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有夠本土 三年創十億身價

2011-7-25  TCW




當App開始滲透生活,如影隨行的四吋螢幕,成為廣告商最覬覦的新戰場。隨著行動裝置浪潮繼續撲向各地,國際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估計;兩年後,行動廣告市場規模將突破新台幣四千億元。

誰能吃到這塊餅?

在台灣,一家成立僅三年的公司,創立亞洲第一個行動廣告平台,有的放矢廣告公司(Vpon),靠著夠「本土」,在Google和蘋果(Apple)之間,吃下台灣五成市場,當眾人目光還集中在App軟體開發商時,它卻搶先成為App經濟中,台灣第一顆亮眼新星。

有潛力!不到一年放送十八億次廣告

這家公司於去年七月推出了亞洲第一個LBS(行動廣告聯播平台Location-Based Service),今年六月就獲得國際創投摯信資本投下七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兩億元),公司估值一舉超過新台幣十億,創下台灣新創行動網路團隊的最高估值。

十億身價從何而來?

根據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調查,行動廣告已打敗報紙、電視、網路,成為到達率最高的媒體。經過不到一年,Vpon廣告平台接觸到台灣一半以上,達一百五十萬戶的行動裝置用戶。大陸市場則在今年一月上線後,也擁有了五百萬獨立用戶。

到今年五月,Vpon的廣告已在兩岸超過五百個城市的手機用戶,創造十八億次的廣告展示,以目前大陸近四億行動裝置使用者來看,等於每個用戶至少看過四次這個平台放送的廣告。

與電視形象廣告不同,以產生實體消費為目的的行動廣告,能夠精準的廣告投放是最大關鍵,「你要指定地點、使用者年齡、性別都可以,比街上發傳單的還精準。」 Vpon創辦人吳詣泓自信的說。

有實力!點擊率是網路廣告二十五倍

正因為替廣告商和消費者搭起了橋,在「彼此需要」的狀況下, Vpon廣告平台點擊率高達五‧一三%,是一般網路廣告的二十五倍以上。

更重要的是,Vpon的「在地化」,掌握了中國大市場,等於讓它建立了全球大公司也不容易跨越的門檻,能夠在兩岸三地市場獨霸一方。

曾是IBM工程師的吳詣泓和現任Vpon台灣區總經理黃俊傑,其實在二○○七年,台灣市場對行動廣告完全陌生時,就放下一切,投入行動廣告軟體開發。當時難度比現在還高,首先是手機系統規格混亂,黃俊傑說,光要克服硬體障礙,就占去了Vpon七成人力。

除了硬體,消費者也不埋單。當時手機上網的習慣還未養成,「還有人打電話來要我們教他怎麼上網!」黃俊傑回憶,就像耕耘一塊漠地,投入與回收不成正比。

看不到市場未來,員工留下的只剩個位數,近千萬的創業資金幾乎見底,逼得吳詣泓一度幾乎想要放棄。

不服輸的他,決定停止做軟體,轉攻跨App的行動廣告聯播平台,但這樣的轉變,等於是向同樣經營行動廣告平台的Google和Apple宣戰,不到十個人的團隊,該如何勝出?

Vpon從過去看到了未來。

三年來,Vpon蒐集了每個使用者對行動廣告的反應模式,透過交叉比對,Vpon得以辨別出各族群的使用者,會「期待」哪一類的廣告,產生點擊,於是Vpon傳出的廣告,對消費者也產生價值。而因為兩岸文化背景相似,這些群體化分析的結果,在大陸市場同樣奏效。

找得到目標客群,也清楚看到成效,廣告主投入Vpon廣告平台的預算不斷增加,三年內,Vpon的營業額從八十萬一舉衝破千萬元,靠著與在地的熟悉,Vpon打了漂亮的第一仗。

第二項攻勢,瞄準全球性大公司無法提供的在地客製化。

一直以來,Vpon將三成到五成的收入投入技術研發,就為了替客戶在小小的廣告版面中,創造各種可能運用。

和Vpon合作汽車行銷的宏將傳媒數位媒體總監謝佩芳指出,Vpon在廣告頁面上,可以三百六十度的方式呈現車體,讓使用者的點擊率達到七成,近四成還進一步觀看了廣告影片。

吳詣泓坦承,客製化的服務讓Vpon的利潤下降,「但就像滾雪球一樣,你的核心技術做好了,廣告主就多,App開發商就會自動上門。」一年不到,Vpon廣告平台已滲透上千支App。

App經濟如剛爆發的火山,遊戲規則未定、板塊還在移轉,「這個業界沒有大跟小,只有快跟慢!」吳詣泓肯定的說。

Vpon靠著三年的在地經營,成功在兩岸三地做出差異化,讓公司由黑轉紅,再次證明在App經濟中,誰能快速抓到市場空缺,做到分眾市場的老大,不論開發商、行動廣告、發行,甚至代理商,都能成為贏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