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式代工纺企升级启示录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6/367531.html

生产成本正在上涨。
今年4月1日,上海市每月最低工资标准率先从960元调整为1120元,随后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天津、山西、山东等多个省市陆续调整最低工资 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甚至有省份超过了20%。

不少企业则比政府更先行一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订单回暖,从去年下半年起已开始提薪扩招工人。香港贸发局6月初发布的《内地出口价格上涨压力续 增》研究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受访公司表示,随着订单情况的改善,在2010年上半年曾遇到珠三角地区劳工短缺的问题。为了挽留人才,过去六个月,珠三角 工资水平平均上升约17%,再加上雇主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相应增加,令总生产成本提高4%~6%。

花旗发布最新报告称,越发沉重的加薪压力给多数中国企业获利前景蒙上阴影,服装和纺织业受挫尤为明显。

还不仅如此,加上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飙升、经济呈现高通胀趋势、全球商品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等,令平均净利润率仅为3%~5%的纺织服装行 业再度难以喘息。

不过,眼前的情形,对诸多在珠三角投资设厂的香港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并不陌生,最近几年一直都在承受珠三角成本上涨之痛,追溯起来,更早应是二三十年 前已在香港经历了这一幕。

香港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比内地早一步,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纺织服装制造基地之一,高峰时期制衣工人曾高达60多万人。俱往矣,随着生产成本增加,自上世纪80年代起,香港纺织 服装企业大规模往内地转移,据有关统计,目前在珠三角从事纺织服装制造业的港企上万家,而留守香港的纺企仅上千家,香港全行业制衣工人大约只剩下4万人。

近年,由于内地生产成本上涨,促使部分国际买家重整采购策略,开始在劳工成本较低廉的亚洲国家采购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内地生产成本上涨,一些港 资厂家重新整理其生产安排,把一些大众化及平价产品的生产线迁往内地内陆地区及其他亚洲国家,利用当地低廉的劳动力,而高档和较精细产品的生产线则保留在 珠三角地区。

不过,当前更多港企倾向通过转型升级来突破目前成本之困,而并非上世纪那样大规模地转移。香港贸发局早前进行一项调查,探讨香港出口商对各个生产基 地的评价。结果发现,港商认为五个最具竞争力的生产基地均在内地,得分最高的是珠三角及长三角,其次是位于珠三角以外的广东省地区、邻近广东的内陆省份, 以及环渤海地区。有意在未来三年开设新厂房的港商当中,46%仍会选择珠三角,只有6.2%考虑越南。

在几十年应对成本上涨这个命题中,越来越多的香港企业明白,仅靠不断地迁移到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的方式不是长远之计。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香港纺企逐 渐在摸索新的经营方式,替代以往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代工模式。

多年研究香港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国际时装品牌发展管理中心高级顾问洪志业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工人工资都呈现上涨的趋势,区别 只是涨薪速度的快与慢,珠三角劳动力成本上涨正加速,许多在珠三角设厂的港企不得不转型升级。

“最近到一些纺织服装工厂指导过程中,我建议企业千万别以时间去补救薪水增长的压力,要尽量压缩工作时间。工人加班拉长,会影响到效率。此外,工厂 不要接太多订单,这样会造成生产线安排混乱,尽可能接一些高附加值订单,每天在8小时内扎扎实实做好。这样利润反而是最好的。”洪志业说,“在提升产品附 加值方面,有些香港服装已逐渐实现从OEM(贴牌生产)到ODM(委托设计生产)再到OBM(自主品牌营销)的转型。而对于依然以代工为主的企业来说,则 可延长生产链条,从多个环节去深入挖掘整合,这也可提高利润。”

从制衣环节延伸到棉花种植环节的溢达,在从事成衣出口业务过程中收购澳大利亚真维斯品牌并转入零售的旭日,以及留守香港创立自主品牌闯入欧洲百货的 新兴,这三家香港纺织服装企业最初都是从代工起步,经过几十年发展后,逐渐已从不同的路线攻克劳动成本上涨的难题,给众多到今天为止依然过度依赖廉价劳动 力的纺织服装加工贸易企业一些示范效应。

旭日:以内销扩张抵消外销压力

一条腿受伤了,还有另一条腿支撑着,这就是内外销两条腿走路的好处。旭日集团有限公司(00393.HK)对此有深刻体会。

旭日董事长杨钊近日表示,今年集团在澳大利亚前五个月销售跌幅仍达两位数,但由于内地前四个月零售业务营业额有个位数升幅,5月升幅达两位数,故预 期今年整体业绩可维持去年水平。

2009年,旭日在中国零售额为37.5亿港元,增长12.4%,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零售额为9.8亿港元,下跌11.9%,成衣等出口销售额 8.6亿港元,下降2.4%。在内销的快速发展带动下,旭日去年综合业绩总额为57.7亿港元,同比增长3.5%。而200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 1670.24亿美元,与2008年同比下降9.8%。

“目前在内地,零售业绩增长超过15%,增长幅度快于成本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抵消成本压力。例如今年员工工资增长10%,但销售额增长15%, 市场规模扩大将可令企业保持不错的利润增长。”旭日企业附属机构大进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仲安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这令许多在珠三角从事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的港商羡慕,旭日提早一步转型,及早从制造向“设计+生产+品牌运营”转变,减轻当下成本之痛。

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副董事长杨勋两兄弟1975年在香港创办该企业时,是从利润低微的牛仔裤代工开始,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历过四次重要转 型,旭日现有 80多家直属公司,员工超过3万人,业务遍及服装制造、贸易、零售及房地产﹑金融投资等领域,在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印尼、菲律宾、孟加拉国、柬埔寨设有 服装厂。

作为亚洲最大的成衣制造及出口贸易商之一的旭日,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1990年与澳大利亚进口商合作,收购了澳大利亚服装零售商真维斯,收购后,澳 大利亚真维斯连续3年营业额以60%速度增长,成为全澳第二大休闲服装连锁店。

旭日1993年首次试水内地零售市场,在上海开业了第一家真维斯店铺。至2009年底,旭日在全球共有2634家零售店,其中在内地开店扩张规模远 超于境外市场。就在这一年,真维斯在内地的店铺数量增加301家达到2309家,而在澳、新只增加6家达到232家。

与零售业务扩张相比,旭日在成衣制造业务销售额方面则没太大变化,2009年为17.5亿港元,仅比2005年16.2亿港元增加1亿多,而比 2008年还略有下降。而就在这5年间,工人数量和工厂面积都将近减少一半。

据业内人士透露,旭日在陆续将部分订单外包给其他工厂,而且不断调整产品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其降低生产成本而保持一定利润。

李仲安说,旭日在内地的生产布局是,广东惠州等南方工厂占到50%的产量,长三角以及北方等地区产量加起来大约40%,而西北产量还不足10%,考 虑到管理等难度没有在西北设厂而是全部将订单外包。

“旭日暂时不会通过迁移生产线来降低成本,目前在全国生产布局主要是由产品种类来决定,例如牛仔裤主要放在广东惠州、毛织类放在东莞、针织类放在苏 州,这样更有利于质量监管,控制退货率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目前控制在0.3%,而整个服装行业退货率大约为1%。

因劳动力以及原材料价格等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产品终端价格也有所变化,据记者了解,真维斯服装在涨价上讲究策略,主要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而不是一下 全部提价,例如将售价不变的基本款的比例下调,而加大时尚款比例。

溢达:从制衣环节延伸到种棉花

佛山市高明区美丽的西江江畔,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溢达”)三大厂房绕江而建,从这里生产的贴着Tommy Hilfiger、Hugo Boss、Nike等一批世界知名品牌的高档纯棉衬衣源源不断地被送到附近的高明码头,再乘船赴世界各地。

最近有境外媒体报道,因珠三角生产成本快速上涨,一些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商在将这里的订单往东南亚等地区转移。相关人士表示,与珠三角众多企业一样, 广东溢达也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

但经过《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调查了解,溢达今年以来出口订单大幅增加,1~5月份出口额达到1.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约30%。原因 是,这家企业通过不断提高效率、投资于最先进的纺织设备以及优化生产流程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化成本上涨压力而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广东溢达所属的香港溢达集团1978年于香港创立,香港溢达集团年产衬衣8200多万件,2009年营业额达 8亿美元。集团中,以广东溢达规模最大,员工大约3万人,生产及营业额在集团所占比例超过一半。

虽然以贴牌生产为主,但广东溢达很早就意识到不能仅靠广东廉价劳动力赚取加工费。于是从原先“两头在外”(原料和产品市场都在国外)的加工模式转变 到80%以上原材料都在内地采购及生产。不仅如此,它们还将触角放在自产原料上。

今年棉花、面料等疯狂涨价,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显示,国内标准棉的价格已从今年2月的不到1.5万元 /吨上涨至5月的17289元/吨,而去年年初标准棉价格仅为10966元/吨,从去年年初至今,累计涨幅已经逼近60%。进口棉的价格也一路上涨。不少 纺织服装企业为此叫苦连连。

溢达在新疆拥有几万亩的棉田,现在从棉种的培育、种植、收获,轧棉到纺纱、织布、染整以及最终成衣的制作,都由企业内部完成,从而实现对质量的保证 和交期的控制。这就是溢达最独特的优势所在。

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后,从每个环节深度切入,通过研发增值产品、开展绿色生产等来提高竞争力,这里大有文章可做。溢达从劳动力密集型往技术密集型转型 升级,每年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超过1亿元。

新兴织造厂:靠做减法留守香港

“同一件成衣,在连锁店里可以卖到比出厂价高出两三倍的价格,放到精品店里可卖到四五倍的价格,而放到高端商场里可卖到十多倍的价 格。”

转移不是应对生产成本上涨的唯一途径。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批香港纺织品服装企业由于当地劳动力、土地等价格迅速上涨而将工厂迁往内地的珠三 角,继续从事大规模的加工生产,也有少数留守香港至今,尝试走另一条道路的人,梁君彦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香港运营成本依然比珠三角高出一大截,仅制衣工人月薪就7000港元左右,是珠三角工人工资的两三倍。不过,有些纺织服装企业经过调整经营策 略,冲刺产业链上利润最高的两端——设计及品牌行销,即使在高成本运营的环境里照样也有春天,梁君彦证明了这点。

有超过30年纺织及成衣业经营管理经验的梁君彦,不仅是香港最大织造厂——新兴织造厂有限公司主席,还担任过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香港纺织业联会 主席及香港工业总会名誉会长等多个职位。

新兴织造厂至今已有约70年的历史,是香港纺织业的一个缩影。上世纪40年代创业初期,该厂主要加工生产羊毛衫出口东南亚的印尼市场,后来逐步拓展 到德国、英国等国际市场。

香港当时诸多纺织厂大多都是走新兴织造厂的路线,以出口生意为主。到上世纪70年代,尽管手上的境外加工订单数目越来越多,但梁君彦从父亲那里接手 工厂时却感到危机重重,处于供应链中的低端加工生产环节无法让他产生安全感。

随着香港制造成本越来越高,不少港商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把工厂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内地,继续采取劳动密集型的代工生产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梁君彦没有随大队伍转移到珠三角,而是选择留守香港调整战略。在大规模批量加工生产的同时,开始尝试接一些数量小、要求高的境外订单,并逐步融入一些设计 元素,将精力转向质量、设计及时尚等方面。一件衣服纯粹的加工利润只有10%左右,但渗入设计元素后利润竟达50%,这对梁君彦触动很大,经营路线也随之 从 OEM(贴牌生产)逐渐转变成ODM(设计生产),慢慢减少生产数量而相应提高产品附加值,虽然是做了减法,每种款式由原先成千上百件压缩到只有三四十 件,但企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

梁君彦没有停止脚步,当从接欧洲ODM订单中赚取了可观的利润后,他又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次,他不满足于工厂行为,而是闯入了风险更大的市场 营销。几年前,梁君彦别出心裁地以其旗下设计师伍均琪的英文名字来命名服装品牌而开始试水欧洲高级商场。伍均琪是在十多年前被梁君彦招进公司的,在她参与 欧洲ODM订单的过程中,不断研究欧美的设计风格及消费者口味,并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

“同一件成衣,在连锁店里可以卖到比出厂价高出两三倍的价格,放到精品店里可卖到四五倍的价格,而放到高端商场里可卖到十多倍的价格。”梁君彦在接 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曾透露他打入欧洲高级商场的初衷。

他也坦言:做工厂是一件一件地赚钱,但造品牌、走零售则可能是将钱全部花完后再赚回来。由于投入很大,在品牌起步前期赚到的钱却不多。

不过,梁君彦没有后悔走出这一步,他认为这是一项长期的投资。Hidy品牌在欧美市场上销售价格为两三百美元到上千美元,而同等水平的欧美本土品牌 一般定价在一两千到上万美元。

与许多服装企业一样,梁君彦看好内地市场。按他的计划,随着Hidy品牌在欧洲市场逐渐稳定后,他将开拓这个品牌的配套装饰品、化妆品等,并以这个 品牌打入内地高端服装市场。

低价并购衰落的品牌值得吗?

(由沃顿知识在线授权本报刊登,有编辑与删节)

最近,高科技行业的公司正在经历一场并购盛宴。过去五年间,专长数据库管理和相关商用软件的甲骨文公司(Oracle)完成了67起并购。惠普公司 (Hewlett-Packard)近期并购了Palm和3Com公司。最近还有一大批并购案或意向:从微软收购雅虎到从事信息系统业务的EMC收购网络 存储硬件公司艾美加(Iomega)。

近期并购案例中,不少被收购企业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品牌光辉或市场份额,收购企业趁低大胆并购,并想借此重振品牌。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许大卫 (David Hsu)指出:“并购公司希望能提升品牌、技术和专门技术,重新组合这些优势以求得到最大化。”

沃顿专家指出,上述交易属于典型的并购行为,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高科技行业正在成熟。一旦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收购就成为为数不多的保持公司增长及研 发创新的策略之一。由于收购新创企业越来越难推动公司收入,那些昔日明星企业的大型收购越来越受青睐。

这些更成熟并购策略的目的在于获得市场份额、打进新市场或获取能领先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并购活动具备了杠杆收购的特点,旨在发现 价值、提高被收购对象效率并获利。但是,并购策略也给收购公司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摆在收购公司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消化、融合被收购公司,并能创造出新市场或新产品种类。如果人云亦云地确定收购目标,惠普公司肯定不会在并购业务 方面表现优异。并购活动要么十分成功,要么就是南柯一梦。公司应事先制定计划,解决吸收相关知识并剥离那些制约公司发展的因素的问题,这就是杠杆收购行 业。收购公司进行重组,作出管理决策并创造价值,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许大卫指出。

沃顿的专家们指出,现在很难估计高科技领域内的近期或未来并购案的真实回报。通常杠杆收购情况下,被并购公司在成为私有公司期间效率得到提高,最终 还要返回股票公开市场。投资者可以对改造过后的公司季度业绩表现进行跟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4

港式餐廳的最後一夜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1/2460272.html
對銀發的老夫妻手牽手走到一家港式餐廳門前,「幾時關啊?」老公公問。「今晚12點半。」中年服務員回答說。看看門口排著長龍入座吃最後一餐留念的年輕人,這對老夫妻再望望招牌嘆口氣,顫巍巍地離開了。

這樣的告別場景在香港越來越常見。這是遊客購物熱點銅鑼灣SOGO商場後的駱克道539號,一家名叫利苑粥面專家(下稱「利苑」)的港式餐廳已在這裡經營了42年,但終於招架不住昂貴的租金,決定在昨日結業。

這間約93平方米的鋪面,租金已從每月30萬港元漲至60萬港元,每平方米租金約6452港元。而這裡的「招牌」食物,上湯云吞面28港元一碗,黃沙豬肝粥30港元一份。

這意味著,利苑此前每個月要賣掉10714碗云吞面或1萬份豬肝粥才能夠交月租;而若接受加租,以後每個月要賣21428碗云吞面或2萬份豬肝粥才行。

昨日下午,鋪著老式馬賽克地板磚、裝潢仍停留在上世紀70年代的餐廳內,已坐滿了約百名食客。門外,二十多人正在排隊等候入座,來往市民紛紛拍照留念,一位年輕香港市民竟帶著寵物金毛犬和老舊的大理石店舖招牌合影。「我是這裡長大的。」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真可惜他們要關門了。」

老闆郭氏兄弟在店內忙得不可開交,已近七旬的郭老二1971年在此開了這家小店,現年51歲的郭老五後來加入經營。生意越做越好,每天收入可以達到3萬港元,一個月約90萬港元,但租金已佔了三分之一,再加上食物原料漲價和員工工資上調,郭老五稱現在每個月只能賺兩三萬港元,如果加租一倍就完全做不下去了,唯有選擇關門大吉,讓十多名夥計各奔東西。

香港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鋪面租金在1971年為2000港元,1981年為2萬港元,2003年已是20萬港元,2008~2013年升至30萬港元。「其實業主都算好人了,旁邊的莎莎租金是95萬元啊。」郭老五說。

「太離譜了,租金比辦公樓還貴!」一位在港工作的外籍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有特色的傳統餐廳和小店在香港越來越少,香港正在變成一個除了名牌購物外沒有獨特風味的城市。

鋪租猛於虎。實際上,過去一兩年由於加租而結業的香港老字號數不勝數。令人唏噓的是,這些鋪面往往被化妝品、珠寶以及其他名牌奢侈品牌立即以高價租下。利苑的舖位據說也已經被前述類別的租客以百萬港元月租租下。

「要賣多少碗粥面才抵得過賣一條金鏈?」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鐘劍華向記者表示,黃金地段的鋪面針對消費者的消費形式轉變,是殘酷的事實,但也是市場的自然演變。他說,這些老字號大都被高檔消費品取代,以迎合「自由行」遊客的需求。

即使不被名牌取代,商業模式的轉變也讓家族經營的老字號舉步維艱。「老字號的小本經營,今時今日的處境相當艱難,其也難以和連鎖餐飲店競爭。」他說。實際上,同樣叫利苑,同樣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利苑飲食集團便從一間傳統粵菜酒店發展成為有22間分店的國際連鎖經營集團。

鐘劍華稱,市場在轉變,香港人的不少集體回憶都在慢慢消失,比如有香港特色的大排檔。儘管在新的競爭形態下改變難以避免,但這讓很多香港人「感覺不好」。但他認為,近幾年來越來越多資金炒作鋪面也是租金上升的重要原因。

他說,不少發達國家也曾遇到過類似問題,如法國巴黎政府在八年前為了保護當地小面包店和咖啡館,通過行政法例規定業主不可為了連鎖店客戶趕走小店租客。他認為,香港特區政府也可以考慮使用類似做法,但在奉行自由市場的香港,需要社會對此取得一定共識。

「有人覺得惋惜,駱克道少一間小店,可能多一間化妝品店、金鋪、表鋪。」一位常光顧利苑的網友寫道, 「有人覺得利苑是地產霸權下的犧牲品,有人覺得麵店總會找到新地方落腳,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這裡的云吞面,而是店裡的冰凍紅豆沙,吃慣吃熟,日久便生情,就是如此無法解釋的簡單」。

「多謝支持」,每個顧客買單時都聽到了這麼一句道別語,利苑那有些生鏽的收款機,終於完成了歷史使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17

港式俚語的源由考



現今年青人都不作興傾電話,而喜以聊天軟件作為通訊工具,其內容又多插入潮語,如 "DQ (即 Disqualify, 被取消資格)",  " Ching (即師兄)"等 "外星語",稍一跟不上,即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其實所謂潮語,等於幾十年前所流行的俚俗語.  無論是那個年代,人們皆以當時流行的潮流嵌入話語中為時尚(分別是當年我們是面對面傾談,現在是以手機上的軟件工具溝通而已).  以我個人粗淺的觀察, 潮語和俚俗語有個頗大的不同,潮語多以中英文,或者中外文混合而成,以形容某個行動或某類人; 如 升La (呢),此詞語可謂潮語的元袓,用來形容玩網上遊戲從一個stage升上另外一個 stage, 或者毐L, 即毒男,指欠缺異性緣的單身男性,此潮語源自日文「獨男」,即「獨身男性」的意思.  至於俚俗語,其出處則多來自一些很貼身的地道民生情況和環境,某方面亦反映了當時香港的社會風貌和風土人情,在次文化層面甚具研究價值,亦對研究香港歷史提供頗重要的補充資料.  隨手可舉的例子有 "拍拖","電燈杉掛老鼠箱"等; 這些俚語既生動有趣,也記錄了香港舊年代(我個人以六十年代為香港的新舊分水嶺)的生活境況.  近日對此甚感興趣,故搜集了一些俚俗語的來源和出處與各位分享.  先此聲明,在下並非學院派,此等資料亦未經嚴謹的考證,個別俚俗語的來源可能有多個不同出處的版本,請勿以史料視之.  



(1) "混吉",以前經常以為混吉的由來是因為農曆新年期間,黑幫將一盆盆桔送到商舖,以慶賀新年為名勒索金錢,誰知大謬不然,混吉原來來自一個很平民和地道的故事,細味之下還滲着草根階層的悲歌.   混吉的起源是因為以前的街坊飯店會為每位幫襯的顧客免費奉送一碗例湯,此碗例湯由飯店每日所售的雞鴨鵝豬牛肉的 "下欄"(主要是削去肉的骨頭) 加味精熬成.  湯內沒有湯渣,即空空如也,而香港人覺得 ”空” 等於 ” 凶”,唸起來不吉利, 所以就改其名為”吉”,所以此碗隨餐附送的湯就叫做”吉水”。  當時有些人"周身無蚊"的窮人, 餓極無計下走進飯店,甫坐下,夥記有理無理先放下一碗 ”吉水”, 窮人飲完後即悄悄然離去,因為此碗湯本為免費,所以飯店不可以以"食霸王餐"的罪名逮住他們 (更多是免麻煩),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種"攪攪震, 冇幫襯"的行為名之曰 ”混吉”.




(2) “放飛機".  放飛機一詞用作形容不守信諾, 本來應承會做某件事,但最終失信不做的人以及其行為.  放飛機這個俗話從何而來?話說大約百年前的香港, 飛機是件十分新奇的事物, 一天有個主辨單位說要搞個飛機飛行表演, 這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可以看到飛機在空中飛翔, 其哄動情況比 G Dragon 來香港還要過之而無不及, 簡直可謂"萬眾期待睇飛機".  可惜好事多磨, 第一天天公不做美, 場地颳大風,飛機未能升空,眾人失望而回;第二日天朗氣清,惟飛機師生病缺席,要順推到第三日。  第三日則輪到飛機引擎出事,需要返廠修理, 最後港人與鐵翼騰空仍是緣慳一面.   自此以後 "放飛機"一詞即被用來形容那些 "講野唔算數" 的人.



(3) "大耳窿", 此詞用來形容那些放高利貸的人.  香港開埠之初,放貴利的多數是戴白頭巾“摩羅差” (香港人對印度人的俗稱) 的“白頭摩羅”.  這些白頭摩羅多是只會放小額款項, 如三幾亳子予勞苦大眾.  為了使人知到他們有錢借,這些白頭摩羅會把一個銀元塞在耳窿,作為記號,這個做法會讓耳窿看來比正常的大, 因而得名. 



(4) “捉黃腳雞” .   捉黃腳雞指以性關係敲詐別人的手法.  此俗語其實出自廣東的農村;   農民一般以飼養雌雞為主,因為雌雞才可以生雞蛋,為農民提供穩定收入.  遇上過時過節要劏雞拜神,農民便會先揀雄雞,但如何捉雄雞?你真的不可以不讚歎農民們的智慧.  他們會先將穀撒在地上,群雞就會”雞咁腳” 啄食穀粒.  當雌雞全神貫注搶食穀粒時,雄雞卻 ”色心大起”, 捨穀粒而就雌雞,而正當雄雞撲上雌雞背上,準備交配時, 農民則手到拿來, 一手捉住它的雞腳把 雄雞擒獲.  為甚麼叫捉黃腳雞? 那是因為雄雞的雙腳呈深蛋黃色的緣故. 



(5) "鑊",  鑊在俚語中有男女間性交的意思, 何以如此? 原來五十年代香港發生了一件十分轟動的大案; 有一名叫做"㗎仔"的黑社會人物禁錮了個舞女好幾日,而每天都要強姦她好幾次; 期間對舞女誇口說: "每日都要強姦妳, 就好似每日都要開鑊煮飯咁"。舞女的口供宣稱 "開咗七鑊即係強姦咗七次"。 後來有電影公司將此案拍成電影, 上映時戲院門口掛了七只鑊來宣傳, 一時間 “開鑊” 即成為性交的代名詞;其後不少俗語亦以 “鑊” 入詞,  如大鑊即大件事(通常用來形容壞事情/不妙的情況).



(6) "掹衫尾", 掹衫尾指倚賴別人的關係去達成一件事.  五、六十年代,一般戲院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一個成年人可以免費帶一個小朋友入場看電影。 於是有些想看免費電影的小童會在戲院大堂守候, 待入場時隨便掹住一個已購票的成年人衫尾,搏懵入場。後來掹衫尾即演變成為靠關係做事的代名詞.



(7) “巴閉”, 巴閉是厲害、了不起的意思,而加上個 "懶"字, 即有有 " 扮/裝" 的意思,所以 "懶巴閉" 即是 "裝作很厲害".  “巴閉” 一詞來自廣州,其實源自印度話.  古時廣州已經是貿易商港, 經常與來自東南亞和中東等國家的商人做生意,其中印度人的口頭禪:” BAP RE, BAP RE (即 "我的天呀!”),被廣州人借用, 幾經流轉下就成為今日的 ”巴閉” 了.



(8) “丫嗚" , 丫嗚這個形容詞通常用於女人, 而"丫嗚婆" 順理成章地指長相醜陋的女人.  丫嗚一詞源遠流長, 原來漢朝有個大將軍叫做劉胡,因為皮膚坳黑,所以叫被戲稱為”坳胡”,蠻人非常害怕這個武功顯赫的大將軍,於是每遇小兒扭計哭啼,就索性拿這個惡人來嚇孩子們:”劉胡來啦!” “坳胡來啦!” , 慢慢便變奏成為“丫胡婆來啦!” “丫胡公來啦!”.  由此可見,”丫嗚” 其實不是甚麼怪物,只是個貌醜的黑炭頭將軍,後來才被渲染成為鬼怪.  



(9)" 也文也武",  此俗語的意思是 "自以為好巴閉, 不可一世", 是一個貶詞.    舊時的大戲班分全男班和全女班,男班又有文班武班。某些老倌能文能武, 即又會唱文戲, 又可以演武場,十分威風,於是也文也武亦成為十分有料的稱謂.   但不知如何, 時代一久,也文也武由褒詞變成貶詞,被用來形容那些, 牙擦擦, 沙塵白霍的人。



(10) "一戙都冇",  一戙都冇是用來形容 "無計可施, 冇嗮辦法" 的情況, 其來源出自天九牌.  根據天九牌牌例, 天九牌局上,贏得四戙為之打和,贏得尾戙即為食糊勝出,不過要贏尾戙必須要先要贏得一戙或以上(相等於取得最後勝出的參賽資格)。如果到尾戙時仍然一戙都未贏過,則無論手上所持的牌如何大都冇得結 (即勝出此局)。 故此"一戙都冇" 即引申為 "被廢哂武功,全無辦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656

港式俚語的源由考 (2)



(11)  "錢七".  "錢七"指那些超齡、已臨失效、或經常出毛病的汽車。 原來 ”錢七” 的七字不是描述數量, 而錢七是個 ” 形聲”的名詞,例如“嗄嗄”,“欸乃” 等。  “錢七” 來自火船內燃機發出的摩擦聲,內燃機用舊了,其配件摩擦力遂大,故此發出的雜音自然多。火船內燃機活門不斷開關,做成“錢七錢七”的聲浪,一般人以它發出的聲音稱呼那機器,故此叫它“錢七”。此詞引申到汽車,因此舊汽車也叫 “錢七” 了。


 (12) "炒魷魚".   炒魷魚指撤職, 或者被離職.    以前打工仔去打工要自備被舖,被老闆撤職後惟有捲起被舖出門,而張被捲起的被舖看起來狀似一塊被炒熟了的魷魚, 因而得名。


(13) "照田雞".   照田雞指睇被睇相先生(俗稱"睇相佬")睇相 .  六, 七十年代睇相佬集中在新填地、榕樹頭等平民夜總會營業.  他們大多只會在晚上才開檔, 夜間天色昏黑, 睇相佬要用火水大光燈照明, 才能看清楚顧客的容貌, 而顧客幫襯時只得眼定定的坐在那裹聽睇相佬指點前程,其情況就好似以前農民落田捉田雞時,只要用強光照住,田雞即好似被點穴般乖乖的蹲坐著被人捉。哈哈, 這個俚語是否很生動有趣?


(14) "棚尾拉箱".   棚尾拉箱形容某人臨時停工, 並即時離去.  從前做粵劇的大老倌都有私人戲服、化妝用品,存放在木攏箱內, 有演出時便帶往戲棚或戲院。偶然間大老倌突然因事發脾氣拒絕出場,即往戲棚尾將其木攏箱拉出來離去,故稱之為棚尾拉箱。


(15) "六國大封相".  :六國大封相是香港俗俚語中一句很霸道的詞句,  指瘋狂的殺戮,或者兇殘的暴力血案。 先說六國大封相的來源;   粵劇在清廷迫害之後復興,加入了一場 “排場" 戲,並照例在每一台戲公演前先上演。這台戲描述戰國時候,鬼谷子學生蘇秦到六國遊說合縱之計,目的在保護、聯合六國不被強秦所侵, 並破壞同學張儀的連橫(環)計。  蘇秦口才了得,受六國諸侯封為宰相,佩六國相印。傳統粵劇的六國大封相由全班上下傾力演出,資深戲迷可從角色崗位中知道某人的身份職位。 為何六國大封相跟瘋狂的殺戮劃上等號?   這要從五十年代香港所發生的一宗非常兇殘和血腥的案件說起;  事緣一九五一年冬,灣仔洛克道一個姓朱的租客狂性大發,操刀殺人燒屋,導至三死三傷, 成為當時的大新聞.    據說姓朱的租客之所以如此凶暴, 是因為經常遭人白眼,某次與人激烈吵架後, 憤言道 “終需有一日做出六國大封相你哋睇”,意謂即將會做一齣轟轟烈烈的大事, 不料他所說的“轟烈”事情是發狂斬人.  這件慘案為 “六國大封相”  添加了一個新的意思,並流傳至今。 


(16) "七個一皮".   “七個一皮” 就是亂來一通、非常混亂的意思, 其起源來自番攤.    “一皮”的意思是一組,這是賭博番攤的切口(術語)。番攤的玩法是開攤的人(俗稱"扒攤佬") 待客買定後,用一條竹條把攤子(有用衣鈕、有用棋子)扒開,四顆一組(一皮),最後所得餘數便決定買中與否了(如剩下一粒衣鈕或棋子便是 "攤開一")。由於正常是 “四個一皮”, 如果扒攤佬以七個為一組, 便是不依常規, 亂攪一通的思.  現在 “七個一皮” 亦有引申為輸清光, 或者情況慘淡的意思.



(17) "一蚊雞".  一蚊雞或一雞士即港幣一元, 其起源與香港早年 “性工作” 行業有關。話說上世紀二, 三十年代石塘咀妓寨林立,客人要召妓,先要填寫一張 “邀請信”,行內稱之為“花菚”、“花紙”或“局票”。 “邀請信” 有一定格式⼀先寫自已名號 (以幾多"少"稱),中間寫"亞姑"(即妓女)名字,妓院名稱, 以及往哪一間酒家相聚.  寫好之後,便交由酒樓雜役送去妓院,那些阿姑接到 "花紙",有暇便應召 "出局", 每次局票收一元.  港人向來稱妓女為 "雞",既然一元召得 "雞" 來,後來就索性稱一元做 "一蚊雞"。 順帶一提,這一元只是邀約費而已,如果恩客要一親香澤,還要花多很多錢,這 "一蚊雞" 可能是惡夢的開始!


(18) "十三點".  十三點本是上海市井俚語,1949年後大量上海人逃南移,才將此趣怪上海俚語變成香港地道俗語.  "十三點"本意 "敲亂鐘"; 原來舊時的時鐘,每逢整點便報時一次,例如下午四時,時鐘便會敲四下,五點便敲五下,最多是十二點,也不過敲十二下, 故此不可能敲出十三下(因為沒有十三點).  若然時鐘敲出十三下, 代表此時鐘的機件出了問題,正如俗語所講 "Short short地".  故此 "十三點" 一詞即用來形容那些性格癲癲喪喪的人。


(19)  "放水" .  放水有放行、放過的含意.  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公職人員貪污情況甚為嚴重,消防員亦不例外。遇有火警時,消防抵達火場後第一件事不是開喉救火, 而是找該處的屋主、店東或負責人索賄, 要先收到賄款才開工救火。當時有句流行語:"有水開水放水,冇水收水散水"。故此“水” 即一語雙關, 既成為金錢的代名詞, 而"放水"則被解說為"予人方便"的意思.


(20)  "新澤西".  新澤西指食水深. 意謂某人做事時賺取甚高的利潤.  話說在越戰期間美軍經常來港渡假,其艦隻一般都是停泊在維港,惟獨是有次一艘名為「新澤西號」的戰艦因為艦身重, 食水太深而不能入港.   此段軼事後來被借用來形容那些貪婪無厭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810

港式俚語的源由考 (1)



現今年青人都不作興傾電話,而喜以聊天軟件作為通訊工具,其內容又多插入潮語,如 "DQ (即 Disqualify, 被取消資格)",  " Ching (即師兄)"等 "外星語",稍一跟不上,即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其實所謂潮語,等於幾十年前所流行的俚俗語.  無論是那個年代,人們皆以當時流行的潮流嵌入話語中為時尚(分別是當年我們是面對面傾談,現在是以手機上的軟件工具溝通而已).  以我個人粗淺的觀察, 潮語和俚俗語有個頗大的不同,潮語多以中英文,或者中外文混合而成,以形容某個行動或某類人; 如 升La (呢),此詞語可謂潮語的元袓,用來形容玩網上遊戲從一個stage升上另外一個 stage, 或者毐L, 即毒男,指欠缺異性緣的單身男性,此潮語源自日文「獨男」,即「獨身男性」的意思.  至於俚俗語,其出處則多來自一些很貼身的地道民生情況和環境,某方面亦反映了當時香港的社會風貌和風土人情,在次文化層面甚具研究價值,亦對研究香港歷史提供頗重要的補充資料.  隨手可舉的例子有 "拍拖","電燈杉掛老鼠箱"等; 這些俚語既生動有趣,也記錄了香港舊年代(我個人以六十年代為香港的新舊分水嶺)的生活境況.  近日對此甚感興趣,故搜集了一些俚俗語的來源和出處與各位分享.  先此聲明,在下並非學院派,此等資料亦未經嚴謹的考證,個別俚俗語的來源可能有多個不同出處的版本,請勿以史料視之.  



(1) "混吉",以前經常以為混吉的由來是因為農曆新年期間,黑幫將一盆盆桔送到商舖,以慶賀新年為名勒索金錢,誰知大謬不然,混吉原來來自一個很平民和地道的故事,細味之下還滲着草根階層的悲歌.   混吉的起源是因為以前的街坊飯店會為每位幫襯的顧客免費奉送一碗例湯,此碗例湯由飯店每日所售的雞鴨鵝豬牛肉的 "下欄"(主要是削去肉的骨頭) 加味精熬成.  湯內沒有湯渣,即空空如也,而香港人覺得 ”空” 等於 ” 凶”,唸起來不吉利, 所以就改其名為”吉”,所以此碗隨餐附送的湯就叫做”吉水”。  當時有些人"周身無蚊"的窮人, 餓極無計下走進飯店,甫坐下,夥記有理無理先放下一碗 ”吉水”, 窮人飲完後即悄悄然離去,因為此碗湯本為免費,所以飯店不可以以"食霸王餐"的罪名逮住他們 (更多是免麻煩),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種"攪攪震, 冇幫襯"的行為名之曰 ”混吉”.




(2) “放飛機".  放飛機一詞用作形容不守信諾, 本來應承會做某件事,但最終失信不做的人以及其行為.  放飛機這個俗話從何而來?話說大約百年前的香港, 飛機是件十分新奇的事物, 一天有個主辨單位說要搞個飛機飛行表演, 這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可以看到飛機在空中飛翔, 其哄動情況比 G Dragon 來香港還要過之而無不及, 簡直可謂"萬眾期待睇飛機".  可惜好事多磨, 第一天天公不做美, 場地颳大風,飛機未能升空,眾人失望而回;第二日天朗氣清,惟飛機師生病缺席,要順推到第三日。  第三日則輪到飛機引擎出事,需要返廠修理, 最後港人與鐵翼騰空仍是緣慳一面.   自此以後 "放飛機"一詞即被用來形容那些 "講野唔算數" 的人.



(3) "大耳窿", 此詞用來形容那些放高利貸的人.  香港開埠之初,放貴利的多數是戴白頭巾“摩羅差” (香港人對印度人的俗稱) 的“白頭摩羅”.  這些白頭摩羅多是只會放小額款項, 如三幾亳子予勞苦大眾.  為了使人知到他們有錢借,這些白頭摩羅會把一個銀元塞在耳窿,作為記號,這個做法會讓耳窿看來比正常的大, 因而得名. 



(4) “捉黃腳雞” .   捉黃腳雞指以性關係敲詐別人的手法.  此俗語其實出自廣東的農村;   農民一般以飼養雌雞為主,因為雌雞才可以生雞蛋,為農民提供穩定收入.  遇上過時過節要劏雞拜神,農民便會先揀雄雞,但如何捉雄雞?你真的不可以不讚歎農民們的智慧.  他們會先將穀撒在地上,群雞就會”雞咁腳” 啄食穀粒.  當雌雞全神貫注搶食穀粒時,雄雞卻 ”色心大起”, 捨穀粒而就雌雞,而正當雄雞撲上雌雞背上,準備交配時, 農民則手到拿來, 一手捉住它的雞腳把 雄雞擒獲.  為甚麼叫捉黃腳雞? 那是因為雄雞的雙腳呈深蛋黃色的緣故. 



(5) "鑊",  鑊在俚語中有男女間性交的意思, 何以如此? 原來五十年代香港發生了一件十分轟動的大案; 有一名叫做"㗎仔"的黑社會人物禁錮了個舞女好幾日,而每天都要強姦她好幾次; 期間對舞女誇口說: "每日都要強姦妳, 就好似每日都要開鑊煮飯咁"。舞女的口供宣稱 "開咗七鑊即係強姦咗七次"。 後來有電影公司將此案拍成電影, 上映時戲院門口掛了七只鑊來宣傳, 一時間 “開鑊” 即成為性交的代名詞;其後不少俗語亦以 “鑊” 入詞,  如大鑊即大件事(通常用來形容壞事情/不妙的情況).



(6) "掹衫尾", 掹衫尾指倚賴別人的關係去達成一件事.  五、六十年代,一般戲院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一個成年人可以免費帶一個小朋友入場看電影。 於是有些想看免費電影的小童會在戲院大堂守候, 待入場時隨便掹住一個已購票的成年人衫尾,搏懵入場。後來掹衫尾即演變成為靠關係做事的代名詞.



(7) “巴閉”, 巴閉是厲害、了不起的意思,而加上個 "懶"字, 即有有 " 扮/裝" 的意思,所以 "懶巴閉" 即是 "裝作很厲害".  “巴閉” 一詞來自廣州,其實源自印度話.  古時廣州已經是貿易商港, 經常與來自東南亞和中東等國家的商人做生意,其中印度人的口頭禪:” BAP RE, BAP RE (即 "我的天呀!”),被廣州人借用, 幾經流轉下就成為今日的 ”巴閉” 了.



(8) “丫嗚" , 丫嗚這個形容詞通常用於女人, 而"丫嗚婆" 順理成章地指長相醜陋的女人.  丫嗚一詞源遠流長, 原來漢朝有個大將軍叫做劉胡,因為皮膚坳黑,所以叫被戲稱為”坳胡”,蠻人非常害怕這個武功顯赫的大將軍,於是每遇小兒扭計哭啼,就索性拿這個惡人來嚇孩子們:”劉胡來啦!” “坳胡來啦!” , 慢慢便變奏成為“丫胡婆來啦!” “丫胡公來啦!”.  由此可見,”丫嗚” 其實不是甚麼怪物,只是個貌醜的黑炭頭將軍,後來才被渲染成為鬼怪.  



(9)" 也文也武",  此俗語的意思是 "自以為好巴閉, 不可一世", 是一個貶詞.    舊時的大戲班分全男班和全女班,男班又有文班武班。某些老倌能文能武, 即又會唱文戲, 又可以演武場,十分威風,於是也文也武亦成為十分有料的稱謂.   但不知如何, 時代一久,也文也武由褒詞變成貶詞,被用來形容那些, 牙擦擦, 沙塵白霍的人。



(10) "一戙都冇",  一戙都冇是用來形容 "無計可施, 冇嗮辦法" 的情況, 其來源出自天九牌.  根據天九牌牌例, 天九牌局上,贏得四戙為之打和,贏得尾戙即為食糊勝出,不過要贏尾戙必須要先要贏得一戙或以上(相等於取得最後勝出的參賽資格)。如果到尾戙時仍然一戙都未贏過,則無論手上所持的牌如何大都冇得結 (即勝出此局)。 故此"一戙都冇" 即引申為 "被廢哂武功,全無辦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811

港式俚語的源由考 (3)



(21) "解畫". 解畫有解釋, 說明的意思. 戰前香港戲院大多放映默片,戰後仍有三幾間播放默片,位於油麻地榕樹頭的廣智戲院即為其中一間,至六十年代方始改為播映粵語長片(廣智戲院於1968年7月結業並拆卸)。默片沒有聲音,當年的人文化水準低, 看不懂字幕,戲院惟有請人一邊放電影,一邊講述劇情 (行內稱之為 "解畫佬")。戲院會在銀幕旁設一長梯, 解畫佬坐在長梯上, 按照劇情再加鹽加醋描繪劇情。從此解畫即被借喻為解釋之意。



(22) "塘邊鶴" . 塘邊鶴指等待機會的旁觀者. 鶴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鳥綱鶴形目的一個科, 以青蛙、魚為食糧。鶴的腳與頸部都很細長,其覓食習慣是站水塘邊,耐心守候魚蝦等獵物游近然後一口啄食。塘邊鶴最生動的例子是形容那些喜歡站在賭枱旁,看準機會才賭一口的賭客, 其情況就好似鶴鳥守候在塘邊覓食一樣。今天塘邊鶴都解作為旁觀者,不一定指那些等機會者。



(23) "倒塔咁早". 倒塔咁早解作大清早. 戰前一般唐樓都沒有冀渠, 因此家居廁所都沒有裝抽水馬桶,住家都是用馬桶(糞桶)解決大小二便的問題, 故此需要夜香婦上門將馬桶取走,換上已清洗的馬桶的服務。不翻查資料還不知道, 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這行業是一門非常賺錢的生意,當中養活了不少家庭. 由於以前農民用天然肥料(即糞便),放此夜香婦收集糞便後賣予農民作肥田料用。馬桶又叫「屎塔」,夜香婦通常只會在夜間或天未亮進行清理屎塔的工作, 以免惹人討厭。所以"倒塔咁早" 一詞被用來形容十分早的意思。一句題外話, 倒夜香這種古老工作,在香港原來尚未絕跡. 據食環署資料顯示,全香港還有五個地點還需要倒夜香,一個在觀塘, 一個在香港仔,另外三個則集中在油麻地,其中果欄更是大戶。



(24) "篤數". 篤數是報大數,造假的意思. 五、六十年代香港盛行小舞廳,客人上舞廳可以叫舞小姐坐枱,陪你跳舞、飲酒、談心。舞廳會放隻杯在枱面,小姐坐枱時即將一張紀錄時間的小票(鐘飛)放入內以便埋單時作計費之用。媽媽生若見到生客上門,往往帶幾個舞小姐埋枱,把 "鐘飛"放(篤)入杯內,以增大埋單時的數目。此種報大數的方法行內叫做篤飛,再變為篤數,又解作為造數的意思。



(25) "上咗賊船". 上咗賊船指被人欺騙, 失去了好多金錢. 七, 八十年代澳門有個開設在畫舫上面的賭場, 名為皇宮娛樂場,由於上畫舫賭錢的人多數以輸錢收場,故此戲稱這艘畫舫做賊船,以其每次上去賭錢都好似被賊人打劫一樣。如今上咗賊船亦被解作為受人蒙騙, 做了一些會惹來嚴重後果的事情.



(26) "百鳥歸巢". 百鳥歸巢指劣質, 雜牌香煙. 戰後百業蕭條,生活困難,好多煙民負擔不起正式的香煙, 唯有在街上執人家掉棄的煙屁股,將還未燒完的煙絲收集,重新捲成一支香煙自用或賣錢(以前的香煙一般不設濾咀,吸完後一定留有少量煙絲在煙屁股內). 由於這些香煙的煙絲來自不同煙枝,煙民遂起了個很文藝的名字- "百鳥歸巢"。這些拼湊煙價錢廉宜, 當年的人又不太講究衛生,故此銷情不俗。今時今日應該沒人執煙頭罷,百鳥歸巢現在亦有 "乜都撈埋一齊"的意思.



(27) "黐線". 黐線一詞用作形那些發神經、精神有問題,有精神病的人. 舊時打電話要靠坐在電話機樓裏面的接線生接線。接線生把來線插入正確出線插座,接通兩條要對話的電話線。偶爾因為接線生駁錯線, 又或者電話線櫃內電線短路,黐上去另一條無關的電話線,打電話的人便會跟陌生人通話,由於雙方互不相識, 談話間即亂嗮大籠, 這個情況就好似亂噏的精神病人。故此罵人黐線即是說別人是儍的,腦神經錯亂,或者有精神病。



(28) "荷蘭水蓋" . 荷蘭水蓋即是勳章. 汽水最初由歐洲輸入中國,第一個進口商可能是荷蘭人,所以汽水又名荷蘭水。五、六十年代,香港人生活甚為艱苦,小朋友都要自製玩具, 汽水既然是小朋友恩物, 汽水蓋自然成為玩具材料。汽水蓋裡面有塊水松,小童們會將水松挖出,和鐵蓋分開,然後兩面夾在衫上,當作勳章威風一番. 後來荷蘭水蓋一詞引申至用來揶揄某些"社會賢達",以各種或明或暗的手段獲得頒授勳章, 為了表示這些勳章一錢不值,恍如爛鐵一塊,索性叫勳章做荷蘭水蓋.



(29) "北角過啲" . 北角過啲即是例遲的意思. 以前北角西面叫七姊妹,五十年代此處有間名叫“麗池” 的夜總會,第一屆香港小姐選舉即在麗池舉行,選出但珠迪為第一屆香港小姐。由於廣東話中“麗池” 與 "例遲" 同音,於是乎港人就以 "北角過啲" ; “例遲” 來形容那些每逢約會都會遲到的人。



(30) "一尺水". 一尺水等於港幣一百元. 五、六十年代貪污風氣十分盛行, 當年考車牌由交通幫辦負責當考官,要成功取得車牌, 不賄賂考官是不行的。考生若不事先"識做", 考官便會千方百計的留難考生. 聽說最經典的情況是考官命令考生泊位,不論考生泊得如何"四正", 考官都說"爭三尺",所謂爭三尺, 即暗示考生要奉上三百大元也。從此“一尺水” 便被解作港幣一百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972

港式地產霸權蛻變

地政總署公布,鴨脷洲利南道臨海住宅地,以約168.6億元批出予麒灣(香港)投資有限公司,即龍光地產與合景泰富,每方呎樓面地價為22,118元,成本港歷來最貴地王。




其實不只這一單成交,近期中資企業頻頻高價搶地,本地發展商在地價飛升時期變得低調,很少出手,感覺香港地皮慢慢地被內地發展商佔領。

是否本地發展商的資本不敵內地呢?我看又未必,例如上面那塊地皮的成交價為百多億元,本地發展商絕對有融資百多億元的能力,只是運用金錢的效率問題。

曾經有報導形容:「你可能見到天價賣地、樓價一路升,但其實內地與香港最大不同在於稅制不同,就算毛利有40%,但去到(稅後)純利可能只有10%。」

或許因為稅制,內地發展商不太計較效率,賺多了也是付給政府的。但我認為情況不止這樣,曾經討論過黑錢不會講效率的(見《內地熱錢源源不絕?》)。內地更有走資潮,在內地的政策之下,不少富商都認為資金能走出國外才算是自己的,早前就有報導指德國房車寶馬公司的收入也匯不出中國,可見這是什麼樣的概念。於是,內地發展商能到香港投地,把資產轉移離開內地,多多錢都願。

有一點需要留意,內地發展商這些高價投地的動作,背後金主可能是內銀,是「國家隊」,某程度上這代表國家支持或默許的,有點政治考慮的味道。

政治性的轉移,其實香港以前也有發生過。80年代地產行業正是由英資轉向華資,當年華資有匯控等銀行支持,快速成長,而英資大行知道在香港政治影響力日漸下降,怡和、太古等大型洋行漸漸成為收租股,甚至撤出香港市場。

近年來,自從梁營勝利,唐營失勢,加上這些年的新地案、許仕仁案、曾蔭權案、李嘉誠撤出大中華等動作,足以窺見到華資失去政治影響力,又或者失去關係影響力。尤其於內地做生意,關係往往比資本更重要,香港的地產行業,由華資作了地產霸權三四十載,如今由華資轉向中資的勢頭漸見。

特首選戰還有十天,結果能否令主流港商陣營重新再有影響力,又再出現如數碼港的情況,相信這會難一點了。

不投地的發展商,怎樣生存呢?或許靠土地儲備,不少發展商手持大量農地,但需要申請更改用途,今天的政治環境,以它們的政治影響力,這不容易。另一個方向是收購舊樓重建,雖近年提出全面收購的門檻比從前低了,但這操作也不容易,相對投得一塊「熟地」發展,成本較高,時間較長。

最後,本地發展商最後可能慢慢成為「收租佬」,沒有從前貨如輪轉地投地建房賣樓。投資者可以檢視對本地發展商的投資,對其商業模式的解讀可能需要再評估,不過,即使真的發展為「收租佬」如太古地產,這也是不錯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0936

港式婚禮歐洲婚紗 攻滬富豪

1 : GS(14)@2010-11-01 22:33:3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1101/News/ec_ecm1.htm


吳尚怡(左)、李愛華(右)在上海開設婚禮策劃服務,並代理3個歐洲牌子婚紗,在上海的銷售權,每件約由3萬至10萬元人民幣。(陳健佳攝)


李愛華不希望做內地套餐式的婚宴場地佈置,圖中是他們在港曾策劃的活動場地佈置。


香港的婚宴傾向簡約佈置,以花卉擺設為主。(尚智策劃)





【明報專訊】一聲「我願意」,潛藏無限商機。港式婚禮策劃逐漸流行,李愛華及吳尚怡到上海開辦婚禮策劃服務,但她們發現兩地風格迥異。內地人豪華排場、模仿韓劇的婚禮,與港式溫馨的鋪排,截然不同。她們發揮自家特色,並將外國名牌婚紗引入上海,挑戰本地競爭者。

出席過香港飲宴的人,都知道大多數的程序是播放一對新人成長的片段,然後新人步入大堂,接受親友,朋友祝賀;一輪祝酒、致謝辭後,飲宴開始,其間或會加插一些「玩新人」的遊戲。內地的飲宴程序又如何?為了解上海文化,李愛華及吳尚怡出席過多次內地的婚宴,發現程序跟香港有點不同。「香港的新人會在早上進行註冊儀式,或者飲宴前簽紙儀式,不過,上海人早於幾個月,甚至一年前已經註冊。飲宴舉行時,已經是夫婦的新人,會重溫註冊儀式,例如新娘父親帶覑女兒步入禮堂,交女兒給新郎,新郎會跪地求婚。」

內地婚宴 愛模仿韓劇

聽起來有點像電視劇橋段,李愛華不諱言,有些內地人熱中韓劇,曾經將飲宴場地佈置成韓劇場景。內地人又偏好一些大型道具的佈置,例如一排吹氣拱門,顯示氣派。李愛華指內地人對婚禮的要求,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潮流興舞池,由新人帶領跳第一隻社交舞。試過有一對新人表示不懂跳舞,有些婚禮顧問表示,可以聘請十多個臨時演員現場伴舞」。

融入港式「溫馨」 避免做騷感覺

李愛華稱,不希望將婚禮變成一場「騷」,希望將本港的溫馨婚宴帶入內地。不過,兩地文化不同,有時候也要彈性配合,例如內地講排場,「戥穿石」會安排一隊車隊,在飲宴場地附近環繞行車幾圈,愈名貴的車隊愈好,吸引注意。李愛華指客人有需要時,也會提供租車服務。另一個例子是香港飲宴時,大部分侍應會將Å菜分配給客人,所以餐桌上放得下一盆漂亮的花卉裝飾。「但上海的飲宴桌上,要擺滿菜餚,代表讓客人吃個痛快,客人也是自己夾Å,沒有安排分菜,所以裝飾花卉有時並不中用。」

李愛華10多年前便到內地做活動策劃工作,今年5月尾在上海自立門戶,開辦尚慶精品婚慶坊,提供婚禮策劃服務,店舖設在上海的半島酒店內,率先為他們建立高檔次的形象。他們的顧客入場費要10萬元人民幣,並非走大眾化路線。他們表示目標顧客群暫時以「海歸派」,即是外國留學回歸的內地人。開業至今接了6宗生意,有關婚禮在明年才舉行。

走高檔次 專攻海歸派

上海也有不少婚禮策劃服務,競爭者不少,但李、吳異口同聲稱,不會完全模仿競爭者提供的服務,「某些內地公司提供的套餐,好像執藥那樣,這個婚禮用氣球、吹氣拱門;下個婚禮也用同一堆材料」。她希望婚宴呈現新人的個人特色,簡約、溫馨,「即使要吹氣拱門,我們也會提供質素好一些,不要套餐式的佈置品」。另外,她們取得3個歐洲牌子的婚紗在上海出售的代理權。婚紗由3萬至10元人民幣一件,不設租用,全屬外國訂造。「上海也有不少婚紗店,但提供的婚紗由內地製作,用料及手工暫時仍次於歐洲國家。」她們觀察到不少省市居民辦喜事,也會到上海辦貨,相信外國牌子的婚紗,會有市場吸引力。

撰文:陳健佳
2 : GS(14)@2010-11-01 22:33:54

要有自己特色 勿隨便模仿內地
  2010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現時到內地開業的港人,主要以飲食、銷售,哪些服務業適合到內地?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張國正表示,內地商貿業務增加,他認為速遞、物流有發展潛力,國際品牌的速遞公司已相繼到內地發展。但他指開設物流公司的投資金額較多,更重要是熟悉內地地理環境。

室內設計師莫詠詩,5年前將工作室由香港遷往上海,現時聘用8名員工。她稱近年香港資金增加到內地投資大型商場、商舖,對室內設計要求也相應提高。不過,內地公司較重視名氣,她建議有心往內地創業的室內設計師,可以先在大型室內設計公司工作,了解民情及建立人際網絡,之後才自立門戶。

開設婚禮策劃服務的李愛華認為,任何服務業也可以到內地發展,只要有自家特色,不可以隨便模仿內地。
3 : greatsoup38(830)@2016-10-04 02:05:00

1樓提及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1101/News/ec_ecm1.htm


吳尚怡(左)、李愛華(右)在上海開設婚禮策劃服務,並代理3個歐洲牌子婚紗,在上海的銷售權,每件約由3萬至10萬元人民幣。(陳健佳攝)


李愛華不希望做內地套餐式的婚宴場地佈置,圖中是他們在港曾策劃的活動場地佈置。


香港的婚宴傾向簡約佈置,以花卉擺設為主。(尚智策劃)





【明報專訊】一聲「我願意」,潛藏無限商機。港式婚禮策劃逐漸流行,李愛華及吳尚怡到上海開辦婚禮策劃服務,但她們發現兩地風格迥異。內地人豪華排場、模仿韓劇的婚禮,與港式溫馨的鋪排,截然不同。她們發揮自家特色,並將外國名牌婚紗引入上海,挑戰本地競爭者。

出席過香港飲宴的人,都知道大多數的程序是播放一對新人成長的片段,然後新人步入大堂,接受親友,朋友祝賀;一輪祝酒、致謝辭後,飲宴開始,其間或會加插一些「玩新人」的遊戲。內地的飲宴程序又如何?為了解上海文化,李愛華及吳尚怡出席過多次內地的婚宴,發現程序跟香港有點不同。「香港的新人會在早上進行註冊儀式,或者飲宴前簽紙儀式,不過,上海人早於幾個月,甚至一年前已經註冊。飲宴舉行時,已經是夫婦的新人,會重溫註冊儀式,例如新娘父親帶覑女兒步入禮堂,交女兒給新郎,新郎會跪地求婚。」

內地婚宴 愛模仿韓劇

聽起來有點像電視劇橋段,李愛華不諱言,有些內地人熱中韓劇,曾經將飲宴場地佈置成韓劇場景。內地人又偏好一些大型道具的佈置,例如一排吹氣拱門,顯示氣派。李愛華指內地人對婚禮的要求,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潮流興舞池,由新人帶領跳第一隻社交舞。試過有一對新人表示不懂跳舞,有些婚禮顧問表示,可以聘請十多個臨時演員現場伴舞」。

融入港式「溫馨」 避免做騷感覺

李愛華稱,不希望將婚禮變成一場「騷」,希望將本港的溫馨婚宴帶入內地。不過,兩地文化不同,有時候也要彈性配合,例如內地講排場,「戥穿石」會安排一隊車隊,在飲宴場地附近環繞行車幾圈,愈名貴的車隊愈好,吸引注意。李愛華指客人有需要時,也會提供租車服務。另一個例子是香港飲宴時,大部分侍應會將Å菜分配給客人,所以餐桌上放得下一盆漂亮的花卉裝飾。「但上海的飲宴桌上,要擺滿菜餚,代表讓客人吃個痛快,客人也是自己夾Å,沒有安排分菜,所以裝飾花卉有時並不中用。」

李愛華10多年前便到內地做活動策劃工作,今年5月尾在上海自立門戶,開辦尚慶精品婚慶坊,提供婚禮策劃服務,店舖設在上海的半島酒店內,率先為他們建立高檔次的形象。他們的顧客入場費要10萬元人民幣,並非走大眾化路線。他們表示目標顧客群暫時以「海歸派」,即是外國留學回歸的內地人。開業至今接了6宗生意,有關婚禮在明年才舉行。

走高檔次 專攻海歸派

上海也有不少婚禮策劃服務,競爭者不少,但李、吳異口同聲稱,不會完全模仿競爭者提供的服務,「某些內地公司提供的套餐,好像執藥那樣,這個婚禮用氣球、吹氣拱門;下個婚禮也用同一堆材料」。她希望婚宴呈現新人的個人特色,簡約、溫馨,「即使要吹氣拱門,我們也會提供質素好一些,不要套餐式的佈置品」。另外,她們取得3個歐洲牌子的婚紗在上海出售的代理權。婚紗由3萬至10元人民幣一件,不設租用,全屬外國訂造。「上海也有不少婚紗店,但提供的婚紗由內地製作,用料及手工暫時仍次於歐洲國家。」她們觀察到不少省市居民辦喜事,也會到上海辦貨,相信外國牌子的婚紗,會有市場吸引力。

撰文:陳健佳

Siri : 測試新功能 港式英語雞同鴨講

1 : GS(14)@2011-10-16 16:11:5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708977


本報記者以港式英語測試 iPhone 4S新增的 Siri語音秘書功能,問「你是誰」、用單字問天氣等,也換來一句「 Sorry, I don't understand(對不起,我不明白)」,記者如即時回應一句「 I don't understand」,竟獲回覆「 Give me another chance(給我一次機會)」,十分有趣。

傳明年推國語 Siri

不少售賣 iPhone 4S水貨的店員也表示與 Siri「難以溝通」,記者昨親自嘗試,以港式英語問多個問題,很多時只換來「 Sorry, I didn't get that(對不起,我理解不到你所說的)」,問「 Who are you?(你是誰)」,得到的回答是「 Sorry, I don't understand"Why you"(對不起,我不明白"Why you")」。
不過,說出已故蘋果 CEO喬布斯的名字「 Steve Jobs」時,因系統知道是個人名,終有較正常的回覆:「 Sorry, I don't see"Steve Jobs" in your address book(對不起,我在你的電話簿中找不到 Steve Jobs)」。
Siri語音秘書現只懂聽及講英語、法語及德語,據了解,系統明年將新增國語、日語、韓語、意大利及西班牙語。《蘋果》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285

八方人物:自創港式魔術三秒飛越維港

1 : GS(14)@2012-07-28 14:30:3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28/16555000
10號風球韋森特襲港前數天,魔術師甄澤權( Louis)跑到尖沙嘴鐘樓前,拿着攝錄機,自拍三秒鐘飛越維港,瞬間轉移到對岸中環 IFC的魔術,「我之前練習咗幾次,要天氣好,冇落雨,唔大霧先得」。

即場估中六合彩
入行數年,他說「搵食」之餘,慶幸也可「做到我想做嘅魔術」,即是由零開始、原創有香港特色的魔術。月前,他便在商場做了一個即場猜六合彩開彩號碼的魔術,直播攪珠同時猜號碼;結果他「猜」中所有號碼,技驚全場。
這個長約六分鐘的魔術表演, Louis卻練習及綵排了約一年,「請埋個美國專家嚟香港,幫手度橋、研究成個魔術過程。我一個人喺台上表演,背後其實好多人幫手」。這個投資了逾10萬的猜六合彩號碼魔術,表演了一次後也未必再「安歌」,「觀眾想有 surprise,睇到同其他魔術唔同嘅神奇感覺,做第二次未必有呢個效果」。
Louis自言平日鮮有買六合彩,也不曾中獎;但成功創作出這個魔術的滿足感,可能比中獎更大。他說有美國魔術師在網上看過他表演的片段後,向他提出買下版權,在美國表演,出價達六位數字,是入行以來首次,但他無意出讓心血。金錢的魔力,暫時未能打動魔術師的心。
記者 羅偉光
2 : 鱷不群(1248)@2012-07-28 15:22:39

章世言smiley
3 : GS(14)@2012-07-28 15:24:05

人潛移默化..浮生於世間
4 : 亞力士(1473)@2012-07-28 15:37:20

樓上兩位 小弟唔明
5 : 鱷不群(1248)@2012-07-28 16:15:22


6 : drbull(3010)@2012-07-28 17:48:58

好鍾意睇魔術!!!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5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