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去年中國對外支付的知識產權使用費已經達到了286億美元,逆差超過200億美元。其中,支付美國的知識產權使用費同比增長了14%。可以說,中國始終都是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一個堅定維護者,也是重要的參與者,同時還是積極的建設者。
在中美貿易問題上,申長雨稱,涉及到知識產權,實際上我們認為美國所謂的“301調查”的結果是沒有看到或者是忽視了中國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客觀事實。美國有很多知識產權的權威人士,他們都認為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環境和保護效果這幾年進步巨大,我想這是得到國際社會公認的。
申長雨稱,這些年,中國在不斷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始終堅持對國內外企業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去年中國還進一步修訂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加強了對商業秘密的保護,美國知識產權權威人士和有關媒體也表示,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得分居於中等收入國家前列,越來越多的被選為非中國公司間專利訴訟的一個關鍵地方,因為訴訟當事人覺得他們在中國會受到公正對待。
他指出,中國始終按照國際貿易規則,積極支付有關知識產權的使用費。去年中國對外支付的知識產權使用費已經達到了286億美元,逆差超過200億美元。其中,支付美國的知識產權使用費同比增長了14%。可以說,中國始終都是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一個堅定維護者,也是重要的參與者,同時還是積極的建設者。這些年,中國知識產權環境,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的進步是巨大的。
申長雨介紹,下一步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將進一步加強。這不僅是履行國際義務的需要,更是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吸引更多外資企業來華投資興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申長雨表示,將以四個方面著手,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一是要以這次機構改革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為契機,積極指導專利商標的綜合執法,更好地打擊各類侵權行為;二是將以《專利法》修改為契機,加快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真正把違法成本顯著提升上去,使法律威懾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三是要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為抓手,將快速授權、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結合起來,加快建立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目前已經在全國建立了19個這樣的中心,今年將進一步擴大規模,完善布局。中心建立時間不長,但是效果很好,今年將進一步優化布局;四是要以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契機,深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推動構建更加開放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讓中國的知識產權在國外也能得到很好的保護,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