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迅雷創始人程浩的幹貨分享:內部創新的難點和機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801/157793.shtml

迅雷創始人程浩的幹貨分享:內部創新的難點和機遇
程浩程浩

迅雷創始人程浩的幹貨分享:內部創新的難點和機遇

如果大企業內部做創新很容易,那現在市場就全部是BAT的天下了,就沒有我們創業者什麽事了。那麽內部創新的具體難點體現在什麽地方?目前我們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去更好地做內部創新?

文 | 程浩

當創業公司或者說一家企業逐步走上正軌,發展壯大起來以後,職員擴招,業務也隨之增多。這時再去做一些變革性的內部創新,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換句話說,如果大企業內部做創新很容易,那現在市場就全部是BAT的天下了,就沒有我們創業者什麽事了。

那麽內部創新的具體難點體現在什麽地方?目前我們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去更好地做內部創新?接下來我和大家聊一聊這方面的事情。

一、為什麽企業內部創新同樣要精益?

精益創新,簡單來說就是用低成本快速試錯的方法來完成項目驗證。首先我們看一下,如果我們企業內部創業不夠精益,會怎麽樣?

浪費!會導致資金,人力,時間成本的浪費。我用一支很大的團隊做一個項目,做一年失敗了,和我花三個月精益試錯,帶來的成本消耗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是,這里要強調的是,比資金消耗更恐怖的一件事情是什麽?是對團隊信心的消耗!當Leader立項的時候,一定會信心十足地給大家做前景描繪,我們要做的這個產品非常非常厲害,我們要做到什麽階段,發展多少用戶,形成多少收入等等。但做了一年之後,什麽都沒有做出來,大家的心理落差其實是非常大的。除了質疑這個企業領導人靠不靠譜之外,士氣也會非常低落,甚至對自己在公司的職業前景產生動搖。

如果團隊對於Leader沒有信任,你現在說什麽我都不信了,那這個公司的風險是極大的。所以作為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的權威性,做事情一定要精益,這個非常重要。

二、如何用精益的方式去管理企業內部創新?

1

以下幾點,是我認為能夠幫助企業提高內部創新成功率的一些方法。

1.組建精英小團隊。

首先要選取一個小的精英團隊去做敢死隊。

敢死隊兩個特點:第一,自組織。我不會說,你們三個去做敢死隊,而是說,你們誰想去做敢死隊,自己站出來。這樣選出來的人,會是對這個項目成功比較有信念的人。

那為什麽叫敢死隊呢?說白了,就是可能有去無回。所以風險一定要透明化,開始之前就講清楚,這次創新很有可能不成功,大家盡管努力地去做就行。因為失敗很正常,99%失敗,1%成功。但是成功只要有一次就夠了。

另外一點就是敢死隊不能有菜鳥,一定要有經驗的人來做。重要的考量就是,有經驗的人經歷過很多起落,抗壓能力和對失敗承受能力會比較高。如果是畢業生過來就嘗試創新項目,做了兩年沒有做起來,心里肯定有很多挫敗感。此外,有經驗的人憑借過往工作和項目的積累,對創新項目面臨的難點、問題會更為敏銳,更容易在項目早期就找到面臨的核心癥結,有更快速的糾錯能力。

一般敢死隊的標配就是3個人,一個產品經理,兩個研發。沒有測試也沒有UI。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是測試者,而產品經理自己就是UI。

我一個同事說過一句話,我覺得特別對。他說,一個3-5人做不好的項目,30-50個人也做不好。在前期的創新試錯階段,一定是小規模的,如果一上來就是30-50個人,一旦這個業務沒起來,成本得有多高?如果小組織失敗了也就是3個人郁悶,大規模失敗了就是30個人不開心,會對整個公司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大家一定要註意這個,精英小規模地去試錯。

2.獨立運作。

A.上層只幫忙不添亂

內部創新最怕什麽?最怕我們領導天天問最近怎麽樣了,有沒有數據我幫你們診斷一下。所以上層一定不能有過多的幹預。幹預越多,壓力越大。好的情況應該是像VC投企業一樣,我不會天天去問企業怎麽樣了,需不需要我幫忙。如果有需要,他會主動找我,應該是這樣,只幫忙不添亂!

B.去KPI

領導一定不能說,你這個創業項目我給你三個月時間,三個月時間拉到了10萬用戶,你可以再做三個月。

如果我這麽要求你,你肯定能給我拉來10萬用戶。因為拉用戶的方法太多了。但是拉來的用戶是不是有效用戶,這可就未必了。一定不能拿KPI去考核早期業務,一考核肯定出問題。

C.內部市場化非常重要 

還是上面那個例子,你要求我一個月拉10萬用戶。假設我們是大公司,所以可能我的產品做得還不是那麽好,但是老板既然說了,我就去各個部門蹭資源、蹭流量,湊這10萬用戶可能並不難。

但這麽做的問題是什麽 — 產品還沒有做好,就開始蹭各種資源做推廣。如果沒有明確的內部市場化的話,說白了這些資源我都可以通過人際關系搞過來。

但是你的產品不行,推出去以後就是禍害公司的品牌(盡管你也可以不用公司的品牌)。而且這樣就把公司內部關系搞得很複雜,這次你幫我一下,下次我再支持你一下,最後就變成誰能搞關系誰的考核就更好。所以內部市場化很重要。

怎麽做?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發虛擬幣。比如我是A部門,你是B部門,你從我這兒買廣告位。我這個廣告位對外賣10萬,對你也賣10萬,但是你沒錢,就用虛擬幣支付。

這樣從我的業績考核來說,我賣給你廣告位和賣給第三方是一樣的,對於我來說也沒有任何的損失。這樣我作為資源提供方就不糾結了。從你的角度來看,你也不會抱怨說,公司不給我資源了,或者花很大的精力去蹭。因為從機制上來看,所有的資源都是平等獲取的。

同時在公司內部,虛擬幣或者說資源當然是有限的,這也會讓內部創業團隊,對產品的投放推廣更為慎重。減少在還未準備成熟時,就倉促推出糟糕產品的可能。

2

當然我們也必須要警惕,內部市場化並不是萬能藥,它也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可能會導致各部門各自為陣。你要做一個事,我不反對,但我也沒有動力幫你。大家更多地專註在自己部門的業績上。

這時作為CEO,你要去推動一些整體戰略性的項目就比較難。要求你得有足夠的權威去打破各個部門的邊界,然後去推你的戰略。

拿微信和QQ舉個例子,兩個產品都是騰訊旗下的。微信出來是不是很大程度上革了QQ的命?很多人現在都不用QQ了。

但是騰訊很厲害的一點是什麽呢,在兩個產品內部沖突如此之大的情況下,還能讓QQ不計成本地去推廣微信,這是非常厲害的。

我想起我第一次用到微信,是什麽情況呢?我開始掛著Q,然後看到我一個哥們頭像旁邊多了一個小標誌,提示這個人微信在線。我就想微信是什麽東西呢?然後就下載了微信。而且微信里面有用的SNS關系,都是從QQ通訊錄里導入的,能做到這一點非常了不起。

騰訊其實是一個內部市場化程度很高的公司。但是真正需要他們協同在一起的時候,QQ對微信的市場協同幫助是非常關鍵的,所以微信出來以後才能夠很快擊退了競爭對手。

3

3.鼓勵內部競爭

兩個團隊同時做一件事情可不可以?一般來說我們覺得不行——資源浪費嘛!但是我們假設這個公司已經成長起來了,資源足夠豐沛時,兩個團隊當然是可以做同一個業務的。

還是拿微信舉個例子。當時同時在做微信的大概有三四個Team,最後張小龍殺出來了。大概一年前,騰訊也有兩個部門同時做電影,一個是騰訊互娛;還有一個是騰訊視頻。兩個部門顯然都有足夠的理由要做電影,因為其他的遊戲公司和視頻公司都開始做電影了。那馬化騰選哪個部門做呢?結論很簡單,兩個一起做,一個叫企鵝影業,一個叫騰訊影業。實際上騰訊內部很多其他的服務例如廣點通,當時都有內部的競爭對手。能殺出來的一定是高手,所以一定要鼓勵內部競爭。

4.團隊激勵

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層面,要有效地激勵。我記得幾年前百度有一個內部創新獎,當時是李彥宏親自頒獎,獎金100萬美金。給一個五六個人的Team,平均一個人100萬年終獎。所以創新一定是重獎,而且是重獎輕罰,甚至重獎不罰。

但是這樣做呢,其實也有問題。比如你是做創新業務,我是做成熟業務的。其實對於大公司來說,成熟業務壓力也很大,KPI定的也很高,你天天晚上到9點,我也是天天晚上做到9點。那為什麽我的年終獎由KPI決定,你就可以重獎輕罰,或者只獎不罰,我心里肯定不平衡。

所以這個東西,還是沒有一個萬能的藥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5.體內還是體外循環?

創新到底是在體內還是體外來做?首先我把創新類型分類來解釋。

第一類,提高競爭力型創新。

拿百度來舉例,百度有哪些產品?百度貼吧,百度MP3,我管這幾個產品叫提高競爭力型創新產品。因為它的核心是提升用戶的搜索質量,讓用戶能夠更好地搜索到自己要的東西,這個應該是體內的。

還有一類呢,我把它叫資源輸出型創新。

什麽叫資源輸出呢?就是輸出流量。“百度有啊”、“愛奇藝”里面的內容這些都不是自己獨有的,而且是從百度搜索往外輸出流量的。比如視頻搜索流量就輸往“愛奇藝”,購物搜索就輸往“百度有啊”。

這些資源輸出型的業務應該考慮體外循環,為什麽呢?

4

第一點,資源輸出型創新不是公司的主賽道,有沒有這個業務你都無所謂。公司發展好的時候可能有些支持,發展的不好,我要裁員,首先從這些業務開刀,誰讓你不是主營業務的。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叫“大樹底下好乘涼”,其實這句話放在內部創業里面是不準確的。正確的說法是“大樹底下你根本照不到陽光”,你感覺好像公司什麽資源都有,但是這些資源能不能輪到你,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點,資源輸出型創新和公司原有業務的文化基因不一樣。拿愛奇藝跟百度來講,愛奇藝的核心競爭力是內容、媒體和銷售。這個和百度技術導向的差別是很大的。

第三點,資源輸出型創新在體制內很難獲得非常好的激勵:

a. 你獎勵的多呢,原來的員工不平衡;獎勵的少,大家覺得都沒有分到。所以這里面又牽涉到平衡的問題,最好的辦法還是拆分出去。

b. 惰性。體制內創業容易產生平臺惰性。它很容易誇大平臺的價值,從而對平臺產生依賴性。它帶來一種心態就是,反正我有平臺,不愁流量,產品做的大概能用,滿足老板的要求就完了。

更何況如果你今天沖的很猛,這個季度KPI超標了那我下個季度怎麽辦,所有這些都是典型的平臺性內部創業的問題。但你如果是個創業公司就顯然沒有這個問題。

這些情況其實也能總結出一句話,就是凡是為KPI驅動,而不是為價值觀驅動的創業,這個事兒都沒戲。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內部創新一定要符合公司的戰略,要和公司的核心業務相關聯。只有相關聯的時候,內部資源的支持力度才會比較大,並且,只有你和你的平臺戰略協同的時候,你才能夠很容易地放大平臺的優勢。反過來說,如果你和平臺不關聯,肯定很難獲得公司的核心資源,這和在外面獨立創業拿VC的錢沒任何區別。從另外一個角度,現在騰訊的一半市值都是微信帶來的,如果張小龍不依賴騰訊的平臺也能把微信做起來,他現在會怎麽想?

OK,我這篇文章所講的內容就到這里,謝謝大家耐心閱讀這麽長的文字。

內部創新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044

“殺死”羅永浩的不是別人,正是這群不負責任的家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012/159187.shtml

“殺死”羅永浩的不是別人,正是這群不負責任的家夥
機哥機哥

“殺死”羅永浩的不是別人,正是這群不負責任的家夥

千瘡百孔的不是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甚至不是這個社會,千瘡百孔的是這種扭曲的價值觀。

*本文系作者機哥對i黑馬投稿,不代表i黑馬立場。

這幾天,朋友圈熱傳這麽一篇文章《到底誰殺死了“羅永浩”?》。文章出自一個名為“互聯網指北”的公眾號,洋洋灑灑大幾千字,表達的核心觀點無非就是羅永浩你丫不行了,說你不行就不行,你要被別人弄死了。文章閱讀量朝著 10 萬 + 蹭蹭的就去了,我也細讀了“互聯網指北”的這篇巨作,看完只想說一句:QNMLGB。

利益聲明:我是羅永浩的粉絲,但是未購買過任何錘子旗下產品。

可能有部分讀者還不太了解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簡單的介紹幾句。羅永浩,一個又老又醜的胖子,年輕時候在新東方做過英語老師,因為愛在課堂上吹牛逼,被大家捧成了網絡紅人。後來又經營過牛博網、老羅英語培訓,最終都以關門大吉告終。再後來,就像我們知道的那樣,40 多歲高齡的羅永浩,毅然踏上了手機制造這條不歸路,成立錘子科技並推出了 Smartisan T1、T2、堅果共三部手機。

以上是羅永浩的發家史,今年錘子科技的日子的確不太好過,估值狂跌近 5 億,前景被普遍唱衰,這也許是《到底誰殺死了“羅永浩”?》這篇文章出現的原因吧。

互聯網指北(以下簡稱指北)的這篇文章主要從三個方面講述了羅永浩的失敗,讓我們一個個來分析一下。

一、是誰殺死了商人“羅永浩”?之真假錘粉

指北認為:錘粉只為自己開心,幾乎不會替羅永浩考慮。一個真正負責的錘粉,是不應該去看錘子新品發布會的,看發布會只是讓自己的身心愉悅,羅永浩得不到任何的好處,但是如果將發布會的路費、門票等開支拿去購買錘子的產品,這才是對羅永浩最大的支持。更差勁的是那些在網上觀看發布會直播的人,聲稱錘粉的他們只是通過網絡去觀看,一毛錢都不用花,而且產生流量價值還是都被視頻網站賺去了,這對羅永浩又是一種傷害,就算不買手機,最起碼買個手機殼吧。

指北所說的,我們不應該去現場看發布會,應該把錢都拿去購買手機。我提醒一下,要正確的區分羅粉和錘粉這兩個概念,羅粉,比如我,不折不扣的羅粉,我所喜愛的是羅永浩本人以及他的價值觀,和他是做什麽行業完全沒有關系,我花錢去看我偶像在發布會中間夾雜的那幾句相聲,礙你吊事。而錘粉,是對錘子科技旗下產品的狂熱者的稱呼。羅粉和錘粉是有本質區別的,當然,也不乏二者皆粉的人。

再來,在網站上觀看發布會直播的人,產生的流量都被視頻網站賺去了。沒錯,表象上來看,在網上觀看發布會,對羅永浩和錘子沒有任何益處,拿不到一毛錢。但是這不正是一種品牌溢價嗎?觀看的人越多,羅永浩和錘子的招牌就越響,視頻網站就越重視,對羅永浩和錘子以後的發展就越有利。要是今年只有百來個人在線觀看,那你覺得視頻網站明年還會花大力氣去直播嗎?這種理論簡直是奇葩,我在電視上看了那麽多年 NBA,也沒人指著我鼻子說,抓緊他媽的別看了,你是在傷害庫里和杜蘭特。

二、是誰殺死了CEO“羅永浩”?之員工

指北認為:深入觀察錘子科技你會發現,錘子的員工都在做副業,有人賣 PPT 教程、有人做培訓、有人寫公眾號賺錢。利用在公司獲得的頭銜和職位,業余時間去從事類似的工作並且賺錢,這是絕對不行的。員工在上班的時候,惦記著下班回去賺錢那點事,這對公司是有傷害的。像華為、小米之類的公司,員工甚至會主動要求放棄自己的休假。別的公司是老板出錢雇員工來為自己打工,而錘子是老板出錢,到頭來,老板還得用自己的名氣為員工打工。

PPT、培訓、公眾號,這些很明顯都是沖著許岑、池建強等幾位錘子科技高管去的。員工利用公司名聲為自己撈錢,這種事情的確是存在的,但是我很不同意指北的看法。員工在業余時間從事的事情,請註意,是業余時間,在業余時間從事任何事情,公司是否有權幹涉?員工和公司簽訂的是雇傭合同,不是 7*24 小時的賣身契,員工需要有自由的時間去處理自己的私人事務。指北所說的,個別員工主動放棄休假,對,沒錯,對公司來說,他的確是個好員工,但是放棄陪同家人的假期,他會是好丈夫嗎?會是好兒子嗎?會是好父親嗎?

借用著名互聯網網紅 Fenng 老師的話:你看到的是他們用公司的職位和頭銜在業余時間賺錢,但你看到他們用自己的名聲和影響力給公司背書沒有?他們用自己的渠道給公司招聘、做產品宣傳的時候,公司是不是應該額外給獎金呢?作為一個旁觀者,你不知道這些看似清閑的員工背後付出的努力,不知道他們怎麽加班,不知道他們為這個團隊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勞動,當然也不會知道這些人多次自掏腰包購買公司的產品送給合作夥伴。如果你只是根據他們在網絡上的行為,觀察一下他們的微博、朋友圈,敲敲鍵盤想當然的寫下簡單的結論,是不是過於偷懶過於草率?

三、是誰殺死了導師“羅永浩”?之商人羅永浩

指北認為:羅永浩前段時間因為產品的原因,被粉絲狀告至法庭,這件事情標誌著羅永浩最終站到了羅永浩精神的對立面。商人羅永浩被導師羅永浩精神的信仰者告上了法庭,令人唏噓不已。商人羅永浩成了“脖子以上天才以下蠢材”,脖子以上的那張嘴抨擊完了所有友商,看起來嘴上的一切都是完美無缺,但是脖子以下的四肢卻行動不健全,錘子旗下手機各種缺陷。

首先,我要說一下手機的事情,一件事物的好壞是基於個人喜好的,可樂好喝還是雪碧好喝,無論你怎麽回答都是對的。錘子手機也是一樣,你說它壞,就會有人說它好,沒有對錯,只有喜歡和不喜歡之分。就像指北,你可能覺得自己很好,但是我覺得你是垃圾。

下面,一個嚴肅的問題。一位曾經的羅粉,因為購買的錘子手機沒有達到預期的功能,而將羅永浩告上法庭。指北認為這是導師羅永浩精神的崩塌,但是這件事不正印證了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千瘡百孔社會,在一點點的進步嘛!羅永浩所推崇的這種精神正在被大家所接受,這是一個讓人非常興奮的信號。就像我們打出租車遇到司機繞路,你要和司機吵,總會有人和你說,“算了吧,別吵架傷了和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要去投訴,又會有人指責你,“人家司機師傅也不容易,你一投訴他就白忙活了,算了吧。”

羅永浩也說過,“一直以來,在中國,維權的成本過高。”迫使我們遇到一些本應是我們在理的事情,都因為“算了吧”而算了吧。但是如果有了你的較真,這個人,甚至這個行業,也許真的會有所改變。不要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渺小、沒有人同行,而放棄某些事情,總歸要有一個人敢於吃螃蟹,也希望這個人是你。

再說幾句,包括指北在內一大波人,都在指責羅永浩是個失敗者,我在此倒要反問一句,你們所理解的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定義是什麽?京東 CEO 劉強東身價數十億,福布斯榜名列前茅,但是京東一年凈虧損 94 億,他是成功還是失敗?

你們說羅永浩是失敗者,無非就因為他的產品銷量不高、賺不到錢、公司估值走低。蘋果可是一家一直被我們看做標桿級的成功企業,但是論盈利能力,蘋果還不如我國的工商銀行呢!企業是否盈利,這不是衡量企業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不然我們也別為公司業績焦頭爛額了,都改行去炒房吧!

一家企業,無論是為社會輸出正確的價值,還是不斷的創新,適當改變了行業玩法,這些都可以看作是廣義上的成功。錘子科技,一家在產品上願意下功夫打磨的公司,是值得我們微笑對待的。情懷這個詞,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差勁。

最後,想和像指北一樣的媒體朋友們說幾句話,所有人發表自己的言論都是自己應有的權利,這都沒有錯,更何況還是公眾媒體。但是正因為你是媒體,請對你的言辭多加考量,你的話語也許會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一些我們無法預估的後果,不要做一個不負責任的媒體人。

殺死羅永浩的,可能就是你這樣的媒體。

羅永浩錘子科技堅果手機老羅錘粉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422

咪蒙和羅永浩的“新衣”,是你穿上的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0/161966.shtml

咪蒙和羅永浩的“新衣”,是你穿上的嗎?
互聯網指北互聯網指北

咪蒙和羅永浩的“新衣”,是你穿上的嗎?

老羅的微博問答之路是有大背景的。

本文由互聯網指北(微信ID:hlwzhibei)授權i黑馬發布。

洗白並不是一件難事,尤其是當洗白對象是一個有血有肉、信息量豐富的自然人,難度更是連跌好幾個檔次。

如果人們覺得他為富不仁,你可以說收獲背後是天道酬勤;如果人們覺得他三觀不正,你可以說情緒突兀是一種敢愛敢恨;如果人們覺得他滿嘴跑火車,你可以說噱頭是為了傳播,傳播是為了更好的輸出理念,這是世界選擇了他。

人們巧妙地利用著信息不對稱,在必要的時候放大特定的信息,給自己換上心儀的面具。

所以即便這個符號在社交網絡語境里被很多人當做了“下限指標”,即便每篇100000+都能不斷坐實人們先前形成的刻板印象,但一篇專訪,就好像一夜之間逆轉了輿論的風向,以至於那些最苛刻的行業導師甚至質問所有網友“你為什麽沒成為咪蒙”。

然後,因此還有了新的嘲諷素材:“別看不起人家,一看到人家給助理工資五萬一個月,恨不得立即投簡歷過去。”

咪蒙不是唯一一個在三月打了翻身仗的人,老羅的翻身仗就打出了高性價比。當他在微博上不斷更新著問答,人們仿佛看到了那個在牛博網詮釋彪悍人生的青春,哪還有什麽“東半球第二好用的手機”的包袱,滿眼皆是“信仰”二字。

然而,他們不僅僅是自己披上的“新衣”,每一個深處互聯網時代的我們,都給這件新衣貢獻了最合適的布料。

“我助理都能幹合夥人的活?”

寫作里有一個常見的技巧叫做“心理預期反差”,即文章中主角的行為不符合人們對於這個形象的預期,由此帶來的新鮮感激發起人們的好奇心,帶來閱讀體驗上的痛點和爽點。

金庸老先生就很熟練地運用這個寫作技巧,於是我們看到德高望重的少林方丈居然與女子私通,還生下了一個叫做“虛竹”的孩子;位高權重的康熙皇帝居然也是個內心躁動的小青年,甚至和韋小寶當眾“扯蛋”;還有身帶鐐銬的女屌絲小昭,真實身份居然是西域公主……

正所謂觸類旁通,這個技巧被娛樂圈完整地繼承了下來。

只要高高在上的明星和我們說著一樣的段子,或者像段子手那樣千方百計的討好我們,甚至用我們嘲諷他們的段子進行自黑,反差能夠輕易地幫助一個解構自己的刻板印象。

然而這樣的公關手段也是需要前置條件的。

首先,公眾形象需要足夠刻板。刻板到由此誕生的粉絲群具備著明顯的群體特征,刻板到由此誕生的話題呈現非此即彼的話題對立。

只有需要反轉的標靶足夠明顯,反差才能夠被人們所察覺,反差帶來的改變才會更加直觀。

其次,反差感只能自下而上產生。人們可以接受偶像派演員潛心琢磨他的演技,卻對偶像派演員在顏值上動刀子耿耿於懷,這個社交網絡上常見的情緒反應告訴我們,心理預期反差帶來的情感放大是雙向的,心理預期效應也是不斷持續的。

即使心理預期第一次出現反差,人們也希望反差後的劇情向心理預期的那樣發展。

最後,反差的視角需要來自第三方。在社交網絡時代,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用獨立的視角解讀某個現象,而某個現象的行為者也很難擺脫前期積累的標簽帶來的影響。

當每個聲音都成為了基於形象背書的代言,那麽反差就需要交給形象背書更容易被目標人群接受的第三方來宣告完成。

於是,對咪蒙進行專訪的必須是精神中產們的理想媒體,咪蒙專訪的主題必須是自媒體創業之外的生活瑣事,生活瑣事中必須有接地氣的好人好事橋段,拿到高薪的合夥人必須委身為職稱如此廉價的“助理”。

只不過,這個完美的公關閉環依舊需要扣分,因為咪蒙在專訪中不小心就進行了自我解答:在傳播學寫作中,即使是錯的也需要把自己的聲音傳達出來。

所有的感動,所有的欽佩,或許又是一場有關情緒收割的大數據勝利。

老羅靠回答重生了?

老羅的微博問答之路是有大背景的。

第一個背景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他當做商人。這不光是堅果和M1發布之後導向的結果,更在於不少後來創業者已經或多或少的有了老羅影子,每個發給投資人的PPT里都足以熱淚盈眶。

乃至在商言商,人們開始期待“最不老羅”的創業者。

第二個背景是微博的活躍度開始回暖。微博數據的回升得益於渠道的下沈,渠道的下沈同時也給許多大V帶來了新的機會。

“他們收獲了一批如微博誕生之初時那樣三觀還未定型的新用戶,同時也有了比微博誕生之初更適合情緒輸出和觀點表達的網絡環境。”

第三個背景是微博問答的姍姍來遲。微博在知識付費這個風口上,顯然是要比知乎果殼慢一拍的,然而正是這慢一拍讓他們繞過了“分答”們曾經出現過的那些坑,以成熟的產品形態出現在人們面前,基於微博這個龐大體量的社交平臺,微博問答如今已經變成了高效的信息集散地。

十一年前創辦牛博網並以此成為許多青年人精神導師的老羅,自然擁有敏銳的嗅覺。於是當他決定紮入微博問答這個深水池的時候,一切來得又快又猛。

你很難想象一個籌備著新品發布的創業者可以投入數個小時寫數千字的精力,挨個解答網友們提出來的那些敏感問題。更難得的是,他不僅僅是大段引用之前吹過的那些牛逼,而是真槍實彈地重新在進行輸出。

就連問題來源質量他都進行了親自把關:把微博提問的價格提升到了2000元上限,從源頭上過濾了那些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圍觀群眾,把問答變成了一個以核心粉絲群為主體的主體思想宣講會,還隨之制造了一把“物超所值”感。

於是,那個導師羅永浩就在微博問答上複活了,每回答一個問題就等於賣一臺手機?

只不過複活也分好幾種說法,比如涅槃重生,象征著新的希望;也有英雄歸來,上演著救世主的奇跡;最差的那種叫做回光返照,科學的解釋是當身體其他機能接近衰竭,大腦會集中最後的能量來創造精神上的輕松感。

很遺憾,老羅的複活只能是後者。

他會因為公司的設計能力過剩引以為豪,他會因為在發布會上的屢屢遲到和救火占領頭條,即使被粉絲們認為“處在平和的兩年”中的他,依然靠著語出驚人的觀點刷新著自己在行業中的存在感……

下海數年,cosplay成為了老羅意外獲得的最純熟的技能,當初“靠編段子給初創公司進行傳播”的回憶,也每時每刻成為著現實的寫照。

誰都不能否認,老羅依靠著微博問答再次回到了輿論的中心。但誰也很難想象,老羅除了換一種形式編段子,還有什麽方法能夠再次回到輿論的中心。

在微博問答中重生,但複活的或許只是導師,不是羅永浩。

你給他們穿上了“新衣”

拿著5萬月薪的助理和微博問答一哥羅永浩顯然不是一種人。

前者願意為了傳播自降身價,隱去了自己一線自媒體合夥人的黃金身份;後者事事敢為人先,至今仍舊念念不忘“我們只是努力工作,同行們卻要失業了”的壯誌豪情。

“海鷗跟著拖網漁船飛行,那是因為它們以為沙丁魚會被扔進海里”

這是曼聯國王、法國球星坎通納的名言,這里正好來可以解釋人們給羅永浩和咪蒙穿新衣的做法。

咪蒙靠著5萬月薪的助理,穿上了一件天道酬勤、努力終得回報的奮鬥者新衣,褪去了曾經的那些非議,重新回到了光鮮亮麗的起點。

人們也不願去揭穿天價廣告費的背後真相,不願再去聊她那些驚為天人的三觀,而是期待著皆有咪蒙的故事也順便提升一下自己的廣告費,期待著自己也能獲得同樣的寬容成長環境,或者以此為成功案例向自己的老板討要漲薪的理由。

老羅靠著抖機靈似的回答,穿上了一件“盡人事、聽天命”的苦情創業者新衣。雖然在手機創業這條路上,老羅的翻身機會已經無限趨近於零,但沒有人願意揭穿這最後一層薄紗,畢竟他是所有失敗創業者心中最理想的代言,是給投資人最好的交代。

“他們覺得自己有抱負、有情懷甚至有高於常人的審美情緒,錯的不是我們而是世界。”

《皇帝的新衣》這個故事在互聯網時代,除了教育我們不要盲從於權威之外,也告訴了我們那些套路的本質。

“互聯網創業也好,價值觀傳播輸出也罷,無底線擴展的內容形式和不斷被顛覆的定義之所以能夠成立,除了始作俑者的別有用心之外,更因為圍觀者的各取所需而成立。”

大臣們誇耀新衣漂亮,那是因為皇帝會因此封賞;貴族們誇耀新衣漂亮,那是他們需要上流交際圈的認可;平民們誇耀新衣漂亮,是因為他們需要信仰來得到心理層面的滿足。

看起來現實很糟糕?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或許並不這麽想。

咪蒙羅永浩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20

他曾是雷軍和羅永浩的“必爭”之人,如今“退休”做大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11/163061.shtml

他曾是雷軍和羅永浩的“必爭”之人,如今“退休”做大事
億歐網億歐網

他曾是雷軍和羅永浩的“必爭”之人,如今“退休”做大事

雷軍為了讓他加入小米花了3個月談了十七八次,不過最後雷軍認為他沒有創業精神,最後沒談成

來源 | 億歐網(ID:i-yiou)

文 | 極客王子

5月10日,前錘子科技CTO錢晨博士正式宣布加盟洪泰智造工場,出任首席技術官,並負責硬件研發及供應鏈等工作。

錢晨是中科院水下聲學博士,曾在摩托羅拉工作13年,主持過A6188、A388、A388C、E680、E6、A1600、MT620等多款經典產品的硬件研發工作。摩托羅拉手機在世界上第一次使用了雙喇叭設計,這個設計是由錢晨博士建議並被設計部門采納。

timg (2)

加入錘子科技後,錢晨博士主導開發了錘子手機 SmartisanT1,SmartisanT2,以及堅果手機。

在2016年7月11日,關於錘子科技包括CTO錢晨、設計總監羅子雄等高管離職的傳言有了定論,錢晨已經以“退休”的名義離職,其職位將由原華為榮耀產品副總裁吳德周接替(現錘子科技CTO),傳聞稱錢晨的離職跟錘子科技的「尿褲子事件」有關。

子虛烏有的「尿褲子事件」?

內容來源一個帖子:

當時錘子科技最近軍心動搖了,主要有三件事兒:

1.T3和堅果2在產品線路圖上,公司內部有嚴重分歧。老羅每次都按他的“個性”行事。

2. 老羅最近發的站在44歲被告席那篇文章激怒了錢晨博士。上次王自如的視頻影響很差,錢晨博士已經很生氣了。

3. T3和堅果2將會是非常失望的產品,公司內部很多人不看好前景。

老羅的T3硬件沒有什麽新意,要雙曲面。而錢晨說做不了。最後雙方討論激烈起來,互相諷刺對方,甚至出現了臟字。這時老羅扔出手中的礦泉水,砸東西泄氣。但是意外出現,礦泉水滑倒了錢晨的褲襠里,等老羅意識到錢晨已經濕著眼眶走出了會議室。後來他們也沒有和好,錢晨博士可能也受不了了,他就走了。

對於以上爆料內容,並沒有第三方權威人士證實,不過卻引來當事方錢晨的回應。

2016年7月13日晚間,錢晨在微博上回應:“尿褲子的故事編的太弱智!此故事顯得作者的拙劣本性。有本事出來晃晃別老匿名”。

timg (1)

雷軍曾挖錢晨,並認為其沒有創業精神 

此前雷軍在接受博客天下采訪,在回答“最痛苦的一次請人經歷是什麽”時說:“我曾經找了一個硬件的負責人。那個人資歷很強,為了說服他加入小米,我一個星期跟他談了5次,平均每次差不多10個小時,前前後後談了3個月,一共談了十七八次,終於說服了他。但在最後一刻,我問他,你要多少股份,他說無所謂。那一瞬間,我有點絕望。”

讓雷軍花了3個月談了十七八次的這個人就是錢晨,不過最後雷軍認為錢晨沒有創業精神,最後沒談成,結果羅永浩軟磨硬泡了六個月,把錢晨拉進了錘子。

timg (3)

錢晨此前最為人知的一段履歷是在摩托羅拉中國工作了13年,於1998年加入,從一名普通工程師,做到工程產品經理,再之後負責管理ODM。在開始的4年時間,錢晨以工作狂、加班狂聞名,得到的回報則是以一年升一級的速度晉升。

錢晨從錘子科技“退休”後加盟數字家圓 

很快,2016年11月1日,距離錢晨博士從錘子科技“退休”已經快四個月的節點,宣布加盟數字家圓,出任副總裁,負責供應鏈和硬件研發工作。

據悉,北京數字家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家圓”)成立於2014年10月,研發人員主要來自摩托摩拉和聯想,CEO唐波曾在聯想任職,創始合夥人吳文良博士出身摩托羅拉,董事長郭斌正是中國著名乒乓球運動員王楠的丈夫。

北京數字家圓是一家集智能座機生產、研發、銷售服務的公司,在2016年2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著名建築巴特洛之家舉行以“重新定義座機”為主題的發布會,向媒體介紹該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名為“親見”的智能座機。

準確計算,錢晨加盟數字家圓半年後又離開了。

洪泰智造工場專註於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領域的投資與孵化,其“工廠+基金+空間”的模式,在全球十個城市與地區都有布局:北京、成都、天津、合肥、上海、青島、矽谷、柏林、倫敦、特拉維夫。

早在3月4日,錢晨博士便秘密抵達成都洪泰智造工場進行參觀考察。洪泰智造工場能夠為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企業提供深度的技術服務支持,幫助他們解決產品生產交付過程中的問題,為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領域的所有可能性提供實現的空間與機會。

錢晨錘子雷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96

羅永浩的眼淚與妥協,新世相與趙雷的身份選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10/163029.shtml

羅永浩的眼淚與妥協,新世相與趙雷的身份選擇
黃有璨黃有璨

羅永浩的眼淚與妥協,新世相與趙雷的身份選擇

客觀來看,無論是做一個匠人還是做一個商人,都有各自的成功路徑,但也都有著各自的苦楚。

 來源 | 三節課(ID:sanjieke)

文 | 黃有璨

(一)

昨夜的錘子新品發布會,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羅永浩在臨近結束時那句哽咽飆淚說出的話——

如果有一天,這款手機能賣到個一兩千萬臺,連傻逼們都在用了,你一定要記住,這是為你們而做的手機。

老羅這句話背後,滿是委屈、不甘和某種妥協。也代表著某種選擇。

聽到這句話時,我腦海里第一時間浮現的,是一個我曾經親歷過的場景——

某次小範圍聚會,參與者都是教育圈人士,一位朋友A分享到他的項目,始終在強調其理念、認真和精致。這時,另一位資深的教育圈前輩B毫不留情的打斷了他,並一針見血的對A拋去一句話:你現在的做法,註定無法大眾化。所以你只需要回答清楚一個問題,假設你這是一個職業教育項目,最終那些體量更為巨大、但缺乏思考認知能力的大眾用戶的錢,你到底要不要掙?

A當時若有所思,楞了半天。

(二)

坊間盛傳,過去數年的錘子內部,一直以來存在著“羅永浩路線”和“錢晨路線”兩種方向,前者強調人機交互、UI設計、用戶體驗等,後者則更尊重工業思維和硬件工程邏輯,不違背手機制造和可量化生產的一些基本邏輯。

timg (4)

如果說前者更接近於某種匠人精神或理念”,後者則更像是某種更為穩定的商業和市場規律。

某種意義上,“匠心”的可貴之處,在於你對一件事物的深度思考、鉆研和反複打磨,這種思考和行動通常能走到常人所不能及之處。

但也正因如此,一些懷揣著“匠心”的產物,往往因為其太過於複雜隱晦而難以被大眾所接受,註定只能是一些小眾的東西。要想獲得大眾範圍的成功,你可能仍然還是要尊重某些市場規律對大眾而言,他們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些簡單、標準化、模板化的產物。

舉個例子,你可能用極為複雜的工藝、時間和技術方法做出來了一個產品,但最終能讓大眾用戶買單的核心原因,可能仍然只是“性價比高不高”、“身邊在用的人是不是足夠多”、“拍照好看不好看”、“是不是我喜歡的明星也在用”等簡單粗暴的理由,而鮮少會是因為那些精致用心的功能。

然而,這恰恰是矛盾所在:對一部分“匠人”來說,是不願意看到自己的付出和結晶被簡單粗暴的被添上一些標簽的。舉個不一定恰當的例子,這就好比我寫了一篇認真表達的文章,一定不願意它的標題被變成《震驚!年入百萬的秘密竟然只要這3招》這樣的感覺,即便這個標題真的可以幫助這篇文章的閱讀量提升數十倍。

此外,商業與匠心間的隱性沖突,還在於,有時候,你最用心,最想要表達和展現給大眾用戶們的東西,卻未必是大眾用戶們最想要的東西。相反,那些能夠獲得大眾認可的東西,可能在你眼中卻只是一些很平庸、普通的作品。

換句話講,大眾人群與垂直人群的口味,八成是不同的。

比如說,今天的這篇文章,肯定不是我過去一個月里寫得最用心、最投入、最認真的文章,相比起來,昨天的燒腦文《關於運營,超過95%的人對它的思考和理解都是片面的》要認真多了,但可以預估,今天文章的閱讀量一定會遠勝過很多其他我更認可、更投入完成的文章。

(三)

然而,行走在江湖中,商業與匠心間,你總需要有所取舍。

或者說,有些時候,如果兩者只能優先滿足一個,你要想清楚,哪一個對你的優先級更高。

我曾經聽一位在新世相的朋友提起過,在新世相的發展歷程中,曾經面臨過一個如下的時刻——

張偉把團隊所有人聚集到一起,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可以有所選擇,你們是希望我們在做的事始終就是很小眾,服務十來二十萬人但大家都很喜歡你的東西,還是希望可以做一點可以讓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人都知道,但可能會有一些人罵你說你不好的東西?

timg (4)

當時,新世相團隊中,絕大多數人在經過思考後,都選擇了後者。

於是,就有了後來新世相的一系列爆款活動和商業化探索。

同樣相似的例子,可能還有借由參加選秀節目而在年初刷屏走紅的民謠歌手趙雷在搖滾和民謠圈的許多人眼中,對於“選秀節目”很多時候是嗤之以鼻的。

然而,就像上面提到的,趙雷雖然憑借《成都》而走紅,但在許多真正長期喜歡趙雷的人眼中,《成都》其實只是一首他再普通不過的作品。

可以感受得到,創業者羅永浩曾經始終堅信,他如果能一直堅守匠心,做出來些牛逼的東西,會自然得到市場的青睞。然而,最終他卻發現,市場和商業的力量,可能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大要不可逆轉,而他身上所需要背負的面向投資人、用戶和團隊的責任也實在太重,於是,他終於決定要做些改變,尊重商業。

(四)

客觀來看,無論是做一個匠人還是做一個商人,都有各自的成功路徑,但也都有著各自的苦楚。

一個匠人想要收獲“成功”,往往需要極為隱忍、堅持,並承受長期的物質貧乏。

就像歷史上那些知名的藝術家,包括梵高、達芬奇等,往往都是在死後才真正贏得了普遍贊譽和認可,然而他們卻已無法從這些贊譽中獲得任何回報。

而一個商人想要成功,往往也必須面對大量妥協和改變,歷經無數磨礪。好的是,他們會離“錢”更近,至少鮮少會像匠人們那麽潦倒,但不好的則是,他們背後的辛酸和苦楚,鮮能被人所知。

就像老羅在昨晚發布會中吐露的真言——為了在去年解決錘子資金鏈的問題,他不得不四處尋求融資,質押股份,乃至最後,跟陌陌和得到簽下“賣身契”。

所有這些,對每一個創業者而言,都是可以感同身受的辛酸。當然,也恰恰是這些歷經磨礪卻仍然沒有倒下的背景與身份認同,才最終讓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身上可以閃耀著某些光芒。

問題在於,你要是選擇了一個身份,你就必須充分尊重與之匹配的一些法則,讓匠心的歸匠心,讓商業的歸商業,而不能始終在兩者間搖擺不定。

可以感覺到,的確是錘子最難的一年。

而堅果o,也確實是一個老羅經歷了某種妥協,為了確保自己仍能“不退場”而出現的產品,它承載著一些新的希望。

無關於產品本身的好與壞,以及大眾用戶能否真正願意買單。但至少在此刻,身為一個企業家,選擇了充分尊重商業法則的羅永浩,是值得被尊重的。

(五)

突然想起一個人和一支樂隊,在我個人看來,民謠或音樂圈內,其實他們遠比趙雷和馬頔更應該收獲到認同和贊譽。

一個人,是趙雷的師傅,曾經同樣登上中國好歌曲小範圍走紅,此後卻退隱不出,只是因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標簽化的趙照。

timg (5)

一個樂隊,則是譜寫出了堪稱偉大的《秦皇島》和《殺死那個石家莊人》,但從未登上過主流大眾舞臺的萬能青年旅店。

同樣,他們也有自己的選擇,也值得被尊重。(完)

匠心錘子民謠趙照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904

錘子陷入“兩選一”風波,背後折射的卻是羅永浩的無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06/163450.shtml

錘子陷入“兩選一”風波,背後折射的卻是羅永浩的無奈
俊世太保俊世太保

錘子陷入“兩選一”風波,背後折射的卻是羅永浩的無奈

同樣錯誤的深坑,羅永浩卻一直在重複的踏入。

來源 | 俊世太保(ID:lijun_taibao)

文  | 李俊

今年的618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關於京東和天貓之間的暗戰也比往年來得更為激烈一下。在這個電商狂歡的日子里,手機廠商無疑是絕對的主角。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錘子科技天貓官方旗艦店已經下架了所有的手機產品,之前在售的旗艦M系列如今也不見了蹤影,僅有19款配件在售。但在京東上,6月6日錘子科技將舉辦京東商城國家品牌日活動。

錘子在兩大電商平臺的不同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再加上錘子、阿里巴巴和京東之間此前紛繁難理的關系,讓這次「空架」事件成為了輿論焦點。不少媒體也解讀為,這是天貓在逼迫商家二選一。

京東包銷協議或是錘子天貓下架的主因

針對網傳錘子手機遭天貓下架謠言天貓方面表示,「平臺核實後發現,真實情況是錘子手機在天貓供貨已賣光,並不存在錘子被下架的情況。」錘子科技也在微博回應,「感謝天貓,錘子天貓旗艦店熱賣,未遭天貓下架,致M1短時脫銷,現已補貨。歡迎大家購買。」

2.webp

在天貓和錘子的官方回應中,我們看到了其樂融融。不過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錘子科技卻是這樣解釋的:

一方面,錘子科技在天貓所售為M系列手機,該款上市於去年10月的旗艦機已然售罄,並因不再補貨,出現“空架”情況。另一方面,錘子科技5月發布的新品手機堅果Pro與京東官方簽訂了包銷協議,所以堅果Pro並未在天貓平臺上進行售賣。

在這份回應中,早前與京東的深度合作恐怕才是從天貓下架的主要原因。

今年4月11日,京東集團副總裁、3C事業部總裁胡勝利與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共同簽署了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錘子科技即將發布的新品(堅果pro)將在京東獨家首發。此外,京東金融還為錘子定制了金融產品,這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錘子的資金鏈問題。可以說,現在的錘子已經被京東深度綁在了戰車上。

其實京東與天貓的「貓狗大戰」由來已久,兩家明爭暗鬥的搶奪手機品牌的獨家和首發也並非首次。正如前文所說,今年618大促的主角是京東和天貓,而手機品牌則是重點拉攏的對象。

但華為、小米、蘋果這些一線品牌更多都是在布局發力全渠道,諸如錘子、一加這些小眾品牌則成了唯一可以爭取的對象。所以,錘子天貓旗艦店下架所有手機,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受到了來自京東方面的壓力。

全面擁抱京東後的錘子會變得更好嗎?

5月9日,堅果Pro發布會臨近結束時,臺上的羅永浩談及過去一年來的的種種辛酸,M1系

列的不甘妥協,為資金問題不得不參加各種活動而受到的委屈,我們都歷歷在目。

當然還有讓人印象深刻的那句話,「如果有一天,這款手機能賣到個一兩千萬臺,連傻逼們都在用了,你一定要記住,這是為你們而做的手機。」

從當年那個口無遮攔的英語老師,變成今天如履薄冰的企業家;從曾經不容質疑的大憤青,變成現在“開心就好“的老文青。為了做好手機,羅永浩經歷了太多。

現在的羅永浩確實變了,他從當年的那個理想主義者,變成了地地道道的商人。但他又確實沒變,羅永浩還是那個大放厥詞,不斷給企業帶來負面口碑的相聲演員。

3.webp

不過有意思的是,老羅似乎從來就沒有認輸,他一直堅持的認為,「堅果Pro有明顯的爆款跡象,要成為爆款應該問題不大。」

而對於市場的指責,他又是這樣回應的,「只有你足夠牛逼了,那些黑你的人才會閉嘴。楊元慶還是誰說的一句話給我很大的啟發,他說你要在一只雞里成為最大的雞是不夠的,你必須要成為鴕鳥。」

羅永浩學會了妥協,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只鴕鳥。而這也是為何我們看到他一直在不斷尋找能拯救錘子的外部力量。

當初出T2的時候資金緊張,老羅找到了蘇寧,至今蘇寧也還是錘子的股東;接著出恥辱M1的時候資金又緊張了,老羅向阿里質押了一大部分股權,後來又贖回了;然後堅果pro資金又緊張了…京東又伸出了“援手”,取得了pro的首發以及獨占。

羅永浩和錘子總是遊走在被收購邊緣,但在數次抉擇之後,京東已經成了錘子背水一戰的最後依靠。當然在京東的包銷下,錘子今年在市場銷量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除了堅果Pro首銷40萬,在6月1日開啟的618大促中,堅果Pro也一度位居銷量前五,與小米、榮耀、蘋果和華為,排名TOP5。

但錘子手機始終只是一個小眾化的產品。隨著618大促逐漸開啟,錘子已跌出前五。相信在618結束之後,錘子手機的排名可能會繼續下滑。至於京東和錘子的合作,其實對京東來說可能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畢竟錘子手機即使銷量再好,對京東3C電子產品的銷量大盤影響其實不大。京東需要依靠的還是華為、小米、OPPO這些一線品牌,而錘子頂多只能算是錦上添花。

京東在給予錘子更多的曝光和流量的時候,同時也在賣著蘋果、華為、三星、小米、OPPO....用戶該買啥還是會買啥,而京東則是一家上市公司,在提升營收和銷量的名單中,錘子永遠都不會是最優解。

很難說,全面擁抱京東會是一個好的選擇,畢竟將全部希望寄托在一家平臺上,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風險。

走過五年的錘子早已沒有翻盤的可能

回到這款被羅永浩寄予厚望的堅果Pro:驍龍626處理器、5.5英寸的屏幕、4GB運存、32/64GB/128GB存儲、前置400萬攝像頭、後置1300萬攝像頭、3500毫安電池、18W的QC3.0快充協議。

這一連串的參數再加上那充滿槽點的外形設計,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硬件乏善可陳、軟件亮點滿滿、設計依然另類,比起其他品牌的旗艦產品,堅果Pro仍然是一款很尷尬的產品。

4.webp

走到今天,錘子科技已經有五年了。在羅永浩眼中,公司目前的表現還遠遠沒有達到預期,按照他2012年的規劃,錘子現在就應該是國內前幾的手機廠商,但實際上並未做到這一點,但現在卻在「其他」這個品類中。

錘子還有機會嗎?對於這個問題,早在兩年前,我的回答就一直是肯定的。雖然在很多人眼中錘子是一部不錯的手機,但從一開始就主打「粉絲人群的情懷」這就註定了會失敗。畢竟錘粉那可憐的基數根本就沒辦法撐起羅永浩的夢想。

老羅很能吸引眼球,他也經常強調自己帶有話題屬性,為錘子科技節約了很多廣告費。但這幾年過去了,錘子品牌基本上還是僅僅覆蓋“羅粉”,在其他更廣大市場的普羅大眾眼里,錘子那就是智能手機市場的三流貨色。

不僅根本無法跟國外的蘋果、三星,國內的華為、小米、vivo、OPPO相提並論,就算是跟樂視、魅族、360這樣的二線品牌也難以抗衡。這一點,從智能手機市場的銷量排名也能看出!

雷科技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到,

在羅永浩心里,用戶被分為「我們」和「他們」,但世俗上成功的企業家只會對消費者以上帝視角進行更客觀地區分,比如小米曾經的發燒友、美圖的女性用戶、魅藍的青年良品,金立的成功人士標配。

2016年下半年,錘子科技遭遇資金鏈危機,最困難的時候,發工資都成問題。為了延續這一次創業長跑,羅永浩四處尋找資金支持,先是將股權質押給阿里巴巴,然後又將股權贖回。後來談及這段經歷,羅永浩說,「這其實是與阿里雲OS的融資談判,但最後並沒有談成。」

對現在的錘子手機來說,更大的問題可能在於「線上流量紅利逐漸消失時,如何走向線下。」但問題在於,線下渠道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而成,強如雷軍在面對華為、OPPO和vivo的挑戰時,也只能望塵興嘆。至於錘子手機更是才剛剛起步,在擴大線下渠道這件事情上,不論是自營還是他營,不僅要巨大的資金支持,還需要的是時間。

而這不會是京東就能夠解決的。如果真要作出選擇,其實線上天貓+線下蘇寧的組合,本應該是更好的選擇。但對錘子OS的那最後一份可笑的堅持,卻讓錘子失去了最後的翻身機會。

老羅在最新一期《得到》感慨道,「只有等到你掉到坑里的時候,你才刻骨銘心地意識到前輩們的忠告是如此的正確,再接下來結合這次掉的經驗教訓和聽過的忠告的消化理解,你以後才會不再掉同樣的坑。」

但同樣錯誤的深坑,羅永浩卻一直在重複的踏入!

羅永浩錘子手機京東天貓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620

2017:羅永浩的絕地求生傳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220/166535.shtml

2017:羅永浩的絕地求生傳奇
極客公園極客公園

2017:羅永浩的絕地求生傳奇

創業就像一場遊戲,為了在這場遊戲里走的更久一點,領頭人不得不在痛苦中實現自我人格的完善,同時又不能丟掉瘋狂的激情和「幻覺般」的內在驅動力。

來源 | 極客公園(ID:geekpark)

作者 | 周小丹

2018 年 1 月 19 至 21 日的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來聽聽羅永浩講講錘子「絕地求生」背後的心里話。

「科技行業就是不歸路。有時候驚濤駭浪,有時候腥風血雨。有些事現在講是笑話,當時都是血淚。」

2017 年 8 月 6 日傍晚,在極客公園 Rebuild 2017 大會上,習慣了一臉笑瞇瞇、嬉笑怒罵的羅永浩難得深沈了一回。

就在那天與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的對談中,羅永浩宣布了錘子獲得新一輪 10 億規模的融資。熬過了錘子歷史上「可能是最兇險」的 2016 年,經歷了被收購傳言頻起、幾近發不出工資的艱難時刻,羅永浩在 2017 年終於向死而生。

多年以後,如果那時的人們還記得手機行業曾有過一位堂吉訶德式的人物,還記得錘子在巨頭廝殺的紅海中帶來的一股清流,2017 年一定是這段故事最重要的篇章,這一年的故事有生死危局,有絕地求生,更有成長和蛻變。

2016,生死危局

一年之前的這個時候,羅永浩和錘子科技迫切需要一場勝利。

從牛博網被迫關停、老羅英語學校銷聲匿跡,到 2012 年創辦錘子科技開始,這個「要做手機的相聲演員」是有野心的。他立誌成為喬布斯的「中國學徒」,為中國手機市場帶來點不一樣的波瀾,但一直以來,在手機行業內,羅永浩收獲的挫折遠遠大於掌聲。

到 2016 年,錘子面臨的情況急轉直下。羅永浩本就開局不利,從 2014 年發布第一款手機後,Smartisan T1、T2 和堅果系列總計銷量 200 萬臺,銷量遠遠無法與營銷能力匹配。這也直接導致了錘子在接下來的資金鏈危機。2015 年公司虧損 4.62 億元,2016 年這個數字則是 4.27 億元,凈資產也為負 2.43 億元。最危險的時刻,錘子賬上的資金不超過 1000 萬元。

1

在極客公園 Rebuild 大會上,羅永浩談起了錘子艱難的 2016

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倒下來後,錘子迎來了一段極其黑暗的時期:融資進展幾乎停滯,高管離職。在媒體捕風捉影獲得的消息里,阿里、樂視、小米都成為了錘子的潛在「買家」。自 2016 年下半年開始,錘子科技 6 次被傳倒閉,5 次被傳收購,3 次被曝光資金鏈危機。其實,倒閉、收購的傳言,均起因於資金困境,錘子科技凈資產甚至一度只剩下 20 萬元。

後來回想,羅永浩覺得自己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企業家」了。和很多前輩一樣,錘子在 2016 年兩次發不出工資,「差一點就倒閉了。」同一時間,羅永浩已經悄悄為錘子準備起了「後事」:「我們弄清楚了企業倒閉的流程和法律規定,盤算著公司還有一些庫存,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是可以『惡性割肉』轉讓賣掉,把工資發給員工的。」

事後在談及那一年各種被收購的傳言,羅永浩的回憶看起來雲淡風輕:「『某某要收購錘子』是真的,等到我『淡定回應斥其為謠言』的時候,是因為收購沒談成,所以我說是謠言。說我們要倒閉了,這個也很接近真相,差一點就倒閉了。」

創業三四年,羅永浩不停的在跟錢較勁,2016 年,這種狀態達到了頂峰。他四處站臺,補貼公司開銷,最多的時候「差不多借了 9600 多萬」。

那時候,他表面拼命保持鎮靜,事實上「每天壓力都大得要命,緊張的時候,指尖都是發麻的」。

堅果 Pro:絕地求生

資金鏈最緊張的那段時間,生死成了錘子的關鍵問題。但是這家公司的重要變革幾乎也是在同一個時間醞釀的。

2016 年,羅永浩一邊找錢,一邊用 7 個月的時間找來了吳德周。吳德周是華為第一代手機研發骨幹之一,曾經經歷過華為手機「最原始、最粗糙」狀態。他的到來,幫助錘子重新梳理了研發流程和產品線。接下來錘子的硬件團隊陸陸續續增加了 70 多人,他們大多來自華為、聯想等廠商——創業到第四年,一個手機廠商的硬件團隊終於擺脫了草臺班子的狀態。

2

吳德周的到來,終於讓錘子成為了一家「正規的手機廠商」

羅永浩說,「能進來這麽一個人是夢寐以求的事情。」錘子在最低谷中發布的 Smartisan M1/M1L由吳德周操刀,它也成為了錘子手機成立後第一個口碑尚可的暢銷機型。但另一面,無論是 Smartisan M1 與 M1L 正面所采用的、與 iPhone 驚人相似的圓形指紋解鎖鍵,還是發布會上被拿來舉例的跑分演示,都在傳遞著羅永浩「妥協」的信號——Smartisan M1 與 M1L幾乎成為了一款「普通國產手機」。

羅永浩終於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類人了麽?「不能為了不一樣而不一樣,而是為了做的更好。」那次發布會上,羅永浩的解釋在現在看來有些蒼白。後來的幾次露面里,他都提到,M1/M1L 一度是自己最受歡迎的的孩子,卻不是最喜歡的那個。

言語中難掩的是自己為銷量和市場做出的妥協。但這次妥協,成為了錘子和老羅「蹲下,再重新起跳」的轉折點。

Smartisan M1 與 M1L 積累的量變,終於隨著堅果 Pro 的發布為錘子帶來了質變。

2017 年 5 月,錘子發布堅果 Pro,從「好看的手機」、「好手機」到「好賣的手機」,「企業家」羅永浩似乎終於找到了自己擅長的方式:One Step、Big Bang、閃念膠囊,錘子開始將方向從應用層轉向系統層,在 Smartisan OS 的叠代中,他們逐漸意識到,提高「效率」比提高「愉悅的感受」更重要。

堅果 Pro 發布後的市場效果,讓羅永浩終於可以揚眉吐氣:「說一個沒水分的數字,由於堅果 Pro 走得非常好,我們這輪的融資大概是 10 億左右的規模。沒意外的話,從秋天開始,我們手里會有大約 19 個億的運作現金。這意味著我們從明年開始會像一個正規的手機廠商一樣,以高、中、低三個段位,每年推出 5-6 款產品。」

自那之後的幾個月里,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關於錘子的利好消息。

2017 年 11 月前後,堅果 Pro2發布會後,這家公司捷報頻傳:雙十一當天,錘子在京東的手機銷量品牌排行榜上成為僅次於蘋果、華為的手機品牌;緊接著,錘子總公司宣布遷到成都,甚至,羅永浩自己也終於購置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

錘子科技成立五年了。到了 2017 年,市場上傳來的好消息遠遠多於壞消息,這還是第一次。以上種種跡象表明,錘子漸漸走上了「正軌」。這也讓羅永浩終於在11 月發布會後有底氣的說出這句話:「除非天災人禍,95% 以上能夠實現盈利。」

「如果一個創始人不想讓公司倒閉,他總有辦法。」度過危機後再風輕雲淡的說出這句話時,羅永浩內心應該起了波瀾。2017 年,陷入低谷的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經歷生死,他又挺過來了。

創業維艱:成長和蛻變

2017 年元旦前後,有人根據網上的各種分析數據,為羅永浩頒發了「中國科技行業最具影響力企業家」的獎項。「我是排名第一的,甚至排在 BAT 前面,」這讓羅永浩感到慚愧,他覺得自己「破壞了這個行業的風氣。」

「在企業界,一般來講排名和影響力基本上是按賺錢能力來的,我也覺得這是企業界最讓我喜歡的地方,它是幹凈、利落、清晰、邏輯非常簡單的。」

或許頒獎者是無意,但這個獎項恰好說明了羅永浩的特殊之處:錘子科技至今還是一家市場影響力遠大於真正實力的公司。創始人的敏感、驕傲和少年心氣,從第一天起就完整註入進了公司的產品基因和管理基因,這讓錘子科技的優點和缺點一樣突出,也讓它在這個「幹凈、利落」,並且異常「殘酷」的商業世界里一度難以自處。

所以,關於錘子這場 2016 年突然觸底的危機,不安的種子一早就埋下了。

在公司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羅永浩都是一位事無巨細的獨裁型管理者,當他性格中的完美主義體現在產品上時,一定能為粉絲和用戶帶來驚喜;但對一家公司來說,對「細節」的過分執著,卻會在效率和進度上成為負累。很多時候,他很難「相信」身邊的人,更無法安心「抓大放小」。

但這種性格和管理方式是與商業邏輯相悖的。羅永浩曾經自嘲「戰略上懶惰」,但「創意過剩」,他後來承認,錘子的 OS 一度在那些「貌似沒用的地方投入太多熱情和精力」。「有些奇技淫巧的東西,我們花了 50% 左右的精力,或許會讓一小群核心人群為之感到著迷感動,但相應的也掩飾了我們在實用性那方面做的成績。」

思維上的局限性,再加上一點「欠佳的運氣」,多種因素交叉,導致錘子在過去不得不面對包括產能、價格、產品線等諸多問題。這讓錘子一度走的非常坎坷。

不過,經歷過最開始「趾高氣揚」的兩年後,羅永浩幾乎沒有停止過「反思」和自我修正。現在的羅永浩很少在外人面前流露出咄咄逼人的鋒芒,他安靜了不少,表現出對手機行業的謙卑:「錘子到現在為止都沒上牌桌,只是一個新秀。」

羅永浩此前曾經表示,錘子的問題是「是沒有一個能夠把產品線研發、生產、供應鏈全搞定的老大型人物。」而或許是 2016 年跌落低谷的刺激,也或許是 M1/M1L 後一系列產品在市場上的成功,現在的羅永浩已經放心的把很多事情交給吳德周組建的新硬件團隊。

終於,在理想主義和現實之間,羅永浩為錘子找到了一個合理的容身空間。現在這家公司在產品線的規劃上更加有跡可循了。甚至,在挑選新產品時,錘子也開始加入更多實質的考量,而非僅靠一腔熱血。11 月發布的空氣凈化器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目前國內還沒有領導性品牌,存在巨大的價格空間。」

3

這還是剛出生時的錘子麽?從產品上來看,雖然已有妥協,但無論堅果 Pro2 還是新發布的空氣凈化器,錘子最初的氣質沒變。

羅永浩的瘋勁兒也還在,2016 年的一次直播里,他還提到自己去美國時特意參觀了喬布斯墓,「想把一部錘子手機和一部蘋果手機燒給喬布斯,讓他測評一下,」最終因為當地法規原因作罷。他也依然十分真誠,盡管常常以「企業家身份」為理由搪塞過去一些犀利的提問,但在發布會上,羅永浩依然會因為粉絲的熱情「失控到抖動」,不自覺的說些不得體的話。

創業就像一場遊戲,為了在這場遊戲里走的更久一點,領頭人不得不在痛苦中實現自我人格的完善,同時又不能丟掉瘋狂的激情和「幻覺般」的內在驅動力。對天生驕傲的羅永浩來說,這是一個不斷磨礪自己,也不斷讓自己有能力帶來更大改變的過程。

錘子手機羅永浩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8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