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基金股][恒生香港35]光大控股(0165,前明輝國際、光大明輝)(關係: 0257 6818)

1 : GS(14)@2010-08-21 15:31:17

(留空)
2 : GS(14)@2010-08-21 15:31:2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819136_C.pdf
3 : GS(14)@2010-08-29 23:09:3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826214_C.pdf
4 : GS(14)@2010-10-07 00:25:5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1006008_C.pdf
批股

進行配售及認購之理由以及所得款項用途
進行配售及認購旨在協助本集團為其日後發展集資。認購最多將產生所得款項總額及所得款項淨額分別約23.2億港元及22.8億港元。
本公司擬將認購之估計所得款項淨額主要用作發展本集團之資產管理平台與直接及產業投資業務以及用作本集團一般營運資金。
5 : GS(14)@2011-03-06 12:57:4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228136_C.pdf
業績不錯,財務結構好了很多
6 : greatsoup38(830)@2011-04-25 20:28:2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425018_C.pdf
於二零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賣方(本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與買方訂立協議,據此,賣方有條件同意出售,及買方有條件同意購買銷售股份,即相當於目標公司已發行股本之51%,對價為8.91 億港元。

...
買方為根據香港法例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及光大証券之全資附屬公司。買方之主要業務活動為投資控股。光大証券為根據中國法例成立之有限公司,其股份於上海證券交易所(股份代號:601788)上市。光大証券之主要業務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證券投資基金代銷;融資融券業務;中國證監會批准的其他業務。
...
「目標公司」 指 光大證券(國際)有限公司,為根據英屬維爾京群島法例註冊成立之私營有限責任公司,及於完成前為本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於完成後為本公司擁有49%權益之聯營公司
7 : GS(14)@2011-09-06 20:52:2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25230_C.pdf
多50%,至5.5億,1元現金

二零一一年下半年,本集團大資產管理業務有望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的勢頭。
一方面,隨著光大麥格理基礎設施基金第二期及其人民幣基金募資工作的啟
動,以及光大安石房地產基金人民幣募資工作的逐步完成,各基金所管理的資
產規模將持續擴大。另一方面,「中國特別機會基金I」、「中國特別機會基金II」
及創投基金將繼續視機會退出部份已成熟的項目,創造良好的現金盈利;並推
動其餘項目的上市進程。
同時,各投資團隊將以嚴謹務實的態度,利用母公司光大集團的綜合金融優
勢,發掘具良好發展前景的投資項目,實現各基金項目投入及退出的良性循
環。此外,本集團亦將充分利用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主動擴展及收購二級市場
基金平台,而投融資業務亦有望在充裕資金的支持下,進一步為本集團帶來可
觀的利息收入,有效補充出售51%香港收費性業務的缺額。對於仍保留49%股
權的香港收費性業務,本集團會配合光大証券,推動建立一個更大規模的跨境
金融服務平台,為雙方股東帶來更大的效益。
8 : greatsoup38(830)@2012-02-25 18:06:49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181369&search=1
近呢個月,萬南幾乎晚晚出席不同公司春茗,有時仲要趕兩埸,食到條腰都粗兩吋。春茗食飯其實收唔少風,老闆有陣時會暗示公司動向,至於甚麼嘉賓來臨,邊度擺酒,亦透視公司內幕。

好似人稱「大光燈」光大控股今年擺春茗,堂堂大紅籌公司,又請到中聯辦副主任郭莉光臨,照計應該大搞咪失禮。偏偏今年春茗地點唔係五星級酒店,只係中環大會堂的美心酒樓舉行,好多賓客收到請帖都以為印錯。
食物就更加失禮,乳豬欠全體,就算環保唔食翅,都冇理由奉上白菜湯,埋單每圍估計五千元有找。後來萬南八卦知道,原來上頭要減春茗開支,由此可見,大光燈即將公布的全年業績,怕且好極有限。
9 : GS(14)@2012-03-25 12:54:5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22192_C.pdf
盈利少14%,至6億,賺40仙,依賴聯營公司銀行及證券,90仙現金

末期股息
董事會決議建議派發二零一一年末期股息每股港幣0.30 元(二零一零年:港幣
0.30元),連同中期股息每股港幣0.15元,全年股息每股港幣0.45 元(二零一零年:
港幣0.43 元)。



展望
二零一二年,美國經濟在採取了量化寬鬆、實業回歸等一系列的措施後,出現
初步復蘇跡象,加上美聯儲已表明未來一段時間將繼續維持低利率環境,外圍
資金環境仍會相對寬鬆,全球性的通貨膨脹、資產價格趨高的狀況仍將在較長
時間內存在。雖然歐洲國家出現債務問題,但在維持歐元區整體穩定的共識
下,有關問題正通過拖長還款期限、減低政府開支及增加稅賦等方法處理,儘
管資本市場不可避免會因歐洲個別國家的還款能力、信貸評級變化而受到重
大影響,但相信全球已吸取二零零八年金融海嘯的經驗,不會出現系統性的風
險,但該地區的經濟復蘇動力將不可避免持續減弱。中國內地方面,經濟結構
調整的工作仍很艱巨,加上通貨通脹上升的風險依然存在,因此偏緊的貨幣政
策仍將維持一段較長時間,但這種結構性的調控將更有利於中國經濟的長遠
發展,同時也為本集團旗下各基金趁市場調整以更理想的價格進行投資創造
了條件。面對上述挑戰,二零一二年香港經濟和金融市場將面臨重大考驗。同
時,在中國企業及個人對外投資需求不斷增長,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穩步推進的
背景下,香港利用與西方接軌的政治、法律和營商環境,有望在建設成為亞洲
融資中心、資產管理中心和人民幣離岸中心方面取得更大進展。
為配合區域經濟及自身發展的需要,二零一二年,本集團在保持大資產管理策
略不變的前提下,將對「3+2」的結構做出適當調整。其中,「3」部份將由原來的
直接投資、產業投資和資產管理改組為一級市場投資、二級市場投資及結構性
投融資等三項業務,「2」部份則維持不變,繼續利用聯營公司光大證券在跨境
收費性業務方面的優勢進行發展。同時,本集團亦會針對日益擴大的跨境大資
產管理業務的特點,對後台支持部門進行重組,以期在人力資源、風險管理、
資訊科技系統及品牌策略方面對業務的發展提供更強而有力的支持。本集團
深信,調整後的業務模式及管理架構有助於進一步明確本集團的業務發展重
點,並有效提升資源配置及管理效率。
二零一二年,本集團把穩步拓展基金規模、適當豐富基金產品種類、構建並完
善二級市場投資平台,保持投資及管理費收入的穩定增長作為主要目標。在過
往基礎上,本集團多個投資項目已具備市場退出條件,大量現金回流為本集團
在市況低迷時期投資良好項目,或是進行收購兼併創造良好條件。
一級市場投資(包括原來的直接投資和產業投資)作為本集團最成熟和最具運
營規模的平台,將繼續集中投資中國富長遠增長潛力的未上市企業及行業,在
該平台現有10個投資基金基礎上,一方面穩步擴大資產管理規模,並保持本集
團在各基金中種子資金的相應份額,實現資產管理費用收入和投資收益的平
衡增長,另一方面也將繼續關注內地消費品、消費品分銷網絡、金融租賃及醫
療等行業的發展前景,伺機增加在這些領域的投資金額及發起設立有關的產
業基金。
其中,中國特別機會基金等四個海外私募基金可運用其良好的市場競爭力,持
續推動所投項目的上市,並保持穩定的退出步驟以實現良好的資本回報,市場
價格回落亦為中國特別機會基金III以合理成本適當加快投資創造了條件。內
地三個人民幣創投基金將於本年內完成數個已成熟項目的上市審批及發行工
作,並發揮其特有的區域優勢,發掘具獨特優勢的投資項目。各產業基金中,
基礎設施基金爭取完成境外美元及境內人民幣基金的全部募資工作,實現基
金總募資總額15億美元的既定目標,並穩步推進項目投資;房地產基金將推進
內地人民幣基金的募集,與具良好背景的地產商在一些剛性需求旺盛的地區
及城市合作發展商業地產項目,內地資金緊缺為本集團房地產基金增強談判
能力,提升資金回報率創造了條件;新能源基金將在年內完成大部份的投資工
作,並做好投後管理及項目上市輔導及準備工作。
二級市場投資(包括原來的資產管理)將與專注未上市企業投資機會的一級市
場投資形成互相補充、共同發展的局面。一方面以本集團種子資金為基礎,在
今年完成全新的對沖基金平台和資產管理信息科技系統的搭建工作,藉此推
出一個可以在不同市況下都能產生絕對回報的基金系列,為進一步豐富本集
團二級市埸投資的產品種類及吸引外部投資者創造條件。
本集團一九九七年成立至今,從當年控股光大銀行和光大證券的設想,到十年
前逐步轉變為以上市保薦和證券經紀為主要盈利來源的投資銀行,進而在近
年積極發展跨境大資產管理平台,期間經歷了香港金融市場的驚濤駭浪,見證
了中國金融改革的跌宕起伏。尤其在過去五年,環球經濟的高度不確定性,以
及金融資本的快速流動,對金融機構的運營提出了更多的挑戰。本集團在此期
間不斷根據市場變化進行局部調整,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人才組合,對宏觀政策
及經濟走勢的判斷,以及把握市場週期、以合理價格投資項目的能力亦逐漸得
到市場的認可。
10 : GS(14)@2012-04-09 16:55:33

2012-4-2 MT
...
轉型至資產管理業務為主題

陳爽回顧道︰「十年前,光大控股原本的發展戰略是以投行為龍頭來帶動其他業務的發展,因為當時預期來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將會愈來愈多,作為中資背景的企業將有優勢,並可帶動經紀業務等的發展,惟中資投行在投行業務的發展中面對外資投行的競爭,特別是在銷售能力方面,如網絡及團隊上,與外資行存在差距,既然投行不是我們的強項,五年前,公司逐步轉型至由資產管理業務為主題,作為未來發展的戰略,成為外國企業投資中國,以及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中間人。」目前公司經紀業務的交易量有70%是來自中國境內的資金,而且比例一直在往上升。

中國結構轉型提供投資機會

對於資產管理的前景,陳爽指出︰「中國作為一個龐大的市場,機會還是有很多的。正好目前中國正面臨結構性轉型的關鍵時候,在結構性轉型的時候,對技術及資金的需求都很龐大,故境外的投資者還是會選擇投資於中國發展較好的行業,例如消費、醫療等,仍很有吸引力。過去五年,老百姓的收入增長快速,增加內需。由於勞動力的成本已不具備優勢,令很多企業要撤資,但有些行業,這幾年發展是很快的。(詳見副文——「醫療行業 中成藥發展快速」)」

8個月融資 回報達60%

在投融資業務方面,他表示︰「今年將大力發展結構性投融資業務,舉個例子,去年公司為一間企業做融資,除了收取固定的百分比成本外,還要求一批窩輪作為代價,因為對其產業較有信心,而當時該企業融資的目的只是作為過橋貸款,把東西注入上市公司,結果股價漲得很厲害,我們行使了該批窩輪,8個月的融資,回報達60%。除了融資加窩輪的形式外,我們也有投資加融資的形式,有時也要求抵押品,相信今年這業務會更好。」

改變二級市場不死不活的狀態

「一級市場是公司優勢所在,因為在境內我們是銀行的股東,又是光大證券的股東,給我們帶來很多機會,在網級及信息上我們有優勢,這方面我們做得很有心得,惟二級市場方面,最重要的是人才,過去10多年,卻一直請不到最合適的人,目前我們已調整了薪酬結構,把基本薪酬調高,不受保障的獎金調低,為未來二級市場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今年傳統基金要請來一系列高級的基金經理,而今年新開的對冲基金團隊,亦希望請到高手加盟。今年二級市場團隊希望突破20人。今年冀改變二級市場不死不活的狀態,希望未來能較平穩地去賺錢。另外,光大控股今年還將在紐約開設海外首個辦事處,這亦將是光大集團海外的首個辦事處。」

公司股本回報率(ROE)僅6.99%,陳爽解釋︰「這是因投資於光大銀行及光大證券,佔公司淨資產高達三分之二,若撇除這部分,公司ROE其實很高,惟投資於這兩間公司亦是戰略性選擇,未來將看看如何調整淨資產結構。」
11 : GS(14)@2012-08-21 18:21:1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1167_C.pdf
盈利跌40%,至3.3億,現金14億

展望
二零一二年下半年,環球經濟、金融形勢錯綜複雜。美國仍在靜養療傷,繼續
利用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以量化寬鬆方式來緩解金融海嘯帶來的沖擊。一直
與美國爭奪世界經濟主導地位的歐洲,由於各國財政政策、產品競爭力和文化
差異等諸多不同,其經濟受創程度遠大於美國這個金融海嘯爆發地,歐元區正
面臨能否維持的困境。中國在過去三十年以低成本勞動力為基礎建立的世界
工廠模式,面對日益惡化的基尼系數和環境問題,開始構思建立更具持續性的
經濟結構,但是這個結構轉型的陣痛期會有多長和多劇烈,目前很難下定論。
面對種種不明朗因素,盡管各國已採取各種措施,但目前還看不到環球經濟有
恢復快速增長的可能。這就要求本集團繼續堅持價值投資的取向和審慎的財
務政策,以確保在金融市場出現骨牌式的變化時,能保持良好的風險抵抗能
力。
同時,對於本集團來說,這是機會頻現的時期。一方面,在環球資產價格持續
下跌時,本集團總部及近年一直保持審慎投資態度的旗下基金,仍持有大量的
資金,並保持極低的負債比例,當前環境為我們引入高端金融人材,以低成本
進行業務擴張,及收購具長期增長潛力的項目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另一方面,
作為當前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中很重要一環的金融體制改革已初顯倪端。香港
人民幣離岸市場正穩步發展,人民幣債券、RQFII等金融產品不斷推出,近期溫
州金融改革試驗區和前海經濟特區得到批准設立,香港政府也正在構建香港
金融發展局,這一切均預示著中國金融改革的步伐和中港兩地的跨境金融融
合,正在逐步加快。這都為正在進行業務轉型,以期建立更大規模和多元化資
產管理產品組合的光大控股,帶來了中長期的發展機會。
配合上述發展趨勢,二零一二年下半年,本集團將繼續擴大資產管理規模,視
時機退出部份成熟項目,以審慎態度適量進行項目投資,並保持結構性投融資
業務平穩發展,爭取在平台拓展方面有所突破,為股東帶來持續而穩定的投資
回報。

應佔聯營公司盈利減虧損,
按聯營公司財務報表9(b) 330,270 457,101
應佔共同控制實體盈利減虧損,
按共同控制實體財務報表10 39,823 (10,219)
應佔盈利減虧損調整以符合集團
會計政策 1 (189,96 7) (10,91 3)
12 : VA(33206)@2012-10-11 22:06:56

中國光大估值有提升空間

2012年10月9日下午11:13公開累積瀏覽 30 1

隨著恆生指數升上21,000點樓上, 筆者永久組合年初至今的回報率即使不計算股息也有23.44%, 算是追回部分失地. 不過, 目前的市值只及金融海嘯前高峰的78%, 表示持有股票4年仍然要蝕22%, 同時期老婆用另一筆資金換人民幣然後做定期存款, 每年收取超過3%的利息, 加上匯率的升值, 回報遠遠超越筆者的永久組合, 但筆者的持股已經都是精挑細選的優質藍籌股, 尚且落得如此的結果, 股票投資跑輸銀行存款, 的確始料不及, 因此當老婆取笑自己投資成績差劣時也無從反駁. 近日無聊時重看科斯托蘭尼的"一個投機者的對白", 當中提到87年股災時不少記者問他是否賠了很多錢, 他回應"只有那些高價買入, 低價賣出的人才會賠錢". 筆者有些朋友即使錯過最高峰109.9元沽出中國平安, 但相比低至11元的買入價目前回報仍然超過4.4倍. 好的買入價就像佔據一座易守難攻的城堡, 相反, 以過高買入價進埸, 就像要守住一座易攻難守的城堡. 因此, 投資股票能否獲利最重要仍然是買入價, 其次就是把握機會獲利.

隨著美股升至接近歷史高位, 相信第4季中資股有望迎頭趕上. 筆者選股其中一招是考慮資產折讓大的股票, 第3季選中國浩集團, 至今股價已經上升22%. 筆者的交易組合持有中國光大, 可以坦白說目前虧損超過30%, 截止6月底集團每股資產淨值大約為15.57元, 以現價10.42元計算, 市帳率只有0.67倍, 集團持有現金30.38億元, 比總負債17.9億元還要多近70%, 計息的負債相對股東權益的比率只有2.6%, 屬極低的水平. 集團最重要的資產是持有高達113.03億元的可供出售證券, 其中主要包括4.51%權益的光大銀行. 此外, 持有聯營公司投資資產97.48億元, 主要包括33.33%權益的光大證券以及49%權益的光證國際. 上半年集團來自可持續經營業務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1.66億元, 增長15.45%, 股息和租金收入3.26億元, 增長30.8%, 當中, 來自光大銀行的除稅後股息為2.67億元, 上升43.1%. 管理費收入4,126.7萬元, 增長13.5158%. 已實現以及未實現但計入損益表的投資收益有5.81億元, 增長32.07%. 來自聯營公司的盈利貢獻包括光大證券的3.39億元, 倒退25.82%.

未來展望, 集團持有大量的資金, 並保持極低的負債比率, 目前投資環境雖然充滿隱憂, 反而為集團收購具長期增長潛力的項目, 建立多元化資產管理產品組合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以過去2年的平均數據計算, 中國光大的歷史市盈率為9倍, 歷史股息率為4.22%, 現價資產折讓大, 未來估值得以顯著提升是合理期望.

http://blog.yahoo.com/mr-market/articles/645681/index
13 : ezone2k(22605)@2012-12-28 22:54:08

光大銀行獲金管局授予銀行牌照

光大控股(165)大成交爆上, 金管局的友系咪好發...

:lol: :lol: :lol:

中國光大控股 00165.HK (港中企業)
現價 14.440  升跌 +1.500(+11.592%)



光大銀行獲金管局授予銀行牌照
2012-12-28 17:09:50

金管局宣布,金融管理專員已根據《銀行業條例》向光大銀行授予銀行牌照,並於2012年12月28日生效。

光大銀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根據2012年7月號《銀行家》雜誌的資料,以一級資本計,光大銀行是中國第11大及全球第83大的銀行。

繼光大銀行獲發給銀行牌照後,香港的持牌銀行數目增至155間。(su/u)
14 : qt(2571)@2012-12-29 17:46:21

有銀行牌, 咁係咪以後唔洗收構人地?
15 : greatsoup38(830)@2012-12-29 17:56:44

14樓提及
有銀行牌, 咁係咪以後唔洗收構人地?


想做大個存借應該要
16 : hk908004(1580)@2012-12-29 18:54:44

咁就留番創興銀行 01111.HK畀佢買喇!
17 : greatsoup38(830)@2012-12-29 18:57:32

16樓提及
咁就留番創興銀行 01111.HK畀佢買喇!



都幾有道理
18 : hk908004(1580)@2012-12-29 19:01:13

您哋買咗未呀?

我就喺09年買咗D,如今仍在水中央!
19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4 10:39:00

165 有重組CONCEPT
http://www.singpao.com/cj/zh/201301/t20130112_413240.html
20 : hkgbamboopanda(35337)@2013-01-14 15:22:21

黎緊炒證券股 海通應該是最好
21 : hkgbamboopanda(35337)@2013-01-14 15:24:47

新浪財經訊1月14日消息,履新證監會主席一職後郭樹清首次蒞臨香港,在今日舉行的2013亞洲金融論壇互動環節,他表示原則上所有符合規範的機構投資者都能參與到QFII和RQFII的推廣當中QFII和RQFII佔整個市場的比例在1.5-6%,他希望在現有基礎上能夠乘以9或10。

  郭樹清表示針對QFII的一些規範和措施正在調整,在香港有900多家機構和公司可以做雙向投資組合的交叉,可根據投資者要求或者做一些財富管理方面的工作。有許多本土機構投資者都來自中國大陸,他們需要需求的是那些符合要求、符合資質的個體投資者。

  他說:“由於現在的資本市場和股票市場發展的並不是最為成熟和完善,我們看到有很多錢進入了銀行,但還沒有進入股票市場或者其他的資本市場。幾乎有很多資金是由銀行主宰的,我們必須看到和其他市場相比,國內市場的成熟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他強調未來對進一步的放寬、和開放更多的參與者進入QFII的機制、參與QFII的推廣做更多的推動。他說:“目前可能只有1.5%、1.6%的比例,我們希望在現有基礎上可以乘以10或者乘以9這樣的規模。”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上週五公佈的數據顯示,截止去年12月31日共有169家QFII機構累計獲得374.43億美元的投資額度,其中12月新增額度14億美元。共批出RQFII投資額度670億元,其中12月新批190億元額度,基金系公司獲得570億元,證券系公司獲得100億元。
22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4 15:44:16

20樓提及
黎緊炒證券股 海通應該是最好


我看165, 最落後
23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4 15:44:16

20樓提及
黎緊炒證券股 海通應該是最好


我看165, 最落後
24 : GS(14)@2013-01-14 23:24:12

19樓提及
165 有重組CONCEPT
http://www.singpao.com/cj/zh/201301/t20130112_413240.html


都唔關他事啦,注資對他無利
25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4 23:24:55

24樓提及
19樓提及
165 有重組CONCEPT
http://www.singpao.com/cj/zh/201301/t20130112_413240.html


都唔關他事啦,注資對他無利


一定關佢事, 重組可以互換資產
26 : GS(14)@2013-01-14 23:27:51

25樓提及
24樓提及
19樓提及
165 有重組CONCEPT
http://www.singpao.com/cj/zh/201301/t20130112_413240.html


都唔關他事啦,注資對他無利


一定關佢事, 重組可以互換資產


我覺得他賣左銀行機會大
27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4 23:29:15

26樓提及
25樓提及
24樓提及
19樓提及
165 有重組CONCEPT
http://www.singpao.com/cj/zh/201301/t20130112_413240.html


都唔關他事啦,注資對他無利


一定關佢事, 重組可以互換資產


我覺得他賣左銀行機會大


應該會做一次重置, 估計都有好野放入去
28 : GS(14)@2013-01-14 23:29:51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25樓提及
24樓提及
19樓提及
165 有重組CONCEPT
http://www.singpao.com/cj/zh/201301/t20130112_413240.html


都唔關他事啦,注資對他無利


一定關佢事, 重組可以互換資產


我覺得他賣左銀行機會大


應該會做一次重置, 估計都有好野放入去


注左就無乜利
29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4 23:31:15

28樓提及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25樓提及
24樓提及
19樓提及
165 有重組CONCEPT
http://www.singpao.com/cj/zh/201301/t20130112_413240.html


都唔關他事啦,注資對他無利


一定關佢事, 重組可以互換資產


我覺得他賣左銀行機會大


應該會做一次重置, 估計都有好野放入去


注左就無乜利


睇點注睇咩價
30 : GS(14)@2013-01-14 23:32:03

發新股注一定唔好
31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4 23:33:35

30樓提及
發新股注一定唔好


不一定, 看業務係咪好賺錢
32 : GS(14)@2013-01-14 23:35:12

31樓提及
30樓提及
發新股注一定唔好


不一定, 看業務係咪好賺錢


但公司唔只值呢個價
33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4 23:36:41

32樓提及
31樓提及
30樓提及
發新股注一定唔好


不一定, 看業務係咪好賺錢


但公司唔只值呢個價


唔可以咁睇, 一定看咩業務行先

搵到錢既業務, 毛利高, 增長大既, 唔怕用股票去換返來

但注垃圾, 就算現金買都冇用
34 : GS(14)@2013-01-14 23:39:41

33樓提及
32樓提及
31樓提及
30樓提及
發新股注一定唔好


不一定, 看業務係咪好賺錢


但公司唔只值呢個價


唔可以咁睇, 一定看咩業務行先

搵到錢既業務, 毛利高, 增長大既, 唔怕用股票去換返來

但注垃圾, 就算現金買都冇用


他定位一定是金融的啦
35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4 23:44:15

34樓提及
33樓提及
32樓提及
31樓提及
30樓提及
發新股注一定唔好


不一定, 看業務係咪好賺錢


但公司唔只值呢個價


唔可以咁睇, 一定看咩業務行先

搵到錢既業務, 毛利高, 增長大既, 唔怕用股票去換返來

但注垃圾, 就算現金買都冇用


他定位一定是金融的啦


金融咁大, 都有D 係垃圾野

不過光大堅勁,

但光大銀行就
http://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company/sh601818/nc.shtml
PE 5倍
36 : GS(14)@2013-01-14 23:45:52

光大銀行他得番幾巴仙
37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4 23:48:41

36樓提及
光大銀行他得番幾巴仙


應該早D 賣晒呢間妖魔

次次上市都大跌市
38 : GS(14)@2013-01-14 23:51:26

37樓提及
36樓提及
光大銀行他得番幾巴仙


應該早D 賣晒呢間妖魔

次次上市都大跌市


他是之前財困被迫攤薄的
39 : GS(14)@2013-04-01 16:34:31

165
盈利降20%,至5.8億,11億現金
40 : MrYeung(15476)@2013-06-20 20:17:58

中國光大控股 (165.HK) - 盈利未來有望強勁增長
41 : GS(14)@2013-08-17 17:57:05

165
42 : GS(14)@2013-08-18 21:17:02

165
43 : GS(14)@2013-08-18 21:18:25

確定是套利問題
44 : greatsoup38(830)@2013-08-31 17:04:04

http://xueqiu.com/8432689985/25037904
yz270:
那四個無知的可憐蟲,當天做對沖還覺得自己很冷靜,開個新聞會個個笑呵呵,還有香蕉葡萄吃,今晚回家等著老婆巴掌吃了!
08-30 16:46
贊(59)回覆
把自己當成紀念品:
很多人痛恨光大是因為光大犯個錯,並且導致一些無腦跟風盤被套。但是光大真正應當被指責的,是犯錯之後,為彌補損失,在信息披露前就加空倉做套保,無視法律規定,錯上加錯。

對於第一個錯,過失導致,也是系統性風險的組成部分,就跟足球場上裁判誤判一樣(故意黑哨除外),發生概率很低,但是無法完全避免。至於其他投資者盲目追漲所受的損失,只能由投資者自己承擔。第二個錯,故意而為,而且內幕交易是國內市場的頑疾所在,應當重罰。從這次的處罰力度上來看,確實很震懾。

現在國內市場對於內幕交易的態度其實很滑稽:沒內幕消息的人到處打探消息,覺得沒消息掙不了錢;有內幕消息的人也經常當成炫耀的資本,不光自己買,到處說,而且還覺得這樣很正常,沒什麼大不了。

非常希望證監會借此契機,整治內幕交易,既要打光大這樣的老虎,也不要放過那些小蒼蠅。吳敬鏈以前說中國股市是賭場。我覺得現在A股連賭場都不如,至少賭場會把那些出老千的人趕出去,而A股裡面到處都是老千和老千的崇拜和追隨者。如果加大稽核力度,像賭場那樣,做到出了老千就趕出場,我覺得就已經是個很大的進步了。
08-30 17:03
贊(53)回覆
Pune的碎片哥 回覆 Rikko_劉憶園:
不清楚。但是這個處罰我認為非常合情合理。雖然我個人覺得還是偏輕,有操縱的嫌疑,但是算內幕我一定沒意見。A股從一個垃圾市場 開始走向一個正常的融資平台。會有額外溢價
08-30 16:11舉報
查看對話贊(23)回

ali2009 回覆 把自己當成紀念品:
我覺得光大主觀上一直是想操縱股市的,只是這次把買入操作放大了一百倍,才露出馬腳罷。如果把當天的買入資金及做空資金都縮小百倍,那就是和往常一樣悄無聲息的舞高弄低了,與816所不同的只是這是小刀割大樹而已,而且相信圈內類似操縱市場的絕不只光大一家(尤其那些使用高頻交易的大傢伙,證監會應該趁熱打鐵,一鍋端掉這些敗類)。因此,不要把光大前面的烏龍指和後面的反手做空割裂看待,因為這些操縱過程本來就是一體化的,完全是人為設計好的投機計劃,只是代由機器操作而已。
另一方面,機構之所以能夠在資本市場上輕易的上天入地,這與機構先天具有的優勢密不可分(如資金、技術、人才等),也和市場存在的設計不足有關(如現貨T0期貨T1等),加之散戶本身的弱點(貪婪恐懼造成的跟風現象嚴重)。機構正是使用最尖銳的矛,攻散戶最薄弱的盾,造成散戶只能被動挨打,其最終的結果是導致了自從股市引入做空以後的大盤長期積弱難返。
不過,從管理層的處罰結果來看,816真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從此或至少一段時間內機構不大可能再使用該手法肆意玩弄股市了,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市場監管補漏,這是中小投資者和中國股市的大幸。
今天 01:02
查看對話贊(4)回覆
45 : GS(14)@2013-09-15 23:36:23

165

盈利增30%,至5.3億,12億現金
46 : GS(14)@2013-10-19 16:01:45

賣埋個物業
47 : greatsoup38(830)@2014-01-12 21:59:01

光大控股賣股予光大集團
48 : mannishmark(26310)@2014-02-15 17:44:07

165 report
49 : greatsoup38(830)@2014-02-18 00:22:3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7/news/ec_ece1.htm
財新網:光大犧牲員工 免被中證監追究
  2014年2月17日

【明報專訊】內地光大證券「烏龍盤」,被中證監認定為內幕交易。有消息稱判罰結果的背後,是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與中證監主席肖鋼達成了某種「默契」,通過「犧牲」當事的高級管理層,令整間公司或集團不被追責。

「烏龍盤」最終判罰 只針對4名高管

據內地《財新網》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若追究公司內部控制和風險控制出現問題,則無論是公司還是集團,甚至監管當局、交易所,都要全面反省和追責。去年唐雙寧為不令事件被認定為「單位犯罪」,決定讓光大證券放棄此案的聽證和復議。事件最終的判罰定為「內幕交易」,只針對包括時任光證策略投資部總經理的楊劍波等4名高管。

今年2月,因事件而被罰款60萬元人民幣、並終身禁止進入證券及期貨市場的楊劍波,就有關判決入稟起訴中證監,表示在烏龍盤後採取的對畄解決手段已向當局匯報並獲得批准,不存在所謂內幕交易;但其他3名當事人則始終保持緘默。
50 : greatsoup38(830)@2014-02-21 00:34:2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20/news/ea_eaa4.htm



【明報專訊】光大控股(0165)擬分拆旗下飛機租賃業務上市。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陳爽昨天透露,已向港交所遞交A1上市申請表格,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會有結果;公司冀集中精力發展投資業務,未來有意與母公司光大集團商討售回其光大銀行(6818)3.75%和光大證券33.33%的股份,套現發展核心業務,並尋求機會購入東部沿海地區一家城市商業銀行,但陳爽強調,相關計劃非短期內可完成。

去年上半年盈利2300萬

光控去年中期業績顯示,公司對中國飛機租賃有限公司(下簡稱中租)持有44%的股權,是其主要的策略股東,去年上半年獲得2300萬元的盈利貢獻,截至去年6月底,中租投入運營的客機有18架,2012年新購入的36架空中巴士A320系列飛機也陸續開始付運。陳爽說,中租交付至客戶手中的飛機從起初的4架增至去年的31架,發展十分迅速,且盈利理想,相信今年亦會有好表現。

租金打包 發行信託產品

他形容,旗下飛機租賃業務有不少盈利亮點,其中之一,是公司會將客戶分期支付的應收租金或租賃設備打包,發行信託產品,即資產證券化,以維持每年的現金流;另外,公司會透過再銷售、拆解等途徑,為航空公司處置舊飛機,再換來更多租賃生意,「內地對飛機需求很大,中租業務又獨特,其他公司很難取代」。

望售光證光銀予母公司

顯然,光控有意將業務集中於投資,對於所持有不多的光銀和光證的股份,陳爽表示,希望將二者股份售予光大集團,一方面,光控可套現發展自身業務,另一方面,也順應了集團重組大計,不過他強調,該想法需較長時間才可實現,且要待國務院審批通過。此外,公司還有意收購一間東部沿海地區的城市商業銀行,以吸納更多客戶資源,目前已對部分銀行有過接觸。

陳爽對光控前景充滿信心,截至去年底,光控的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達340億元,按年升四成,他認為,今年有望再翻一番;另外,公司去年成立了新的併購基金(見圖)作為第五大業務,首期募集資金達7000萬美元,於今年2月1日完成。
51 : greatsoup38(830)@2014-03-02 12:49:41

2014-02-28 HJ
...
光控擁有各特定領域的專業投資團隊,亦有多年投資經驗,於一級市場及二級市場均有相當表現。目前一級市場的投資,包括三個私募基金、三個創投基金及醫療產業基金四個。二級市場投資主要為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的傳統資產管理業務及環球對沖類產品兩個板塊,包括各項信託投資及絕對回報基金等。

母沽子買只屬策略

光控的中國飛機租賃發展迅速,已投入營運的客機18 架,2012 年新購的空中巴士136架開始付運,並會進一步擴大機隊。公司將客戶分期支付的應收租金或租賃設備包裝發行信託產品,以維持現金流。光控亦以再銷售及拆解等處置舊飛機,以加強業務。據報內地對飛機需求甚大,且光控業務獨特,為行業龍頭。一旦成功分拆上市,光控已可獲相當收益,有利光控股價。

至於有意進軍城市商業銀行業務,是取代投資於光銀的安排,如成事實,相信不會只是佔3.5%股權,或將參與管理,銀行已是有可為,而對光控衍生的效益,是透過銀行來吸納投資客戶。

光大證券去年曾出現錯誤交易事件,對光控股價有一定影響。有關事件仍在調查中,一些業務受到限制,對其財務影響還未確定,而光控僅佔33.3%,預期無大影響,雖然光控對此未作撥備,因無確定數據,但光控資產值高達287 億元,相當於每股16.7 元,而股價只是10.16元,折讓達39%,似有過於看淡之感。

去年12 月光控股價高位為13.38 元,近期的低位約10 元水平,看走勢,數度觸及10 元便有支持,相信已築底,分拆及重組消息未能刺激股價,原因是控股公司近日曾沽貨,而光控亦有回購,影響投資心理,實際而言,減持與回購屬策略,是重組安排一部分。既然走勢已轉穩,趁低看中線有一定概念,包括分拆和重組;如能實現,有助光控走勢,不宜過於忽略該股。

戴兆
52 : GS(14)@2014-04-09 18:38:17

165

盈利增18%,至5.3億,輕債
53 : GS(14)@2014-06-30 09:52:55

認購英利新股及cb,搞地產
54 : GS(14)@2014-06-30 10:23:2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30/news/ec_ecb1.htm
光控:看好飛機租賃前景


2014年6月30日


【明報專訊】光大控股(0165)2011年收購中國飛機租賃(下簡稱中飛租),光控首席執行官陳爽早在2013年年初,就已向外界宣布擬分拆中飛租上市,事隔一年半終於成行,陳爽日前接受訪問時稱,近年內地旅遊業發展迅速,航空業隨之受惠,航空公司對飛機需求漸漲,飛機租賃前景值得期待,他看好中飛租今年的盈利表現。


據陳爽形容,中國航空公司營運的商用飛機在2003年時僅635架,至2013年已增至2080架,十年內增長3倍,而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又明確指出,至2015年要增加客機1500架,這相當於每年需增加300架飛機,因此,航空公司對飛機的需求旺盛,租賃行業亦隨之起步,發展迅速。

可做標準化產品 將資產證券化

他指出,飛機租賃行業亮點之一是可做出標準化產品,並將之資產證券化。以中飛租為例,公司會將客戶分期支付的應收租金或租賃設備打包,發行信託產品,以維持每年現金流;另外,公司會透過再銷售、拆解等途徑,為航空公司處置舊飛機,換來更多租賃生意。

截至去年底,中飛租出租飛機數量為25架,其中南航(1055)、成都航空和山東航空為前三大客戶,分別租用7架、6架和5架飛機。公司首席執行官潘浩文在專訪中表示,公司不會刻意增加向三大航租賃飛機數目,目前擁有6大客戶的比例有利於分散風險。他亦表示,目前公司機隊規模為34架,明後兩年已確認會各有12架新機付運,與客戶的訂單亦在平穩增加。
55 : greatsoup38(830)@2014-08-04 22:30:46

http://xueqiu.com/S/SH601818/30563540
銀行小碎催 回覆 云蒙:
我談談我周圍看到和聽到的情況:
  1、金融危機的預期:普遍銀行不會有大問題,因為一直有銀監會近乎變態的監管,圈裡沒看到那種市場的悲觀情緒,但任務壓力確實比較重,尤其是全民理財後,核心存款的指標基本快廢了;
  2、壞賬情況:壞賬比實際財報和銀監會看到的確實要高一些,一般不到3個點吧,所以放到關注類的一般就當是壞賬,而且確實有的行之前鋼貿、地產的行業配置不低;但從13年開始就按照上面規定,已經嚴格控制了,後面就是慢慢消化吧,比如之前中信核銷的就挺狠的,所以輕裝上陣,很容易炒起來,呵呵;
  3、渠道下沉:社區銀行和小微是這兩年各家抓的重點,民生之前動作非常的快,但是他們其實也沒想好以後會怎麼樣做,其他股份制都以跟隨為主,後來銀監會出面控制速度了,我覺得是對的;我還是覺得小微其實不應該是這些身價萬億銀行的菜,但沒辦法國家要求扶植,那各家就必須得成立部門做,最後基本又把錢繞到房貸去了。

機遇:1、城商行的發展機會最為確定,目前一些省開始整合城商行了,所以我周圍從股份制有不少人跳槽;2、股份制銀行究竟是走跑馬圈地(民生)還是走資產端創新(興業),後面還得觀察,但有些行追定選擇跟隨策略。
08-01 23:13
查看對話贊助(7)回覆
波瀾壯闊-曲阜 回覆 龐加萊:
哈哈,終於有人和我討論這個問題了。借您的回帖,談談我的想法。
1,我們想有好的投資收益,一要儘量不去碰熱門行業、熱門企業,因為無數個聰明的腦袋盯著,我們未必比機構研究的細緻,也買不到好的價格。
2,二要建立第二層思維,對熱門的標的,要多深入思考市場的盲點,對冷門的標的,更要多思考市場的盲點。
3,由第二條推出結論1,目前銀行的低估值緣於市場大多數人都認為銀行的報表不可信,裡面隱藏的壞賬多多。
我們要想,與其他行業比起來,銀行的報表是否更不可信?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應該是銀行的報表更可信。
其一,銀行本身是經營信用的企業,是靠建立良好的信用來賺錢的。
其二,銀行做假賬的動力有,相對動機要小。尤其,相對那些民營企業來說。這一點是市場的盲點,市場總認為民營企業機制好,誠信好。如果在民營上市公司工作過,就會理解民營上市公司有天然做假賬造業績的動機。
其三,銀行之上的專業監管部門銀監會的職責是,防範金融違規造成的區域性、系統性金融危機。而其他行業沒有這種監管機構。
4,由第一條推出結論2,在銀行中,大多數機構和大V緊緊盯著招行、興業、浦發、民生、平安,屬於銀行中的熱門企業。尤其,興業和平安是最近兩年的重點推薦對象。
先說興業,興業的資產質量好,是因為貸款只佔其總資產四分之一,其餘是同業資產佔比較大。而同業資產中,因為交易對手是銀行及其他類金融機構,其風險較低。這就是興業的商業模式。
但是,興業最初以做房地產貸款起家,後來政策限制房地產貸款投放,於是,興業為了規避監管,把房地產貸款轉換成信託產品,再把信託產品收益權通過買入販售等形式做成同業業務,說白了和美國次級貸的增信模式一樣。只是次級貸的增信方式是評級機構評級和投行的包裝,興業同業的增信模式是其他銀行的信用擔保。
其他銀行學興業做同業,盈利不如興業,原因不在資產端,而在負債端。長期來說,興業的商業模式比其他銀行風險大。中短期來說,顯然是有利的。只要房地產市場不出現極端波動,興業風險為零。

民生之所以同業業務以票據為主,因為它的中小微業務中產生大量的票據,而這些票據也是中小微企業貸款的另一種增信方式。這也是民生商業特點決定的。

對於市場無數雙聰明的眼睛盯著的興業、民生,我採取迴避的態度。因為,從博弈的角度來看,我面臨更多的信息不對稱。

對於我來說,我看到了光大三點,一是上市以來,業績逐漸在改善;二是市場給予了其倒數第二的估值;三是下半年有市場情緒的催化劑。
正是在這個票上,我仔細看過它的3年年報,我找到了市場的盲點。而在興業的票上,我看到了我相對市場的盲點,
我在人少關注的時候,買入靜等估值修復以後賣出。因為,在這支票上,我不寄期望於賺企業成長的錢。我賺事件驅動下的估值修復的錢。

5,再說說,為什麼投資看報表這麼重要。如果仔細從頭到尾看完年報,尤其後面部分的財務報表附註及分部業務報告。
我們發現,寧波銀行公司業務盈利大降,資金業務盈利大增。再看地區分部業務,就明白何以如此了。
再例:浦發銀行分部業務,浙江地區利潤下降50%,其他地方增長彌補了這塊損失。在對比某些銀行,會明白更多東西。
再例:如果你認真看完某些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附註,會啞然失笑,它如此小心,以至於把很多資產換成了國債。

6,仔細研究白酒的年報,五糧液竟然出現多次經營淨現金流入遠低於淨利潤,讓人迷惑不解。而剛剛過去的2013年,不是一家企業學五糧液的辦法哦。先付款後發貨的商業運作模式下,出現這種情況,怎麼理解?

做投資完全信報表不靠譜,而不研究年報更不靠譜。

7,還有,做困境反轉的投資對象,研究年報會發現,業績彈性好的恰恰是同行中成本較高的企業。

8,年報也會讓我們發現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戰略缺點。
例如:某些企業的收購基本沒有為他提供什麼好處。民生的小微貸款不像吹的那樣好,人家年報中數據明顯擺在那兒。

9,再說說第二層思維:
這次白酒業調整中,每家都在經營犯錯。茅台不斷放開經銷商經營權和加大資本開支,五糧液的收購,瀘州老窖的挺價,都屬於錯誤時間做蠢事。
我就要進一步想,這些錯誤誰的長期影響大,這些錯誤會造成哪些同行得益?哪些錯誤容易糾正,哪些不容易糾正?

10,做投資,第二層思維和逆向思維尤其重要,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是好的投資,一般的公司更好、更快投資回報難道就不是好的投資?甚至,一家很爛的公司,現在可以全部買下來處置資產,並有較好的回報,難道不是極好的投資?

週末休息,梳理一下讀年報的看法及關於投資的思考。
08-02 10:17
查看對話贊助(5)回覆
波瀾壯闊-曲阜 回覆 龐加萊:
同意你的大部分看法。
1,我對持股是進行分類的,就是林奇的六種分類。每類企業的持股時間和盈利預期不一樣。只要達到盈利預期就賣出,尤其那種緩慢增長、穩定增長型企業。
2,我受格雷厄姆影響比較大,堅持低估買入,高估或合理賣出,基本不在乎持股期限。可以說,根本沒有這個概念。
3,我在企業長期做,也換了幾家公司,而且是跨行業跳槽。我感覺本人不適合成長股的投資方法,因為腦子里根深蒂固認為企業的未來不可知。
總之,我的方法更多借鑑格雷厄姆-施羅斯的風格。學習巴菲特、林奇的思想,但不採用他們的方法。不追求長期持股,不追求所謂十倍利潤。

民生銀行,我在2012年開始買,是我第一隻賺錢翻倍的股票。後來,又在這家公司賠錢。
我總結了兩點,一是第二次買入時的價格偏貴,沒有堅持深度安全邊際的原則;二是沒有獨立思考和深入研究,受雪球上樂觀情緒影響較大。
但是,我沒賣出。因為我的投資方法可能和其他人不一樣。我是用薪水逐月投資,每月發薪後,在我關注和研究的股票中比較那個更低估,哪個更有安全邊際,哪個最低就買那個。每月依次類推。
這就是月度平均成本投資法。這樣可以確保買的分散,更有安全邊際。像光大銀行這種有股票有50%以上收益,我就會賣出,換入更低估的。基本上持倉保持10只左右。

所以,我不期望牛市,更不期望通過通過股市實現財務自由。在這個社會上,能夠實現財務自由的人本身就是極少數人,通過股市實現財務自由的人更是極少數。

而且,我在職場做的相對還湊合。股市投資,對我來說,就是小賭怡情。可以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這種月度平均成本投資法,每個票下注都有限,最多三個月薪水。

而且,我更相信,通過這種月度平均成本投資法的長期(至少3-5年)實踐,才能慢慢摸索出價值投資的規律,及檢驗自己的估值分析能力、商業判斷能力、市場判斷能力。

在初學階段,最忌重倉、集中、長期投資。重倉、集中、長期投資的方法應該建立在真正掌握了股市規律,真正具備了商業判斷能力和估值分析能力的基礎上。

我真正研究和實踐價值投資至今不足兩年。我感覺還是謹慎些好。這個市場上聰明人太多了,把自己想的笨些,多學習,多觀察,多研究,少些自負,少些衝動,少些夢想,可能會活的更長。

我學習這兩年投資,總體的感覺是,股市和職場一樣,最終取決於投資者的心態、能力及持續的學習能力。一點也不容易,一點也不簡單。
想像投資很簡單,只要找到偉大的公司,買入並持有,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就像在職場上,喝幾碗心靈雞湯,就像打雞血一樣,認為自己也可以成為打工皇帝,一樣可笑。
08-02 12:57
查看對話贊助(4)回覆
銀行小碎催 回覆 云蒙:
銀行股行情一般是平安、興業打頭陣(中信是妖股),招行、民生、浦發跟上,四大是尾聲了,光大一拉,over。
08-01 22:06
查看對話贊助(2)回覆
56 : GS(14)@2014-08-05 14:25:0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05/news/ec_eca1.htm
集團啟動重組 光控急15%
憧憬光大集團整體上市 2014年8月5日




【明報專訊】光大集團籌劃逾十年的重組計劃終於接近完成,集團上周五宣布,獲中央批准由國有獨資企業改制成為股份制公司,財政部及匯金公司先後出資成立「光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再由此公司控股旗下各業務。市場憧憬光大集團的下一步是整體上市,引發資金湧入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光大控股(0165),該股昨日升14.8%。

據悉,2007年光大集團出於資金壓力,向匯金公司出讓旗下光大銀行(6818)控股權,此後匯金一直在尋求退出機會。經過這次重組,光大集團終於形成清晰的股權架構。

將改名「光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這次重組,光大總公司將改制為股份制公司,並改名為光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由財政部和匯金公司共同發起設立。而光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承繼原有的資產、負債、境內外機構和人員。

憧憬效中信集團方式上市

早前,光大控股首席執行官陳爽曾經指出,光大集團會先進行內部重組,待集團對旗下分支機搆有真正的控股地位後,才會考慮境外整體上市。他又曾表示會關注中信集團借殼中信泰富(0267)上市後的動態。

因此,市場期望光大集團重組完成後,整體上市的障礙亦大致被掃除,如果參考中信集團的方式,光大控股最有可能被借殼。光大控股昨日大升14.8%,而光大銀行及光大國際(0257)亦分別有2%至3%的升幅。

股價今年累計仍跌近4%

農銀國際指出,重組對光大控股來說絕對是好消息,因為該股股價長期落後,在消息公布前,今年至今累計仍下跌近4%,但參考受惠母公司重組消息的中信銀行(0998),今年至今累升逾兩成。

集團去年錄374億元利潤

現時光大集團旗下以金融業為主,擁有光大銀行、光大控股、光大期貨及光大永明人壽等公司,涵蓋銀行、證券、期貨及保險等業務。另外,亦有做垃圾發電的光大國際(0257)及酒店、會展與旅遊業務。集團去年資產總額2.54萬億元人民幣,並錄得374億元人民幣利潤。
57 : simonwor(34306)@2014-08-22 17:48:35

http://cn.mobile.reuters.com/art ... A020140819?irpc=932

路透基点:中国光大控股正筹集1.5亿美元贷款--TRLPC
2014年 8月 19日 星期二 18:26 BJT

路透香港8月19日 - 汤森路透旗下基点引述消息人士报导,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正筹集1.5亿美元四年期贷款。

这笔分期偿还的定期贷款,牵头行为韩国产业银行和产银亚洲金融,利率为较伦敦银行间拆放款利率(LIBOR)加码200个基点,在第三年结束时,有延长一年的选择权。

承贷2,000万美元或以上为主办行,综合收益253个基点,前端费为158个基点;承贷1,500-1,900万美元为安排行,综合收益248个基点,费用为143个基点;承贷1,000-1,400万美元为经理行,综合收益243个基点,费用为128个基点。

消息人士称,约七家银行已经承诺参贷,还有一家银行料将加入。

预定于9月12日签署,贷款资金料将于9月底开始提取。

资金将用于一般运营资本。

借款人为中国光大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在香港和中国大陆经营的金融服务公司。(完)

(编译 杜明霞;审校 张明钧)
58 : greatsoup38(830)@2014-09-25 00:04:34

盈利降10%,至4.5億,輕債
59 : GS(14)@2014-10-22 01:57:36

買汽車檢測公司
60 : GS(14)@2014-11-11 01:35:32

重組光大集團
61 : greatsoup38(830)@2014-11-21 01:59:29

2014-11-15 iM
光大控股:跨境投資如火如荼 內地海外共蘊良機   

在上月舉辦的光大控股投資者年會上,光大控股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陳爽為記者描繪了公司的投資版圖,他詳解光大控股(00165)逐漸多元化的發展思路,堅信作為跨境投資平台,公司無論是吸引外資,抑或是配合中國企業「走出去」,以跨境投資為主題的業務佈局都將獲得長足發展。

滬港通「千呼萬喚始出來」,為內地跨境投資開啓一道陽關大道,光大控股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陳爽說道:「真正的海外投資才剛剛開始。」

在光大系中負責資產管理業務的光大控股,以「大資產管理」為主體搭建四大營運平台,業務分別包括一級市場投資、二級市場投資、結構性融資及投資、飛機租賃。截至今年6月30日,光大控股旗下管理投資基金共22個,總募資規模達400億元。

陳爽樂觀地表示,作為在港成立且兼具國資背景的資產管理公司,光控在跨境投資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及文化優勢,資產管理規模在今年年底有望突破600億元。

市場關心的焦點除資產管理規模的大小外,還包括集團重組。自8月光大系發表集團重組公告後,光大控股股價應聲漲14.75%,其後更保持高歌猛進之勢足足月餘。本周二(11日)重組方案終塵埃落定,財政部與匯金公司分別認購光大股份公司44.33%及55.67%的註冊資本。

集團策略重組有助雙贏

完成重組後,雙方將共同持有光大香港的100%股份權益。財政部將以光大總公司100%的權益出資,而光大總公司將由國有獨資企業改為股份公司,並更名為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即光大股份公司),公告強調,建議重組並不會影響公司的營運。

光大控股目前仍持有3.37%的光大銀行股份,以及33.33%的光大證券股份,陳爽曾表示,希望集團重組後將這些股份悉數售予母公司。如今集團重組方案推出,股權脈絡漸清晰,光大控股剝離旗下光證和光銀股份,料將更快完成。

他解釋稱這並非為了套現獲利,而是一個策略性安排,相信對集團及公司是雙贏的好事。「今年開始已經在減持光大銀行股份,因為只是一個財務投資者,只有分紅部分才算收益,所以收益率就很低,甚至不到2%。而如果給了集團,集團是併表的,所有的股東權益都可以計算到集團的報表裏,那就是很有意義的。」

一級市場未來收益可觀

光控「輕裝上陣」指日可待,屆時資本收益率將直接反映核心業務情況,相信能夠有所提升。在核心業務中,一級市場屬最具規模的板塊,而PE(私募股權投資)與VC(風險投資)更蘊藏誘人收益。的而且確,動輒數十倍的回報任誰也心動,也難怪內地PE/VC機構近年來如雨後春筍紛紛落地,爭食蛋糕。

光大控股的PE投資回報可謂相當豐厚,2004年開始的中國特別機會基金,首期募資5000萬美元進入工業及服務業,獲得約17倍的回報。第二期投資加碼至1億美元,目前正處於退出期,根據已經退出的項目估算,大概有超過10倍的收益。而第三期基金以4億美元的投資規模,轉戰消費、服務、金融輔助行業,內地知名企業如貝因美、軟通動力、華大基因等均有覆蓋。

而VC板塊目前則有25個項目,已經在A股或新三板市場上市的企業有4家。陳爽預計,VC板塊即將進入密集的退出期,因此有望成為未來幾年的高收益板塊。面對收益可觀的驕人成績,陳爽卻話鋒一轉,直言今後不會再做綜合性的PE和VC業務。「原因很簡單,過去做這些有一定的投機性,抓到一個項目就投進去,但這個不會長遠。實際上應當往精細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所以開始慢慢設立專業類的基金。」

專業基金引導模式轉型

如2012年10月成立的醫療健康基金,首期共募集資金6億元人民幣,目前已基本完成投資。陳爽指出,中國醫療市場潛力巨大,投資項目表現亦亮麗。「中國老百姓在醫療上的花費佔GDP的比例在1.5%左右,成熟市場大約是8%,所以發展空間很大。」

醫療領域下再有細分,醫藥企業如吉大藥業、貝達藥業,醫療服務如美中宜和醫院,以及醫療器械。陳爽談起這些被投企業如數家珍,甚至用「聲譽鵲起」形容自己的醫療基金團隊,談起貝達藥業目前已進入上市靜默期,更是自豪滿溢。

同樣讓陳爽稱道不止的還有房地產基金。「2008年的時候,我們收購了雷曼兄弟旗下的中國房地產基金,當時的收購價很便宜,85萬美元,我們佔70%左右的股份,但這個團隊給光控帶來的價值非常大,實際上把房地產基金的做法都顛覆了。」

目前,光大安石中國房地產基金的資產規模達到256億人民幣,佔公司約六成比重,覆蓋住宅、商業項目。今年7月房地產基金再下一城,斥資17.61億元入股在新加坡上市的重慶商業地產商英利國際置業,補足了寫字樓產品的空缺。該基金每年4億的收益水平,讓陳爽力讚其表現「非常理想」。

央企背景併購優勢巨大

「現在基本上產業投資的佈局已經有了,我覺得現在新的機會就在於,中國面臨產業轉型。我們過去投了這麽多企業,基本上都是行業的龍頭企業,他們現在都具備了整合的能力,這時候我們能夠有效的幫助他們。」

陳爽解釋道,內地企業「走出去」並不是一句空談,光控投資的企業已然屹立行業前端,此時要走出國門,恰恰是公司拓展業務的大好契機。光大控股早在4年前開始海外併購業務,項目規模多在1億美元左右。今年已完成3家海外企業的併購項目,至年底或會再增1至2家。

如何操作?光控選擇具有高端技術的海外公司,通過併購70%至80%的股份,成為其絕對控股股東。引入國外先進技術後,與內地配對企業結合,加上光控的「金漆招牌」,在內地做大市場份額。整個項目需要4年以上,併購成功後,公司會通過上市逐漸退出,從而獲取收益。

「金漆招牌」當然是說光控具有獨特優勢。「這不是一般的PE機構能做的,因為我們和國資委下屬的央企之間有很多天然的聯系,我去敲門推銷屬於自己的技術就很順理成章,而且因為這是光大的就很有說服力。」他對海外併購業務的發展信心滿滿,認為會為公司帶來巨額收益,並透露未來會把這部分分拆出來,成為獨立的第五大業務板塊。

飛機租賃料將衝上雲霄

說起投資,無非是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夾層中尋寶,光控的四足鼎立中,為甚麽有飛機租賃自成一格?陳爽卻對這個板塊青睞有加,直言業績表現亮麗。僅今年上半年,光控分享的稅後利潤就達到3,740萬元,同比大增63%。自中國飛機租賃(01848)今年7月11日上市至今,股價已然翻了一倍,本周四(13日)更爆升11.9%,衝上10元關口,市場信心不言而喻。

「飛機租賃這個行業,開始時大家也是有懷疑,到把她正式推向資本市場,現在連長和系主席李嘉誠也希望進入這個行業,所以未來我們非常看好。」陳爽不吝表示,經過這幾年的營運,中國飛機租賃已打下堅實基礎,未來必將成為行業翹楚。

「或許這話有點狂,但我們確實在幾個地方都具備優勢。一是買飛機,內地的租賃公司要通過國家專門指定的採購方,我們是直接從海外自己訂購,價格就有優勢。第二個就是融資方面,我們已經完全市場化了,而且海外融資的成本較內地低很多,所以也有優勢。」他續稱,利用光大控股的資產管理背景,飛機可以完成資產證券化,換言之,業務既有實業基礎,又兼備金融性質,雙重能力在業內尚屬獨有。陳爽透露,今年還將建立飛機拆卸公司,在處理老舊飛機時,可以自主銷售或拆卸,相信這也會成為未來的競爭力。

陳爽Profile

職務:光大控股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公職:香港金融發展局非官方委員、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名譽主席、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副主席

事業:曾任交通銀行總行法律事務室處長

學歷: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碩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法律文憑

美股一枝獨秀

縱橫金融界十餘載,加入光控亦超過13年,陳爽率領光控愈闖愈勇,對市場動向的把握不可不提。儘管如今滬港通暢行無阻,他並未因此認為A股就將迎來牛市,相反,他說:「今年是美國股市一枝獨秀,明年有可能還是這樣。」

為何獨看好美股?且聽他娓娓道來:「美國退出QE,就算美聯儲不加息,資金成本也會上升,美元就會升值,資金就會流向美國。我年初已說,不要覺得估值太高,應該買美股。」

至於港股,陳爽認為表現在美股與A股之間,但受到A股影響更大。儘管傳統製造業被指強弩之末,他仍對高端機械製造業寄予厚望,並指實業方能興邦。此外,醫療、環保、信息技術以及文化產業均是他看好的領域。

三員猛將齊談投資要義

今年光大控股投資年會在廈門舉行,與會者約有400人,盛況一時。除光控的掌舵人外,記者亦邀請多位投資官指點迷津,詳解麾下投資基金的業務表現與投資思路。

楊平:看好海外債市

光大控股首席投資官楊平介紹,截至今年9月,光控的二級市場業務包括股票、PIPE(私人投資公開股票)等,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16億元,重點關注境外已上市證券的投資機會,海外投資中,光控可以幫客戶規避滙率風險,談到很好的融資成本,以適度的槓桿,建立高收益的債券組合。

他續稱,外國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治理和透明度缺乏信任,會導致一定的風險溢價,且投資海外債市可以實現全球資產分散配置,投資回報目前樂觀。

以光大安心債券基金為例,截至今年9月,第一批與第二批募集的優先類產品收益率分別實現15.55%和16.38%,劣後類的收益率則錄得35.97%及37.43%。

潘穎:內房理性整合

光大安石首席執行官潘穎介紹,房地產美元投資現有4個住宅項目、2個商業項目;人民幣投資的存量規模約為160億元,已退出項目則達80億元,收益率在14%左右。

他不諱言,內地房地產行業持續下行對其投資造成一定壓力,因此基金設有非常嚴格的風險委員會進行審核,投資以後亦可即時監控,甚至可直接接手開發商的現場管理工作。內地樓市一路被各方唱淡,潘穎卻稱投資機會仍存在,只要做好定位調查和風險監控,樓市投資絕非窮途末路。

不過,潘穎坦言:「開發商閉着眼睛賺錢的時代肯定已經結束。」言下之意,房地產市場將迎來趨於理性的行業整合,未來的房企需要更專業的團隊、更雄厚的資金,方能生存。行業的整合將帶來投資模式的改變。「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開發商去和金融資本結合,持有物業而非單純銷售,REITS(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資產證券化,這些會愈來愈多。」

許偉國:基建生於其時

今年4月,光大控股成立山東高速光控產業基金,目前已完成第一輪18億人民幣募資,該基金首席投資官許偉國稱,整個基金的目標是50億至80億人民幣,以80億為上限,目前正陸續接受內地投資者的融資,基金追求13%至16%的合理回報。

「這個基金的投資範圍很廣,所有基礎建設相關的,城市發展相關的,都可以做。重點範圍包括清潔能源,如天然氣、太陽能、風電,以及城市綜合發展,如停車場,這兩項的投資額佔到六至七成。其餘投資領域涵蓋如市政環保、節能減排、交通物流及基建相關。」

內地經濟不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日益縮水,此時投資基建項目,城門失火,會否殃及池魚?許偉國笑稱,這反而恰好是投資的好機會。「我們現在是在剛剛開始投資的階段,環境變差,那麽我們去和對家談條款的時候反而會容易很多。雖然內地GDP增速明顯放緩,然而各個地區、各個行業之間不能一概而論,還是有高速增長的行業。」

楊平

職務:光大控股首席投資官及管理決策委員會成員

事業:曾任南方證券研究所負責人

學歷: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學士

潘穎

職務:光大控股管理決策委員會成員、光大控股房地產投資及基金募集負責人、光大安石首席執行官

事業:曾任職於國家外滙管理總局外滙儲備交易處並設立中國人民銀行全資子公司華安投資(香港)、曾設立光大海基資本並擔任首席執行官

學歷: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學士

許偉國

職務:光大控股山東高速光控產業基金首席投資官

事業:曾任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部執行董事、

曾任香港寳華集團董事、曾任新興市場投資合夥公司董事

學歷: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香港大學經濟學士學位
62 : greatsoup38(830)@2014-11-21 02:23:37

2014-11-15 iM
光大控股:跨境投資如火如荼 內地海外共蘊良機   

在上月舉辦的光大控股投資者年會上,光大控股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陳爽為記者描繪了公司的投資版圖,他詳解光大控股(00165)逐漸多元化的發展思路,堅信作為跨境投資平台,公司無論是吸引外資,抑或是配合中國企業「走出去」,以跨境投資為主題的業務佈局都將獲得長足發展。

滬港通「千呼萬喚始出來」,為內地跨境投資開啓一道陽關大道,光大控股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陳爽說道:「真正的海外投資才剛剛開始。」

在光大系中負責資產管理業務的光大控股,以「大資產管理」為主體搭建四大營運平台,業務分別包括一級市場投資、二級市場投資、結構性融資及投資、飛機租賃。截至今年6月30日,光大控股旗下管理投資基金共22個,總募資規模達400億元。

陳爽樂觀地表示,作為在港成立且兼具國資背景的資產管理公司,光控在跨境投資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及文化優勢,資產管理規模在今年年底有望突破600億元。

市場關心的焦點除資產管理規模的大小外,還包括集團重組。自8月光大系發表集團重組公告後,光大控股股價應聲漲14.75%,其後更保持高歌猛進之勢足足月餘。本周二(11日)重組方案終塵埃落定,財政部與匯金公司分別認購光大股份公司44.33%及55.67%的註冊資本。

集團策略重組有助雙贏

完成重組後,雙方將共同持有光大香港的100%股份權益。財政部將以光大總公司100%的權益出資,而光大總公司將由國有獨資企業改為股份公司,並更名為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即光大股份公司),公告強調,建議重組並不會影響公司的營運。

光大控股目前仍持有3.37%的光大銀行股份,以及33.33%的光大證券股份,陳爽曾表示,希望集團重組後將這些股份悉數售予母公司。如今集團重組方案推出,股權脈絡漸清晰,光大控股剝離旗下光證和光銀股份,料將更快完成。

他解釋稱這並非為了套現獲利,而是一個策略性安排,相信對集團及公司是雙贏的好事。「今年開始已經在減持光大銀行股份,因為只是一個財務投資者,只有分紅部分才算收益,所以收益率就很低,甚至不到2%。而如果給了集團,集團是併表的,所有的股東權益都可以計算到集團的報表裏,那就是很有意義的。」

一級市場未來收益可觀

光控「輕裝上陣」指日可待,屆時資本收益率將直接反映核心業務情況,相信能夠有所提升。在核心業務中,一級市場屬最具規模的板塊,而PE(私募股權投資)與VC(風險投資)更蘊藏誘人收益。的而且確,動輒數十倍的回報任誰也心動,也難怪內地PE/VC機構近年來如雨後春筍紛紛落地,爭食蛋糕。

光大控股的PE投資回報可謂相當豐厚,2004年開始的中國特別機會基金,首期募資5000萬美元進入工業及服務業,獲得約17倍的回報。第二期投資加碼至1億美元,目前正處於退出期,根據已經退出的項目估算,大概有超過10倍的收益。而第三期基金以4億美元的投資規模,轉戰消費、服務、金融輔助行業,內地知名企業如貝因美、軟通動力、華大基因等均有覆蓋。

而VC板塊目前則有25個項目,已經在A股或新三板市場上市的企業有4家。陳爽預計,VC板塊即將進入密集的退出期,因此有望成為未來幾年的高收益板塊。面對收益可觀的驕人成績,陳爽卻話鋒一轉,直言今後不會再做綜合性的PE和VC業務。「原因很簡單,過去做這些有一定的投機性,抓到一個項目就投進去,但這個不會長遠。實際上應當往精細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所以開始慢慢設立專業類的基金。」

專業基金引導模式轉型

如2012年10月成立的醫療健康基金,首期共募集資金6億元人民幣,目前已基本完成投資。陳爽指出,中國醫療市場潛力巨大,投資項目表現亦亮麗。「中國老百姓在醫療上的花費佔GDP的比例在1.5%左右,成熟市場大約是8%,所以發展空間很大。」

醫療領域下再有細分,醫藥企業如吉大藥業、貝達藥業,醫療服務如美中宜和醫院,以及醫療器械。陳爽談起這些被投企業如數家珍,甚至用「聲譽鵲起」形容自己的醫療基金團隊,談起貝達藥業目前已進入上市靜默期,更是自豪滿溢。

同樣讓陳爽稱道不止的還有房地產基金。「2008年的時候,我們收購了雷曼兄弟旗下的中國房地產基金,當時的收購價很便宜,85萬美元,我們佔70%左右的股份,但這個團隊給光控帶來的價值非常大,實際上把房地產基金的做法都顛覆了。」

目前,光大安石中國房地產基金的資產規模達到256億人民幣,佔公司約六成比重,覆蓋住宅、商業項目。今年7月房地產基金再下一城,斥資17.61億元入股在新加坡上市的重慶商業地產商英利國際置業,補足了寫字樓產品的空缺。該基金每年4億的收益水平,讓陳爽力讚其表現「非常理想」。

央企背景併購優勢巨大

「現在基本上產業投資的佈局已經有了,我覺得現在新的機會就在於,中國面臨產業轉型。我們過去投了這麽多企業,基本上都是行業的龍頭企業,他們現在都具備了整合的能力,這時候我們能夠有效的幫助他們。」

陳爽解釋道,內地企業「走出去」並不是一句空談,光控投資的企業已然屹立行業前端,此時要走出國門,恰恰是公司拓展業務的大好契機。光大控股早在4年前開始海外併購業務,項目規模多在1億美元左右。今年已完成3家海外企業的併購項目,至年底或會再增1至2家。

如何操作?光控選擇具有高端技術的海外公司,通過併購70%至80%的股份,成為其絕對控股股東。引入國外先進技術後,與內地配對企業結合,加上光控的「金漆招牌」,在內地做大市場份額。整個項目需要4年以上,併購成功後,公司會通過上市逐漸退出,從而獲取收益。

「金漆招牌」當然是說光控具有獨特優勢。「這不是一般的PE機構能做的,因為我們和國資委下屬的央企之間有很多天然的聯系,我去敲門推銷屬於自己的技術就很順理成章,而且因為這是光大的就很有說服力。」他對海外併購業務的發展信心滿滿,認為會為公司帶來巨額收益,並透露未來會把這部分分拆出來,成為獨立的第五大業務板塊。

飛機租賃料將衝上雲霄

說起投資,無非是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夾層中尋寶,光控的四足鼎立中,為甚麽有飛機租賃自成一格?陳爽卻對這個板塊青睞有加,直言業績表現亮麗。僅今年上半年,光控分享的稅後利潤就達到3,740萬元,同比大增63%。自中國飛機租賃(01848)今年7月11日上市至今,股價已然翻了一倍,本周四(13日)更爆升11.9%,衝上10元關口,市場信心不言而喻。

「飛機租賃這個行業,開始時大家也是有懷疑,到把她正式推向資本市場,現在連長和系主席李嘉誠也希望進入這個行業,所以未來我們非常看好。」陳爽不吝表示,經過這幾年的營運,中國飛機租賃已打下堅實基礎,未來必將成為行業翹楚。

「或許這話有點狂,但我們確實在幾個地方都具備優勢。一是買飛機,內地的租賃公司要通過國家專門指定的採購方,我們是直接從海外自己訂購,價格就有優勢。第二個就是融資方面,我們已經完全市場化了,而且海外融資的成本較內地低很多,所以也有優勢。」他續稱,利用光大控股的資產管理背景,飛機可以完成資產證券化,換言之,業務既有實業基礎,又兼備金融性質,雙重能力在業內尚屬獨有。陳爽透露,今年還將建立飛機拆卸公司,在處理老舊飛機時,可以自主銷售或拆卸,相信這也會成為未來的競爭力。

陳爽Profile

職務:光大控股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公職:香港金融發展局非官方委員、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名譽主席、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副主席

事業:曾任交通銀行總行法律事務室處長

學歷: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碩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法律文憑

美股一枝獨秀

縱橫金融界十餘載,加入光控亦超過13年,陳爽率領光控愈闖愈勇,對市場動向的把握不可不提。儘管如今滬港通暢行無阻,他並未因此認為A股就將迎來牛市,相反,他說:「今年是美國股市一枝獨秀,明年有可能還是這樣。」

為何獨看好美股?且聽他娓娓道來:「美國退出QE,就算美聯儲不加息,資金成本也會上升,美元就會升值,資金就會流向美國。我年初已說,不要覺得估值太高,應該買美股。」

至於港股,陳爽認為表現在美股與A股之間,但受到A股影響更大。儘管傳統製造業被指強弩之末,他仍對高端機械製造業寄予厚望,並指實業方能興邦。此外,醫療、環保、信息技術以及文化產業均是他看好的領域。

三員猛將齊談投資要義

今年光大控股投資年會在廈門舉行,與會者約有400人,盛況一時。除光控的掌舵人外,記者亦邀請多位投資官指點迷津,詳解麾下投資基金的業務表現與投資思路。

楊平:看好海外債市

光大控股首席投資官楊平介紹,截至今年9月,光控的二級市場業務包括股票、PIPE(私人投資公開股票)等,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16億元,重點關注境外已上市證券的投資機會,海外投資中,光控可以幫客戶規避滙率風險,談到很好的融資成本,以適度的槓桿,建立高收益的債券組合。

他續稱,外國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治理和透明度缺乏信任,會導致一定的風險溢價,且投資海外債市可以實現全球資產分散配置,投資回報目前樂觀。

以光大安心債券基金為例,截至今年9月,第一批與第二批募集的優先類產品收益率分別實現15.55%和16.38%,劣後類的收益率則錄得35.97%及37.43%。

潘穎:內房理性整合

光大安石首席執行官潘穎介紹,房地產美元投資現有4個住宅項目、2個商業項目;人民幣投資的存量規模約為160億元,已退出項目則達80億元,收益率在14%左右。

他不諱言,內地房地產行業持續下行對其投資造成一定壓力,因此基金設有非常嚴格的風險委員會進行審核,投資以後亦可即時監控,甚至可直接接手開發商的現場管理工作。內地樓市一路被各方唱淡,潘穎卻稱投資機會仍存在,只要做好定位調查和風險監控,樓市投資絕非窮途末路。

不過,潘穎坦言:「開發商閉着眼睛賺錢的時代肯定已經結束。」言下之意,房地產市場將迎來趨於理性的行業整合,未來的房企需要更專業的團隊、更雄厚的資金,方能生存。行業的整合將帶來投資模式的改變。「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開發商去和金融資本結合,持有物業而非單純銷售,REITS(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資產證券化,這些會愈來愈多。」

許偉國:基建生於其時

今年4月,光大控股成立山東高速光控產業基金,目前已完成第一輪18億人民幣募資,該基金首席投資官許偉國稱,整個基金的目標是50億至80億人民幣,以80億為上限,目前正陸續接受內地投資者的融資,基金追求13%至16%的合理回報。

「這個基金的投資範圍很廣,所有基礎建設相關的,城市發展相關的,都可以做。重點範圍包括清潔能源,如天然氣、太陽能、風電,以及城市綜合發展,如停車場,這兩項的投資額佔到六至七成。其餘投資領域涵蓋如市政環保、節能減排、交通物流及基建相關。」

內地經濟不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日益縮水,此時投資基建項目,城門失火,會否殃及池魚?許偉國笑稱,這反而恰好是投資的好機會。「我們現在是在剛剛開始投資的階段,環境變差,那麽我們去和對家談條款的時候反而會容易很多。雖然內地GDP增速明顯放緩,然而各個地區、各個行業之間不能一概而論,還是有高速增長的行業。」

楊平

職務:光大控股首席投資官及管理決策委員會成員

事業:曾任南方證券研究所負責人

學歷: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學士

潘穎

職務:光大控股管理決策委員會成員、光大控股房地產投資及基金募集負責人、光大安石首席執行官

事業:曾任職於國家外滙管理總局外滙儲備交易處並設立中國人民銀行全資子公司華安投資(香港)、曾設立光大海基資本並擔任首席執行官

學歷: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學士

許偉國

職務:光大控股山東高速光控產業基金首席投資官

事業:曾任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部執行董事、

曾任香港寳華集團董事、曾任新興市場投資合夥公司董事

學歷: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香港大學經濟學士學位
63 : GS(14)@2015-02-03 01:15:47

光大證券買新鴻基證券
64 : greatsoup38(830)@2015-02-03 01:45:04

40.95億賣新鴻基金融70%股權
65 : greatsoup38(830)@2015-03-30 17:08:27

盈利增2倍,至22億,180億可變現資產
66 : qt(2571)@2015-05-30 09:54:37

http://cn.reuters.com/article/2015/05/28/idCNL3S0YI65420150528

中港個股:光大控股放棄參與旗下光大證券A股增發,因後者將發行H股

路透上海5月28日- 中國大型券商--光大證券週四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光大控股已決定放棄參與公司的A股定向增發,因光大證券將發行H股,若參與A股增發可能會涉及證券法所列的短線買賣情況。

去年11月,光大證券提出擬向光大控股等在內的不超過10名投資者增發至多6億A股,其中光大控股承諾認購不超過2,000萬股。 今年3月,光大證券公佈H股發行方案,擬發行至多6.8億H股,並授予簿記管理人不超過1億股H股的超額配售權。

公告指出,光大控股認為H股發行方案實施過程中,因國有股減持政策可能引起股份變動情況,可能受到證券法第四十七條相關規定的製約限制,光大控股決定不再認購光大證券定向增發股票。

證券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的股東,將其持有公司股票在買入後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六個月後又買入,所得收益歸公司所有。

光大證券同時調整A股增發計劃的募集資金投向,刪除了原有的境內外證券類資產收購及投入項目,以及向光大幸福國際租賃公司的投入。 調整後的募資運用包括:拓展綜合金融服務、以資本中介業務為核心打開業績增長空間、加大信息系統的資金投入。

上述募資投向調整主要是為了理順公司A股增發和H股發行的資金投向上的重疊。 在光大證券H股發行方案中,其募集資金投向之一就是境內外證券類資產收購及投入。

光大證券A股週三收報34.41元,過去一個月累計下跌2.2%。 (完)
67 : qt(2571)@2015-07-04 11:28:04

http://cn.reuters.com/article/2015/07/02/idCNL3S0ZI1N620150702

香港個股:光大控股戰略入股嘉寶集團,涉資逾10億元人民幣

路透香港7月2日- 中國金融控股企業--光大控股週四稱,將通過旗下兩家有限合夥企業參與房地產商--上海嘉寶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股非公開發行,涉資共約10.54億元人民幣。

光大控股的新聞稿稱,將透過上海安霞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及北京光控安宇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分別以約3.82億元及6.72億元,認購約3,463萬股及6,100萬股,完成股份認購後將成為嘉寶集團的重要戰略股東。

通過這次戰略入股,光大控股股旗下的光大安石資產管理平台將與嘉寶集團協作,在多個領域進行拓展,包括以光大控股的金融資本實力為嘉寶集團提供支援,同時嘉寶集團亦將支持光大控股進一步加強跨境資本市場聯動;雙方協同發展房地產資產管理等輕資產業務;在智慧建築、智慧家居、智慧城市等領域進行探索,實現傳統房地產資產的互聯網、物聯網化。

嘉寶實業是次非公開發行合計高至1.81億股,涉及金額19.95億元,公司於5月26日停牌,今日復牌交易早盤收報跌停至12.47元人民幣。

光大控股早盤尾段股價偏軟,跌近3%,過去一個月跌逾12%。 (完)
68 : GS(14)@2015-07-17 17:03:09

盈喜
69 : greatsoup38(830)@2015-09-02 01:07:49

盈利增3倍,至20億,輕債
70 : greatsoup38(830)@2015-12-08 01:53:16

2015-11-22 HT

乘「走出去」順風車 光控緊握併購良機   

內地資本市場大門漸開,資金出海之風愈演愈烈,光大控股(00165)作為跨境資產管理平台,自然不能錯過這股熱潮。在上周舉行的光大控股投資年會中,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陳爽坦言,當前正是海外併購的良機,光控望以中國的Blackstone為目標,順勢而為進行投資。

滬港通在周二(17日)迎來一周年紀念,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出席慶祝酒會時稱,預計明年將同時推出深港通及滬港通升級版,內地資本市場開放有望再邁一步。正如他此前在網誌中寫道,金融資源進行全球化配置的時代正在到來。

光大控股執董陳爽所見略同,他直言,一切投資都應該順勢而為:「過去我們在內地設立的基金,開始慢慢尋求海外發展,尤其是現在人民幣滙率面對一定壓力,投資海外是一個非常好的多元化資產平衡的道路。」

光大控股為央企「光大系」的一員,主營跨境資產管理業務,旗下基金管理分設四大板塊,分別是一級市場基金、二級市場基金、夾層基金及首譽光控資產管理。此外,亦利用公司的自有資金進行投資,包括資本投資及融資、結構性投融資及飛機租賃。今年上半年,公司錄得純利32.26億元,按年升179.95%;香港業務中,基金管理業務實現稅前盈利10.3億元,同比增長79%,自有資金投資部分則大升377%至5.77億元。

一級市場產業細化

各板塊中,一級市場基金佔比最重,除私募基金之外,亦有創投基金、產業投資基金與併購基金。陳爽回憶,自己2004年加入光控之時,投行業務剛剛起步,乘外資進入內地的東風,開始了跨境資產管理。至2007年,他接掌光控CEO,恰逢金融危機爆發,環球資產價格驟跌,配合內地「走出去」的政策,反倒為投資海外市場創造出有利條件。

「我們在雷曼兄弟破產前一個月,完成了對亞洲雷曼的收購,當時花了85萬美元,到現在就成為了房地產基金板塊,這時候開始逐步從傳統的PE、VC基金,向產業化方向走。」產業化轉型的方向之一,選在醫療領域。2012年10月,公司成立第一期醫療健康基金,募資6億元人民幣投資於6個項目,其中,華大基因投資額達4億元人民幣,以上市後5倍估值計算,收益率可高達25倍。有見及此,公司又於今年募集10億元人民幣設立第二期基金,并將視綫投向海外市場,據悉已完成對中國中藥、修正藥業及美國Ambrx的投資。

醫療市場的巨大潛力有目共睹,光控想從其中分得一杯羹,自然不難理解。不過,對於近來飽受質疑的機械製造業,陳爽卻看高一綫:「過去公司在機械製造業的幾次投資中都賺大錢,所投資的金風科技(02208)、中國高速傳動(00658)、安徽應流(滬:603308)等公司,都是內地龍頭企業。而光控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內地的行業水平實在太過落後,國家也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的國策,我相信這個行業的前景非常光明。」

看好FinTech及基設

一眾行業之中,如今風頭最勁的莫過於互聯網金融(FinTech),「互聯網+」的風潮吹過,幾乎所有企業都趨之若鶩,陳爽又是否看好?他直言不諱,認為行業並不規範。「過去這個行業比較混亂,監管不足,例如傳統銀行需要交存款準備金,但是網上銀行不需要,這就是在不公平的狀態下去競爭,而P2P企業也死了一大半,這些都需要國家來規範。」

話鋒一轉,他指出,當行業完成調整之後,才是投資的好時機。「逐步出台有關政策之後,互聯網金融會迎來快速發展。原來我們是旁觀者,那些死掉的企業就是在給我們上課,到現在,可能正是開始進入的時候。」他透露,光控正在美國及內地物色互聯網金融公司,並已夥拍軟銀及人人網共同投資美國SoFi公司。SoFi由史丹福大學學生貸款做起,應收帳款打包後獲3A信用評級,故融資成本較低,提供不菲的盈利空間。陳爽不吝看好之餘,亦表明未來會繼續與人人網合作,共同投資互聯網金融領域。

提及下一步計劃,陳爽補充,光控正在籌劃設立空港及基礎設施基金,計劃在未來3年至5年內,在歐洲完成數個機場及一些基礎設施項目的併購。「一方面這可以和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通過這些機場的併購,可以帶動內地的物流等基礎設施行業出海,譬如在機場的物流園區,以後從中國出海的物流中轉站就不僅僅局限於法蘭克福、慕尼黑,也可以是希臘、圖盧茲。」

他續稱,歐元貶值近三成後已漸企穩,此時收購歐洲資產是大好時機。另外,海外基礎設施項目擁有穩定現金流,未來若進行資產證券化,相信亦符合內地投資者的需求。「這個基金的規模會比較大,因為基礎設施對於資金的需求很旺盛,所以針對這部分,今年我們會成立Fund of Funds,希望規模能達到50億至100億元人民幣,絕大部分會用在基礎設施基金裏面。」

行業整合一箭雙雕

選擇行業和公司,只是投資的第一步,陳爽認為,更重要的在於後期整合。「我想做的,是希望能夠收購到中國真正需要的東西。過去在中國的產業發展中,很多產業鏈的建設是不完整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缺陷。其實在海外併購中,整合比收購要困難很多。」

例如耳熟能詳的銀聯商務,近年在香港市場亦頗進取,原來正是光大控股在收購之後進行了整合。「最初銀聯是在全國各地分散設立子公司,互相之間並沒有太多聯繫,我們先後入股了銀聯上海和銀聯廣州,之後這兩家一合併,繼而整合全國資源,才出現了現在的銀聯商務。」

而在跨境投資之中,光控憑藉國企背景,收購海外企業更具優勢。「像我們全球併購基金最近投資的美國公司BEP,做汽車的自動化檢測,Tesla也是重要客戶,我們就幫助她在中國開拓市場,同時進軍航空航天領域,是一個雙贏局面。」通過成為海外企業的控股股東,光控將先進技術引入內地,並與內地配對企業結合,一方面幫助國外企業在內地增加市場份額,另一邊廂,提升內地行業水平,可謂一箭雙雕。

逐步降低IPO退出

整合為企業增值,亦提升基金的投資回報。據介紹,VC基金旗下共25個項目,總規模接近10億元人民幣,僅中節能風電(滬:601016)一項就已收回所有成本,另有6家企業於新三板上市。至於PE基金,自2004年成立第一期以來,總規模累計達6.5億美元,首期回報率為10倍,第二期與之相若,第三期亦已進入退出階段。

不過,為挽救股災,中證監一度中斷內地IPO進程,更有甚者,規定自7月8日起的6個月內,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及重要股東均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股份。陳爽坦言,政策收緊令項目退出受阻,未來一旦政策放鬆,會立即開始項目的退出。「過去我們主要依靠IPO退出,佔所有投資項目的60%,未來會減少至40%,因為對行業的把握能力愈來愈強之後,不一定要通過IPO退出,可能會做更多行業整合的工作。」

光控迄今上市的項目有16個,仍未退出的則有71個,其中,投資期超過4年的佔25%。陳爽表示,投資項目的退出期可長達10年,光控作為長期投資者,並不會急於一時。

二級市場拉動AUM

截至6月30日,光控旗下投資基金有30個,募資總額達517億港元,陳爽預期,有信心保持資產管理規模(Asset Under Management,AUM)30%的按年增速。而帶動AUM增長的最大動力,並非來自一級市場基金,而是以二級市場基金為引擎。

「PE是長期投資,現在這部分規模已經不小,未來不太可能帶動增長。相比之下,二級市場的發展速度可能會超越PE,這和內地投資者,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希望能夠配置海外資產的大趨勢,是分不開的。」

目前,二級市場基金業務以固定收益類產品和環球對冲類產品為主,旗下共管理15個基金和專戶,總規模逾17億美元。投資成績亦不俗,如2012年7月成立的光大動態阿爾法基金,至今年6月底累計回報率為51.1%。他表示,未來會申請更多投資資格牌照,及增加投資額度,同時豐富產品,以滿足投資者需求。

光證光行 何去何從?

去年11月11日,光大集團重組方案塵埃落定,分別由財政部與滙金公司持有44.33%及55.67%的註冊資本,而光大集團再持有光控49.74%股份。市場最關心的,莫過於光控仍持有的光大證券(滬:601788)29.16%股份,及光大銀行(06818)3.37%股份,究竟如何處理?

早在約20年前,光大控股先後收購光大銀行及光大證券的部分股權,為的是創造協同效應。陳爽坦言:「誰擁有好資產,誰就擁有未來,這正是光大控股的優勢,並不是集團給我一筆資金,讓我的業績好看一點,其實是一個雙贏。」

時至今日,光控已與集團達成一致,計劃將這兩項資產重新整合到集團內部。陳爽強調,絕對不會在二級市場進行買賣套利,原計劃今年內完成部分整合工作,惟面對中證監的嚴格政策,無法完成亦是無奈。

光大安石 劍指一綫城市

光大控股於2008年收購原雷曼兄弟中國房地產團隊之後,引入英國Ashmore作為戰略夥伴,自此成立光大安石房地產基金。旗下分設美元及人民幣基金,美元基金以股權方式投資,第一期覆蓋6個項目,其中4個完成退出,已實現100%的投資及8%的收益。人民幣基金以債權投資為主,現有13個項目,AUM達189億元。

打造大融城商業版圖

光大安石首席執行官潘穎認為,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基金的投資方向是收購優質資產,如一綫城市核心地區的寫字樓,下一個目標是北京、上海、廣州的城市綜合體項目。不過,投資對象並不局限於商業地產,工業地產如物流園、文化地產如電影院,及住宅項目,均在考慮範圍之內。

近年來,內地多家房企宣布向輕資產轉型,潘穎笑言,這恰恰是安石基金的模式,而安石亦不排斥與房企展開合作。繼去年入股重慶發展商英利國際置業之後,安石基金又入股上海嘉寶實業(滬:600622),共同在內地推進「大融城」商業綜合體項目的布局。

大融城是光控自創品牌,目前有三家已經開業;兩家即將開業;一家在建。其中,上海大融城計劃明年5月開業,目前招租情況理想,預計招租率為80%至90%。而經已開業的重慶觀音橋大融城項目,投資回報率超過30%。潘穎表示,計劃在5年內打造全國25個大融城的商業版圖,未來會瞄準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武漢及天津等市場。

此外,資產配置亦開始走向海外。潘穎介紹,海外直接拿地、起樓的模式並不成熟,基金無法承擔開發風險,因此更願意投資成熟物業。基金首選是美國,已在舊金山、洛杉磯等地嘗試投資,現金收益率料在4%以上,未來退出時相信會有雙位數回報。
71 : Louis(1212)@2016-02-27 13:18:44

熱烈祝賀中資全面接管香港:

光大百億購大新金融中心 全港第二貴商廈
光大控股(0165)剛公布,該公司落實以100億元向爪哇(0251)購入灣仔大新金融中心全幢,成全港第二貴商廈。項目位於灣仔告士打道108號,佔地26705方呎,樓高39層,現有樓面400113方呎,另有158個車位,呎價約24992元。該公司指,物業將用作集團及光大香港等公司之辦公室,餘下樓面將會出租。



灣仔大新金融中心 100億放售 全幢樓面逾42萬呎 近全數租出
015年11月19日

http://ps.hket.com/content/99583 ... %E6%94%BE%E5%94%AE/









市場連環錄大額商廈買賣,消息指,爪哇近期暗盤放售灣仔大新金融中心全幢,總樓面逾42萬平方呎,市值約100億元 。

中資機構 尋核心區全幢商廈

消息指,灣仔大新金融中心全幢商廈於市場暗盤放售,意向價約100億元。項目位處告士打道,屬區內核心商業地段,加上項目總樓面達42.3萬平方呎,具一定規模,物業質素頗佳。消息指,不少中資機構仍在本港尋求核心區全幢商廈,惟中環具規模的商廈幾近零放盤,繼而轉至灣仔及邊綫商業區,故對大新金融中心亦有一定興趣,惟項目價值達百億元,相信仍需時間與業主洽淡。

事實上,市場近日錄得百億元商廈買賣,涉及物業為同地段,告士打道美國萬通大廈全幢獲內地民企恒大地產以125億元承接,物業樓高26層,用戶包括原業主華置集團作總部,總樓面約34.5萬平方呎,現時出租率百分百。若以125億元成交價計,平均呎價高見3.6萬元,成交盡破歷來最大額商廈買賣,以及最貴呎價紀錄。由於同地段已錄大額成交,相信大新金融中心亦獲大機構注視。

大新金融中心於1991年落成,物業共提供42.3萬平方呎樓面,地下及1樓為舖位,共有兩個地舖,而2至4樓為停車場,其餘則為寫字樓樓面,樓高38層。由於物業於落成後不久,即由大新銀行大手承租,故該銀行獲大廈命名權,一直保留至今。

實用率高 擁部分海景

寫字樓每層面積約12,088平方呎,租客多租用全層單位。景觀上,物業前方有華潤大廈等建築物,單位只享有部分海景,景觀仍算開揚。值得留意,物業最大優點,是實用率達90%至93%,項目價值亦較高。目前物業幾近全數租出,呎租約45元,最大租客為大新銀行,共租用6層寫字樓及兩層舖位,作為銀行總部,至今近20年。另外,發展商爪哇總部設在大廈25樓及26樓。

隨着滬港通落實,加上深港通有望快將推出,中資機構積極在港租寫字樓,除了紛在中環設據點外,亦有機構落戶灣仔告士打道商廈,如英皇旗下灣仔告士打道60號目前正翻新,中資機構華融資產管理落實承租全幢,涉及樓面約11萬平方呎,月租約470萬元,呎租約43元。事實上,近日中國人壽海外以58.5億元,向會德豐購入紅磡One HarbourGate全幢商廈,連同恒大地產購入美國萬通大廈,反映中資機構對本港甲廈極感興趣。
72 : greatsoup38(830)@2016-02-27 22:47:32

商廈持續有市場
73 : GS(14)@2016-02-29 01:39:31

251 賣物業予165
74 : GS(14)@2016-02-29 02:15:38

165 買 251 大新金融中心
75 : greatsoup38(830)@2016-03-24 00:33:18

盈利增125%,至36億,200億可變現資產
76 : greatsoup38(830)@2016-06-17 03:01:18

賣光大國際證券予光大證券
77 : greatsoup38(830)@2016-09-11 04:49:34

盈利降65%,至7億,輕債
78 : greatsoup38(830)@2016-11-03 02:59:21

賣地產
79 : GS(14)@2017-03-30 17:43:30

盈利降89%,至3億,130億可變現資產
80 : GS(14)@2017-09-08 15:16:49

盈利降36%,至4.5億,122億可變現資產
81 : GS(14)@2017-12-02 00:50:18

賣分眾傳媒
82 : GS(14)@2018-05-07 03:14:14

美敦力把股權售予165
83 : GS(14)@2018-05-25 17:38:28

165 sell 6178
84 : GS(14)@2018-09-04 15:21:56

維持4.7億,債一般
85 : GS(14)@2018-11-30 14:02:42

本公告乃本公司根據上市規則第 13.09 條及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XIVA 部項下內幕消息條
文(定義見上市規則)而作出。
於 2018 年 11 月 30 日,董事會決議批准建議以一期或分多期向合資格投資者發行本金
總額不多於人民幣 45 億元的公司債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4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