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視月中推網購 攬250商戶

1 : GS(14)@2014-11-05 12:07:3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105/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港視(1137)由電視延伸到網上購物,覷準本地網購發展緩慢,主席王維基或能殺出血路,同時經營阿信屋的CEC國際(0759)網購業務亦傳下周開張。然而,本地商戶對網購反應各異,有商戶看好可開拓新客源,但亦有商戶質疑成效。有分析員指港視能否成功全賴節目內容,坦言發展網購路難行。


苦等數年,政府發免費電視牌照未果,王維基終選擇網上開台,紓緩「燒錢」拍劇。港視正式啟播日為本月19日,同時其網購平台亦同日開業,目前與逾250個海外及本地品牌合作。當中包括六福(0590)、先施(0244)及Vivienne Westwood等,合作商戶遍及多個零售品牌(見圖)。除本地業務外,集團早前亦宣布與馬來西亞Astro集團合作,在東南亞、新西蘭及澳洲,播放及分銷港視粵語劇集。

阿信屋:看劇網購似守株待兔

網購概念已非新鮮事,近年淘寶更在港大為普及,不過,據了解,港視網購平台向商戶洽商時表明不收「上架費」,只會在商戶售出貨品後,再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同時,用戶每次購物會提供積分,讓用戶下次購物時有折扣優惠。

曾經與王維基洽談合作,但最後告吹的阿信屋老闆林偉駿坦言,自己對看劇購物的模式,態度傾向保守。「香港人購物喜好較穩定,並不會輕易改變習慣,而購買劇集內的陌生品牌,而且明星所用的東西,不一定適合自己。」他指出,網購好處是簡明快捷,但看劇網購似乎有點守株待兔的感覺。同時,香港地小且商場密集,消費者對網購的依賴較中國小得多。「除非引進外國品牌,或實體店買不到產品,否則把阿信屋擺上去都沒用,落街就有得買。」

瑞銀投資研究執行董事梁裕昌直言,本地發展網購的根本問題,是香港購物太容易,意味港視發展網購道路難行,「香港要做好網購,物流要做得好,但地方小、倉儲不會廉宜,為700萬人建大量物流設施,經濟效益不高」。再者,他估計實體店價格將與網上收窄,商戶售價要下調,意味消費者能買到更廉宜的貨物,但對零售業有不少衝擊。

謝瑞麟:網購助拓年輕客源

個別較為港人熟悉的商戶,則仍抱觀望態度。一田百貨發言人稱,因港視開台時間與自身優惠日相撞,故未能參與其平台,但亦希望對方成功,不排除將來會合作。新秀麗(1910)發言人稱,本地未有成功網購個案,要先觀察港視開台後反應,才決定日後是否合作。至於早前宣布合作的謝瑞麟(0417),主要看好年輕人會看港視,可助開拓年輕客源。

明報記者 岑豪、孫娜
2 : GS(14)@2014-11-05 12:08:2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105/news/ea_eaa2.htm


【明報專訊】以往港視(1137)是一隻「現金牛」股份,股價相當穩定,近年則全由市場情緒及政策主導,股價大上大落。集團尚餘15日開台,股價近期已被捧場客炒高,昨日再彈升12%至3.95元。倘若計入2012年6月時,將香港寬頻出售給CVC後向股東派發的每股2.5元特別息,現時的股價更高達6.45元,是2010年4月8日以來新高(見圖)。


分析員:賣數據概念可炒 或上10元

有華資行分析員認為,港視能否成功,非靠網購等業務,而是核心內容,「電視節目質素如果夠好,自然吸引到廣告,而廣告及瀏覽量才是最賺錢的地方。」

他認為,港視一線劇如《選戰》針對年輕一代,估計可以吸引許多觀眾,再將這些用戶數據售給廣告商及商戶,成功機會頗大,股價仍能炒作相關概念,「樂觀地想有機會炒至10元」。

《選戰》題材敏感 廣告界猶豫

雖然《選戰》在開台劇投票中,遙遙領先其他作品,但有消息指由於題材敏感,故收廣告的情不算理想。有廣告界人士透露,因劇集內容與近期佔中等政治事件相似,故不敢為客戶買下廣告位,「估計這套劇收視肯定高,但內容太敏感,不想博,怕有手尾跟」。

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則認為,現時追入的值博率較低,由於網購業務收成期較長,加上港視合作的商戶,亦是隨處可以買到的產品。「不知港視會接到多少廣告,而網購生意額亦難料,集團的商業模式較難看通。」他又指出,愛上網看劇的觀眾,集中看海外劇集,故未必會選擇港視的節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3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