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重塑競合關系,川渝開啟5年合作計劃

在新的國家戰略之下,川渝之間的合作向前更進一步。

重慶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近日在重慶簽署了《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下稱《行動計劃》)。未來5年,雙方將努力把成渝城市群建成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示範區和引領帶動西部地區開放開發核心增長極。

新的合作使命

6月6-7日,四川省黨政代表團赴重慶考察。除了簽署《行動計劃》外,雙方有關部門和市、區還簽署了11個方面12個專項合作協議,包括共同推進川渝合作示範區(廣安片區)建設、共同推進長江上遊生態環境保護、加強跨界河流聯防聯控等。

近年來雙方的互訪日益常態化。2015年,雙方簽訂了《關於加強兩省市合作共築成渝城市群工作備忘錄》;2016年簽署了《深化川渝務實合作2016年重點工作方案》,以及應急管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共建產業園區等10個專項合作協議。

作為西部地區經濟條件最好的區域,推進成渝地區的經濟一體化由來已久。2011年3月《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獲批,2016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複《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2015年和2016年雙方互訪正是圍繞成渝城市群建設進行的。

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2007年起來,川渝地區持續推動區域合作,陸續簽署一系列協議。在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背景下,這次簽署的協議很大的特點就是如何推動長江經濟帶,主題更加明確。

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明確提出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需要正確把握的五個關系。

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就表示,深化川渝合作是國家戰略大勢所趨、共同發展現實所需、互利共贏民心所向,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川渝兩地參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攜手深化合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此次簽署的《行動計劃》重點就在於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未來五年,川渝兩地將深化合作,共築長江上遊生態屏障,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努力把成渝城市群建成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示範區和引領帶動西部地區開放開發核心增長極。

生態和通道成為重點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上述12個專項合作協議中,以生態保護為主題的就有3個,包括重慶市環境保護局、四川省環境保護廳簽署共同推進長江上遊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協議,重慶市水利局和四川省水利廳簽署跨省界河流聯防聯控合作協議,重慶市林業局、四川省林業廳簽署共建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合作協議。

雙方將加強跨界河流聯防聯控聯治,加強跨省市水體監測網絡建設,建立河流監測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工業(化工)汙染、畜禽養殖、入河排汙口、環境風險隱患點等協同管理;開展跨界河流聯合巡查,積極探索邊界河流環境汙染糾紛案件溯源協查,對邊界應急事件實行聯合執法;開展流域汙染治理省際合作試點。

目前,長江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生態環境協同保護體制機制亟待建立健全。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原則下,川渝合作酒更有責任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共同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除了生態保護,對外通道建設也是合作的重點。重慶前沿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李勇向第一財經表示,交通是一個短板,雙方都在推進內陸開放,需要合作把互聯互通做起來。在中歐班列線路基礎上,推進建設南向通道。

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表示,要共同建設西部內陸開放高地,註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並舉、水鐵公空四種方式聯運,促進互聯互通,完善對外開放大通道,推進開放平臺共享,提升區域整體開放功能。

根據簽署的協議,雙方將推動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的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區域合作機制;共同大力推進滬漢渝蓉沿江高速鐵路大通道建設,加快推進成都經達州至萬州、重慶主城至萬州等高速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力爭2019年開工建設等。

不僅如此,第一財經記者還註意到,在這12個協議中,有多個協議是川渝毗鄰地區區市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協議。川渝分治以來,由於雙方發展方向不同,造成了中間地帶發展滯後,被專家稱之為川渝中部塌陷。而這些區市協同發展將大大改善這一狀況。

戴賓表示,川渝合作都是在國家大戰略下進行,而不是只從兩省之間考慮。現在可以采取先易後難推進,以及從雙方都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點突破。在政府力量推進的同時,隨著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要素流動更加便捷,將培育和強化市場組織的力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8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