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顆有瑕疵的鑽石,比一塊完美 的石頭值錢。」投資者把焦點由歐洲轉移到美國、再轉移至中國、繼而印度、石油、黃金……近日又談論到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我對他們關注的迅速轉變,感到驚 訝。這正好反映了,我們身邊不斷出現各種各樣的事情,但人的集中力始終有限。事情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就是投資,相關新聞永遠不會停止。 一 名基金經理這樣說:「歐美問題嚴重,比起中國發生什麼事更令我憂慮。」他的話說明了,當現在有些不太嚴重的事情出現時,便會掩蔽了一些長遠會發生,又非常 嚴重的事情。股神畢菲特批評美國國會,指他們爭論國債上限的問題,實在是浪費時間。同時間,國會的做法告訴了全世界他們無能為力,未能為美國作長遠打算。 連國會都被指責浪費時間,可以想像在投資界,浪費時間的大有人在。 中國經濟進可攻退可守 現階段,我們只關注中國面對利率上 升、通脹惡化、樓市泡沫、呆壞賬等的問題,卻忽視了西方的問題,包括銀行破產、政府無能、財政超收、失業率高企等等問題。我們只有愛莫能助,同時為我們相 對安穩的環境感恩。我們把矛頭指向中國和其他地方,說他們不該,怪他們錯了。不過我們明知道西方所做的已徹底失敗,中國為什麼還會重蹈覆轍呢?我假設中國 有一天會面對超支和過度借貸的問題,但不是現在。現時國家有三點二萬億元儲備,經濟增長每年達百分之八,加上政府有能力以財政和貨幣政策來刺激或收緊經 濟,不會帶來沉重的副作用,可謂進可攻,退可守。西方不但有赤字問題,經濟增長緩慢,甚至債台高築,還款能力成疑。但政府在干預經濟問題上,卻顯得無計可 施,進退兩難,中國相對有靈活性。 造假不止是中國問題 雖然中國的企業被爆出造假賬醜聞,但哪個國家身家清白?歐美過去十年發 生的詐騙案,涉及的金額共過萬億,相比下中國只是九牛一毛。澳洲煤礦公司詐騙案便夠無恥,印度由九二、九三年的金融業醜聞,至今仍有不少大規模的會計詐騙 案。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全都不能獨善其身。但專門攻擊中國的人,卻大做文章,好像忽視了其他國家的所作所為。懶惰的投資者只怪罪於人,你的 失敗只怪你在買股票前沒有做好功課,閱讀年報是基本要求,好好閱讀和分析當中的數字,我估計九成的企業詐騙能及早被揭發。如果你買入中國及香港以外地方上 市的中國公司,你注定要被人打劫。英美的企業會否來港上市?當然不會!曭膠亄{在普拉達(PRADA)(1913)和新秀麗(SAMSONITE) (1910) 才來港上市,投資者開始了解它們的品牌和市場地位,欣賞有增長潛力的消費股。部分歐美最大的證券商建議購入中海油(883)、中國鋁業(2600)、聯通 (762)、中國人壽(2628),這些意見說明了他們並沒有努力做功課。如果他們有做功課,就不會推薦這些股票吧。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 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