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出臺,廣州將積極申報設立自由貿易港,同時,以廣州港集團為平臺,通過增資擴股、收購等方式加快港口資源整合,打造世界級樞紐港區。
自由貿易區升級版
廣州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三年後,廣州港的綜合實力、現代化建設水平走在全國港口前列,自由貿易港建設取得突破,在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航運樞紐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再上新臺階。
廣州市港務局副局長黃波17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目的是進一步提升區域協作和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在這個總的方向下,提出粵港澳大灣區要共同打造世界級的航運樞紐。
“在此過程中,廣州希望既是參與者又是推動者,因而提出了‘引領’,以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提出的‘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要求。”黃波說。
2015年,廣州市出臺《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多方促進航運發展,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經過三年的建設,廣州港貨物吞吐量達到5.9億噸,超過深圳和香港的總和;廣州航運關聯企業從6000家發展到5萬多家;世界第一艘2000噸級純電動貨船在廣州研發制造下水;廣州郵輪母港旅遊實現零的突破;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在廣州首航;廣州港集裝箱航線升至197條;國際友好港由20個升至41個……
在新的三年行動計劃中,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被擺在重要位置。計劃提出,借鑒國際自由貿易港發展實踐和先進經驗,積極申報設立廣州自由貿易港。構建更加便捷的國際船舶、貨物進出境監管機制。創新“不申報、不征稅、不統計”的一線進出境模式;放寬貿易投資準入條件,建立離岸型經濟管理體制,實現貿易自由;探索基於國際貿易業務與國際通行做法相銜接的金融、外匯管理規則,實現資金“自由流動”。
黃波認為,自由貿易港是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基礎上的升級版,廣州的優勢在於,有別於橫琴和前海,南沙自貿片區的其中一個核心功能定位是航運物流,從實際情況來看,就是要進一步完善南沙保稅港區的功能,南沙自貿試驗區在貿易便利化的政策環境、營商環境方面取得突破,向自由貿易港的方向邁進。
“自貿港里貨物可以自由進出,這有利於國際中轉貨物選擇南沙,更有利於把廣州港打造成一個國際中轉性的港口。”黃波說。
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計劃中提到的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綜合服務體系等措施將更加方便國際航運公司的結算、融資等,並為航運公司開拓更多的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航運公司的競爭力。
港口整合方案制定中
計劃還提出,到2020年,完成港航相關項目投資1000億元,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6.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力爭達到2500萬標箱,集裝箱航線達到250條,其中國際班輪航線120條,全市港航相關產業企業註冊數超過6萬家,本地航運企業經營船隊規模超過4000萬載重噸。
目前,全球集裝箱年吞吐量超過2000萬噸的港口有7個,除了新加坡港和釜山港,有5個在中國。在中國,集裝箱年吞吐量超過2000萬噸的5個港口中,除了上海港和寧波港,有3個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分別在香港、深圳和廣州。
值得註意的是,作為老牌國際航運中心,中國香港的競爭力正在下降。盡管2017年香港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重返2000萬標箱大關,結束了六連跌,但過於依賴轉口貿易使得香港對內地的貿易依存度不斷上升,而伴隨著內地與世界各國貿易的發展,內地相當部分出口是通過直接貿易或離岸貿易進行,再加上鹽田、蛇口、南沙等港口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內地經香港的轉口貿易額大幅萎縮。
今年4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時就直言“擔心港口”。她說,除了港口以外,香港和其他的大灣區城市在分工上並沒有太多重疊之處。
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誌堅也認為,以轉口貿易為主的香港未來發展將面臨天花板,而南沙一旦解決好港口的硬件和軟件問題,可能就會跟香港分庭抗禮。
黃波則希望,在提升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的國際地位上,三地能夠形成合力。“香港有得天獨厚的先發優勢,廣州有傳統航運基礎和緊鄰經濟發展腹地的優勢,深圳有創新優勢,大家如果能夠形成深度合作,就可以在全球的港口航運界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
即便不考慮跟香港的競合關系,推動珠江口內及珠江西岸港口資源整合也刻不容緩。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坐擁世界級港口群,這也必然導致競爭加劇,尤其是在集裝箱貨源的爭搶方面。通過資源整合,充分合理利用不同要素是大勢所趨。
為避免港口重複建設、過度競爭及各自為政,全國各地都在加快港口整合的步伐,江蘇、浙江、遼寧等地已紛紛實現了港口資源整合。
此次計劃明確提出,支持以廣州港集團為平臺,采用市場化手段,通過增資擴股、收購等方式,加強與周邊港口合作,抓緊推動開展港口資源整合工作,打造世界級綜合型港口企業。
此前,廣州港已與東莞港、江門港簽署了港口合作發展協議,與珠海港、中山港、佛山港、茂名港等港口的合作正在加快推進。
黃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港口資源整合的具體推進方案正在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省國資委、省發改委牽頭制定。因涉及上市企業廣州港集團,因而具體內容不便發布。
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宋小明表示,廣州港集團將根據新的三年行動計劃部署,研究制定集團的行動計劃,層層壓實指標,務必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