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看洋碼頭這個“奇葩”的上海互聯網公司如何養成。

日前,跨境電商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來到黑馬全球路演中心,參與《創業家》視頻對話節目的錄制,與創業黑馬集團副總裁羅小渠對談。在節目中,他講述了洋碼頭的成長史以及特殊的企業文化,並分享了自己對跨境電商行業的見解。看洋碼頭這個“奇葩”的上海互聯網公司如何養成。

 

對話 | 曾碧波、羅小渠

整理 | 《創業家》視頻節目組

1、創業不講timing,只講new vision

我2001年就開始做電商,當時京東還沒開始,後來我們(易趣,2004年被eBay收購)打淘寶,沒打過,不爽。去美國念書時心灰意冷。但去美國後發現,美國零售產業跟中國市場差得蠻大。作為一個電商人,我會習慣性地去思考互聯網能否帶來改變。那時年紀還小,二十七八歲,在美國待得也挺無聊,沒做什麽事。我不希望看到自己四十七八歲時還這個樣子,感覺在等死。所以還是回來一試。

剛回來的時候,從好幾個方面來看,(做洋碼頭)都是不可思議的事。現在經常講創業要right timing(好的時點),這話是偽命題。創業不會講timing的,只會講new vision。timing不重要,只是一個點。你唯一的選擇,就是從創業那天起,選擇了做什麽,就去適應、去改變。

創業這麽多年,從外面看,2012年是我們最艱難的時刻。當時中國海關打擊走私,停運。公司在裁員,入不敷出。賬里剩的錢不多,資本又不認可,聽上去就很悲涼。我們在郵件里說那是黎明前的黑暗。我理解資本,他們在找right timing,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2012年(做跨境)太早了,(他希望)你沖出來後再投你。

但從內在看,最艱難的是2010年。2009年我回來,身邊三個人,一幫屌絲,代碼都不會寫。說實話,打擊非常大。我從矽谷回來,多少也是高大上的海歸,多年工作經驗,我的(前)同事們都是某某電商公司老總、副總,辦公室都三四十平米。

我說將來我們要構建一個全球化的電商平臺、交易系統。在中國是中文版,在國外是國際版,高效對接國內外各大零售商ERP,讓交易流、資金流都很順暢,物流一鍵待發,消費者下單後5天貨就到手……這個夢想很好,但看看手里的東西,又覺得不可能。

那天有個記者問我,創業是什麽?現在我們坐在鎂光燈下誇誇其談,但創業就是來來去去的糾結,做還是不做?哪有那麽多性感的東西可講。第一年最艱難,一般都是自我否定。你不知道這個事情靠不靠譜,當時你還沒那麽多負擔,團隊也只五六個人,你說不幹就不幹,很輕松事情。為什麽不幹?因為你不相信,你很難相信。所以,你要自己先相信這個事,你自己不相信,就別試圖讓別人相信。    

我們堅持了下來,很艱難,中間也忍受了很多誘惑。2010年中國電商有過一陣很瘋狂的資本熱潮,很多電商誕生了,到今天也被淘汰了。那時我完全可以改變模式。唯品會的模式我也研究過。資本問我,你相信嗎?我說我相信。他說你做吧,我說我不做!因為我已經相信另外一個。

比較幸運的是,2010年我們拿到第一筆天使投資,他給的不僅是錢,更是確定了我想象中的未來場景。他跟我有共鳴,當這個世界還有人跟你選擇一樣相信的時候,信心就來了,你可能是對的。如果是對的,也輸得起,那就堅持下去。所以,當時拿錢不多,但很瘋狂,2011年初就跑到矽谷、舊金山、紐約建倉庫去了。

2、模式不問輕重,只問瓶頸

我一直比較自豪的是,從創業到今天,我都堅持著一個大邏輯。回國之前參加斯坦福一個活動時,就講到中國和全球經濟之間要通過一個比較高效的市場來聯系,需要加強信息流、物流的溝通和效率,這樣才能改變中國消費和中國經濟在全球化的格局。

所以我們堅持的不是C2C,而是未來的方向。我們看到了國際商品和中國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一信息流的不對稱;二:物流的低效及高成本。今天的互聯網世界里,有兩條路可以快速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一是移動社交;另一種比較高效則是市場。

這麽多年,我見過資本、媒體、分析師等很多人,大家在關註交易效率時有一個比較大的局限:講交易效率就是講規模經濟,就是成本的獎勵。包括小米也是這樣思考的,給消費者更低的價錢和更好的服務。這是對的,這是一種交易效率,解決了規模問題。今天中國的很多零售產業,甚至全球零售產業也是需要的。

但不能忽略交易效率的另一面,就是多元性。這點在個性化的、多元性的產業里,還沒有得到很好滿足。所以,當我們講供應鏈效率的時候,一定要橫縱向共同考慮。縱向講規模經濟、橫向講多元化。今天中國電商里比較成功的兩家,淘寶和京東恰恰就是各自解決這兩種問題。只是淘寶上不講規模經濟,京東也肯定沒法講多元化。

那麽追求多元化是不是就要犧牲服務?不一定。怎樣既能保證(C2C的)多元化,同時又保證(B2C的)標準化體驗及售後服務?那我們堅決做物流。當年我在eby工作的時候就說你們必須得做物流,它沒做,說要做輕模式。創業者不要談輕模式和重模式,你的瓶頸在哪,就得做什麽。所以我們強制賣家入倉,強制使用標準化物流。

我給團隊提了一個很瘋狂的目標:在美國大概要20萬買手,遍布50個州。中國的消費者付完款以後,美國賣家不管在哪里,3天之內,訂單必須進入我的物流中心。怎麽做我不管,要多少錢你說。

522291874645369132

洋碼頭創始人 曾碧波

3、C2C假貨太多,洋碼頭怎麽辦?

產品品質問題,在中國無論B2C還是C2C都是難點,品質把控,要從兩個地方下手:

第一:賣家質控。現在中國做假門檻太低,這是一個機制性問題。在國外賣家違法成本極高。所以我們上遊對接的是守法意識比較強的賣家,必須能承擔當地法律責任,而不是中國法律責任,提高賣家違法成本。

第二:流量分發。鼓勵更好的賣家拿到更多流量,讓不好的賣家拿不到流量,自然淘汰。    

現在也有很多人抄我們的C2C,他們的上遊門檻基本為零。

在我們這,就是買放心。目前為止,洋碼頭還沒有一起核實是假貨。可能消費者看到產品有一點點差異,就會懷疑是假貨,其實大都不是假貨。我們收到的所有假貨投訴,核實後都是質量性問題。質量性問題是什麽?比如太陽眼鏡有一點小刮痕、包走線有一點歪。用戶肯定有情緒,那取消交易、退錢,這沒商量。

4、中國很多移動社交在往電商化走,全部走火入魔

現在整個移動互聯網里,都在跨界,而像我們這種跨界就更大了。社區電商、電商社區嘮了十幾年了,我說不管是電商還是社區,你最根本的是什麽,解決了什麽問題?是消費問題還是內容問題?哪個是目標,哪個是手段,你要搞很清楚。公司的DNA了決定你的商業模式,這個不能本末倒置。

從我們的角度,社交是是手段,是流量獲取,電商是目標,是流量變現,它解決的是消費問題。我們的用戶肯定不是沖著社交來的,而是沖著買東西來的,所以我們不會給它構建亂七八糟的預期。

創業家:談談小紅書唄,嘿嘿

實際上,公開場合並不適合評價競爭對手。既然問道,就講講我的觀點,可能對毛文超也有幫助,他也是斯坦福的。小紅書是想把體驗做到極致的公司,很偉大的一家公司,我其實很崇拜他們,或者說很認可他們。它也在上海,做得很精致,社交元素非常濃,內容屬性非常強。它在試圖滿足中國消費者的一些需求,在很多社交場景下用戶是存在需求的。他夠發現很好的商品賣給消費者,這也是滿足需求的一種方法。

所以我理解它的語境,電商是它的工具,是它的手段。毛文超是不是贊成,我不知道。但我希望他是這樣想的,這樣才是偉大的。

中國很多移動社交公司都在往電商化走,全部走火入魔了。電商要做的事情,跟之前做社交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345838682863583952

洋碼頭創始人 曾碧波

5、創業家:當年沒打過淘寶,現在怕不怕天貓?

曾碧波:擔心和焦慮才刺激你的血性和狼性。

天貓進來我們會不會有擔心?有擔心。擔心和焦慮才刺激你的血性和狼性。你會變得非常冷靜,會思考天貓以及亞馬遜、京東這幫有錢、有流量、又任性的公司們,你在戰略上要藐視,在戰術上要重視。

天貓的優勢不用講,弱點則在於過於依賴一些標準化的爆款來拉動銷量,這也是整個行業的弱勢。但它沒有解決一個根本的問題,即爆款怎麽產生。我知道他的弱勢在哪,就擊著他的弱勢做我的優勢,不能硬碰硬。

所以我們堅決做非標。平臺是聚沙成塔、螞蟻雄兵。每一個賣家和買家之間,粉絲之間的交易量都不大,哪怕一天做100萬,跟京東也是沒法比。它是一個典型小而美、聚沙成塔的經濟。

坦率講,我們基本不太看競爭,我只看我的目標。競爭是常態,是手段,是刺激團隊戰鬥力的方法。但別忘了你的目標不是來競爭的。真的焦慮競爭的是天貓不是我們,因為他們是守業,他們是守勢,我們是攻勢。談競爭是他思考的問題,不是我思考的問題。

創業家追問:現在資本這麽熱,後來者還有機會嗎?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創新,如果對這個行業瓶頸根本性的洞察,應該沒機會了。這個行業里需要非常多第三方服務。你看這幫巨頭們跟我們這種企業競爭,打到現在為止,大家都缺東西,缺營銷服務,缺代運營服務,缺對貨服務,缺客服中心服務、缺外包服務,缺海外培訓等各種各樣第三方產業。但是在主戰場里,你真的要有很大的創新才行。

6、曾碧波:我們相信這個世界有一批人是求虐的

我相信未來上海應該是世界的貿易中心,可能遠了點,20年以後才發生的事。那我就早點耕耘,跟當地的文化、政府資源等走得深一點,這對未來有好處。從業務判斷來講,也必須在上海。整個物流通關,上海是最有效率、質量最高、成本最低的。

盡管有很多人抱怨說上海互聯網的氣氛、人才不像北京,那我們就狠一點,就改變它,把上海互聯網的味道給改了。為什麽不可以?上海當地很多人內心是有這個情懷的,只是沒有很好的土壤。我們洋碼頭是上海一家互聯網“奇葩”。

我(身上戴的)這個勛章都是和軍訓有關的,我們公司開始推軍訓,非常狠的軍訓,坊間傳聞很多,說這家公司老板很變態,我們在外面招聘廣告直接來一句話:未來靠拼,沒有許諾。薪資福利沒有,未來全靠自己。創業者天性有一個基礎是什麽?你一定要相信點東西,你要選擇相信點東西。我們相信什麽?我們相信這個世界或者互聯網里一定有一些人,對過去不安分、不甘心,內心有沖動,在尋求一種土壤。說難聽一些,就是這世界上一定有一批人是求虐的。但求虐有個前提——Why?我們希望在招聘的過程中,能夠找出一些人,告訴你為什麽。通過這個方法,也自動過濾一些我認為不靠譜的人,(他們)來了以後我的培訓及改變成本太高,我情願培養自己的子弟兵往上走,寧錯勿亂。

我之前的團隊,也不是很自我清高的一批人。找屌絲有找屌絲的好處,大家沒那麽多可比。如果我手里是一大批高大上的人物,他們肯定堅持不住。那個時候我自己拿5000塊,在上海養著一家人,給我的團隊也只有3000塊、4000塊。

這兩年,公司也拿了兩輪錢,引進的行業里高端人才只有一兩個,總監層都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在跨境行業里,他們都是頂呱呱的。有很多同行想投奔我們,年薪都要求上百萬。我直接說你來這邊就是客戶經理,一個月薪水可能就1萬塊。他說不可能,那就沒商量了。

當然,市面上也有人願意去選擇我們。比如我從新疆挖了一個人,那是一個老阿里人,兩三句話聊完,就定了。根本不問你錢多少?有些人就追求這種東西。他們內心尋找這種激情和成就感,我們叫一路人。

當然,我也不想誤導很多創業者。公司在不同階段,需求度也不同。早期你反而不能講這麽多東西,來一個人好用,能達到目標,就先讓公司活下來再說。今天我敢這麽任性,就是因為我們過了那個階段。拿了資本以後,你反而要堅持。

我們團隊里有人說我變了,變得很多。以前我經常妥協,現在我不妥協了。

關於【創業家】 

黑馬哥一句話總結一下這個《創業家》這個視頻節目吧,一群老臘肉做的節目,不註重形式,註重內容!每周我們將在《創業家》與嘉賓對話,挖掘一些鮮為人知的創業故事,抑或針對當下創投領域熱點話題發出深刻討論。這段聊天,要足夠深刻,能深刻到骨子里,要讓人耳目一新,而不是客客氣氣的無病呻吟。

不管你是70後創業老兵還是90後創業新星;不管你想聊你創業路上的酸甜苦辣,還是探討創投行業前沿話題;只要你有經歷或夠犀利,我們都歡迎你,來喝喝茶,聊聊天。有意者請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