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圈層化的產品路徑和人生困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2/164108.shtml

圈層化的產品路徑和人生困局
增長黑客增長黑客

圈層化的產品路徑和人生困局

關於圈層化這件事的思考和實驗還在繼續。

來源 | 增長黑客GH(ID:growthhackerbook) 

作者 | XDash

我的前投資人好友曲凱,最近在公眾號「42章經」發布了一篇名為《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活》的好文,談及他由投資漸而「入道」的階段性感悟。在諸多箴言妙語中,有一條讓我頗有共鳴:

在做投資的時候,我發現很多項目最後投資與否,與跟進的時間長短往往非直接相關,最終還是取決於第一次見面。所以說第一印象與見面的方式很重要。

所以我極少主動去認識那些比我高出一個 Level 的人,因為這會讓我們的關系永遠停留在我弱他強的刻板模式之下。

這讓我回想起《增長黑客》的寫作緣由,很大程度上是一場精心醞釀的局。彼時我從上海前往北京創業,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作為赧於和懶於拜山頭結交合作資源的宅男,於是萌生了「與其我挨個 social 換名片,浪費大量時間精力在獲取敲門磚和路程上,不如靠寫一本有影響力的書,讓大家自動找上門」的想法。

於是我就這麽做了,並且真還就做到了。這本書銷售火爆,讀者分布廣泛,自此大小互聯網公司的蓬門為我而開,也有不少傳統企業聯系並邀請我前往交流,足跡更是遍布大江南北。兩年內我由一個向往喬治·克魯尼《在雲端》般生活的人,飛成了東航和國航的 VIP,合計里程相當於繞了地球三圈,在《增長黑客》銷售最旺盛的那段時間里,我起床的第一件事通常是思考:我現在正在哪座城市呢?

不同於絕大多數神隱的作者,我慷慨地在書封上留下了個人的真實微信號。任何人只要掃描,都可以添加我為好友(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不需要驗證的,掃碼就可以直接跟我對話,至於我是否回加則視情況而定)。由此形形色色的人等逐漸占據了我的通訊錄名額,我也由此獲得了更多「觀察這個世界的樣本」,並更加堅信了「人是分三六九等的」這個看起來有些令人沮喪的現實。

0

你會發現,那些處於社會中上層精英階級的人,更樂於「單刀直入地拋出交流目的」、「為知識和信息付費」、「能在線上或電話解決的問題絕不會無故安排線下接觸」、「首先思考如何為對方帶來價值」、「制造意外驚喜」;

而深陷增長困局遲遲打不開局面、自覺人微言輕不善交流溝通、處在職場乃至人生初級階段茫然無目的的(層次相對前者較低的)人,多半「喜歡詢問在嗎且總是渴望立即得到回複」、「理所當然地認為買了書就應當獲得作者提供的免費咨詢」、「拋出大而無當缺乏細節的問題以至於連專家都根本無從下手」、「自說自話地開始一問一答的閑扯而根本不管你此刻有沒有時間陪聊」……

與前者溝通,輕松愉快,制造雙贏;跟後者扯皮,費時費勁,時間黑洞。不幸的是,後者往往對自己給對方帶來的困擾毫不自知,在對方響應延遲/試圖委婉暗示結束對話/索性不回複時,反而窮追猛打,加速了自己被對方「降低心中評級」。

上周在家鄉江蘇南通做了場小型的讀者見面會,席間有人拋出問題「新創業產品如何提高市場份額?」——瞧,又是一個大而無當缺乏細節的無效提問,既沒有提供關於此創業產品的任何信息,也沒有團隊資源能力的背景介紹,更沒有現階段的市場份額數據抑或競品調研結果,完全空對空。

通常拋出此類問題,意味著提問者沒有進行過任何思考,更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是典型的「窮懶型伸手黨」。一經詢問,原來提問者「還根本沒有開始創業,只是萌生了想創業的念頭,連做什麽都沒想好,就先姑且隨便問下聽聽意見」。得,您倒是問得很 free style,真沒把我的時間和腦力當回事。

這就是典型的不在一個 Level。認知是無法向下兼容的。更可悲的是,比你高 Level 的人通常沒有主動為你提升 Level 的義務和契機,所以你只能靠經歷去體悟,去發現雙方的差異繼而彌補之間的 gap。很多人終其一生都突破不了這層天花板。「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每隔幾個月就甚囂塵上一次,不是沒有現實依據的空談。

我對人與人之間 Level、圈層這件事,最近一次啟發在上個月參加吳曉波老師的寫作研修會。包括吳老師和其他分享嘉賓都談到這個自媒體時代「圈層化」的趨勢和價值:「你不需要討好每個人。你需要靠產品個性和過濾策略,把真正契合的人聚攏在一起,而忽略那些外圍的低價值吃瓜群眾。在這個時代,每個手藝人只要有 1000 個鐵桿粉絲,就能養活自己。」咳咳,這讓我最近懶於更新公眾號的行徑,提供了心安理得的理論基礎。我不需要成為一個流量寫手,動輒以「10萬+」席卷朋友圈,這不是我的追求,也不是我心中真正的寫作。

圈層這件事體現在互聯網產品里,將直接影響產品氣質。這從冷啟動階段就開始發酵。做了那麽多年 to C 互聯網產品,我愈發篤信「但凡允許自發演化的產品形態(尤其 UGC),在未經打理的情況下,定然符合墨菲定理,即一定會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BTW,我是人性「性惡論」的支持者)。

例如,上周末與某從事互聯網教育的集團公司交流,下屬某條新產品線將開拓「職場社交」(求職者與職業導師建立匹配)的業務方向。在產品負責人沒有給出令我信服的運營方案(這明顯是一個重運營的項目)下,我直接提出了此類產品令人悲觀的演化路徑:

可以想見作為一個面向職場的匹配型產品(或者說,「雙邊市場」模型),它的需求端一定多是對職場發展最有需求的年輕小白——畢業不久或仍在校,對職場充滿憧憬卻又迷茫,高價值內容貢獻能力弱,容易被時評煽動被雞湯感動——這些人價值較低;

zhichang

它的供應端則很可能是職場上處於中遊的人士——馬雲李彥宏這樣的商業領袖自然不可能進駐,吳恩達李叫獸這樣的職場偶像也顯然缺乏自降身價的分享意願,只有處於上升期的人才希望借此平臺獲得曝光——他們的目的非名即利,於是各種自我標榜吹噓、搭售產品的行為都會陸續跟上,降低平臺上供應端內容的純度和價值。

於是久而久之,這里就成為了高年級同學向低年級同學販賣信息不對等繼而賺取崇拜的平臺。大家各取所需,自得其樂,但始終是中低圈層的自 high。平臺價值很難有進一步的提升,從低端向高端拓展的前程陰雲密布。

既想讓不同圈層的人建立連接,又試圖維持這種關系黏性,前者簡單,後者困難,不通過強運營來劃分圈層或是建立某種「機制性搭訕」的 feature 是根本做不起來的。

00

00

再加上在中國做社交本來就面臨著企鵝巨人的碾壓。所以你想,為什麽 LinkedIn 在國內的「赤兔」成了前車之鑒,死活做不起來。

說到這里,提醒一下讀者朋友們:在近期,我將會開始將讀者社群的運營重心,從浮淺交流的「微信群」向能夠沈澱深度內容的「小密圈」轉移(這也是受到最近讀到的一本《深度工作》的好書的啟發)。目前已經加入付費社群的朋友都可以免費加入。計劃本周末將小密圈調價到 199 元。這本身也是一種過濾機制,用來界定圈層,區隔語境。

關於圈層化這件事的思考和實驗還在繼續。

產品路徑圈層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4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