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富國大股東巴菲特致電CEO﹕盜開戶風波遠比想像嚴重

1 : GS(14)@2016-10-16 07:35:17

【明報專訊】「股神」巴菲特是有耐性的投資者,但面對富國銀行股價下跌,他作為最大股東也面臨考驗。自9月8日富國擅自為客戶開設帳戶的醜聞發酵後,巴菲特投資旗艦巴郡對富國的持股,帳面已損失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富國以重視風險管理而聞名,因此得以在2008年金融海嘯全身而退。不過自醜聞曝光後,富國高層的管理手法備受抨擊。上月底在國會聽證會被議員要求下台的富國行政總裁斯頓夫(John Stumpf)已在上周三宣布引退,不會獲得遣散費。

明報記者 黃展翹

巴菲特向CNBC透露,在富國醜聞曝光後曾與斯頓夫談話,向對方表示問題「遠比你想像的嚴重」。巴菲特自1990年起不斷增持富國,購入之初市盈率不到5倍,股本回報率卻達20%。更重要的是富國的風險管理在業界中是少有的謹慎,其穩健、務實的經營策略,使其2007年住房抵押貸款的壞帳率比業界平均水平低20%,使其在金融海嘯受到的影響在美國各大銀行中最小,甚至得以抓住機會在2008年擊退花旗,成功收購美聯銀行(Wachovia)。

富國穩健見稱 安然渡金融海嘯

目前富國是全美最大的零售抵押貸款銀行,97%的營業收入來自美國市場。截至今年首季末,巴菲特以個人名義及透過巴郡持有約10%富國股權,是巴菲特四大持倉的股票之一。巴郡還重倉可口可樂、IBM和美國運通。

不過保守的經營策略背後,富國職員的行事作風卻異常激進。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上月在一份聲明中披露,富國銀行員工為求業績不擇手段,在2011至2015年6月間未經客戶授權,擅自開立約200萬個存款及信用卡戶口,以實現銷售目標獲取獎金。富國為此被判罰1.85億美元,是CFPB歷來最高金額的罰單。

員工舉報不當行為 反被辭退

《紐約時報》報道稱,這不當行為早在2005年已有員工向上級舉報,但一直不得要領。斯頓夫正於2005年當上總裁(President),當時在富國擔任行政助理的Julie Tishkoff向人力資源部投訴有員工開設假帳戶,偽造客戶簽名,寄出不請自來的信用卡。

她為此一直投訴了4年,其間也有一些富國職員向內部管理熱線、人力資源部、部門經理及主管反映相關問題。直至2009年,Tishkoff被富國辭退。她於2011年興訟控告富國。根據法庭文件,至少其兩名上司知悉她的投訴,但置之不理。她的上司迄今仍留在富國擔任地區分部要職。

事實上,富國員工在2011年亦曾直接寫了至少兩封信給時任行政總裁兼主席的斯頓夫投訴。當監管機構上月向富國判罰1.85億美元後,斯頓夫兩度在國會聽證表示,他與其他高層在2013年才知悉事實。議員質疑富國高層為何遲遲沒有收到員工長年累月的舉報,而最終被富國辭退的只是基層員工,管理層並未受到懲罰。

銷售業績壓力大 經理隻眼開隻眼閉

有富國前職員向CNN表示,來自管理層的銷售壓力難以承受,為實現業績目標,銷售經理對違規做法「隻眼開隻眼閉」。醜聞傳出後,富國宣布了多項補救措施,包括將對客戶帳戶的審查,由2011年擴大至2009年和2010年。銀行將接觸全美每名客戶,了解其帳戶是否經過授權。當新的存款帳戶開設後,確認電郵將在開戶後1小時內發送給客戶。其他措施包括取消銷售目標,並修訂員工獎勵計劃。分析稱,銷售違規對富國影響不大,不過取消產品銷售目標可能對其零售銀行業務的營收帶來相當大的變化。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58&issue=20161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1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