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出格 - 文路 公廁革命 2014年06月05日

1 : GS(14)@2014-06-09 00:12:23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10381
一段時間,香港長期處於公共衛生極惡劣的境地,相對垃圾圍城已屬小兒科,而是糞便等待風乾的恐怖情景,因為公廁是不存在的。當時殖民地總醫官丹士達(J. Carroll Demster)早已提出香港極需要解決衛生環境問題,更首次提出設立公廁的要求。他向港督提交的報告中,有以下描述:「太平山區的裡巷是如此的不堪,處處污穢,久已無人理會。最令人噁心的莫過於那放滿在區內後巷一小塊地上,以待風乾的糞肥了。此區有兩條露天排水渠,亦是同樣的一團糟,急需設立大量的公共廁所及垃圾站是顯而易見的。」

太平山區是華人聚居區域,以外國人的眼光看香港華人社區衛生惡劣問題,礙於文化的差異,可能會有偏見存在。但據晚清外交官張德彝在《航海述奇》中描述,在1860年,香港政府已立例禁止在大街上隨地便溺,但當時的公共廁所並不多,不少公眾場所均未設廁所,因此不少人在「有三急」時,就選擇在後巷等較隱蔽的地方就地解決,以致這些地方經常臭氣衝天,令衛生極度地惡劣。就算守規矩的華人,居住的地方亦會傳來陣陣撲鼻的夜香。因為當年水廁還是極高尚的玩意,是富裕人家的專利,貧下階層是居住的地方多靠「倒夜香」處理糞尿,這個欠公平的情況令免費公廁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直至1890年太平山街疫症事件造成大量傷亡,迫使香港政府急於解決公共衛生問題,興建免費公廁不可避免。不過,百年前與今天的香港有一個相同之處,地少人多從未有二樣,地價高昂令公廁要走在地下,一場公廁革命悄悄在地下開始。

據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統計,從1901至1924年,香港總共建了十三座公廁,地下公廁就有六所,都建在中環上環這些華人聚居的社區。因為當時香港政府認為衛生問題集中在華人聚居的中環以西的太平山街一帶,人口稠密,地少人多,找位置開公廁不易,只能打在路邊地下一塊空間的主意,供普通大眾免費使用。但當年的地下公廁以男廁為主,除了荷李活道前警察宿舍旁的地下公廁外,其餘一律不設女廁。

時至今天,雖然現時只剩下威靈頓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的地底公廁仍對公眾開放,其他的地底公廁已漸漸被填平或關閉,但地底公廁仍然扮演香港公共衛生發展里程碑的重要角色。

興建年份 位置 現況 備註
1900年 西邊街與第二街交界 已被填平 只有男廁
1902年 花園道與皇后大道交界 已被填平 只有男廁
1911年 皇后大道西雀仔橋地下 已被填平 只有男廁
1913年 鴨巴甸街與士丹頓街交界 已關閉,擬被列入二級歷史建築 男女廁
1913年 威靈頓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 仍然開放 只有男廁
1914年 德己立街與和安裡交界 已被填平 只有男廁
1914年 砵典乍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 已關閉,並改作電錶房 只有男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