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造車新勢力究竟會遇到多少坑

“智能汽車的核心在運營,而不在制造。”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近日一番言論,立即引來汽車領域的抨擊,指責其不重視制造。隨後,何小鵬解釋稱,當時說這樣的觀點是有上下文關系的,為了避免歧義,還是應該在智能汽車後面加上“生態”兩個字。從制造廠商的最開始來說,它是制造硬件的,沒有硬件就等於沒有用戶,沒有用戶就不可能有生態。但是有了用戶之後,一定需要硬件規格跟一致性的運行和軟件平臺,包括類似於AppStore的運營,才有可能把這個智能汽車的生態真正建立起來。

互聯網人思維跳躍,但不夠嚴謹,因此闖入追求工匠精神的汽車制造領域,很容易招惹質疑和非議。作為UC優視聯合創始人,何小鵬於2014年投資成立小鵬汽車,並於2017年8月正式出任小鵬汽車董事長,他看到AI互聯網和硬件的整合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不過,他也承認,出任小鵬汽車掌門人一年以來,體會到互聯網人的思維與汽車人之間的思維會出現矛盾,需要時間磨合。

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即使委托其他車企生產,也一樣無法跳過制造的基礎課。真正的智能汽車是基於人工智能,從基礎架構上就做出軟件和硬件的融合,而不僅是在傳統汽車上疊加簡單的智能配置。搭團隊、打基礎、做功能、拿數據、快叠代,小鵬汽車等互聯網造車企業正忙著做這些事,但僅是0到1的過程中,就可能會遇到無數問題,例如研發能力、供應鏈、品質安全、資金、人才、成本以及時間等,而前面還將有更多的“坑”。不同於手機,汽車智能化的路程遠遠比手機複雜太多。何小鵬也意識到,不先學習5~10年,造車新勢力將拿什麽去超越傳統車企。

軟件可以迅速完成叠代,而硬件叠代往往需要兩三年。在硬件領域,僅是供應鏈的搭建就是一大考驗。“在我們樓下給到員工駕駛的小鵬汽車1.0版,設置了自動泊車功能,而第一代車的自動泊車功能馬馬虎虎、不算很好用。我們把它的功能關掉了,是因為硬件的問題,這個硬件在自動泊車的過程中間有非常小的幾率會出錯,但這個出錯不行,是安全問題,它不像軟件,軟件出千分之一的問題再來一遍就可以了,而硬件不行。”何小鵬舉了一個在研發自動駕駛領域踩到“坑”的例子。

2018年是造車新勢力交付“元年”,蔚來、小鵬汽車、威馬以及前途等新造車企業在今年陸續將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上。同樣成立2014年的蔚來汽車,目前已在向消費者交付首款量產車ES8。而小鵬汽車於去年10月推出工程量產車(1.0版)的基礎上完成叠代,計劃於今年底向消費者交付G3(2.0版)新車。目前,雖然蔚來和小鵬汽車皆采取代工的模式,其新生產線分別由合作方江淮汽車和海馬汽車主要投建,但這兩家造車新勢力也需要深入參與制造流程,一遍遍艱辛地“打磨”產品的品質。首款量產車的交付節奏以及品質是否能得以保障,這令這些造車新勢力的掌門人感到焦慮。假如一個不留神,很可能全軍覆沒。

“造車新勢力壓力巨大。今天,像我們這樣的頭部企業,第一大難度就是把品質造好,包括硬件的品質、軟件的品質以及電的品質,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個難度就是在規模銷售的時候能不能把現金流、銷售和品質平衡好。”何小鵬如此認為。

造車究竟需要多少錢?何小鵬和蔚來董事長李斌都不約而同地談到“沒有200億元就別想造車”。目前,這兩家互聯網造車企業的累計融資額皆尚未達到200億,而且前期融資已花掉不少。截至今年7月31日,蔚來首款量產車ES8才共交付481輛,但自2015年至今年上半年,總計虧損109.2億元,這意味著蔚來此前的總融資額大約已花掉2/3。

造車新勢力一邊要不斷招兵買馬,攻破技術的門檻以及開拓銷售渠道,一邊還要不斷融資備足前行的糧草和彈藥。目前,蔚來的員工規模已超過6000人,小鵬汽車的員工規模還相對小些,大約2000人,但擴張速度也非常快,預計在2019年達到3000名員工。至今,小鵬汽車沒有公布花了多少錢。何小鵬自稱小鵬汽車賬上的錢還挺多,去年只花了一丁點錢,他和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夏珩都很節省,例如現在廣州總部的辦公樓是以非常便宜的價格租的。不過,何小鵬也談到,如果想造出一輛車不花什麽錢,想造出一輛好車花多一些錢,想小規模交付要再多一些錢,而規模交付則要挺多錢的。

造車是一場持久戰,每往前一步都要持續投入資金,這如同無底洞。樂視一度造車大張聲勢,但出師未捷身先死,資金鏈斷裂導致造車夢擱淺在PPT上,這給造車新勢力敲醒警鐘。蔚來正赴美IPO擬融資18億美元,小鵬汽車計劃2019年底獲300億融資。在汽車市場尚未真正坐上牌桌的造車新勢力,正搶時間、搶速度提升競爭力,寄望做好充分準備在將來與傳統車企會戰。

目前,全球汽車年銷量超過900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僅1%多。傳統車企巨頭在車市里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而且也已紛紛制定新戰略。今年3月,大眾汽車宣布,選定了來自歐洲和中國在電池組以及相關技術領域的合作夥伴,僅這項合作價值將達到200億歐元。豐田在今年3月與零部件供應商愛信精機、電裝計劃投資3000億日元以上成立新公司,在自動駕駛技術等前沿技術研發領域共同進行技術開發。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此前也宣布未來將在研發上投入500億歐元,主要研發電動車、智能互聯和自動駕駛等技術。這些全球年銷量規模上千萬輛的車企巨頭,資金實力明顯雄厚太多,一旦真正與造車新勢力在智能電動車上交手,將會集中火力在戰場上炸出無數坑,甚至有可能將這些造車新勢力都埋掉。

不過,戰場上也曾發生過不少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情況。在功能機向智能機轉變過程中,蘋果、華為、小米等企業在短短十余年快速顛覆了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等巨頭主導手機領域的格局,創新可改變未來。而電動+數據雙引擎正驅動智能汽車時代的到來,也給予造車新勢力無限的想象空間,但前進之路肯定坎坷不平。何小鵬感嘆,造車今天很難,明天、後天更難,沒有後天更美好的感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5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