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供股的「偽術」 杜柏森

1 : GS(14)@2013-11-30 15:24:49

http://hk.finance.yahoo.com/blog ... 1%93-015811319.html

供股是一間上市公司最常用的集資手法,最常見的準則是公開人人有份的二股供一股,原因是這樣的方案最容易被港交所接受。港交所在處理上市公司供股的事時,其大路準則是公平,合理。不過,「合理」這兩個字其實當中存有無限智慧,股份要達到合理供股,有關人等其實是要費盡心力。

由於港交所並不鼓勵上市公司存有大量現金而不用,因此有錢的企業都會主動搵野做,免得被抽查時無言以對;至於能否成事則無須保證,亦無責任,目前有不少上市公司長年手持大量現金,食老本又唔派息,有小股民以為價平折讓大買入,等有機會派息;結果當然是等到頸長過冬年復年。

一員股份會否慷慨派息,並非一本通書可睇穿:最值得關注的是股份集中度,試想想,如果
夠歸邊集中,一早就派清啦,唔使煩,要用錢時再批股用人家的錢就得。不過人心多窄,如果股權散,肥水又怎會流向別人田,這些老闆必定費盡心思收集股份,收夠籌後就可以持住人頭多,才進行派息或私有化。

多年前,在行內風流出名,有個日藉女友的「大炮水注注」隻地產股就玩這門技術,在收夠籌後私有化,經冷靜後,改名「中國S」重新包裝,大幅升值上市,單係昔日上海的地皮重新估值已經不得了,當日持舊股散戶全部被迫接受私有化,變成輸清無仇報。

這個金錢故事告戒散戶,千萬不要以為一間公司現金多,又或者資產豐厚,市場股價相對資產有大折讓出現時就以為是「筍盤」,這類股份其實多有「內商」問題。清醒一點吧,金錢世界是弱肉強食,點可能會有「筍盤」任你買。筆者的師公經常用一蚊買一斤蝦做股份價格比喻,平宜貨多有問題;不是好就是壞,取捨在乎個人分析能否對應。不過筆者永遠相信自己不會是第一批幸運兒,無乜機會在一線執到「筍盤」。

大家試想一下,當一匹有絕對機會跑入三甲的馬,在出馬14匹情況下,理論上跑入前三名位置過終點的機會只有12份之3(25%),就算其跑入三甲位置派彩只有10.5元,即每十元投注只得5角利潤(5%),即25%贏錢機會去搏5%,擺明是不符合搏彩回報比例原則的情況下,仍然有數以百萬計的資金投入,可見社會上醒目資金是何其多,區區5%都已經有如此誘惑力。一員股票當價格處於大超值時,怎會無人察覺?任你在平宜價位能夠大量買到現貨?

不過,在某些情況下,公司是會有慷慨派息的機會: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出現轉換大股東(俗稱賣殼)時。基於要達到港交所認同的「公平,合理」的大原則,小股東可以取回其應得的價值,將公司資產結算派清就是最簡單的方法,亦是最容易被港交所接納其申請。最近期的上佳好例子就是積華生物(2327),轉換前全部派清,再長期有買盤以市場殼價購入股份,這樣提出全面收購,小股東無吃虧,又可以隨意沽貨,是非常公道的安排:絕對是一個非常正面的收購例子。同樣反過來思考,這個時候願意買下這員股份的投資者,應該是心有所屬;而這樣正氣的老闆已經不多見。
(下期會分享那些計到盡的估惑供股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