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溫州善後挑戰

http://bank.hexun.com/2011-10-24/134489884.html

 10月18日,溫州市婁橋工業園區,信泰集團廠區大門左側的「老員工返廠和招聘處」,仍在繼續招工。這家溫州市眼鏡行業的標竿企業,因涉足民間高利貸市場,導致資金鏈斷裂,老闆 跑路,已停產約一個月。

  10月10日,這家企業的老闆胡福林突然歸來,許多人的擔心暫時化解。按照溫州市政府的統一安排,信泰集團先恢復生產,以穩定民心,此後再逐步推進重組。但原定10月17日復工的計劃,未能兌現,被迫延至20日。

接近本次重組的人士透露,作為溫州市頗具影響的民營企業之一,信泰集團的重組將會得到政策的特殊照顧。其餘跑路的100餘家企業則未必能獲得如此大的幫扶措施。目前,以政府部門牽頭的工作組,按照「一企一策」原則,正在逐一排查風險,制定解困方案。

  在經歷了9月的瘋狂後,浙江省、溫州市政府對當前局勢的官方表述是:局面已得到控制,形勢正在逐漸好轉。但是,《財經》(博客,微博)記者深入調查發現,溫州基本面雖得到控制,但「跑路」現象依然存在,善後工作和政策制定面臨諸多難題和考驗。

  具體看來,溫州市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依然不通暢,資金鏈仍然緊張。各家銀行言行不一,雖承諾不抽貸,增加授信額度,但執行並不到位。各家銀行出於各自利益,尚未做到 「同進同退」。此外,擔保公司業務仍處於暫停狀態,企業經營環境尚未出現好轉。

  溫州市中安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譚建國戲稱,「總理來了,溫州人都很高興,總理離開後,卻發現沒有變化。」

  這種政策預期的落空,一定程度上使個人、企業、銀行之間的信任危機仍在蔓延。

  溫州市高層官員在多個內部場合坦言,在傳統年關來臨之際,溫州或將面臨又一波衝擊。

  信泰復活

  10月10日晚上11點左右,信泰集團跑路老闆胡福林,在剛剛回國後數小時,便在集團總部接受個別官方媒體採訪。

  採訪由市政府部門統一安排,並被提前設定了四個問題。但胡福林沒有按照官方提供的「標準答案」接受採訪,而是脫稿暢談。採訪進行了約30分鐘後被現場工作人員終止。此後,胡福林再也沒有公開接受媒體採訪。

  採訪中,胡福林稱,9月20日赴美是籌資洽談業務。但一位知情人士對《財經》記者透露,由於資金無法周轉,胡「實為躲債」。胡福林是被一筆數千萬元到期債務逼到「絕路」。

  由於信泰是溫州市的標竿企業,胡福林的「出走」被看做是高利貸風波由小企業向大企業蔓延的標誌性事件。危機也由此升級。溫州地區銀行、擔保公司、民間借貸資金業務全都暫停,陷入了極度惶恐。

  得知此消息,原計劃僅到紹興考察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臨時改變路線,於10月4日來到溫州。召開座談會,要求地方政府千方百計穩定人心,堅定信心,妥善處理個別企業資金鏈斷裂的問題。

  溫家寶要求,一個月內穩定局勢。溫州市政府工作重點之一,便是動員跑路老闆回到溫州。甌海區政府和溫州市政府高層官員多次和胡福林電話溝通,希 望胡福林回到溫州,恢復生產,並承諾不追究其責任,許諾由政府部門出面,積極協調包括債權人在內多方關係,通過重組的形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此時的信泰集團總部辦公區已經被供貨商和債權人團團包圍。再三思量後,胡福林選擇回國,回國的第一時間,便被安排上述採訪,表態「信心有了,離恐慌遠了」。

  隨後,由甌海區政府、溫州市工商聯、溫州眼鏡商會等部門共同牽頭,信泰集團的債務重組啟動。

  浙江信泰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信泰集團)1993年成立於溫州,是典型的家族式企業。2010年,其眼鏡業務銷售收入為2.7億元。

  2008年以來,面對金融危機重組,國家出台產業扶持政策,光伏行業作為新能源行業成為重點支持產業。加之當時信貸政策普遍較為寬鬆,各地光伏企業紛紛上馬。信泰集團正是在此背景下投資10億元進入光伏產業。

  當年信泰集團預測,到2011年底,光伏行業預計達成600兆瓦,年產能70億元。而光伏行業是資金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兩頭在外」,即原材料和市場都要依賴於出口,外部不確定性較大。現如今,光伏行業產值遠非當時所預期。

  冠豪集團董事長鄭志遠認為,信泰集團出事,主要是因為投資光伏行業所致。依照目前眼鏡行業平均淨利潤率不足10%,按照目前信泰集團的負債規模測算,在光伏和其他行業嬴利有限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完成自救。

  根據中介機構初步完成資產和負債核算評估,信泰集團負債約為13億元,其中銀行負債8億元左右,剩餘債務中,民間借貸有3億至4億元,供應商負債約6000萬元。其中貸款來自包括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內的九家銀行,金額最大的是中國銀行,貸款規模超過2億元,其次是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貸款金額都達到近1億元。

  經過前期的溝通和協商,重組的方式已經逐漸明朗,可行的方式有債轉股、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模式,多方信息證實,奧康集團擬參與重組,此外溫州眼鏡商會也在積極參與。

  信泰集團負債中,銀行債務、民間債務和供貨商債務將遵循不同的原則處理,處理方案也漸次清晰。接近建設銀行溫州分行的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各家 銀行已經組成了債權人委員會,跟企業、政府協商債務的處理原則。他透露,由銀行、企業和擔保公司協商後,銀行債務處理方案基本是確定的,部分貸款可以適當 展期,或者追加抵押物,約定還款期限。銀行也將承諾繼續為企業提供貸款。

  而民間借貸資金,則由政府出面協調擬重組方、企業和債權人各方關係,確定本金償付比例和利息減免。

  多位接觸過信泰集團人士表示,信泰集團及其旗下子公司,都是比較乾淨的企業,經營比較規範。況且胡福林在行業內有著較好的人緣和威望。所以信泰的重組難度不大。

  輸血救急

  信泰集團是此次陷入高利貸泥潭最大的企業,與之情況類似的大企業,將以信泰模式接受破產清算或者重組。

  對於資金周轉困難的中小企業,溫州市政府則於10月12日設立了溫州市區企業應急轉貸專項資金予以應對。該專項資金規模為5億元,先予撥付2億元。但是政府對申請此資金的企業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此外,外界一直傳言,溫州市政府擬申請600億元央行再貸款,期限一年,用於支持溫州金融機構增加對困難企業的融資,維護地方金融穩定。然而,幾日後,溫州銀監局官員表示對此不知情。

  一位國有大行浙江分行高層人士表示,沒有收到總行關於下放央行再貸款的通知,僅收到總行關於信貸支持溫州穩定的口頭指導。

  在危機發生以來,相關監管部門明確,要加強對溫州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溫州市政府亦要求各家銀行「同進退」,不斷貸、不停貸。

  10月8日,溫州市政府部門組織25個工作組分別進駐25個市級銀行業機構。意在協助銀行和中小企業做好融資對接,防止中小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此外,監管部門規定,溫州市貸款利率上浮不得超過同期貸款利率的30%。

  各家商業銀行也紛紛表態,承諾不抽貸、不斷貸,並以公開渠道宣稱,總行增加對溫州分行的授信額度。

  但是實際執行情況並不理想。溫州最大的擔保公司中安擔保的負責人對《財經》記者表示,自7月份直到現在,中安擔保一直處在停業狀態,跟銀行的合作也已終止。他透露,一些股份制商業銀行仍然停止向溫州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目前只有幾大國有商業銀行對溫州的信貸基本持平。

  一位溫州市區銀行高層管理人員證實,此現象的確存在。

  而這些股份制銀行卻在溫州危機發生以後,紛紛表示,增加對溫州地區的授信額度。上述溫州市區銀行高層管理人員坦承,一旦出現一家銀行停貸、抽貸,其他銀行出於風險考慮必然跟風,這也是目前企業資金鏈仍然緊繃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溫州金融辦透露,目前溫州當地企業貸款規模仍在繼續下滑,只是態勢有所緩解。根據金融辦統計,在小企業貸款下滑最嚴重的8月份,貸款餘額環比下降約370億元。

  目前,地方各金融主管部門,對於溫州高利貸危機到底需要多大的資金支持,一直說法不一,諱莫如深。溫州市銀監局在10月10日公佈數據稱,由於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牽連21家銀行15.86億元資金。但一位接近政府部門的人士透露,資金缺口可能會達到1000多億元。

  上述一位國有大行浙江分行管理層人士認為,銀行現在都沒底,不知道溫州到底窟窿有多大,各商業銀行總行也擔心貸款風險。他認為,政府部門應該把底攤開,讓商業銀行和監管部門有一個清楚的判斷。這樣才有利於商業銀行心中有數,爭取做到「同進退」。

  據瞭解,10月17日,溫州市政府高層與省政府幫扶小組對接會上,重點討論了這一話題,地方政府擬向各銀行總行和上級政府部門溝通此情況。

  探路改革

  短期來看,溫州市政府希望通過上述應急政策,穩定民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長期來看,當局寄希望於溫州國家金融綜合改革實驗區的獲批,加快推進地方金融改革。

  溫家寶在溫州考察期間,表示溫州考慮可以開展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試點,相關部門可以再研究一下。

  《溫州全國金融綜合改革實驗區的方案》在溫總理提議後,就迅速研究起草,前後僅用一週時間,10月10日左右,便上報至浙江省政府。一位參與起草的溫州市金融辦官員表示,方案從溫州本地情況出發,感覺有點急。

  浙江省從本省出發,也擬定了浙江省金融改革創新二十三條措施,溫州市方案將附在其中,於近日一併上報國務院。此外,溫州最近出台溫州市金融改革創新行動方案。按照溫州市工作計劃,爭取年內獲得國務院試點批准。

  浙江省、溫州市的三個改革方案本質上大同小異。溫州市最大的亮點在於民間融資陽光化,包括開展民間資本管理服務公司試點和組建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

  溫州提出,今年內在兩個到四個縣(市、區),各選擇一個行政村或中心鎮試點民間資本管理服務合作社;同時在成熟縣(市、區)先行開展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試點,服務中心將為民間借貸雙方提供供求信息彙集發佈、借貸合約公證和登記、交易款項結算、資產評估登記和法律諮詢等綜合服務。

  這些措施旨在有效引導民間資本健康合理有序流動。促使民間借貸行為陽光化、合法化,引導民間資本合法有序地進入融資、創業活動。這也被業內視為試點方案的唯一亮點,但在執行過程中,具體如何規範和引導,將是很大的挑戰。

  此外,方案的另一核心是引導民間資金有序地流向金融體系。方案提出了增加溫州市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啟動農村合作銀行股份制改造,同時引導和鼓勵發展各類本土股權投資基金。

  上述浙江省政府參與修改此方案的人士表示,這一金融綜合改革方案,試圖以此吸納民間資金,整體上覺得有點虛,缺少「抓手」,地方對整個銀行金融體系認識不深刻,思路集中在增加金融機構的數量上,缺乏創意深度與厚度。

  溫州市一位小額貸款負責人表示,2009年小額貸款公司剛剛推出的時候,民間資金爭相進入,但當時實行額度控制,當時民間利率水平較低。如今, 小額貸款公司以註冊資本發放貸款受到嚴格限制,民間利率水平已遠遠超過小額貸款公司的利率上限。因此,現在政策吸引力已下降。再如,在本次溫州危機中興風 作浪的擔保公司,一邊想盡辦法從銀行獲得資金,另一方面吸收民間存款,然後參與高利放貸業務。

  溫州市金泓擔保有限公司吸收數百人存款約5億元,另一家金橋擔保有限公司吸收上千人存款逾10億元。而監管部門對擔保公司這一做法卻約束不力。金泓擔保公司是溫州市融資性擔保公司,應納入銀監會等部門頒佈的監管領域。在2009年以來,溫州各類擔保公司呈現氾濫之勢。監管卻流於形式。

  溫州擔保行業協會粗略統計,截至今年8月,溫州市融資性擔保公司總數為47家,而各類擔保公司(含未註冊)的總數超過500家。

  模式創新

  在規範民間金融的同時,官方銀行體系的小企業信貸模式也在謀求創新。

  10月10日,浙江省政府常委會上決定啟動幫扶行動,由省政府組建11個直接服務組,分赴各市開展「服務企業、服務基層」專項行動,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困難,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並任命11家銀行浙江省副行長為領導小組組長。

  10月17日上午,中國建設銀行浙江分行帶領的幫扶小組和溫州市政府及金融部門官員溝通了當前溫州的情況。

  在當天對接會上,溫州市政府官員表示,目前雖然局勢基本穩定了,但是銀行在服務中小企業的過程中,政策的執行並不到位,中小企業仍然不能有效獲得貸款融資。

  根據溫州官方統計,溫州地區將近80%中小企業融資依賴民間融資,中小企業通過銀行獲得資金不足20%。

  銀行普遍不願為中小企業融資,根源與銀行自身的商業模式有關。傳統銀行模式下,一個客戶經理最多可以服務30個-50個客戶,而對絕大多數商業銀行來說,目前要求人員零增長。受人力成本約束,商業銀行不可能依靠「人海戰術」來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

  據瞭解,10月下旬,溫州市和主要商業銀行將啟動溫州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台。該平台的核心理念是「大規模協作中小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台」,此模式一改銀行傳統的點對點的商業模式。

  該平台的最大特點是,各家商業銀行的中小企業信貸系統對接,蒐集工商稅務等政府部門、水電通信等公共基礎服務部門信用信息,接入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以此降低銀行、專業服務機構與中小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

  通過此平台,為銀行貸前、貸中、貸後各環節提供服務,都可以通過網絡完成,大大節約銀行人力成本。據瞭解,此業務模式最早由中國建設銀行開發,此前已在浙江省試點。

  中國建設銀行浙江分行行長助理、浙江省派溫州幫扶小組副組長王葉毅建議,溫州應該借本次危機,不斷探索建立起銀行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商業模式,即「大規模協作中小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台」,把此平台建設作為溫州國家金融綜合改革實驗區的特色。

  長遠看,在實體經濟面臨產業結構調整的宏觀背景下,該平台可以為中小企業實現業務轉型提供融資便利。

  據瞭解,

工信部

已與幾大行達成合作意向,推動此平台陸續在其他省、市展開試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