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政府推地見效 新樓盤陸續到位 陳茂波:供不應求局面將扭轉

1 : GS(14)@2016-03-31 13:13:28

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331/paa01/lam1.txt



【明報專訊】雖然樓價自去年9月至今已下跌了約13%,坊間仍多認為香港私人住宅供應依然不足夠,樓價難再大跌。不過,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最近出席香港扶輪社首個扶輪論壇作演講嘉賓時卻指出,經過現屆政府大力推地,住宅新供應將陸續到位,可扭轉市民認為樓市難以改變的供不應求預期,不會再「恐慌」入市。

明報記者 陸振球、葉創成

陳茂波在演講提供統計數字,指香港的私人住宅落成量,以5年計,2006至2010年每年平均只有11,280個單位,2011至2015年每年平均大約10,900個左右,即是之前5年,以及同再之前的5年差不多,都是每年約1.1萬個。「這是可以理解的,因我哋上任後招標的土地,到現在所興建單位都未落成,現在落成都是之前的土地。不過,差餉物業估價署剛公布今年估計私宅落成量1.85萬個單位,明年都大概是此水平,之前來幾年都係相對高水平……因為至今年3月底的連續幾個財政年度,我地賣咗好多地,去年賣地可建20,080個單位,前年1.6萬多個,這些供應未來幾年出來。」

陳指出,私人住宅開工數字2006至2010年平均每年1.9萬伙,而2011至15平均每年1.5萬伙,「未來3年一手樓供應,估價署估計係8.7萬個單位(見圖),我上任時的2012年,只是6萬幾個單位。所以大家見到未來幾年供應會增加,以掌握的資料,至2月底發展商手上取得樓花紙可以賣而未賣的都有2萬個,未來供應實在多。」

10年擬建28萬伙公屋 確認九成土地

陳茂波進一步補充,「2006至2010年土地供應可以起幾多單位呢?那是5.9萬個,同期一手樓銷售了7萬個,故該5年土地供應不能夠滿足一手樓吸納量。2011至2015又如何呢?土地供應可建8.94萬個單位,一手樓成交量係6.45萬個。我想表達的信息是,後期的5年供應是超出一手樓購買,故2006至2010年土地供應低於吸納量已扭轉。」

陳茂波指未來土地供應每年達標,「市民大眾就有信心,不需要panic(恐慌性)買樓。10年計劃建興公營房屋28萬個單位,我哋已搵到25萬幾單位的土地,即已確認近九成。其實差不遠,另外1.7萬個單位的土地正在做地區諮詢。」

3措施確保土地持續供應充足

雖然近期公布數據顯示,香港未來數年私人住宅的供應明顯回升,但足夠的土地供應可否持續?「土地供應之前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足,但我上任後政府已盡全力追落後,希望確保房屋供不應求的情况可扭轉。看一看2030年前的土地供應,短中期主要透過3項措施,第一是改劃用地,有的地皮劃了做社會某些用途,而這些用途現在不是社會最迫切的,或者未能夠落實的,便或者用第二幅代替。並改作住宅用途。我給人批評得最多就是綠化用地,我可以跟大家說,短中期我們找綠化用地找了70幅,可以規劃到興建8萬幾個單位,而這些絕非郊野公園用地,而且我們找的地都鄰近交通基建。」

「第二是提高發展密度,九龍東啟德便是一個例子,回歸前的計劃只是住幾萬人,後來大家知道回歸後遇上亞洲金融風暴,科網泡沫爆破再加上SARS,曾經樓價跌六七成。當時政府回應社會的訴求,將發展密度壓低,當時計劃啟德發展區住9萬餘,我上任後打了20%上去,那就多了好幾千個單位。」

「第三個手段是除了改劃外,看看用途有沒有轉變空間。2014年施政報告我們目標是找150幅土地改劃,5年時間提供21萬個單位,其中七成做公營房屋。去到今日我們開始了65幅改劃,牽涉單位8.05萬個,其中52幅做完,涉及單位6.5萬個,今年我們會改劃45幅土地,涉及單位8.4萬個,當中有九成是公營房屋。」

說到公營房屋,陳茂波說,「有朋友跟我說,即使樓價高位回落,現水平仍非普羅百姓所能負擔。所以政府除在資助房屋,也多增加房屋出租以方便年輕人居住。現在土地供應公營及私營各佔60%及40%,公營比例可否增加呢?我覺得不合適,若今年80%做公營20%建私宅,大家會預期私人住宅供應少,樓價便會升。」

「也有人說要幫年輕人置業,問政府可否給予資助?我認為現時不適合,因為這樣會令樓價升。先租後買呢?目前供應仍短缺,有土地都係做公屋先,有20幾萬人排隊。」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6-03-31 13:13:39

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331/paa01/lam2.txt
長遠研維港以外填海   文章日期:2016年3月31日
廣 告
廣告

【明報專訊】對於香港中長期土地供應,陳茂波說大家都耳熟能詳,古洞北、新界東北、洪水橋、東涌新市鎮擴建等,加起來有19萬個單位。

「說到工作進展,2014年6月前立法會取得前期撥款研究新界東北項目,土地勘探及規劃工作已進行,最近在立法會取得撥款,做安老院及搬遷的設計工作。」

拓新界西北大嶼山 連接內地

「至於東涌新市鎮規劃,正排隊上財委會,若前期工作順利進行,估計2017及18年就可以開始填海。東涌是個好特別的例子,當時規劃住20幾萬人,但是煞停而現在住9萬幾人,過去幾年我們有新的地盤,未來可去到11萬幾。但要整個地區有規模效益,真的要住20幾萬至可提供足夠的公共設施。東涌西已聆聽環保人士意見,有限度發展,東涌東填海不影響海豚。」

提及填海,陳茂波指「我們希望不在維港而在其他地方,可以重新填海,土地供應會大增,在1985至2000年的15年間,香港總共填海3000公頃,相比維園只是10至20公頃,你可以知道填海影響幾大。2000至2014年只填500幾公頃,跌了八成有多,所以長遠在合適的地方填海是應該的。」

另外,有說香港的發展也要與內地融合。「我們把土地供應工作聚焦香港,考慮新界西北及大嶼山發展,港珠澳大橋落成後,大嶼山便不是西部盡頭,去珠三角西面便方好多。將來人工島會發展,東涌亦會拓展,希望把握發展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8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