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世紀互聯

1 : GS(14)@2011-04-12 22:31:44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7/4NMDAwMDIzMTE4NA.html
4月7日上午,中國數據中心服務供應商世紀互聯集團宣佈發行價區間為10美元-12美元,計劃在4月18日當週確定發行價。以中間價計,該公司市值達到6.18億美元。
4
月5日,世紀互聯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證券代碼為「VENT」。該公司擬發行1150萬份美國存托
股票(ADS),每份ADS相當於6股A類普通股。IPO完成後,世紀互聯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數量將達到約3.14億股左右,從而籌集至少1.15億美元資
金。摩根士丹利、巴克萊資本、JP摩根將擔任本次IPO主承銷商。
從運營利潤來看,雖然2009年和2010年世紀互聯營業收入均實現增
長,但受管理費用大幅增加拖累,過去3年中世紀互聯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淨虧損從2008年的1795萬元人民幣,擴大到2010年的2.47億元人民
幣,3年間,淨虧損擴大13倍。這也是自去年以來,繼優酷、噹噹之後,又一家負債上市的互聯網公司。
此外,世紀互聯的招股書披露,世紀互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升持有大約6929.9萬普通股,持股比例為28.2%,為第一大股東,世紀互聯整個高管團隊持股比例為58.3%。
世紀互聯數據中心有限公司(21ViaNet)成立於1999年,是中國最早的IDC服務商之一。擁有三家核心企業:世紀互聯數據中心有限公司(21ViaNet)、世紀互聯智慧能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EnerGrid)、云快線科技有限公司(CloudEx)。
目前,世紀互聯是國內最大的中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運營商,在中國的33個城市運營著47個數據中心,包括中國全部的重要互聯網樞紐,擁有超過5700個機櫃,管理著超過3.9萬台服務器。
有分析人士認為,世紀互聯尋求在納斯達克上市,主要是因為納斯達克資本環境不錯,能產生產業集群效應,世紀互聯的資本結構與國外資本市場聯繫緊密。
2 : GS(14)@2011-04-12 22:34:53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 ... 2511090342/df1a.htm
招股書
3 : GS(14)@2011-04-12 22:36:04

http://chinese.wsj.com/big5/20110407/bch091353.asp

中國數據中心服務供應商世紀互聯數據中心有限公司(21ViaNet Group Inc.)正尋求在美國市場進行美國存託股票(ADS)首次公開募股(IPO)交易。該公司預計將通過此次IPO發行1,150萬份ADS﹐發行價指導區間為每份ADS 10-12美元﹐從而籌集至少1.15億美元資金。

世紀互聯主要為客戶提供服務器及網絡設備託管服務。同時該公司還表示﹐其網絡互聯服務能夠提升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此外﹐該公司的服務範圍還涵蓋管理式網絡服務﹐能夠提高數據傳輸的速度和安全性。2009年和2010年世紀互聯營業收入均實現增長﹐但受管理費用大幅增加拖纍﹐去年的虧損擴大。

該公司已經申請在那斯達克全球市場上市﹐股票交易代碼為VNET。

世紀互聯每份ADS相當於6股A類普通股。此次IPO完成後﹐該公司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數量將達到3.14億股左右。
4 : greatsoup38(830)@2011-04-23 14:22:39

http://news.imeigu.com/a/1303290068035.html
(i美股訊)騰訊、優酷、凡客淘寶、人人、暢遊和斯凱等互聯網內容提供商的背後,離不開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服務商的支持,以上幾家企業均是世紀互聯貢獻營收的大客戶。
世紀互聯是中國最早的IDC服務商,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電信中立互聯網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營收主要來源於託管及其他服務(Hosting and
Related Services)和網絡服務(Managed Network
Services),2010年兩者在營收中佔比近似為7:3。截止2010年底,公司的國內外客戶總量超過1300個。其客戶結構多元,既有大型互聯網
公司、藍籌企業,也包括中小型企業,2010年前五名大客戶貢獻的營收不超過16%。
2011年4月21日(週四)世紀互聯將登陸納斯達克,代碼為「VNET」,IPO擬發行1150萬普通股,發行價區間為10美元-12美元,以中間股價計共融資1.27億美元,市值達到6.18億美元。摩根士丹利、巴克萊資本、JP摩根將擔任本次IPO主承銷商。
下文將從公司概況、業務模式、運營五個關鍵因素、財務數據、行業狀況、風險提示和公司結構、股權結構等七個方面介紹世紀互聯。
一、公司概況
世紀互聯1999年初在北京成立,創立伊始就立足於為用戶提供IDC服務,並於當年底建成國內第一家電信級互聯網數據中心。此後,基於網站託管業務不斷增加增值服務項目,包括流量監測服務、負載均衡服務以及網絡安全服務,吸引國內外重量級的公司比如日本KDDI入駐。
隨後公司在數據中心基礎上不斷拓展新的業務。2004年6月與惠普聯手開拓IT服務外包市場,7月與GDS開拓災難備份數據中心市場,2005年4
成立媒體運營中心(MOC),提供面向融合媒體產業的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服務;2006年10月與天津網通達成戰略合作,開創與主導運營商合作的新模
式。
再次融資帶來新一輪發展契機。2007年2月世紀互聯再獲數千萬美元的投資,西安、天津、深圳等地的大型數據中心相繼開通,2009年吸引騰訊、中信銀行災備中心等重量級客戶入駐。
世紀互聯一方面自建數據中心,另一方面通過向電信運營商比如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等租借空間和機櫃從而成為公司的合作數據中心。2010年1月二級城
市包括保定、黃石和寧波等地的數據中心同時上線,公司全面推出分佈式部署IDC戰略。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國的33座城市的數據中心增至
47個,較2009年同比增95.8%,包括自建的數據中心擁有2645個機櫃,44個合作的數據中心擁有3105個機櫃。

目前公司旗下擁有三家核心企業:世紀互聯數據中心有限公司(21ViaNet)、世紀互聯智慧能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EnerGrid)和云快線科
技有限公司(CloudEx),開始從以服務器託管及IT外包服務為基礎的傳統數據中心專業服務逐漸發展成為一家傳統數據中心與新一代數據中心並行發展的
綜合型數據中心產業集團。
二、業務模式
1.IDC業務簡介:
世紀互聯的收入來源於IDC業務。廣義上的IDC業務,指數據中心所提供的一切服務,即客戶租用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和帶寬,並利用數據中心的技術力
量,來實現自己對軟、硬件的要求,搭建自己的互聯網平台,享用數據中心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務。世紀互聯的IDC服務主要包括整機租用、服務器託管、機櫃租
用、機房租用、專線接入和網絡管理服務等。

(以上為世紀互聯數據中心的內景圖,來自世紀互聯官網)
互聯網數據中心是互聯網和企業IT基礎設施重要的組成部分,所提供的服務具體分為:
-互聯網和網絡託管服務:IDC向客戶提供高性能、安全、可靠的基礎設施,滿足客戶的網絡和計算需要(包括建立空間、冷去和安全系統)以及網絡連接託管服務(包括硬件、操作系統或客戶聯網服務)。
-網絡服務:幫助客戶使用特有互聯網和專業路由技術,優化互聯網連接和網絡互聯服務,從而使互聯網上的數據傳輸變得更快捷、更可靠。
-云服務:云服務可將IDC基礎設施和運算資源進行收集,並通過互聯網按需進行傳輸。
2.IDC採取分佈式部署,分為核心層、骨幹層和邊緣層
世紀互聯IDC採取分佈式部署,包括核心層、骨幹長和邊緣層。核心層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建立頂級數據中心;骨幹層在互聯網大省自建擁有省級網絡出口的優質數據中心;邊緣層是公司評估全國二、三線城市優質運營商數據中心,採取租賃方式讓客戶低成本部署。
目前公司在中國的分佈式部署節點包括北京、上海、廣東、天津、河北、西安、湖北、河南、浙江9大地域,具體如下圖:

(圖片來源於世紀互聯官網)
3.客戶特徵:多元化和低流失率
-客戶機構多元
截止至2010年12月31日,公司的國內外客戶總量超過1300個。客戶結構多元,既有大型互聯網公司、藍籌企業,也包括中小型企業。在過去三年中,大型獨立客戶帶來的營收佔淨營收比例不超過4%;2010年前五名的客戶貢獻的營收不超過16%。
-客戶低流失率
公司客戶流失率較低證明了客戶的忠誠度較高。根據每月重複營收來計算,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每月平均流失率分別為3.3%、0.8%和0.9%。2010年12月,來自於前20位的客戶每月貢獻的重複營收為1820萬元人民幣,2009年1月為770萬元。
公司不同行業領先者提供服務,同時這些客戶也為公司積累了行業知識、運營經驗和信任度,從而也有助於公司向本行業其他客戶進行交叉銷售。
-各行業貢獻營收的領先客戶
2010年國內IDC數據市場營收總額高達6.7億美元,近40%的銷售增長來自於互聯網行業,其中網絡視頻、電子商務以及SNS企業對網點、節點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成為了IDC營收的主力軍。
根據2010年每客戶每月重複貢獻營收排名來看,公司在不同行業的主要客戶主要有:

三、影響業務運營的五個關鍵因素
從整體市場來看,根據IDC,中國數據中心服務市場2009年為6.671億美元,較2008年增長22.7%,2014年將達到19億美元,2008年到2014年的平均年複合增長率為23.8%。
從公司層面來看,影響業務運營的因素主要有五個,包括:機櫃(cabinet)數量以及機櫃使用率、每月客戶的循環營收和流失率、價格和網絡服務的擴張以及營收成本。
1.託管的數量以及機櫃空間使用率
截止2008、2009和2010年的12月31日,公司分別有2787、4157和5750個機櫃,業務運營增長一方面有賴於機櫃數量增長,另一方面是機櫃使用率的提高。
隨著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市場對機櫃空間的需求不斷提升。一般來說,配備機櫃和其他相應設備的自建數據中心一般要花費6到8個月的時間;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公司與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合作,租用其機櫃設備。
2.每月客戶循環收入和流失率
公司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託管服務和網絡服務的循環營收。
公司與客戶一般其簽訂的是長達一年的合同,客戶根據使用項目按月支付相關服務費用,從而成為公司每月穩定且可持續的收入來源,即循環收入。循環收入
表明公司的服務和與客戶的合同是穩定的。循環收入是每個月固定的循環的收入,每月循環收入在每月總收入中佔比超過90%。2008、2009、2010年
的平均每月循環收入分別為2070萬元(人民幣)、2440萬元和4190萬元(630萬美元)。
非循環收入主要來源於一次性的服務,包括安裝服務、合同外的帶寬使用服務和其他增值服務,這些都是在客戶確認服務完成時進行一次性付款。
由於合同到期未續約或者合同臨時終止,會造成循環收入的減少。流失率是指每月收入的減少額在每月平均循環收入的佔比。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每月平均流失率分別為3.3%、0.8%和0.9%。
保持較高的每月循環收入和較低的流失率則能表明客戶的穩定和忠誠度。
3.定價
一方面,由於公司的高質量服務以及對電信運營商(carriers)和網絡之間的連接優化,產品服務有一定的溢價;另一方面,由於公司的服務被認為
是優質的數據中心和網絡服務提供商,許多客戶僅僅將核心的服務器和設備託管在公司的數據中心,此外還有大部分該類需求並不通過公司。因此,公司下一步的目
標是從現有或者新的客戶中爭取到更多的業務,這或許會導致價格的降低。
4.網絡服務擴張
公司從2008年開始提供網絡服務,2008、2009、2010年來自網絡服務的收入在總淨收入佔比分別為11.5%、9.2%和28.6%。
2010年9月對Managed Network Entities
的收購使得2010年這部分的收入較2009年大幅增長。對於更快的數據傳遞和更暢通的互聯的不斷增長的需求,將為網絡服務提供發展契機,從而促進這部分
收入增長。
但是,在網絡服務擴張的同時,公司也面臨如下問題,包括購買設備、租用更多光纖建設更多的POPs以及提供足夠的帶寬。此外,由於擴張導致的收購資
產和業務也會造成:現金流量大幅流出、股東權益以及相關證券的潛在稀釋、重大的商譽減值、其他無形資產的攤銷以及被收購企業潛在的負債。
5.營收成本
營收成本主要包括電信(telecommunications)成本和其他數據中心相關成本。電信成本包括數據中心所需的帶寬和來自電信運營商
(carriers)相關資源費用、從合作的數據中心租賃的機櫃的租金、設備和其他成本,以及自建數據中心的設備、租金費用、薪酬、設備折舊和攤銷費用以
及其他成本。
隨著機櫃和員工數量的增長,這部分成本也在增加。
數據中心的自建和合作的混合模式影響成本結構。來自於合作的數據中心機櫃的毛利潤低於自建的數據中心,因為合作方的電信運營商拿走大部分利潤。
一方面,公司將繼續租用來自電信運營商的數據中心以滿足於迅速增加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將繼續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西安以及廣州泛都市圈自建數據中心。降低成本能夠提高公司的毛利率。
四、財務數據分析
從歷年的財務分析可以看出,2010年營收增至5.25億元人民幣,較2009年的3.14億元人民幣增長67.2%;2010年調整後的
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即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8366萬元較2009年的4811萬元增長73.9%
,2009年和2010年的EBITDA利潤率分別為15.3%和15.9%。研發費用預計將持續上漲,用以開發更多資源、完善技術,增加服務供應和提高
運營效率。
以下是歷年營收、利潤、成本和費用的詳細分析:
1.託管及其他服務佔營收比下降 網絡服務佔比上升
世紀互聯的營收包括兩大部分:託管及其他服務(Hosting and Related Services)和網絡服務(Managed Network Services)。

從財務歷史來看,託管及其他服務包括主機託管服務、互聯服務及增值服務,一直是世紀互聯的主要收入來源。2008年、2009年及2010年,託管
及其他服務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88.5%、90.8%及71.4%。世紀互聯的與客戶簽約期限一般為1-5年,客戶根據使用項目按月支付相關服務費用。
託管及其他服務在營收中佔比呈下降趨勢,由2008年88.5%降至2010年的71.4%。
網絡服務收入增長迅速,其佔總營收的比2008、2009、2010年分別為11.5%、9.2%和28.6%。網絡服務主要是通過云快線技術及其
他技術,幫助客戶優化網絡使用。此服務的簽約期一般為一年,客戶按月繳納網絡寬帶服務費。隨著2010年9月世紀互聯對Managed Network
Entities的收購,預期2011年這部分收入仍將增長。
2.2010年股權激勵費用致使行政管理費用暴增
世紀互聯營收成本佔總營收比例保持在72%-76%之間;由於2010年計入大量股權激勵費用,導致行政管理費用暴增至2.8億元人民幣,2011年公司表示期望股權激勵費用將大幅下降;此外,研發費用預計將持續上漲。

營收成本佔總營收比例基本保持不變,在72%-76%之間,隨著機櫃和員工數量的增長,這部分成本也將繼續增加。
由於2010年計入大量股權激勵費用,導致行政管理費用暴增,在營收中佔比由2008年的13.2%增至53.7%。行政管理費用主要由管理層和行
政人員的薪酬和福利構成,包括股權激勵、第三方專業服務成本和管理活動中使用的資產的折舊與攤銷。此外,還包括辦公室租金、辦公相關費用以及員工培訓和團
隊建設活動等相關費用。
2010年計入到行政管理費用中的股權激勵費用為2.549億元人民幣(3860萬美元),佔當年的行政管理費用達2.823億元(4280萬美
元)的90.3%,當年的行政管理費用佔當年淨營收的53.7%;去年同期行政管理費用為2550萬元人民幣,佔2009年淨收入8.1%。
2011年公司表示期望股權激勵費用將大幅下降,同時行政管理費用的其他科目包括管理層的薪酬以及專業服務費用將上漲,主要由於業務規模的擴大以及鞏固Managed Network Entities的運營。
研發費用預計將持續上漲,公司將投入更多資源開發和完善技術,增加服務供應和提高運營效率。
此外,2010年由於併購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損失為754萬元人民幣,此前沒有該項目損失。
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與公司的運營無直接關係,我們預計這部分費用近期將持續增長。2008、2009和2010年此部分費用分別為290萬元人民幣、
500萬元人民幣和1140萬元人民幣。由於對Managed Network
Entities的收購,公司的無形資產由截止2009年12月31日的1720萬元人民幣增至截止2010年12月31日的1.571億元人民幣。我們
預計2011年和2012年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分別為2890萬元人民幣和2120萬元人民幣。
3.2010年GAAP淨虧損2.5億元,淨利率跌至-47.2%
2010年股權激勵費用除了計入到行政管理費用中,還分別計入到營收成本、銷售和營銷費用、研發成本等項目中。截止至2010年12月31日,2010年計入到成本和運營費用中的股權激勵總費用達2.8億元人民幣,佔當年總營收5.3億元人民幣比例達52.8%。
由於2010年巨額的股權激勵費用,2010年運營虧損和淨虧損均跌至最低,分別為2.3億元人民幣和2.5萬人民幣。
該年度的運營利潤率和淨利率分別為-44.3%和-47.2%。

4.2010年Non-GAAP調整後的EBITDA利潤率增至15.9%
按照Non-GAAP,2008、2009和2010年調整後的淨利潤分別為767萬元、2490萬元和5945萬元,淨利率分別為3.2%、7.9%和11.3%。
2008、2009和2010年調整後的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即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分別為2255萬元、4811萬元和8366萬元,EBITDA利潤率分別為9.4%、15.3%和15.9%。

五、行業分析
受中國企業、政府以及個人數據通信的快速增長,中國數據中心服務市場在過去幾年經歷了蓬勃發展時期,並預期將會在未來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根據
IDC提供的數據,2009年中國數據中心服務市場規模為7億美元,相比2008年增長22.7%,2014年有望增加至19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23.8%。

下文將從中國數據中心服務市場的五個特徵和互聯網基礎設施現狀的三個不足,來討論選擇數據網服務提供商的應考慮的四個因素:
1.中國數據中心服務市場的發展的五個特徵
-互聯網普及程度不斷增加:2008年中國趕超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按用戶數計算)。根據歐睿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2014年中
國互聯網用戶數量將由09年的3.89億增加至5.58億,年複合增長率為7.5%。目前有98.3%的互聯網家庭都實現了寬帶連接。
-在線媒體內容消費不斷增加:中國在線媒體消費正在快速增加,其中包括在線視頻,在線遊戲,社交網服務等。
思科視覺網絡指數顯示,2014年中國互聯網視頻IP流量預計將由2009年的295.9字節增加至1,405.3個字節,年複合增長率為52.1%。在
線遊戲玩家將由2009年的6590萬增加到2014年的1.23億,年複合增長率為13.3%。在線媒體內容需要大規模的寬帶、
數據儲蓄和其他互聯網資源,而這必將在未來拉動市場對數據中心服務的需求。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用戶群。隨著無線網絡和移動手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對移動互聯網內容(包括信息,圖片,音樂、
視頻、遊戲)將大幅增加。移動設備在中國消費者的普及也給他們提供了另一種接觸互聯網的途徑。根據IDC提供的數據,截止2010年12月,中國
66.2%的互聯網用戶通過使用手機或者其他移動設備來接觸互聯網服務。思科視覺網絡指數顯示,2014年中國移動IP流量有望從09年的1.5個字節增
加至200.8個字節。
-企業IT外包增加:在過去,大多數中國企業選擇將他們的數據中心要求控制在企業內部,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都考慮或者選擇將其所有或者部分數據中心
要求外包。據IDC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IT服務市場規模有望由2009年的107億美元增加至206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4.1%。
-云計算:云計算允許企業在由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管理的服務器上來運行他們的應用軟件。通過使用云計算技術來聚合和再出售服務器運算和儲存資源,云
託管服務提供商跟傳統託管服務在許多方面比就會顯示出它的優勢,其中包括按需訂購
、制定彈性的定價計劃,軟件管理等。根據IDC提供的數據,2014年中國軟件即服務收入將有望從2009年的8860萬美元增加至3.254億美元,年
複合增長率為28.9%。
2.中國互聯網基礎設施現狀的三個不足
-網絡互聯性不足,構建複雜。互聯網包括諸多互聯網絡,如果這些網絡之間互聯不足 ,子網絡之間數據傳輸就會比分支網絡內部之間的傳輸速度慢很多,

而且安全性也會降低。在中國,主要子網絡在各省裡由不同運營商來運營,並且通過位於北京、上海和廣州的三家主要國家網絡接口點和有限的地方直接互聯體系來
實現互聯。隨著中國互聯網的普及,這些子網路的互聯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通信發展的主要瓶頸。
同時,隨著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分別在中國南北方壟斷地位的確立,他們將阻止其他對手進入這一市場,而這將也將會影響子網路互聯的建設。2010年
11月,Garnter對150家企業做了一次調查,有37%的企業將網絡堵塞和互聯建造列為2011年數據中心軟件基礎設施第三大挑戰。
-互聯網基礎設施發展程度低:儘管中國互聯網服務和應用在不斷發展,但公共互聯設施的發展程度仍比較低,不足以務滿足寬帶網需求和目前互聯網用戶數
據通信的消費。2010年11月,Garnter對150家企業做了一次調查,30%的企業分別將數據增長和數據中心管理問題列為2011年數據中心硬件
設施發展的前兩大挑戰。
-中國電信行業監管嚴厲: 中國電信產業主要由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以及中國移動三家寡頭壟斷。
根據IDC提供的數據,2009年這三家企業壟斷了中國64.9%的數據中心服務市場。這三家電信運營商都擁有全國電信業務運營資質,並通過全國網絡向固
定電話 、移動電話和互聯網服務提供一個共同平台。中國電信行業和互聯網行業也受到幾家政府機構的嚴厲監管。
在中國國務院和國家廣電總局頒佈的十二五計劃中(從2011年至2015年)中 正式將三網合一列為未來五年發展目標。未來互聯網、電信和電視網絡有望組建一個新的聯網基礎設施。
3.選擇數據服務提供商的應考慮的四個因素
-網絡之間的互聯水平:由於中國互聯網基礎設施互聯性不足,因此,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提供高互聯網連接水平,確保所有運營商網絡之間實現無縫連接和位於這些網絡上的客戶之間的業務合作就顯得十分重要。
-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規模:由於互聯網在線環境上對於持續運行的要求不斷增加,這就需要一個可以提供可靠、安全,大容量基礎設施。
-技術和增值服務:數據服務中心提供商所提供服務除了最基本的託管服務,還包含了不斷增加的增值服務如技術維修、災難恢復(disaster recovery )和管理式網絡服務。
-售後服務和回應時間: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所託管的聯網計算設備承擔者重要的使命,因此一旦客戶遇到任何問題 ,能否及時得到相應的客服服務也就顯得非常重要。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需要一個能力超強的客服服務團隊來保證服務質量。
六、風險提示
公司運營面臨著來自外部渠道、市場和社會的系統性風險,其中與電信運營商的既依賴又競爭的關係或將對其運營造成較大影響。下文將從對供應商和客戶的依賴、成本、擴建、收購、競爭、信息安全等等方面來看:
1.對供應商依賴
-對運營商的依賴:公司向多個運營商(主要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租借設備、帶寬和其他數據中心等電信資源;購買網絡入口以此提高網絡互通互聯的高效性,主要供應商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租借光纖、滿足帶寬需求,合同期限一般是一年。
在租借設備、帶寬和其他電信資源方面:公司與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各地的子公司簽訂協議,租借隸屬於兩者的數據中心(公司稱之為「合作數據中心」,
由兩者建設和運營)的一部分或者所有機櫃,包括電力系統、布線以及在數據中心其他安裝的設備。這些合作的數據中心完全由運營商運營。過去的兩年,公司與上
述兩者的35個子公司簽訂了35份合同。由於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各地的子公司對合同有獨立的法律效力的執行權,所以合同條款之間的差異較大。截止
2010年12月31日,公司從中國電信和中聯通租借44個合作數據中心的3105個機櫃,佔公司運營機櫃總數的54%。
-光纖供應商依賴:公司比較依賴第三方供應商來提供數據傳輸網絡的光纖,無法保證供應商繼續提供以及續約。
-設備供應商依賴:公司目前向有限的供應商購買路由器、交換機以及其他一些設備,與這些供應商之間沒有保證供應條款,那麼供應商的減少將會直接影響運營。
2.對主要客戶依賴
2010年公司來自於互聯網公司客戶的營收佔比超過70%,包括門戶網站、搜索引擎、視頻、電子商務以及網絡遊戲等企業。一般來說,這些企業的業務
模式相對較新並且盈利較困難。如果來自這些互聯網企業的營收下降,以及這些企業減少了數據中心外包服務,都會對公司運營帶來影響。
3.成本風險
-運營商的數據中心相關的租借費用或面臨大幅漲價;
-電信成本增加:電力成本(Costs of power
)增加:電力成本在數據中心運營成本中佔據較大部分,此外,公司不能將增加的電力成本轉移到客戶身上;隨著目前服務器的電力需量的不斷增長,數據中心的電
力和製冷設備也需要不斷增加。目前客戶對電力的需求已經超過了原有數據中心的電力容量。
4.擴建風險
截止2010年12月31日機櫃數據5750個,計劃到2013年底通過自建和合作新增數據中心從而使機櫃數量超過1萬個。計劃自建光線網絡覆蓋公司遍及中國的大型數據中心,將網絡服務容量由截止2010年底的每秒2950億字節增至每秒1萬億字節。
面臨的困難包括:
-資本性支出、以及運營費用等持續的增長將導致現金大額流出;
-無足夠多的運營現金流或者從第三方融資來支持;
-新建的數據中心或許超過了客戶需求;
-新建的數據中心需要巨大的建設成本和維護 成本,包括大量的資本資源和運營費用。
5.收購風險
2010年9月,公司收購兩個提供網絡服務的公司51%股權,包括北京 Chengyishidai 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 Zhiboxintong (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並且在2011年12月31日之前擁有收購剩餘兩者49%股權的特權。
風險包括:
-新的業務整合以及被收購公司客戶和員工的安排;
-未預見的隱藏負債;
-現有業務和技術的等資源的分流;
-未能達到預期的業務協同效應;
-新業務或產品運營失敗;
-新創收不能彌補收購消耗的成本;
-對新業務的整合造成對現有公司和客戶的潛在損失;
-帶來商譽或者無形資產損失。
6.競爭風險
-電信運營商:主要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因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向客戶提供類似世紀互聯的數據中心服務,與公司形成直面競爭關係。
由於競爭關係,公司與運營商租借數據中心的合同有可能提前被運營商提前終止,另外還有到期後不能續約等風險存在;此外,很難保證運營商是否繼續以較高性價比為公司繼續供應相關服務或者向公司提供其附加容量。
-同類網絡服務提供商:與公司業務模式類似的電信中立服務提供商比如網宿科技和帝聯科技(Dnion Technology)。
網宿科技是以IDC起家,2004年著手研發CDN技術,不過其CDN業務發展迅猛,其CDN業務收入在總收入的佔比由2006年的12.99%增長至2010年上半年的42.32%,已成長為中國CDN領域的第二大服務提供商。2009年10月份在深圳創業板上市。
帝聯科技的主營業務既包括分佈式IDC服務又包括CDN內容分發網絡。
-企業本身:一些大企業的內部數據中心。一些設備廠商如思科、華為等實現公司的縱向一體化切入IDC服務,但該業務不是其重點所在。
7.信息風險
公司的數據中心(尤其是合作數據中心)存在安全方面的隱患,一旦安全方面存在漏洞,該公司所屬運營信息以及客戶信息等都存在被盜用的風險。
8.其他風險
-中國本土的快速城市化和區域規劃或造成公司數據中心的拆除和搬遷。
-知識產權風險:一方面公司的知識產權或遭受侵犯;另一方面,公司也會遭遇知識產權訴訟。
-在中國市場的運營還可能會面臨一些政治、司法、稅務及知識產權等方面風險,這些風險需要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七、未來規劃和募集資金用途
1.發展規劃
目前公司運營的數據中心有47個,正計劃新增6個數據中心,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西安和泛廣州都市圈,並且將從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租用機櫃以滿足客戶需求。
數據中心分佈於33個城市,2012年計劃覆蓋到50個城市。數據中心在全國範圍內的覆蓋一方面可以服務更多的客戶,另一方面有助於建立連接不同地方的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的全國性的數據傳輸網絡。
2.募集資金用途
該公司發行價區間為10美元-12美元,IPO擬發行1150萬普通股,以發行價中間價11美元計,該公司市值達到6.18億美元,融資1.27億美元;扣除掉支付給承銷商折扣和費用後淨籌資為1.135億美元—1.311億美元(承銷商充分行使超額認購權)。
公司招股書透露募集資金主要用途:
大約7000萬美元擴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
大約3000萬美元用戶擴建網絡基礎設施;
餘下資金用於公司營運資本或者其他用途,包括戰略性投資和對業務補充型公司進行收購(目前暫無相關動態)。
八、公司結構和股權結構
1.公司結構
此次上市主體為境外的世紀互聯集團(21 Viant Group,Inc.),世紀互聯集團100%控股在港註冊的世紀互聯有限公司,香港世紀互聯有限公司再控股大陸進行各項業務經營的實體,具體如下圖:

2.股權結構
從股權結構來看,世紀互聯董事長兼CEO陳升的持股比例由IPO前的28.2%稀釋到IPO後的24.6%,投票權為24.6%。董事李宏瑋的持股
比例由IPO前的11%稀釋到IPO後的8.5%,投票權為10.7%。世紀互聯整個高管團隊的持股比例由IPO前的56.1%稀釋到IPO後的
44.1%,投票權為53.1%.

在世紀互聯主要股東中,FastHorseTechnology Limite為英屬維爾京註冊公司,由陳升和張軍控股(其中陳升佔比75%,張軍25%),在IPO之前共持有25,500,000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0.4%,IPO股權稀釋至8.1%。
Sunrise Corporate Holding Ltd為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公司,該公司由陳升100%所有,IPO之前共持有24,826,090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0.2%,IPO之後股權稀釋至7.9%。
PurpleCommunications Limited的註冊地在開曼群島, 陳升、Sherman Tuan and John
Milburn為該公司董事會成員,其中陳升持股比例超過10%。U-Media Holdings為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公司, Ling Wang和
Zhiwei Zhao為其董事會成員。
GGV Funds包含Granite Global Ventures III L.P 和GGV III Entrepreneurs
Fund L.P.兩家基金, Granite Global Ventures L.L.C 為GGV
Funds的唯一普通合夥人,PO前後都持有該公司26,796,050普通股。 其中Granite Global Ventures III
L.P持有26367310 GGV III Entrepreneurs Fund L.P. 持有428740。
SMC Synapse Partners Limited,為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公司,由Yoshihisa Ueno所有。Smartpay
Company Limited,為英屬維爾京群島公司,由Xiaojun Li絕對控股,持股比例超過70% 。Cisco Systems
International B.V.為荷蘭私人有限公司,是思科間接全資控股的子公司。
5 : idsdown(1658)@2011-05-02 16:55:40

估佢老板的主業應該係做地産
6 : greatsoup38(830)@2011-05-02 17:04:17

找不到資料
7 : GS(14)@2011-05-05 22:57:15

http://news.imeigu.com/a/1304556233830.html
世紀互聯週三破發創上市新低 大跌7%報$14.59
8 : idsdown(1658)@2011-05-05 23:00:42

美股咁跌法, 有幾多隻可以避到
9 : GS(14)@2011-05-07 10:04:17

但是呢盤生意幾好
10 : idsdown(1658)@2011-05-07 16:20:01

9樓提及
但是呢盤生意幾好


咁要好好研究下8008
11 : GS(14)@2011-05-07 16:33:32

8008我覺得被人炒到貴
12 : idsdown(1658)@2011-05-07 16:35:53

我覺得係歸邊, 如果高息都可以搏下
13 : greatsoup38(830)@2011-05-07 16:36:35

4厘幾真的不太高
14 : idsdown(1658)@2011-05-07 16:40:37

等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9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