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壹週刊》出版之日,美國參議院理應順利通過先前已得到眾議院以269對161的壓倒性票數支持的提高借貸上限、削減開支議案,由是化解美國無法支付國庫債券利息而可能觸發的金融危機。危機迫使美國人面對財赤現實,設立超然於政客的架構機制,恢復財政健康有望矣。 通 過議案的即時效果是提高借貸上限9,000億美元(下同)至21,400億元,與此同時,將在未來十年削減9,170億美元開支 —— 削減的幅度高於提債額度。此外,民主、共和兩黨的參眾兩院議員組成的十二人委員會,在今年年底前提供方案,在未來十年進一步削減15,000億元開支。 先 提債後削減開支是司空見慣的政治掩眼法嗎?不是。在「茶葉黨」的壓力下,方案以削減開支而非加稅為恢復財政健康之道。換言之,事到如今,美國上下已有共 識:政府規模膨脹已到了極限,為了防止進一步擴張,乃有必要制止政客重施故技,藉加稅擴充開支。整個方案不提加稅二字,那無疑是狠狠摑了奧巴馬一巴 —— 到了最後關頭,他尚要向坐私人飛機的高收入人士開刀加稅。 除了制止政客以掩眼法加稅,方案更廢掉政客的武功,令他們無從諸般妥協、交換利 益,以遂一己之私。國會要麼便接受委員會削減開支的建議,要麼便全盤否決,此外別無討價還價、利益妥協的餘地。與此同時國會更要在年底前通過「平衡預算憲 法修訂案」(Balanced Budget Amendment)供五十個州公投確認。 萬一委員會不能達成共識,或不能通過「平衡預算憲 法修訂案」那又怎麼辦?不要緊,那將啟動一刀切的自動削減開支機制(trigger),在未來十年砍掉12,000億元開支 —— 國防及社會福利醫療開支各砍6,000億元。這是個「不經人手」的「自動機制」,同樣不容許政客有討價還價交換利益的餘地。 不管是十二人委員會或自動削減開支機制,其設計都體現了一個基本現實:美國人普遍體認到事情已沒有轉圜的餘地,不迫政府老老實實修身,美國將不難像希臘、西班牙等「歐洲小豬」那樣在沉重的債務負擔下沉淪。 說到底,美國能否恢復財政健康,靠的既非削減開支的兩大機制,亦非「平衡預算憲法修訂案」,而是民心取向。奧巴馬自上任以來,即以增加公共開支、刺激經濟為施政取向。可是投下過萬億元刺激重藥,而經濟了無起色,失業率依舊貼近10%的水平。 「茶葉黨」的冒起,反映美國人認識到不減少干預,多重的刺激藥亦是徒然。即使經濟停滯不前,最終奧巴馬亦不得不向民意低頭,着實削減開支。這當然等於承認政府既無刺激經濟的本領,更非萬能。粉碎政府萬能的神話,那是朝着復元經濟邁出了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