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業板IPO逆市旺場 今年已21公司上市 勢成12年最多

1 : GS(14)@2015-10-01 13:04:2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30/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港股在經歷短短3個月「大時代」後,持續反覆偏軟,但創業板卻依然生氣勃勃,截至9月底已有21家公司上市,已超越去年全年的19家,更有望打破2013年的23家紀錄,成為創業板過去12年上市數量最多的一年。有市場人士稱,在市道不佳的情下,因創業板允許全配售形式集資,令其較少受大市表現影響,加上上市「殼價」居高不下,造成創板上市新股急增。
广告

翻查過去10年資料,2011年前創業板新股上市較為冷清,每年上市公司僅維持個位數,2007、2008年金融危機時全年更只有2家公司於創業板上市,直到最近幾年,創業板才迅速崛起。君陽證券行政總裁鄧聲興表示,隨著近幾年創業板向主板轉板要求放鬆,令不少暫時達不到主板上市要求的公司轉戰創業板,而即使公司效益一般,通常上市後「殼」至少也值2、3億元,作為大股東一定希望公司上市。

根據德勤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7宗從創業板轉到主板的申請,比去年同期的8宗增加113%。申請處理時限已過、申請被拒及申請被發回的個案均較去年有所下降。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合伙人歐振興表示,相信轉板申請增加是因過去上市的創業板企業業務見成熟,並為市場接受。

轉板要求降 不達標公司先上創板

從首日回報率看,創業板首三季上市新股增長強勁,首日平均升676.5%,增長冠軍柏榮集團(8316)首日即升逾20倍。相比之下,首三季主板新股首日回報率僅有5.5%,僅略高於通脹水平,即便首日回報最好的現恒建築(1500)漲幅也僅有80%。從集資規模看,首三季主板平均集資規模按年下跌3%至11.1億港元,惟創業板平均集資額則大增12%至8614萬港元。

首日回報率平均升676%

另外鄧聲興表示,不同於主板,創業板允許用「全配售」的形式上市,即意味覑此類公司毋須依賴外界投資者或大市表現,因此即便市況不好,創業板新股市場依然暢旺。相反,在當下大市疲弱的情下,四處尋求投資機會的人傾向認為創業板容易炒起,因此反而會帶動更多資金進入創業板。

明報記者 孫娜
2 : GS(14)@2015-10-01 13:05:1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30/news/ec_eca2.htm
德勤﹕港可躋全球新股集資三甲
  2015年9月30日

【明報專訊】自6月底後中港股市震盪,港股新股上市進程第三季度顯著放緩,季度集資額同比下跌近一半,僅集資270億元。 不過,由於上半年表現強勁,香港首三季72隻新股、1564億元的集資額仍可穩居全球交易所首位,上海交易所則以1290億元則緊隨其後。

港上半年表現強勁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伙人歐振興表示,雖然第三季度集資放緩,預計仍會有120家企業在港上市,募資約2400億元,預料香港仍可躋身全球前三。他稱,目前已有6至7隻大型或超大型新股已申請在年底上市,超過一半是中國金融服務機構,若在市況好時,集資規模達1000億港元。

他亦指,由於美國加息意味著資本市場活動成本上漲,令不少公司現時加速上市進程,急盼在美國加息前完成掛牌,對下半年市道或有促進。

科技傳媒電信業異軍突起

從行業方面看,與以往消費及地產板塊領跑不同,今年首三季度新股市場科技、傳媒及電信行業異軍突起,新股數量佔比23%,數量排在地產及消費板塊之前。但從集資額看,受惠於期內廣發證券(1776)、華泰證券(6886)等內地證券股赴港上市,金融行業首三季集資額達759億元,佔市場融資額近一半。

相反,內地方面因監管機構「救市」而於7月叫停新股上市,令上半年牛氣沖天的A股市場停滯不前。德勤預計,現階段重啟新股的條件並不完備,料今年A股新股發行已「收爐」,或要至明年才有機會重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6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