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為人類解決能源危機的神祕功臣 頁岩氣之父 探勘新能源十六年孤獨路

2013-01-28  TWM
 
 

 

高齡九十四歲的喬治.米契,用他一生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能有多大的力量」。

他孤獨奮戰十六年,堅持到最後一刻,終於突破所有障礙,順利開採出頁岩氣,改變全世界。

撰文‧乾隆來

美國德州石油開採商喬治.米契(George Mitchell),《富比世》雜誌稱他為「頁岩氣之父」,《經濟學人》報導頁岩氣引發的能源革命時說:「革命得力於許多因素,例如政府、資本市場、深度的能源產業結構、新科技的突破……,但是,最大的關鍵來自於一個人,喬治.米契。」今年九十四歲的米契,是個極為陌生而神祕的名字,除了捐助母校德州農工大學,以及休士頓地區的公益活動之外,極少在公眾場合曝光。

希臘移民的美國夢

父親改名打拚 讓他念到頂尖大學但是,米契徹底顛覆了能源產業。頁岩天然氣近百年來只是存在教科書內的理論,沒有任何人、任何一家公司,有能力將深鎖在既厚又重的岩層下的天然氣釋放出來。一直到米契研發出關鍵的「水力裂解技術」,頁岩氣才從教科書的想像,落實為白花花的鈔票,也為百年能源產業找到了回春仙丹。

米契從一九八二年以自有資金涉入頁岩氣開發,一直到一九九八年第一口井噴出天然氣,有十六年的時間,政府不支持、石油公司視為笑柄、公司員工像走馬燈般流動。根據《經濟學人》的報導,在漫長的挫折當中,「所有人,包括政府、石油業者與員工,都告訴米契,他只是浪費時間與金錢而已。」但是米契越挫越勇,打死不退,不斷試驗新的開採技術,最終突破了「水力裂解技術」的障礙。

二○○二年,當時已經高齡八十三歲的米契,將畢生的心血賣給Devon石油集團,公司作價三十五億美元,他個人擁有四六%的股權,一次兌現超過新台幣五百億元,名利雙收。

這種近似好萊塢電影情節、化不可能為可能,進而改變世界的英雄事蹟,卻是從一個身無分文的窮小子開始的。

米契是希臘後裔,他的父親沙瓦.巴拉科夫普里斯(Savva Paraskivopoulis)在希臘老家是窮苦的牧羊人。二十世紀初,數百萬歐洲移民漂洋過海,看著自由女神像,通過紐約埃利斯島的移民審查,窮盡一生積蓄,才能踏上美國土地尋找「美國夢」。

但是,美國夢的真實面貌極為殘酷,沙瓦只能從最基層的勞工做起,而且紐約、芝加哥這些大城市,已經被先來的移民占住了,他一路向西,落腳在貧窮的阿肯色州,做鋪設鐵路的工人。

又臭又長的希臘姓名在美國很不討喜,一名火車站的站長叫不出沙瓦的希臘姓名,對他說:「你這名字鬼才念得出來,這裡是美國,從現在開始,我就叫你麥可.米契(Mike Mitchell)。」從此,希臘勞工沙瓦改用愛爾蘭姓名走天下。他往南打工到熱鬧的休士頓,有一天,他在希臘文的報紙上看到一張女生的照片,竟然費盡心力找到這個女生,而且在她訂婚之前橫刀奪愛,搶回來做自己的新娘。婚後,他在休士頓附近的小鎮開了一家擦鞋鋪,兼賣雜貨。一九一三年生下長子,一九一九年生了次子喬治.米契。

老米契一直叮嚀小米契,讀書是窮人翻身的最好途徑,而米契也展現讀書的天分,在二次大戰爆發之前,就已經讀到休士頓最頂尖的德州農工大學。

窮小子的翻身大計

打零工完成學業 與哥哥踏入石油業當時,米契家裡還是不寬裕,米契必須打零工、端盤子,勉強支應自己的三餐,但是繳不出四十九美元的學雜費,他寫信回家請爸爸想辦法;老米契厚著臉皮向鎮上的賭場老闆借了一百美元,「我父親向賭場老闆說,這個兒子念了大學,將來前途無量,他畢業後一定能還你這一百美元。」「但是,我爸爸只給我匯了五十美元,另外五十美元,他就自己留著用了。」米契在成功之後,透露他身無分文的父親如何在美國落地生根的故事,老米契面對未知卻從不害怕,而且展現樂觀、機靈的生存本能,不斷推進自己的人生。

米契在德州農工大學念地質系,學習系統化的石油探勘技術,畢業後與大他六歲的哥哥強尼.米契,一起踏入石油行業。當時,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呼風喚雨的石油壟斷世代已結束,美國石油產業整合,只剩德州還有幾家零星的獨立石油開採公司。在哥哥的帶領與來自父親什麼都不怕的遺傳下,米契沒有進入大石油集團,而是與哥哥合組了獨立石油公司,成為「野貓開採者」(Wildcatter)。

一百多年前,美國人很喜歡用俚語「野貓」(Wildcatter),來稱呼那些不受政府規範的投機客,例如地下金融就稱為野貓銀行(Wildcat Bank)。石油探勘業的野貓業者,基本模式就是到處吆喝,在人潮洶湧的酒吧、街上擺攤,號稱某處有重大的新油源,如果真的挖到石油,就能暴富分紅,萬一挖到的只有沙子,則腳底抹油開溜。

兩兄弟的豪賭創業

從「野貓公司」變《財星》五百大公司二次世界大戰後,米契兩兄弟開始他們的石油生意,走的就是野貓模式。哥哥強尼在城裡西藥房的一角擺攤,印發傳單,強調他弟弟是德州農工大學畢業的地質專家,能夠用科學方法找到石油。有興趣的投資人每股三到五千美元,收到足夠的鈔票,兩兄弟就去挖一口油井賭運氣。

米契說:「那時候紐約的證管會還管不到休士頓的野貓石油業,我哥哥會做生意,我會看石頭,我們就一搭一唱,一個井挖過一個井。」兩兄弟終其一生都是緊密的事業夥伴,強尼在一九九六年過世,享年八十三歲。他們在一九五二年成立的米契能源公司(Mitchell Energy & Development Corp.),後來吸引休士頓的富豪家族投資,成為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年營收十七億美元,是列名《財星》五百大的能源股之一。至○二年公司賣給Devon石油集團為止,米契總共挖了一萬多口油井,包括一千口早年的「野貓井」。

《休士頓紀事報》在米契出售公司後曾報導:「大家都想要在石油集團謀得一份肥美的差事,只有喬治.米契,能憑著一己之力,毫無畏懼地與環伺的巨人競爭,進而成為石油產業的領袖,他絕對是一位稀有的英雄。」米契在○九年接受《富比世》雜誌專訪,說明他為何能夠堅持開發頁岩氣十六年。「跨國石油集團動作很慢,像我們這樣獨立的石油商就能做快速的決定。」他說,「所有人都知道頁岩下面有非常豐富的天然氣蘊藏,只是需要破解的技術。現在跨國石油公司必須花一億美元,在波斯灣的海底挖一萬公尺深的井;我在德州只要花四百萬美元,就能挖到二五○英尺(約七十六公尺)的天然氣或石油,這種生意,為什麼不做?」

一個人的堅持力量

開採頁岩氣、造新市鎮 終得甜美果實《華爾街日報》也以「頑固的老頭」來形容米契。除了堅持投注在頁岩氣之外,米契還窮畢生的精力,在休士頓北邊五十公里處造鎮,獨力打造兩萬五千英畝、大約一百平方公里、約三分之一個台北市面積的新市鎮──「森林市」。

森林市是米契與太太愛的見證,一九七四年,米契用累積二十餘年的石油利潤買下這塊土地,用他太太娘家的姓Woods做市鎮的名稱;經過將近四十年的發展,森林市成為環保城市的新典範,擁有六千英畝綠地、一百座森林公園,還有四處可見的湖泊,有水上計程車聯繫城市內的各個商業與住宅區。如今森林市已經有將近十萬人口,還被《富比世》雜誌選入「全美二十五座最佳移居城鎮」。

一個世紀之前,米契的父親一無所有到了美國;五十年前,米契與哥哥抗拒石油集團的誘惑,選擇自行獨立開採探勘;三十年前,米契賭下所有身家在頁岩氣的開採與森林小鎮的開發;今年高齡九十四歲的米契,親自告訴我們「一個人能有多大的力量」。在人心虛弱、怨言四起的二○一三年,米契的故事,鼓舞著包括你我在內、所有徬徨無依的人!

(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喬治.米契(George Mitchell)

出生:1919年

經歷:米契能源(Mitchell Energy)創辦人學歷:德州農工大學地質系家庭:已婚,育有一子受惠頁岩氣的台灣神祕家族除了台塑美國,頁岩氣的最直接受惠者,還有一個來自台灣的神祕富豪家族──和王永慶一起創辦台塑的台塑前總經理趙廷箴家族。1986年,趙家赴美國德州創設西湖化學(Westlake Chemical)的乙烯工廠,因為頁岩氣而大發利市。

趙家來自江蘇,早年的黨政關係非常好,1954年時,王永慶靠著趙廷箴的牽線才得以順利創辦台塑,趙廷箴也當了整整10年的台塑總經理。後來因故拆夥,趙廷箴另創華夏塑膠,輾轉被如今的台聚集團收購。而趙家將公司取名「西湖」頗有懷念家鄉的味道。

物換星移,如今在紐約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公司西湖化學,市值高達新台幣1700億元,乙烯產能比台塑美國還要大。因為公司就位在頁岩氣礦區密集的德州,得以就近取得便宜的天然氣,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因此近幾年獲利節節攀高,目前股價都在80美元以上,2012年獲利很可能超過新台幣100億元,還被《富比世》雜誌評選為最值得信賴的公司。

趙廷箴在2008年過世,比王永慶早走了幾個月,他的兩個兒子趙元修、趙元德繼承家產,目前分任西湖化學的董事長與執行長。趙元修還是台灣政商大老辜振甫的女婿,娶辜振甫次女辜懷箴為妻;夫妻倆都篤信佛教,是佛光山星雲法師的重要弟子,經常出現在弘揚佛法的場合。

或許因為家鄉的緣故,西湖化學近年回上海設廠,但趙元修兄弟從小在台灣長大,和台灣的關聯很深,去年趙元修還曾回來台灣工研院,和副院長劉仲明討論頁岩氣的相關問題。

(劉俞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39

頁岩氣之父

2013-08-12  NCW
 
 

 

□ 張衛華 文

喬治 · 米切爾(1919-2013)

美國能源大亨

對於大多數普通民衆來說,喬治 · 米切爾(George Mitchell)的去世不會在他們心裡激起漣漪,但關注頁岩氣乃至國際能源行業的人,應該會在內心深處向這位老人脫帽致敬——正是他以17年近乎偏執的堅持,開啓了頁岩氣革命的大門,也為世界能源開啓了一片全新的領域。他由此被稱為“頁岩氣之父” 。

喬治 · 米切爾家境貧寒,完全靠自我奮鬥成為了一名億萬富翁。他1919年出生于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父母都是希臘移民;就讀于得州農工大學,後來通過房地產開發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再後來便成了名“野貓”——美國人給那些盲目開採油田的人取的雅號。很少有人能在這個高風險的行當里滿載而歸。

但米切爾應該是個幸運兒。

他一手創建了米切爾能源開發公司,並將公司帶入世界500 強。他堅信能夠從頁岩中開采出天然氣——在此之前,誰都不曾這麼想過。

米切爾在得克薩斯州北部

的巴奈特頁岩區域開采天然氣,也正是在這裡,水力壓裂技術首次得到成功應用,並首次獲得了持續的天然氣流。

所謂水力壓裂,就是將90% 的水、9.5% 的沙子以及其他0.5% 的化學物質——包括鹽類、解凍和柔潤劑、肥皂類清潔劑、膠質粘稠劑、防止腐朽的酸性添加劑等,通過高壓壓入地下岩層,從而將窖藏在岩層中的頁岩油和頁岩氣釋放出來。這一技術的成功發明和廣泛應用,使得美國乃至世界的能源版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在2009年一舉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上天然氣產量最大的國家,達到創紀錄的6240億立方米,並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從一個天然氣淨進口國華麗轉身,成為天然氣淨出口國。在頁岩氣和頁岩油的共同作用下,美國甚至有望在2020 年左右實現尼克松當年提出的能源獨立,從而徹底改變美國國家能源戰略和國際地緣政治格局,其影響可以說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這一技術也招來了環保主

義者的批評,他們擔心那些用于壓裂岩層的化學物質會給環 境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但是深入研究會發現,與其擔憂技術本身可能造成的環境後果,不如加強對技術實施環節的監管更加有效。

米切爾在水力壓裂技術的

研究上足足耗費了17年光陰,經歷了無數次挫折,直到1998 年他80歲高齡時,才真正達到了商業化的水平。在戴文能源公司董事會執行主席拉里·尼古拉斯(Larry Nichols)看來,米切爾在頁岩氣領域不僅極富遠見,而且是個地地道道的先行者,水力壓裂技術在未來數十年勢必風行全球。2002年,戴文能源公司以35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米切爾能源開發公司,當時 後者已擁有近萬口頁岩氣井。

沒有人對米切爾的貢獻提

出質疑,但確實有人認為他不應專美——有論者認為,倘若說米切爾可謂之“頁岩氣之父”的話,則美國聯邦政府當之無愧為“頁岩氣之母” 。

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能源部門便為頁岩氣和頁岩油的開采提供了數億美元的支持,盡管這在當時看來,有點像是堂吉訶德大戰風車,毫無獲勝希望。這一政策乃是為了應對當時的石油危機。1973 到1974年間,阿拉伯產油國採取石油減產、禁運、提價、在國際石油公司中增加參股權和對國際石油公司進行國有化等措施的綜合作用下,國際石油價格暴漲,導致了一場世界範圍內的石油危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美國政府希望找到合適的途徑,讓美國不再過度依賴進口能源。

鑒於聯邦政府在私營企業

眼裡全無創新動力和能力,所以當聯邦政府建議出資共同開展研發的時候,大多數能源企業都沒有表現出多大的熱情。

米切爾做的最正確的事情之一,便是積極接受政府的資助。他利用了各種形式的政府資助和補貼,比如1980年至2002年期間,美國針對非常規天然氣開采的免稅條款,以及對於頁岩氣示範項目的補貼和成本分攤機制,其中就包括米切爾能源公司1991年鑽探的第一口水平井。其他一些由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成果,包括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研發的三維微地震成像技術等,也有效地推動了米切爾的鑽探工作。

米切爾是這個時代重要的

創新者,他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企業家精神,為世界打開了頁岩氣之門。記住他的同時,人們也在深入分析美國頁岩氣革命的經驗,探索如何以一種更加高效的方式,包括稅收、直接資助、技術支持等一攬子措施,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

2013年7月26日,喬治·米切爾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家中溘然長逝,享年94歲。 他與妻子育有十個兒女, 《福布斯》估計他的資產規模達20億美元。

2011年,他加入了由股神巴菲特和比爾 · 蓋茨夫婦倡議發起的“捐贈承諾” ,決定將自己大部分財富捐獻給慈善事業。

作者為天然氣研究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