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Sir×青雲奪命習作 蠱惑仔都玩股
1 :
GS(14)@2011-10-05 19:15:57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79&art_id=15671062
蘋:據聞杜 Sir這戲叫《奪命金》,多少是因為入行 30周年,戲名回應你首部執導電影《碧水寒山奪命金》?
杜:當年拍《復仇》時因為歐洲人很喜歡《放逐》,他們說要投資一部一樣的,叫我盡量不要改變內容風格,但拍到一半我就覺得是不是太多呢?是時候想想我的電影日後該怎樣。《奪命金》本來另有戲名。適逢 08年是我入行 30年,這是不是該在此片中反思呢?電影我拍過很多,商業的也不少,有些是習作,但再下來必須要有個 Solution……意思是有些電影只是習作而已,練習過後,我要弄點甚麼出來?當時我想首先要離開槍戰及動作,我不想再拍槍戰場面──這種非真實世界。而《奪命金》就是我以後決定要做的,它實淨一點,真實一點,但它也讓大家看不到杜琪峯電影的痕迹。我相信這電影未上畫之前,若沒有人知道導演是誰的話,沒有人會猜到導演是杜琪峯!
劉:哈哈哈,是(杜琪峯)的話剪咗啦!
杜:杜琪峯電影,無理由在銀行裏拍這麼多,空間咁細,鏡頭又是靜止的。電影其實是一種轉化來的。
蘋:你意思是要拋下一切,再尋找一點新意思?
杜:未必要拋下固有想法,但必須有新的想法。
蘋:青雲有沒有覺得這次很不同?
劉:我在首映看了 15分鐘,都沒辦法相信這是杜琪峯拍的。這個好難!你要放下固有想法,好難!開首阿詩(何韻詩)的戲,連軌都沒有用,好神奇!直至看到我自己出場,我才相信這可能是阿杜拍的。若是從前,好多都剪走了。相反,他就是不剪,讓你看到這個人在那個空間裏面。
賭博城市
蘋:杜 Sir為甚麼找青雲演蠱惑仔?
杜:我想要找一個人鎮得住整部戲。劇本這樣寫,演員本身好重要,因為好「責界」,如果大家鬥誇張就死得!我只是要一個性格,若不找一個有份量的演員,不行!其他演員都較新,得花時間在其他演員身上。而青雲是個很實淨的演員,我便找他壓陣。這次,我想寫連蠱惑仔都去玩股票,黑社會都不務正業時,還有誰會正經做事?
蘋:青雲,杜 Sir怎向你解釋這戲這角色?
劉:他會講劇情,但更多是他怎看這世界,他的經濟理念等,反而不是主力去講故事。他意思是好多人去投資,但又不知自己買了些甚麼。我的看法是,整個世界都如此,你無得揀!你必須在投資世界去做一些抉擇。
蘋:我看了電影,覺得它社會性好強,電影十分憤怒,杜 Sir是有話想說吧!
杜:(笑)問題也不只是發生在這次金融海嘯上。香港一直被說是櫃員機,任意被人提款。我們是重要金融城市,但香港人適應這種遊戲,適應得好慘,到了某個時刻,已忘記了我們原本是誰。戲名英文叫《 Life Without Principle》,我看到兩個問題,一是我們原本是貪婪的,二是政府在樓價上、港元掛鈎問題上,令這城市變得充滿賭博性。但為何沒有人 Alert(提警示)?是否要待它爆了,再回到 03年的痛苦?每個人原本都堅守到,但最後都淪陷!就算黑社會這個協調人物(劉飾的阿豹),好好哋做黑社會咪算囉,做乜要搞上股票?他買的方法就是「莊定閒」,好像去麻雀館,根本市民就是當股票是麻雀館,而忘了股票本來的意義──在好的股票上增值,到需要時取出來用,這本意是好的。
香港有兩個炸彈
蘋:電影談的又不只是股票。
杜:另一個是樓價。地產商不斷谷樓價,它原本是 50年後才到這個水位的,你要十年內到,係咪想佢快啲死?問題是好多人追唔到樓價,那政府是不是該多建點公屋、居屋?當大家追不上,就會驚,當一個人無信心時就會亂來,例如戲中胡杏兒(瘋狂想着買樓)。點解咁多人罵政府呢?總離不開跟經濟,香港人好少人鬧政府服務的,講廉潔,港府稱霸全球,但那兩個問題它就是搞不好!你怎可以容許地產商一路迫下去,他們已經好有錢,十世都使唔晒,但他們今天買塊地,翌日就賺錢了!政府說六大支柱,講出來無得頂,但有無做過先?靠晒地產,我們沒辦法不被它拖着走。如果建立醫療、檢測與認證,很好,大陸人來港產子,為何不好?好!多建醫院囉!這就證明香港醫生一流,一旦這些產業發展起來,那兩個炸彈(地產/金融)才不會越拖越大。如今我們被「染色」了,那還有甚麼 Principle(原則)可言?
蘋:你指的 Principle是指人性守不住原則?
杜:戲內有兩種 Principle,一是個人原則,二是指你的「本金」。戲中蘇杏璇兩者都守不住,就是因為這體系。
蘋:杜 Sir找青雲談時,是否都會談這些?青雲又是否如杜 Sir一樣咁社會性?
劉:他會談,但不是一次過談這麼多囉,哈哈。我這人沒這麼社會性,看世界也沒有這麼清晰,某程度上我是阿豹(戲中角色),看事物單純一點。我看,這世界無論如何也不會有甚麼大改變,若有一天這世界不再屈你去投資,那一定是出現了一些事情。
電影最大的影響力
蘋:很巧合,青雲你近期的兩部電影,《奪命金》與《竊聽風雲 2》都談股票,也很有社會訊息……
杜:其實當你讀報,不同文章都在罵香港金融市場變成了賭場。當人人都在講,這一定是個問題了。例如當年電影拍《橫財三千萬》,社會上的氣氛,就是人人都在幻想這些東西。
蘋:杜 Sir,我讀到你在另一訪問中,談到未來一段時間作品會走向「文學性」一點?
杜:七、八年前,我在思考電影最大的影響力是怎樣。我思考的是留下來的電影,一直有人看的是甚麼電影,答案是文學性的作品比較多,它們比較容易成為經典。作為一個導演,就是要邁向這歷程,你不會追求科技或票房。《奪命金》算是習作裏面,較成熟一點的作品,談真實社會的感受,非 Dramatic(戲劇性)的東西,在正常生活裏面找到一點值得感動的地方。
蘋:投資幾千萬去拍一個嶄新的東西,可感覺冒險?
杜:我跟老闆說,你畀我拍,就不要管我拍甚麼。這部戲是商業還是非商業片?我會說它不是純商業。但我的習作,蝕錢的機會好低,雖然這一套我還未知。隨着成本一直上升時,當然會出現很多問題,但這不是我最考慮的,我關心的是有人畀機會我去拍,我就去拍好它。但大家要清楚講明,大家要些甚麼。
蘋:青雲,這部戲拍了兩年半,算長吧?
劉:算呀,我沒有這個經驗,現下總算有了。一般我拍的戲兩三個月。杜生的戲,最長《十萬火急》時拍過九個月。
杜:不,那拍了六個月吧。《暗戰》也拍得比較久。
蘋:這齣戲為何拍得較長時間?
杜:中間我未諗到囉。
蘋:會不會覺得當時開拍是想回應金融風暴,現在放得久了一點?
杜:金融風暴未完的。我預計最差的情況在 2013甚至 15年,因為它還未爆落去嘛。現在透支了這麼多錢,而美國每年赤字咁犀利,錢從何來?你以為印銀紙能解決問題嗎?如果能,國民黨時代就不用人人托住麻包袋的銀紙去買嘢啦。而美國的失業率還未見底,歐債危機又未解決。叫希臘去還錢?這輩子都還不清。美國欠債十幾萬億,怎翻身呢?除非打仗啦,可以洗牌再來。我看現下要迷失十年左右囉,日本迷失了二十年。仲未有耐。
2 :
GS(14)@2011-10-05 19:16:14http://columns.etnet.com.hk/colu ... pecialfeatures/6544
老馬有火 杜琪峯
3 :
龍生(798)@2011-10-05 23:38:06睇完先評論
好似就黎有得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