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今天在國新辦舉行的一季度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及3月份單月中國對美進出口表現都不及整體。
“目前,美方的‘301’清單還在公示期並沒有實施,後續影響有待觀察。”他呼籲,“我們希望中美兩國都能以建設性的方式,以智慧和相互尊重的態度解決矛盾。
最新數據顯示, 按照美元計價,今年一季度中國對美國進出口1415.9億美元,同比增長13%。美國為我第二大貿易夥伴。其中,對美出口999.2億美元,增長14.8%;自美進口416.7億美元,增長8.9%;貿易順差582.5億美元,擴大19.4%。
整體而言,一季度,我國對歐盟、美國和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8.2%、6.3%和13.7%,三者合計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41.2%。同期,受益於世界經濟溫和複蘇和中國經濟穩中向好,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75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9.4%。其中,出口3.54萬億元,增長7.4%;進口3.21萬億元,增長11.7%;貿易順差3261.8億元,收窄21.8%。
前一天,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發布會上稱,中方已經按照底線思維的方式,做好了應對事態升級的充分準備,擬定了具體的綜合的反制措施。“我們不想挑事,也不怕事。為了捍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我們將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不排除任何選項。中方的能力和信心是不容置疑的,我們會說到做到。”他說。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中美兩國一旦貿易爭端升級,一些依賴於中美兩國貿易的國家可能受到負面影響;但另一些國家卻可能因此受益。
美國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就稱,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征關稅將給兩國都帶來損失,最終受益的可能是世界第二大大豆生產國——巴西。“美國經濟每年可能損失170億-330億美元。如果中國施加了這些關稅,巴西會是真正的贏家。”報告預估,巴西可能因此受益27億美元。
假如中國政府對美國出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美對華大豆出口可能驟降近三分之二。這份研究的作者是普渡大學農業經濟學教授Wallace Tyner和Farzad Taheripour,他們分別假定了中國施加10%、25%、30%關稅三個情景。
報告指出,近期來看,美國對華大豆出口相對來說不受關稅和其他邊境措施限制,但如果中國政府決定對美國的貿易打擊進行更為強硬的回擊,中美大豆貿易將受到很大影響。
黃頌平再次強調,應該客觀、理性看待中美貿易出現的不平衡問題。我們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目前的貿易狀況是市場形成的,歸根結底是由中美兩國經濟結構、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分工決定的。如果考慮到統計、轉口貿易,還有服務貿易等因素,中美貿易的順差實際上沒有那麽大。我們希望美方在貿易差額問題上能夠耐心傾聽理性、務實的聲音,建設性地提出改善貿易不平衡的措施,共同推動兩國經貿關系長遠穩定發展。
他說,中方的立場是非常明確的。我們認為這次貿易摩擦不利於中國利益,不利於美國利益,也不利於世界利益。貿易摩擦,我們歷來強調要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通過政策溝通磋商加以解決,要按照WTO的規則加以解決,這是作為WTO重要成員的中美兩國都應該遵守的一個原則。
本周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演講中表示,中國將主動擴大進口。今年,中國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同時降低部分其他產品進口關稅,努力增加人民群眾需求比較集中的特色優勢產品進口,希望發達國家對正常合理的高技術產品貿易停止人為設限,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