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讀書好×果籽】閱讀陳橋鏡頭下的香港歷史

1 : GS(14)@2017-01-21 03:37:32

【文化籽:讀書好】今年是六七暴動五十年,一部關於暴動的紀錄片《消失的檔案》,正受傳媒圈談論,製作人羅恩惠發現香港六七暴動檔案的正本全都運回英國,而香港位於觀塘的歷史檔案館,原有的複印版本卻幾乎全部「消失」,只餘下二十一秒的影像檔案,從此,她展開了漫長的追尋。


新聞力

上星期溫哥華在下大雪,我跟着記協給我的聯絡,約了一位素未謀面的長者在港式茶餐廳吃早餐,他名字叫陳橋,九十歲,五十年代入行的攝影記者,曾任《南華早報》首席攝影主任,八五年獲英女皇授勳。他當年就是率先拍攝六七暴動新蒲崗膠花廠事件的人。推門走入茶餐廳,門口卡座窗邊坐着一位精神矍鑠的長者,先自我介紹,傾談間他拿出一本書《鏡頭下的歷史:陳橋三十載新聞圖片錄》,這是本在溫哥華出版的攝影集,在香港看不到,他說只有一本放在香港中央圖書館。他逐張逐張新聞圖片介紹,這個早餐吃了三小時,我重新認識了一遍香港歷史:天星加價騷動、六七暴動、維園保釣、雅麗珊郡主訪港、內地人大逃港、越南船民……。今天的歷史是昨天的新聞,而今天的新聞,將會成為明天的歷史!行內人尊稱他做橋叔,雖年屆九十,但記性絕佳,聲如洪鐘,對每張新聞圖片都如數家珍。他四十年代戰後在虎豹別墅為遊客拍攝即影即有,五十年代入行在《虎報》當黑房,他說:「香港攝影記者歷史不長,早期報章係交畀影相舖,影完之後交相畀報館。」陳橋這一代是香港報館攝影記者的先驅,他真正感受到傳媒威力,是加入《南華早報》不久,拍了一張港島贊育醫院孕婦通宵輪籌排隊生仔的照片:「這張相轟動英倫,鬧香港政府不人道,報館日頭叫我去影,話朝早排隊由第三街去到皇后大道西,但去到門口見冇人,一問先知是早一晚通宵輪候,結果夜晚再去影。」新聞令政府尷尬,究竟當時有否「政治勢力」干預,「舊陣時政府唔會專登同傳媒鬥氣,係我哋同政府鬥氣。」他說。七一維園保釣,陳橋拍下警司打人,但照片最後被老總抽走,只因他認識警司的太太。


襲擊記者

六七暴動他目睹事件發生,「衝突起初在新蒲崗膠花廠,其實原本是西環卑路乍街膠花廠工潮,再轉去新蒲崗,我去新蒲崗『哺』咗幾日,一邊等一邊咬住個菠蘿包,睇住成件事發生。」他拍下一張防暴警察高舉發放催淚煙警告標語,似曾相識,因為地點在東頭村徙置區,那是我長大的地方,也因為兩年多前我也站在同樣的警告前。橋叔在新蒲崗採訪遇上暴徒襲擊,幸好當時有左派銀行的人在危急關頭站出來保護他,橋叔受了輕傷,休息三日又重新出外採訪。當時夜晚外出要申請戒嚴證,「屋企人擔心,但冇計,因為我係做呢行。」採訪土製炸彈新聞時,最令人擔心不是前面爆炸,而是後面的群眾,因為曾有暴徒混入群眾中襲擊記者。「前面警察一引爆,我就要後退,但又驚後邊群眾中有人襲擊,當時《南華早報》機房都有人放炸彈。」暴徒襲擊記者原來早已有前科。橋叔三十年間拍下的新聞照,充滿故事、張力,視角獨特,究竟有甚麼心得:他說:「去到現場,要有新聞觸覺,要用腦諗嘢,畀人諗多幾步,估計跟住會有乜嘢發生,有時要夠膽作取捨的判斷,放棄人人簇擁拍攝的主角,這樣就可以學習到甚麼是新聞意識。」



希望《鏡頭下的歷史》有朝可在香港出版。

1984年的李嘉誠正準備出手投地,橋叔捕捉到超人的性格。

陳橋,香港歷史的紀錄者

撰文:劉細良編輯:謝慧珊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0/199023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