日期依然遙遠。封有才說,彭澤核電僅通過選址階段的環評,未來還需要經過開工階段、運營階段的多次評價論證,才能上馬。方光文透露,安徽省環保廳輻射處幾位官員約見望江縣環保局負責人時也曾提到,「彭澤核電廠幾年內動不了工」。

  在彭澤核電廠所處的馬當鎮,人們似乎已經將核電當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路邊的燈桿上,掛著「美化核電城」的宣傳標語。一家五金店的廣告牌上,寫著「一切為核電服務」。

  34歲的當地居民付華(化名)說,她還是個小孩子時,就聽說馬當要建核電廠。「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我剛上小學,好多飛機飛來飛去,據說就是搞勘測的。」2008年,彭澤核電廠搞「三通一平」,「很快平掉了一座山」。

  當地人一直覺得,核電是彭澤的未來,會拉動當地的經濟和就業。福島核事故後,他們也有了一些擔心,「萬一出事,我們是不是最先死的?」

  望江那四位退休老人打算將反對彭澤核電乃至內陸核電的行動繼續下去。在汪進舟看來,彭澤核電廠是否停建的討論,實際上是內陸核電存廢之爭。他們準備以平均年齡已經超過72歲的組合,與內陸核電打上一場八到十年的持久戰。

  「我們的行動分三個階段,官道、媒道、訟道。」汪進舟說,上書陳情有關部門是第一步,通過媒體吸引關注是第二步,「如果還不行,就只能走『訟道』。下一步哪個部門批准彭澤核電廠開工,我們就去提起行政訴訟,要告到底。」

  福島核事故之後,能源短缺的中國暫時放緩核電腳步,但國家層面發展核電的決心沒有太大變化。2012年2月中旬,環保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李干傑考察三門核電時就表示,要對中國發展核電的方向和目標有信心。

  很多核電支持者抱怨,核電反對者在核電問題上誤解重重,彼此需要加強溝通。但是,很多核電建設方和政府部門,仍未與利益相關者及公眾坦誠相對,也不願提供足夠的信息。財新記者關於公開彭澤核電選址階段環評文件更多內容的申請,就被環保部謝絕。

  2月27日,望江縣政府宣傳部門對財新記者表示,縣裡最近已經決定,不再就核電事宜接受採訪。另據安徽媒體人士稱,由於一些壓力,省內新聞媒體幾乎對望江縣的反對意見保持緘默,僅有一家都市報做了篇幅不多的報導。

  四位老人感受到了這種微妙局面。方光文每天上網四個小時,在他自制的筆記本上,和他們聯繫過的媒體記者姓名、單位和電話密密麻麻地記了一頁。

  「上海媒體反應最強烈,來得也最多,因為長江上建內陸電站對他們的影響最大。」方光文說,有內陸核電計劃省份的記者幾乎沒做採訪,湖南一家媒體也做了採訪,但稿子只在紙質版登出,沒上網站,「他們要顧忌自己的核電項目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