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电解铝企业停产产能超35万吨仍难改铝价颓势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0828/02175244463.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9

擬建電解鋁項目將被「立即叫停」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4/738856.html

昨天,工信部網站上,刊登了國家發改委、監察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遏制電解鋁行 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緊急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叫停擬建電解鋁項目,堅決制止任何擴大產能的新建項目的違規審批行為, 並取消地方出台的各項優惠政策。

記者昨天諮詢多家企業和業內分析人士發現,如果這一政策全面落實,對於希望介入或者擴大電解鋁產能的企業來說是當頭一棒,對在鋁行業市場份額日益減少的中鋁來說,反而是利好消息。

民營鋁企受影響最大

根據通知,目前我國電解鋁產能過剩、供大於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局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地方仍在加快電解鋁項目建設,甚至在招商引資中給予土地、稅收、優惠電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到2010年底,全國電解鋁產能已達2300萬噸,實際產量1560萬噸,設備利用率為70%。2010年1~11月鋁冶煉行業利潤104.41億元,銷售利潤率僅3.59%,大大低於工業行業平均水平。

因此,通知要求立即叫停擬建電解鋁項目,並透露目前全國擬建電解鋁項目23個,總規模774萬噸,總投資770億元。如果擬建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到「十二五」末期,全國產能將超過3000萬噸,產能過剩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

根據記者多方瞭解的信息,即將被叫停的擬建電解鋁項目,很多並不是來自我國傳統的鋁業「老大」中鋁公司,而是包括一些電力企業、民營電解鋁企業在內的非中鋁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國內市場佔據超過半壁江山的中鋁公司,市場份額在逐年萎縮,根據上海有色網的統計,目前中鋁佔國內電解鋁產量的份額,已經從 2007年的26.52%縮小到2010年的21.5%。而2011年我國新建電解鋁產能是290萬噸/年,其中屬於中鋁的只有39萬噸/年。

「這一政策如果推進,影響更大的肯定是非中鋁企業,之前幾乎沒有電解鋁項目的新疆地區,在『十二五』期間就要增加1000萬噸左右的電解鋁產能,這 些產能主要是由中電投等國有電力企業和山東信發鋁電等大型民營企業投建,中鋁還沒有在這一地區涉足。」一位行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

執行力度存疑

東北證券分析師楊霞輝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如果政府真的叫停所有的擬建產能,對電解鋁行業來說是一較大利好,可以舒緩產能過剩現象,鋁價也有望出現反彈,行業盈利性得到改善。

上海有色網分析師張昕對記者預計,一旦眾多擬建項目被推遲或叫停,國內鋁消費量又不斷增加,可能加快中國成為電解鋁淨進口國的步伐。「雖然電解鋁行 業現在處於過剩,但兩三年後過剩產能可能會逐漸消化,而此次政府出台強力措施整頓電解鋁新增產能,可能未來會加大需求增大進口,從而使中國變為電解鋁淨進 口國的時間縮短。」不過,張昕也指出,此舉短期內對供需結構影響很小,具體影響程度還需看政策的執行力度。

當然,業內普遍對政策落實所抱希望不是太大。

一位民營電解鋁企業的內部管理層對記者坦陳,國家發改委從幾年前就說過不再審批新項目了,但其實這幾年電解鋁產能都在成倍增長,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一個項目是經過審批的。

而另一家電解鋁企業人士更是對工信部提出的只有近70%的開工率提出質疑。此前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底,國內電解鋁開工率就已經達到了75%至80%。

不過上述人士承認,也不排除有很多企業偷偷上馬電解鋁項目並未納入統計,「現在一些廠家都在通過其他名目來申報項目,比如說是做鋁加工,但最終上馬的還是電解鋁,要控制這些項目上馬也是難題。」

此次對擬建項目的「一刀切」,安信證券有色金屬分析師衡昆對記者指出,目前擬建和在建的項目,大多在新疆、青海、內蒙等西部能源富裕、電力成本較低 的地區,而已經存在的電解鋁項目則是在能源價格較高的地區,國家應該鼓勵電解鋁產能向西部地區轉移,並淘汰現有落後、成本高的電解鋁產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00

鋁業西進:5年內西部5省區電解鋁產能或佔全國一半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420/2300042.shtml

 每經記者 張國棟實習生 王國信 發自北京
在中國鋁行業,一場「西進運動」將在未來5年內呈現。
「預計到2015年,全國擁有 百萬噸級電解鋁生產及加工能力,上下游產業鏈基本形成大型企業集團超過10家,核心產量佔到全國60%以上,在電力資源豐富的新疆、青海、寧夏、內蒙、云 南等五個省區,電解鋁產量可能達到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4月1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鋁部處長李德峰在第七屆中國有色金屬產業鏈發展論壇暨鋁產 業鏈論壇上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受能源和環境成本逐步提高的影響,目前東部鋁企形勢嚴峻,山東、河南等鋁產業大省情況更糟。「電 解鋁成本中40%以上為電力,如按平均每度電0.48元、16600元/噸的鋁價計算,很多廠子只能勉強維持。」一家不具名的鋁企負責人大倒苦水。
同時,今後鋁工業發展尤其是電解鋁行業將逐步轉移到資源較為豐富的西部地區。內蒙古、新疆及甘青寧區域,將成為鋁業投資的重點。
難以承受成本和資源之重
論壇現場,憂慮刻在參會者臉上。
「河南情況比較困難,能源價格上漲,電價也漲,企業雖然沒虧多少,但基本不盈利。」鋁電解專家、河南中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梁學民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
記者瞭解到,在國內電價偏高的省份,鋁企的生存形勢更加嚴峻。
據悉,自去年5月以來,河南電解鋁行業已步入全面虧損,全行業面臨的困難甚至比金融危機時期要嚴重。「有部分企業已經關停了,到現在還沒有復產。」梁學民說。
百川資訊鋁行業高級分析師張如風分析,鋁企的資源性問題也開始顯現。「目前河南的鋁土礦已經很緊張了,可能還有未開發的,但也不太多。」梁學民說。
西部五省電解鋁產量將過半
「『十二五』期間,國內電解鋁的供應仍然相對過剩,競爭也步入相對激烈的時代,增量向西部轉移將是大勢所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鋁部處長李德峰在論壇上表示。
李德峰稱,「到2015年,預計全國擁有百萬噸級電解鋁生產及加工能力,上下游產業鏈基本形成大型企業集團超過10家,核心產量佔全國60%以上,在電力資源豐富的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古、云南等五省區,電解鋁產量可能達到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
對東部眾多高耗能企業而言,西遷的動力來自於西部充足的基礎條件,尤其是優惠的電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測算,1噸電解鋁約需要14000度電,若每度電低0.1元,相當於生產一噸電解鋁能省下1400元。
「現在東部鋁業產能過剩,就電解鋁來說,河南和山東最為突出。轉移之後,對企業和當地都是雙贏。」我的鋼鐵網分析師李旬稱,企業可以降低成本,靠近市場;而當地可以增加就業,推動經濟發展。
「最先轉移的是電解鋁廠,目前已經開始大量轉移;緊隨其後的是型材廠和鋁棒廠,這是一個由低端向高端逐漸轉移的過程。」李旬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4

俄羅斯En+集團CEO:中國未來將喪失30-40%電解鋁市場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46556.html

第一財訊:俄羅斯最大的能源礦業公司En+集團首席執行官Artem Volynets7月19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表示,雖然目前中國電解鋁完全自給自足,但3-5年以後,中國電解鋁市場30-40%的市場可能要被國外電解鋁企業佔領。

En+集團總部位於俄羅斯,是一家多元化的礦業、金屬和能源集團。En+集團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氧化鋁和電解鋁生產商俄鋁聯合公司(UC RUSAL)47.41%的股份,同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公司之一、俄羅斯最大的獨立發電商俄羅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EuroSibEnergo PLC)、世界上最大的鉬生產商之一SMR公司,以及重要的煤炭資產和龐大的物流業務。

Artem Volynets表示,面對越來越高的能源成本,電解鋁企業作為耗能大戶,如果想擁有競爭力,必須具有兩個條件——低成本的豐富的鋁土礦資源和低成本的電力成本,但是中國這兩個因素都不具備。

根據俄羅斯最大的投行VTB Capital分析報告介紹,2011年一季度,俄鋁生產鋁的成本為2044美元/噸,綜合季節因素等預測二季度和三季度生產成本將有所下降,但全年預期 仍在在2000美元/噸(約合13000元/噸)左右。2011年一季度,能源成本佔鋁生產成本的30%,所以基於全年2000美元/噸的預期,能源成本 約為600美元/噸(約合3880元/噸)。

根據華泰證券研究員劉敏達的測算,中國電解鋁成本約為15500元/噸左右,按照每生產1噸電解鋁大約需要2噸氧化鋁、13500度電、0.5噸碳素及25kg左右的氟化鹽,電力佔總成本的40.91%,電力成本約為6340元。

在此前不久的一次鋁業行業內部會議上,中國鋁業(601600.SH;02600.HK)高級副總裁劉祥民亦表示,中國鋁工業發展將面臨嚴峻的形 勢。隨著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很可能促使國內鋁消費發生根本性改變,同時電解鋁產能正在逐步向能源豐富地區轉移,對中國電解鋁企業將構成威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2

電解鋁再現全行業虧損 分析人士預計,大規模減產將至

http://www.yicai.com/news/2011/12/1296323.html

隔3年,中國電解鋁行業再現全行業虧損。

「今年八九月份之後受到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電解鋁價格開始下滑,目前已經下滑至15500元/噸,陷入全行業虧損。」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熊維平昨天在公司轉型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電解鋁企業將要再次面對嚴冬。」

儘管15500元/噸遠高於金融危機期間最低的11000元/噸左右的價格,但是目前的形勢與3年前已有很大不同。「那時候生產電解鋁的煤炭和電力價格,跟現在都有很大不同。」熊維平強調,目前全行業電解鋁平均完全成本在16500元/噸左右。

考慮到物價壓力放緩,從12月1日起,國家發改委再次上調了電價,全國平均銷售電價上調0.03元/度,這進一步加大電解鋁行業虧損程度。

根據齊魯證券分析師閆磊測算,按照國內電解鋁冶煉行業14500度/噸的耗電強度測算,行業噸鋁成本將增加435元,此次電價上調後,國內電解鋁冶煉企業噸鋁毛利率將下降至虧損235元。

這還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數字。百川資訊有色行業分析師張如風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全行業電解鋁平均完全成本在16500元/噸左右是比較客觀的數據,有的企業成本更高,如西南地區有鋁廠噸鋁成本居然高達18000元,噸鋁虧損2000多元。

熊維平告訴本報,今年1~9月份中國鋁業公司贏利近40億元,但是從10月份開始利潤進入下行階段,1~11月利潤下降到了30多億元。

價格的低迷,已經讓電解鋁企業開始減少。張如風介紹,進入12月份以來,因電價上漲以及其他原因減停產的電解鋁產能約為63萬噸,儘管相比目前2105萬噸的開工產能來講,鋁冶煉企業減產有限,尚不足以對鋁價形成支撐,但是預計後期或將出現此類電解鋁企業大規模減產。

百川資訊統計,目前全國電解鋁企業開工率已經下降至83.6%,在10月份之前開工高達88%以上,「這其中原因有企業撐不下去減產,也有今年新建產能遭遇價格低迷推遲開工時間的因素。」

「目前還不是電解鋁企業最難過的日子。」在張如風看來,由於電費一般都是月末入賬,鋁廠也許還未能真正體會到電費上漲帶來的虧損和資金緊張,然而, 時逢年關,企業現金流相對緊張,若有企業再有固定資產投資(或在建工程),其資金周轉會問題將更加嚴峻,彼時將是電解鋁企業最困難的時候。

張如風預計,電解鋁價格還有下行空間,下一步的低點可能會跌至14800元/噸。

價格低迷主要還是緣於下游需求難有起色。電解鋁兩個最主要的終端(房地產、汽車)消費都開始明顯下滑。

「國內電解鋁廠面臨進口電解鋁增加和國內電價上調的夾擊,大規模減產將至。」張如風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08

電解鋁另辟蹊徑,試水綠色發展模式 “沒有過剩的行業,只有過剩的企業”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417

如何在削減產能的同時,緩解企業的經營壓力?這是很多電解鋁企業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視覺中國/圖)

壓縮產能之外,尋找另一條路實現經濟增長成為政府、企業的當務之急。“煤-電-鋁”綠色循環產業鏈的嘗試對具有資源稟賦好、用能載荷不足的西部地區具有一定適用性——通過主動構建能源消費端,建立獨立循環的、以低碳能源帶動高載能產業發展的模式,西部區域的發展將可能出現新的路徑。

如何啃掉“去產能”這根“硬骨頭”,實現“瘦身健體”,這是中央企業正在面臨的挑戰。

2016年5月18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中央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以促改革、調結構增強企業競爭力。

兩天前,5月16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召開第十三次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按照中國歐盟商會的報告顯示,中國產能過剩主要集中在八個行業:鋼鐵、電解鋁、水泥、化工、煉油、平板玻璃、造船、紙和紙板行業。

在壓縮產能之外,尋找另一條路實現經濟增長成為政府、企業的當務之急。以電解鋁為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解鋁生產和消費國,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煤炭行業低迷、鋁價震蕩下跌,很多身處煤電鋁行業的企業面臨巨大挑戰。

2015年,中國電解鋁減產覆蓋17個省、市、區,主要集中在甘肅、青海、河南等地;全年累計關停產能為427萬噸/年,較上年增長2.7%,其減產規模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基本相當。

對於煤電鋁行業來說,由於供大於求、產能過剩,光是用電成本就占到了46%左右。如何在削減產能的同時,緩解企業經營壓力?這是很多電解鋁企業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以煤發電、以電煉鋁的國家電投蒙東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蒙東能源”)進行了一個循環經濟的中國實驗——“霍林河循環經濟示範工程”。蒙東能源是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在內蒙古東部區域的控股子公司。

走到內蒙古自治區霍林郭勒市大大小小的山頭,隨處可見的風電機組矗立著,葉片嗡嗡旋轉。這是國內首個含風電可再生能源的“煤-電-鋁”綠色循環產業鏈。即通過消納風電,降低噸鋁用電成本,利用循環經濟“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原理,走出“綠色逆襲之路”。

為了解決風電“看老天爺臉色”這個最大的問題,蒙東能源建成了風電、火電的協調運行的智能局域電網。這個智能局域電網中,包含了30萬千瓦風電、180萬千瓦的火電,和年產能81萬噸的電解鋁負荷。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2015年蒙東能源風電年可利用小時數可達到3400小時,較內蒙古自治區平均風電利用小時數1600小時高出1倍多。

“這是世界上首個‘風-火-鋁’聯合運行的智能局域電網,具有裝機容量大、可再生能源滲透率高等特點,工程建設協調難度巨大,是發電企業嘗試建立的首個含發電、輸電、用電、調度一體的系統工程。”蒙東能源副總經理劉建平說,與循環經濟示範工程投產前比,2015年生產電解鋁總成本降低7.3億元。

通過智能局域電網,不僅可以大比例消納風電,用電成本大幅下降,還能夠解決當地劣質褐煤露天堆積易引發的自燃及汙染問題。目前,在霍林河地區每年就地可以消納2600-2800大卡劣質褐煤1000萬噸。

在國家供給側改革,央企脫困的大背景選,央企國家電投的嘗試對具有資源稟賦好、用能載荷不足的西部地區具有一定的適用性。通過主動構建能源消費端,建立獨立循環的、以低碳能源帶動高載能產業發展的模式,西部區域的發展將可能出現新的路徑。

2014年12月,霍林河循環經濟示範工程在利馬聯合國氣候大會“中國角”邊會上獲得了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組織、中國低碳聯盟、美國環保協會、中國低碳減排專委會聯合頒發的“今日變革進步獎”。

“沒有過剩的行業,只有過剩的企業。”蒙東能源董事長劉明勝期望能從根本上建立起既能保證能源需求增長,又能保證能源的充分再利用、控制碳排放量的綠色循環發展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864

電解鋁將成中國去產能新重點

電解鋁產能過剩進入高層視野,已成為全球性問題。中美雙方在G20峰會期間達成共識,共同應對全球電解鋁產能過剩。

《中美元首杭州會晤中方成果清單》顯示,中美雙方認識到,由於全球經濟複蘇緩慢和市場需求低迷,電解鋁行業產能過剩增加,成為全球性問題,需要集體應對。中美雙方將共同努力,應對全球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美方歡迎中方推進以去產能為目標之一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雙方也認識到,政府或政府支持的機構提供的補貼和其他類型的支持可能導致市場扭曲和造成全球產能過剩問題,因此需要予以關註。中美雙方還承諾,將加強溝通與合作,致力於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有關挑戰,以加強市場功能和鼓勵調整。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哲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應對全球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是中美雙方在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共識,也是從全球合作範圍內,去產能的重要實踐。

劉哲表示,中國是一個銅少鋁多的國家,電解鋁產能存在過剩,全行業基本處於虧損狀態,產能利用率一直在70%左右。過去幾年,從增長情況來看,全球電解鋁的增長主要集中在中國,全球其他地區的電解鋁產量過去基本穩定在2400萬噸左右。化解電解鋁產能過剩,有利於提高電解鋁行業的景氣度,通過供給端持續有效退出,改善鋁行業的供需關系,支撐鋁價上行。

全國政協委員張震宇曾表示,電解鋁產能過度擴張不僅威脅企業的生存,還間接造成鋁土礦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威脅著整個中國鋁工業健康發展,有效加快化解電解鋁行業產能過剩刻不容緩。

我國電解鋁產業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電力和鋁土礦資源豐富的省份。由於電解鋁投資體量大、投資門檻低、帶動就業能力強,加之在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傳統思維和GDP政績考核約束下,有些地方政府把電解鋁當作支柱產業發展。

張震宇認為,由於國內電解鋁用電價格區域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在產業轉移的背景下,2010年以來國內電解鋁產能增量的90%以上投向了青海、新疆、內蒙古、甘肅等電價便宜的西部地區。西部地區的產能形成了,而東部地區的產能卻沒適時退出,造成“邊嚴格調控、邊新增產能”的現象。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胡遲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電解鋁行業的產能過剩是結構性過剩、低端產能過剩,而高端產能不足。我國及全世界對高端鋁產品的需求量並不小,尤其是在電子、航空和交通領域等高技術行業。我國的電解鋁行業在面對產能過剩、利潤壓縮的重重壓力下,需要產業升級。

在我國,諸如高強鋁等航空航天鋁材還主要依靠進口,我國生產高附加值的高端鋁產品的空間還很大。業內人士分析,我國電解鋁要實現徹底的升級,就要求電解鋁企業並不只滿足於單純地提供產品,更重要的是為高技術產業提供完善而精確的鋁材制造解決方案,把電解鋁生產行業與高新技術服務行業結合起來,優化利用第一和第三產業結合中帶來的巨大的發展機遇。

如今我國的電解鋁企業已經走上了產品升級的道路,不少國內鋁企致力於在高端鋁材的開發生產上下功夫。南山鋁業從2012年起即開始研發技術壁壘較高的汽車鋁板與航空鋁板,目前已有15萬噸汽車鋁板、5萬噸鋁航材產能。中國忠旺集團於2013年針對航空航天領域對鋁型材的規格、特性及嚴格的質量要求,啟動了“7075航空擠壓棒材”的研發項目。

胡遲認為,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有助於電解鋁行業的去產能。美國不生產電解鋁,可以與美國加強貿易合作,增加出口。而一些低端產能可以考慮向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轉移。

劉哲建議,在電解鋁去產能的過程中,要重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對於電力成本較低,能夠自發電的企業,應發揮成本優勢;對於在成本、設備等缺乏競爭力的企業,鼓勵其通過並購重組、設備升級等方式,淘汰落後產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76

煤炭去產能加速煤價反彈 全行業虧損的電解鋁有戲了

中央10個督查組開展專項督查不到三周,全國鋼鐵、煤炭去產能就已全面提速。以煤炭為例,7月底時僅完成了全年任務的38%,而8月退出的產能高達5500萬噸,接近前7個月的60%,任務完成率也飆升至了60%。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去產能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但由於每個地方的任務遇到的阻力不同,推進的程度亦有所差異。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去產能任務是有側重點的,“從國務院會議來看,今年的重點是鋼鐵和煤炭,地方政府都在按照中央的要求推進,大部分省份已達到中央分派的目標。還有一種做法是央企重組,例如寶鋼和武鋼。”

8月31日,包頭鋼鐵集團煉鐵廠2號高爐拆除工作正式啟動,這是全國鋼鐵行業推進去產能以來拆除的最大一座高爐,可壓減煉鐵產能133萬噸

隨著多地預告將提前完成鋼鐵去產能,接下來的去產能重心可能有所變化,產能過剩情況十分嚴重的水泥,以及產能利用率一直只有70%左右的電解鋁等行業將成為重點。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去產能需要很大的經濟投入,各省份去產能的速度主要取決於政府的力度和當地的經濟狀況。分行業來看,鋼鐵企業大多位於經濟發達省份,去產能進展較好,但電解鋁等行業的產地以經濟落後省份為主,推進難度較大。

鋼煤去產能突飛猛進

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退出的煤炭產能僅完成了全年任務的38%,鋼鐵退出產能僅完成全年任務量的47%,均未過半。上述數據引起中央關註後,8月份的鋼鐵、煤炭去產能隨即交出了一份堪稱完美的成績單。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局長魯俊嶺8日上午表示,截至8月底,全國煤炭去產能任務完成了今年全年的60%,累計退出產能1.5億噸。前8個月煤炭產量同比下降將近10%。

煤炭去產能的突飛猛進,也使得連續4年走低的煤炭價格出現反彈,甚至開啟了“暴走”模式。7月以來,陜西地區煤價單日漲幅最高達到了每噸50元,末煤(最細粒的煤)價格目前已突破每噸400元大關,與塊煤價格比肩;僅8月份,全國煤炭現貨價格就上漲了36%;9月7日,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於每噸515元,本報告期(2016年8月31日~9月6日)比前一報告期每噸上漲了21元。

鋼鐵方面,多個省份將提前,甚至超額完成任務。

截至8月底,江蘇省已退出過剩產能280萬噸,完成了全年計劃的71.8%,到今年10月底,隨著蘇州110萬噸煉鋼產能退出,江蘇省將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湖北省也已表態,今年內可化解過剩鋼鐵產能338萬噸,超額、超時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

另據新華社報道,湖南省2016年鋼鐵去產能任務已經完成。根據今年6月出臺的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施方案,湖南2016年需要在全省範圍內壓減煉鋼產能50萬噸。此外,湖南鋼鐵企業還計劃在江蘇壓減100萬噸煉鋼產能,在廣東股權處置220萬噸煉鐵、240萬噸煉鋼產能,按屬地負責原則由當地政府組織實施。

河北省發改委網站日前公示了2016年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企業及裝備名單。按照此計劃表,如果落實到位,河北今年的實際淘汰量將超過此前計劃。今年5月份,河北省就在動員會上立下去產能“軍令狀”,承諾2016年壓減1726萬噸煉鐵、1422萬噸煉鋼產能。根據此次公布的計劃表,預計到11月底,河北省將累計淘汰煉鐵產能1840萬噸、煉鋼產能1600萬噸,均超額完成全省全年計劃任務。

水泥產量仍在“增肥”

鋼鐵、煤炭去產能完成全年目標已無憂,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情況仍然十分嚴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今年上半年水泥產量達11.1億噸,同比增長3.2%,自3月以來累計水泥產量連續4個月穩定在3%以上的低速增長。

事實上,國務院辦公廳早在今年5月就印發了《關於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就今後一段時期化解水泥等行業過剩產能作出了具體部署。

《意見》提出,到2020年,再壓減一批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區間,水泥熟料等排名前10的企業生產集中度達60%左右。

截至目前,全國各省份均已出臺水泥去產能政策,包括《大氣汙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方案》等。其中,江蘇、河南、山東、湖北、廣東、四川、河北等水泥大省的水泥去產能力度較大。

由於水泥產量不同,各省份去產能的目標差距較大。其中,河南、江蘇、吉林計劃在2~3年內均須化解過剩產能1000萬噸以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海南、青海、四川等省份則各須化解水泥過剩產能100萬~300萬噸。

江蘇省目前有水泥企業651家,預計2016年水泥產量達18013.66萬噸。2017年全省壓縮水泥產能的目標在1000萬噸以上。2016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江蘇省水泥產量已同比下降2.8%。

吉林省政府今年4月宣布,計劃2016年關停熟料生產線5條、壓減產能315萬噸,關停水泥粉磨站3座、壓減產能433萬噸。計劃用2~3年時間,壓減熟料產能800萬噸左右、水泥產能1300萬噸左右。該省2015年的水泥產量為3584.86萬噸。

電解鋁全行業虧損

電解鋁是產能過剩行業的另一個“老大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電解鋁產量為1532萬噸,較去年同期僅下降1.9%。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一個銅少鋁多的國家,電解鋁產能存在過剩,全行業基本處於虧損狀態,產能利用率一直在70%左右。

“過去幾年,從增長情況來看,全球電解鋁的增長主要集中在中國,全球其他地區的電解鋁產量過去基本穩定在2400萬噸左右。化解電解鋁產能過剩,有利於提高電解鋁行業的景氣度,通過供給端持續有效退出,改善鋁行業的供需關系,支撐鋁價上行。” 劉哲說。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期間,中美雙方已經達成共識,共同應對全球電解鋁產能過剩的問題。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電解鋁行業的產能過剩是結構性過剩、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全世界對於高端鋁產品的需求量並不小,尤其是在電子、航空和交通領域等高技術行業。

事實上,我國所需的高強鋁等航空航天鋁材還主要依靠進口,因此,電解鋁行業急需產業升級,且生產高附加值的高端鋁產品的空間很大。

業內人士分析,我國電解鋁產業要實現徹底升級,就要求企業並不只滿足於單純地提供產品,更重要的是為高技術產業提供完善而精確的鋁材制造解決方案,把電解鋁產業與高新技術服務行業結合起來,優化利用第一和第三產業結合中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

據悉,國家發改委已從8月開始實行去產能月度報告制度,加上去產能督查組繼續對各省區市開展專項督查,預計下半年行業去產能力度將持續加大,產量有望繼續收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096

今年去產能要求更高,稀土電解鋁是重點

今年去產能任務將加碼,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複燃和新增落後產能仍是供給側改革重點工作之一。

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去產能的要求會更高,“三去一降一補”任務會更重,壓力也會更大。正在編制的2017年鋼鐵煤炭去產能方案春節之前出臺。

同一天召開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17年理事(擴大)會議上,中鋼協會長、寶武集團董事長馬國強表示,全國要在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清除“地條鋼”。

上月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指出,要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複燃,同時用市場、法治的辦法做好其他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去產能工作。

地方兩會布局去產能

近期陸續召開的省級地方兩會也回應了中央對於進一步推進去產能的要求。

1月8日,鋼鐵煤炭大省河北省在人代會上公布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該省2017年鋼鐵等產業仍將保持較大力度的去產能,2017年要壓減煉鋼產能1562萬噸、煉鐵1624萬噸,完成4家“僵屍企業”出清,還要完成年內壓減煤炭產能742萬噸、水泥110萬噸、平板玻璃500萬重量箱。未來五年內,實現廊坊、保定和張家口不再有鋼鐵產能,承德和秦皇島的鋼鐵產量減少一半。

河北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該省全年共壓減煉鋼產能1624萬噸、煉鐵1761萬噸、水泥286萬噸、平板玻璃2189萬重量箱,退出煤礦54處、壓減煤炭產能1400萬噸。

河北省經濟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處處長馮文斌表示,河北“十三五”前兩年去產能力度比較大,後三年去產能壓力小一些。鋼鐵已經不是河北第一大產業,但是壓減鋼鐵產能對經濟仍會產生下行壓力,目前產業結構還在調整之中。

隨後公布的甘肅省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稱,2016年,甘肅省制定去產能實施方案,因企制宜推動產能過剩行業產業重組,對不符合國家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長期虧損的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支持其技改或實行並轉重組;對持續虧損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采取資產重組、產權轉讓、關閉破產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處置“僵屍企業”。

高耗能、基礎設施相關行業是去產能重點

近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中國經濟年會上強調,2017年去產能不僅僅是鋼鐵和煤炭,辦法必須是市場化和法制化的辦法。

鋼鐵、煤炭之外,還有哪些行業亟待化解過剩產能?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高耗能行業以及與礦產資源、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行業是去產能重點。

“礦產方面典型的是稀土。此外,電解鋁、電力設備與基礎設施相關,有過剩情況。其他相對市場化的行業淘汰較快,產能不會太過剩。”林伯強說。

電解鋁產能過剩已成為全球性問題。

去年G20杭州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會晤中達成共識,雙方將共同努力應對全球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雙方認識到,政府或政府支持的機構提供的補貼和其他類型的支持可能導致市場扭曲和造成全球產能過剩問題,因此需要予以關註。中美雙方還承諾,將加強溝通與合作,致力於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有關挑戰,以加強市場功能和鼓勵調整。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是一個銅少鋁多的國家,電解鋁產能存在過剩,全行業基本處於虧損狀態,產能利用率一直在70%左右。過去幾年,從增長情況來看,全球電解鋁的增長主要集中在中國,全球其他地區的電解鋁產量過去基本穩定在2400萬噸左右。化解電解鋁產能過剩,有利於提高電解鋁行業的景氣度,通過供給端持續有效退出,改善鋁行業的供需關系,支撐鋁價上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48

去產能擴圍,將攻堅造船電解鋁等產業

“鋼鐵5000萬噸左右、煤炭1.5億噸以上。同時,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下稱“報告”)中確定了2017年去產能目標。

今年去產能力度和難度都將加大,2016年已經擠掉了市場中的虛報產能和落後產能,2017年去產能將是實實在在的去產能,需警惕煤鋼價格上漲帶來的反複。同時,員工安置等難點問題也亟待解決。

去產能擴圍

今年1月10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時任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明確表示,今年去產能除了鋼鐵、煤炭之外還會擴圍,有一些產能利用率低、過剩產能比較嚴重的領域也會納入去產能範疇。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近日也表示,今年央企去產能從煤炭、鋼鐵擴圍至有色金屬、船舶制造、煉化、建材和電力等產能過剩的行業。

第一財經日前對國內外金融機構的21位首席經濟學家進行了調研,共有18位經濟學家認為,去產能將從鋼鐵、煤炭行業延伸至其他產能過剩行業。至於哪些行業會被納入去產能新重點,有13位首席經濟學家認為,有色金屬和船舶領域最有可能成為新重點;有11位認為會是建材領域。

1月12日,工信部聯合六部委印發了《船舶工業深化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6~2020年)》。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李東對媒體表示,中國船舶行業已將2012年的8000萬載重噸的產能削減至2015年底的6500萬載重噸,然而仍然存在著無效產能,中國造船業必須痩體,估計要削減30%以上的過剩產能。

船舶行業加速去產能、兼並重組是大勢所趨。業內人士分析,2017年有望成為我國船舶行業的關鍵一年,南北船(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整合將大概率實現破局。當前兩船之間的無序競爭已極大阻礙了接單能力,繼續此類重複建設將不利於兩大船企在低迷環境下的生存和發展。

近日國務院多部門聯合啟動水泥、玻璃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專項督查,由部級領導帶隊分為8個督查組,對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泥、玻璃行業淘汰落後產能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工信部副部長徐樂江2月7日在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調研時表示,大力推進傳統建築材料去產能,同時要高度重視新材料產業發展,著力推進玻璃基材料、先進陶瓷、人工晶體等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礦物功能材料和複合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努力補齊短板。

去年G20杭州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會晤中達成共識,雙方將共同努力應對全球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是一個銅少鋁多的國家,電解鋁產能存在過剩,全行業基本處於虧損狀態,產能利用率一直在70%左右。化解電解鋁產能過剩,有利於提高電解鋁行業的景氣度,通過供給端持續有效退出,改善鋁行業的供需關系,支撐鋁價上行。

價格反彈的博弈

今年去產能的難度將加大。中煤協副會長姜智敏在媒體上表示,去年去產能的不少煤礦已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因此關停相對容易,但今年去產能將全部涉及目前正常生產的煤礦,要安置的人員不會比去年少。

去產能過程中,剛性的去產能政策與靈活的需求波動之間存在矛盾,部分行業的供給無法對需求變化做出及時反應,導致了階段性、局域性的供給不足,進而導致價格和企業利潤大漲,從而降低了去產能的意願。

2016年的煤炭行業可謂“一掃陰霾”。隨著去產能的推進,煤企迎來了利潤整體反彈。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全國煤炭企業補貼後的利潤總額為320.8億元,同比增長363.7%;成本費用利潤率1.35%,同比增長1.52個百分點。

鋼價從2016年起也經歷了多輪上漲,截止到3月3日,國內綜合鋼材價格為4080元,刷新2013年3月以來的新高。

針對“鋼材價格上漲是否會導致停產鋼企死灰複燃”的問題,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曾在媒體上表示,嚴控新增產能,對打擊新增鋼鐵產能和違法違規制售鋼鐵產品不堅決、化解過剩產能不力甚至搞地方保護、給違規產能和制售地條鋼企業充當保護傘、知情不報的,要嚴肅依法追究有關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鋼鐵、煤炭的價格上漲,去產能出現了一些反複,今年的產業政策應與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相配合。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去年12月撰文稱,2017年的去產能政策可以在保持現有基調不變的基礎上適當優化。供給側的去產能和需求側的穩增長需要有機結合,去產能要更具彈性,更多發揮行業自律的作用。

此外,去產能還應該和技術升級與產業布局調整結合起來。徐高表示,2017年去產能政策可以有更大空間來關註相關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相應地,可以通過引導技術進步、提升環保要求等方式推進行業的新陳代謝,在抑制產能過剩的同時實現行業的優化升級。

百萬員工如何安置

李克強在報告中指出,去產能必須安置好職工,中央財政專項獎補資金要及時撥付,地方和企業要落實相關資金與措施,確保分流職工就業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中國就業促進會秘書長李春暉在媒體上表示,根據鋼鐵行業協會數據和調研數據分析,鋼鐵、煤炭行業關聯產業的就業乘數至少分別為1:4和1:2.5。 按照 “十三五” 時期直接涉及職工分別為50萬、130萬計, 預計在此期間,全國因這兩個行業去產能直接和間接涉及的職工將超過500萬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3月1日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化解過剩產能,安置好分流的職工是一個關鍵性的工作。去年安置了72.6萬人,今年化解過剩產能大約需要安置職工50萬人,將繼續堅持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依法依規的原則。

對於去產能工作, 中央財政預算安排了1000億元作為專項獎補資金, 用於職工分流安置。李春暉表示,此項資金遠遠不能滿足需要。一些企業按規定享受了援企穩崗補貼,有助於職工分流安置。但由於現行政策的規定,欠繳失業保險費的困難企業卻無法享受政策支持,準備退出的企業更難享受援企穩崗政策,導致現行失業保險政策難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李春暉認為,大力發展靈活就業是緩解分流安置職工壓力的一個重要選項。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結合實際完善靈活就業政策,給予大力支持。在就業專項資金的安排使用上,要將靈活就業者的補貼算進大賬予以保障。通過這些切實措施,引導、鼓勵和扶助分流職工實現靈活就業。

尹蔚民在上述發布會上說,今年要繼續落實職工安置的各項政策,特別是四個最主要的分流渠道,包括內部分流、內部退養、轉崗就業和創業、公益性崗位的托底。特別是對“4050”等就業比較困難的人員,要采取加大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力度,一對一地落實他們的就業崗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姜耀東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化解產能過剩需要較長時間,不能操之過急。在去產能過程中,政府可設立專項職工安置基金,采取多元化的職工安置方式,這是行政手段應該發力的地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8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