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商人治港,休矣 蔡東豪

2011-9-22  NM




正在看的晨早新聞突然轉去一個突 發場面,地點是我熟悉的香港電台大堂,場面是新任廣播處長鄧忍光接受記者發問。一下子我弄不清鄧忍光背後的黑色背景是什麼,細看下,原來是十多個黑色的抗 議牌。抗議人士大都是港台員工,他們鋪了黑色地氈「歡迎」鄧忍光第一日上班。我看到鄧忍光被黑色抗議牌包圍的影像,呆了,點解是這樣?點解可以這樣?

港 台員工對政府任命沒有廣播經驗的政務官鄧忍光出任廣播處長,從宣布委任的一刻已表強烈不滿,港台工會形容為「港台黑暗的一天」。工會認為政府招聘程序混 亂,一時公開招聘,一時空降政務官,有違反程序公義之嫌。工會指鄧忍光對公共廣播毫無認識,對編輯自主和言論自由欠缺承擔,顯示政府粗暴干預港台編輯自 由。對於政府在經過十個月招聘廣播處長,其間多次故意放風,製造混亂,然後選擇在傳媒最風雨飄搖的時刻,宣布空降政務官出任這個政治敏感位置,我不同意, 我認為政府的決定不恰當。對於廣播處長的任命,我對兩個關連的課題特別感興趣。第一個是關於鄧忍光第一日上班的黑色影像,我的疑問跟香港的打工仔一樣:員 工心裡幾不鍾意也好,怎可以以黑色地氈和抗議牌來迎接新上司?「怎可以」不是指應不應該,而是指怎會有膽量這樣做。公然跟自己的上司作對,對自己日後的仕 途有什麼幫助?隔了一刻答案才在我腦中亮起,噢,港台屬於政府系統,不少員工是公務員,這些人唔炒得。換轉是私人機構,總部任命一個不恰當的新上司,哪怕 這個人跟閣下有類似殺父之仇,下屬只得兩個選擇:一個是辭職以示不滿,一個是無奈接受,同時要假裝沒事,因為下屬跟上司明鬥,受傷的一定是下屬。換轉在私 人機構,「歡迎」鄧忍光第一日上班,是一個充滿假笑容和怪眼神的歡迎派對,笑容和眼神在同事之間互相交流,一切盡在不言中。鄧忍光雖然是廣播處長,他手下 公開跟他過唔去,而他沒有辭退這些人的權力。我想到商人加入政府,最後大都失望離去,原因就是政府和商界的環境太過不同。商人走入政府之後,發覺原來不管 職位有多高,權力有多大,實際上是一個無權人士。在商界,企管人有權力去分配資源,請人炒人,企管人知道這種權力是有條件的,就是要交出成績表。企管人清 楚商界的遊戲規則,有功有過,有獎有罰,企管人玩這個遊戲玩得心甘命抵。商人走入政府之後,發現這是陌生的世界,這裡沒有成績表,獎罰模糊,每天的工作是 妥協和交易。鄧忍光第一日上班的黑色場面太震撼,大大加強了我不相信商人能治港。

 

第二個我想談的課題,是鄧忍光應怎自處。 據聞他是AO界明日之星,廣播處長是他政務官旅程上的一個站,他在港台的表現對他仕途可以有很大幫助。從他在公開場合的表現,他似是一個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的人。據聞他接見港台高層的時候,強調不會參與日常運作,即是應該不會出現干擾言論自由的情況。假如我是鄧忍光,我也不會參與日常運作。我這推論是基於一 個假設,政府不是派鄧忍光入港台整頓港台的言論尺度,把港台變為「官媒」,而是整頓港台作為一個政府系統的一部分。傳媒的生態環境變了,一兩個名嘴的電台 節目,一兩個諷刺時弊的電視節目,在今日的數碼時代,根本起不到推動社會的作用。政府高層根本不大關注港台在做什麼批評政府的節目,因為最有威力的傳媒在 網上在手機在空氣中,今時今日影響社會輿論最有殺傷力的是網上媒體,是Facebook,是高登。鄧忍光不應行近有丁點涉嫌影響港台言論自由的地方。鄧忍 光的任務,也是日後衡量他表現的基準,是能否整頓港台的人事架構、資源分配和港台在政府系統內的長遠定位。避開言論自由的泥沼,把焦點放在怎樣把港台做得 更有效率,做得更為市民接受,對這些課題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我的感覺是,鄧忍光是精仔,黑色的一天過去後,他會找到應做的事。

蔡東豪

現 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