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談財經 - 胡孟青 雙底的背後 (2013年08月15日)

1 : GS(14)@2013-08-15 23:05:41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8065&d=2129

【am730專欄】一個雙底口術,幾個數據支持,內地再惹憧憬。市場不可能一面倒看淡,但最忌太過分樂觀;如愈多意見認為,股市V彈走勢延至年底、個別中港經濟師相信,全年內地增長預測或上調。較之幾個月前,一切來得穩定,信心取代憂心,但不要忘記,近期很大程度是雙底論力挽狂瀾,市場相信經濟不會轉壞,而非以往憧憬經濟會進一步轉好所帶動,說來有點諷刺。
內地資金市場度過拆息風暴後,回穩共識形成,且中國人民銀行做了幾次逆回購,注入資金,市場相信貨幣政策不是中性,而是定向寬鬆。的確,較之6月市場資金異常恐慌局面,資金成本指標之一的7日期回購利率大致在3.5厘,較高峰回落最少7厘。惟奇怪是目前短錢寬、長錢緊,兩周或以上的上海同業拆息仍處逾4厘,更甚是債券利率原來一直高企不下。
以5年期國債利率為例,近日已升至約3.8厘,較6月底時已高半厘左右,而10年期國債息率更升至年內高位。需留意最近無論7日期回購中標利率及部分官方債券拍賣息率,均高出市場二手價或交易員預期水平,資金市場鬆動,甚至貨幣政策轉向之說,在在令人懷疑。另一指標是內地7月銅進口量爆升,銅相關抵押融資需求旺盛,帶動進口原因之一,即使幾次逆回購,相當於減了大概65點子準備金率,內地市場資金風險其實仍然不容忽視。
內地近日常用名詞就是「鎖長放短」,這大概解釋長錢緊,短錢鬆現象。最簡單原因莫過於社會融資量減少,銀行存款下降,影響長錢供應,亦有較多見解認為,內地當局採取沖銷式貨幣政策,短期資金鬆動,大部分卻因長錢資金緊張而打個和。部分分析認為,當局既想保著資金鬆動,但說穿了是不想市場因之前拆息風暴出現,再充斥利淡消息,至於任由長錢緊張,美其名是管理通脹預期,但其實在在反映當局政策目標,似乎左右難顧。
一方面資金全線寬鬆或有違當局宗旨兼再造就資金氾濫。但顧短不理長亦有違中央照顧企業融資用得其所的方向。因中長線貸款既理解為真正用於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要配合就要相關融資借貸成本理應可令借款人承擔得來,否則短錢便宜,長錢昂貴,豈不是注定更多利率錯配風險。如看看一線企業債,市場二手息率升0.25厘有多,除非當局製造高回報現象,否則利率倒掛太明顯,對企業尤其不利。
領導人強調盤活存量,似最想穩憂慮聲音,但對症下藥及成效有待觀察。曾說過政策傾斜金融機構,資金短鬆長緊對銀行最有利,甚至保險公司持大量債券,受惠利率升。看淡內地銀行和保險股一切錯得很了,政策貢獻金融股推高股價,雙底論、逆回購等似離不開托市伎倆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6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