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要見證中國自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 後最偉大的經濟奇蹟,不是上海外灘的十里洋場,也不是深圳的摩天大樓,而是要到內蒙古的沙漠。 七月十九日,商周團隊抵達了內蒙古自治區鄂爾 多斯市,這裡是全中國人均所得最高的地方,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近兩萬美元,早已超越台灣,下一步就是超越香港與新加坡,成為華人世界最富有的地 方。 這個城市往來的班機,不管是從東、從西,還是從南飛來的,全部班班客滿,於是四年前才剛啟用的新機場已不夠用,現在鄂爾多斯又正在蓋一 個新機場。 去年美國《時代》(Time)雜誌報導,鄂爾多斯的康巴什新區是中國鬼城,蓋了一大堆的空房子沒人住。當我們抵達時,康巴什不同 了,空房子變成商店、居民住進了社區、圖書館也不再空空蕩蕩。 只是,鬼城不再是鬼城,不是因為鄂爾多斯人口變多了、也不是沿海的人搬到了黃 土高原,而是鄂爾多斯不但沒有停下腳步,反而大肆擴張,大樓、房子一路再從康巴什蓋到旁邊得伊金霍洛旗。 他們拆了牧民的房子蓋新大樓,把未 來的城市人口移到新區,在沙漠中蓋了了巨大城市,不僅炒高了房價,還把未來二十年的房子都蓋好了。 日本的趨勢大師大前研一說,中國有八千萬 套空房,很多人手上有兩套、三套房,支付的房價已經達到年收入的八十倍,這在各國經濟史上沒有先例,因此中國房地產泡沫快破了。 沙漠子民挖 煤炭翻身 房產淹腳目,每戶可分二十套 鄂爾多斯的特色,正是大前研一口中泡沫的代表性城市。 不到鄂爾多斯不知道,原來中國錢 早已淹過腳目,鄂爾多斯蓋好與正在蓋的房子,分給鄂爾多斯人,每戶平均可以分到二十套;每戶家庭最少三輛車;貸款利息高達六○%;在鄂爾多斯,我們看到了 中國內需經濟的狂熱,有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樓,規模與狂熱早已經超越世界趨勢大師的想像以及全球的經濟史。 鄂爾多斯為什麼這麼富有?從我們抵 達鄂爾多斯,由內蒙往北京等沿海城市的高速公路已經開始塞車了,等到了我們離開時,高速公路竟然塞了超過一百公里。 從內蒙往北京的路上都是 荒漠,人口稀少的地方為何大塞車?原來是中國對煤炭的渴求多到讓煤車一輛輛不停的從內蒙往沿海開,數量多到一輛接一輛變成長龍,一遇到堵車,就排起了長達 一百多公里、三十小時一動也不動的隊伍,相當於從台北市一路排到了新竹市。 中國煤炭主要產地就是鄂爾多斯,中國的工廠開工就要電、百貨大賣 場也要電、餐廳開門營業也要電,當中國這個全球經濟成長速度最快的火車頭,不斷的往前衝時,燃料就是由鄂爾多斯提供,讓它賺進了大把的財富。 二 ○○四年之前,鄂爾多斯這個高原城市,是個落後貧窮的地方,城市被兩個沙漠夾著,土壤貧瘠,除了養羊外,連農作物也種不出來,更慘的是,這裡雖然把土扒開 就有煤炭,但當時煤炭價格太差,挖出來的煤礦是賣一噸賠一噸。 整個城市最值錢的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塚跟觀光用途的沙漠。鄂爾多斯市中心的城區 叫東勝區,原來只是一個人口不到三十萬的城市,當時到鄂爾多斯發展的台商廣聞經紀董事長藤文宇說,所謂的市區也就是黃土堆上一些房子。 中國 經濟高速成長,給了鄂爾多斯翻身的機會,一個窮得不能再窮的地方,成了中國的超級暴發戶。尤其是,當本身是煤炭生產大國兼出口大國的中國,還要從印尼、澳 洲等地大量進口煤炭,逆轉成為煤炭進口大國時。煤價與需求開始三級跳。 在鄂爾多斯有一個傳奇故事,一個台灣人回鄂爾多斯探親,在二○○四年 借給自己的姪子人民幣五十萬元去挖煤礦,沒料到,有一天姪子竟然拿了人民幣五百萬元要還給這位台灣人,藤文宇說,鄂爾多斯就是這樣,短短幾年,報酬率超過 十倍的例子比比皆是。 鄂爾多斯富有了,我們在百貨公司賣場上也開了眼界。鄂爾多斯知名羊絨衫一件要人民幣六千多元,折合起來比一款LV Speedy帆布包還貴,但鄂爾多斯人買起來像買青菜一樣輕鬆。鄂爾多斯不僅有煤、有羊絨,還擁有了天然氣與稀土,加起來是「羊煤土氣」四大資源,鄂爾多 斯人給他取了個諧音叫揚眉吐氣。 取這樣的諧音,是因為鄂爾多斯人怕別人不知道他有錢了,他們個性是錦衣不夜行,就怕全中國不知道他們有錢。 我 在鄂爾多斯看到不僅是經濟奇景,應該說是瘋狂的財富、滿街的名車,鄂爾多斯整個城市只有兩千多輛出租車,但光是俗稱路虎的Land Rover的豪華越野車就有五千輛。 在台灣,路虎最有名車主是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是台灣科技富豪,但在鄂爾多斯,隨處可見林百里等級的富 豪。這裡一戶人家最少三輛車,男主人愛開路虎,女主人則愛開賓士、BMW,兒子或女兒開跑車或是奧迪、積架。藤文宇說,台灣很少見的賓利,在鄂爾多斯是女 主人上街買菜的買菜車。 開好車全中國到處都有,但怎樣讓別人知道有錢,那就是有好車還要有好號,甚至連999或是888都不足以顯示他們的 財富。他們開BMW750最好就要配750車號LEXUS570就要配570車號,因此,在這裡不僅是看到賓士600,而是看到車號600的賓士600。 做 利滾利暴富生意 錢用六○%利率借出去再投入房市 在這裡,從煤炭賺到的錢,只有兩種出路,一是投入高利貸市場,二是買地買房炒樓。我在鄂爾 多斯處處可看到小額貸款的公司,這裡流行地下金融,煤老闆把錢用年息達到六○%借出去。 錢借出去了,能投資的就是房地產市場,於是炒樓、炒 房與炒店鋪,黃土堆的土房子變大樓,賺到錢後又放高利再投入房地產市場,一手接著一手,高利滾動了鄂爾多斯的暴富經濟。 而暴富也反映在誇張 的地方建設上。我站在鄂爾多斯市政府前,光是廣場就長二.四里、寬五百公尺,市政府大樓就三棟大建築;此外每個獨立單位也都有大樓,例如相當於台北市政府 衛生局,也有個十層樓高大樓。 這裡住不到三萬人,卻有一個新聞大樓,有九層高,總建築面積四萬四千多平方米,相當於一萬三千多坪,提供給鄂 爾多斯電視台與《鄂爾多斯日報》共用,其中鄂爾多斯電視台總編制一百零一人,如果一半大樓屬於電視台,換算下來平均一人可使用六十多坪。 在 台灣恐怕不太容易找到上市公司董事長辦公室有六十坪大的,更何況是員工。 在這裡,房子多、名車多,但城市相對匱乏,走在康巴什,你會發現一 個很特殊的現象,商業店鋪除了超市就是菸酒專賣店,此外幾乎沒有。 未來的房子也蓋了 連飯館都很少,還拚命擴張城區 連一般吃 飯的飯館都很少,買一件衣服要跑二十多公里回舊東勝城區,連最熱鬧的舊城區,只有一家肯德基。 龐大資金與投資,仍不斷投入房地產,把未來、 未來的未來的房子都蓋好了,現在鄂爾多斯每年最少開發一千五百萬平方米的房子,相當於五百萬坪的房子。 我們遇到了內蒙古宏浩置業總經理陳浩 楠,他告訴我們,現在的鄂爾多斯房地產總量太多了,要靠外來人口來投資,才能滿足房地產供應量。 但房價從新台幣每坪兩萬到七萬元,漲到每坪 十五萬到三十萬元;到上島咖啡喝一杯咖啡加早餐,人民幣八十元,物價不比北京、上海便宜。從成本或市場規模考量,鄂爾多斯都不是個投資的理想地方。 利 滾利的經濟,總有跑不動的時候,今年鄂爾多斯出現了人民幣三億五千萬元的高利貸倒帳風波,也是繼二○○九年,石小紅非法吸收人民幣七億元的高利貸倒閉之後 的第二大事件。 鄂爾多斯的發展經驗是要告訴我們,沙漠裡的海市蜃樓不只是幻影,已經實實在在蓋起高樓;還是這些高樓最終在錢滾錢遊戲中,最 終會有算總帳的一天? 【延伸閱讀】第2站-鄂爾多斯中國最富有城市富人招搖:路虎、BMW滿街跑,家庭主婦開賓利名車上街買菜 窮人招難:有本事借錢利息要18%,沒背景借錢利息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