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eo.com.cn/2011/1202/216975.shtml
易觀國際集團副總裁 劉怡 / 文 1997年香港回歸,同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北京奧運會,同年全球金融危機。似乎,所有的現象都表明了一個道理:繁榮與衰敗並存,機遇和風險同在。
而當時間的節點指向了2011年這個關口,在2012年中國將面臨重大金融危機的聲音喧囂塵上的時候,易觀智庫接到了《快公司》雜誌的邀請,參與 2011年全國範圍內的快公司的評選工作。易觀智庫有理由認為這樣的一個評選具有非凡的意義:
當所有的媒體和注意力都在關注金融風險和房地產泡沫的時候,冷靜的經濟觀察家們更應該撥開層層迷霧,去尋找那黑暗中閃閃發光的金子。因為正是這樣的 亮光,才是指引我們前進的深海燈塔,這樣的企業才是中國經濟騰飛和穩定的定海神針!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知識管理扁平化的今天,中國大大小小的公司們已經不知不覺間和歐美巨頭們同台競技了。中國的公司如果像歐美巨頭企業那樣每年保持 3%到5%的穩定增長,那麼結果只有一個:死亡!在中國辦公司就是要快,項目定位要快、找人才要快、設計要快、開工要快、出貨要快、回款要快,歸根到底: 增長速度要快!10%的年增長率不夠?100%!100%的增長率不夠?1000%!只有高速的超常規的發展才能生存下去,才能發展下去,也才能和國內外 同樣在各種複雜變化的經濟環境下高速發展的公司相抗衡。
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讓我們將視角再深入一步,去觀察那些成熟的歐美企業,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這些龐然大物也會如此不堪一擊而轟然倒塌,如柯達、MOTO等等這些耳熟能詳 的世界巨頭,究其衰敗的共同原因就是缺乏創新,缺乏對時代變化的敏感和應對。再來觀察國內發展速度很快的知名企業,一次三聚氰胺事件擊倒了幾家發展速度驚 人的乳業企業,而事件的背後反映出這些成長速度驚人的公司對長期健康運營的忽略和漠視。
基於以上的思考和觀察,本著樹立健康成長快公司的代表的出發點,易觀智庫在此次評選評審過程中運用「實力矩陣模型」作為快公司的評審工具,側重從企 業創新、運營能力兩個維度去開展評選工作。希望通過此次評選的標準,表明一個態度:快是生存的條件,創新和運營能力是根本。即使同時提出這樣評選條件略顯 苛刻,我們也義無反顧地採取這樣的客觀評選維度。因為我們希望中國的快公司代表們要成為這個時代的典範,要經得起時間的推敲和用戶的檢驗。
「實力矩陣模型」是用於描述中國互聯網某特定產業發展趨勢和格局的研究模型。該模型綜合了產業中各廠商的市場實際表現、運營能力以及未來發展潛力, 從而客觀描述主要廠商的市場地位。主要適用於產業發展速度快、競爭格局變化相對較快的產業,以及廠商在運營和業務上的創新,是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的 產業。其價值在於,從產業分析角度,「實力矩陣模型」能夠描述產業的發展格局,分析產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同時能夠預測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從廠商分析角 度,綜合廠商的市場實際表現以及廠商的創新能力,分析主要廠商的競爭地位,同時,分析未來各個廠商的演進路線與原因。
此次評選,易觀智庫運用「實力矩陣模型」工具從企業創新、運營能力兩個維度為基點展開評選評審:橫軸企業業務創新能力指企業在技術、產品/服務、市 場營銷、價格、渠道、戰略合作等方面的創新綜合評價;縱軸企業執行與運營能力主要反映企業市場營收與份額等。這也就表明,易觀智庫希望中國的快公司代表們 不但要個子長得快,身體更要健康,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上空經濟危機烏云密佈,在這樣一個特殊階段,中國的快公司們更加要側重創新能力和運營能力的培養和發 展。
易觀智庫相信在快公司成長的背後,是公司掌舵人的智慧和能力的完美體現,在向獲獎企業表示祝賀的同時,希望各位獲獎公司的領導人能夠持續保持公司的 創新能力和運營能力的成長,畢竟在這樣一個時代,不再是贏家通吃而是快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