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唔心急的年輕人最恐怖

金融界是有鄙視規條的:
  1. HF,PEVC互相鄙視,再一起鄙視234
  2. Prop Trading,Quant Trading互相鄙視,再一起鄙視34
  3. Mutual Fund,Sell-side Banks互相鄙視,再一起鄙視4
  4.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鄙視所有,鄙視自己。
在同一個公司中(一般是投行):
  1. Trader和Banker互相鄙視,然後再一起鄙視2
  2. Quant和Research互相鄙視,然後再一起鄙視1
  3. 1和2一起鄙視4
  4. Sales鄙視所有,鄙視自己。 
所以,全部換曬Robot,睇你點鄙視?

2000年,Goldman在紐約總部的美國現金股票交易櫃檯雇用了600Traders。但今天,這裡只剩下兩名交易員留守空房。UBS在裁員路上也沒有落後,下面是8年前瑞銀集團的Trading Floor,然而,交易大廳現在卻成了這個樣子,Before and After




國泰炒人、Goldman、瑞銀的交易員被替代的經歷,只是全球金融業的一個縮影。整個歐洲的銀行業都陷入了巨大的困境。義大利、蘇格蘭、瑞士的銀行業股價大幅度暴跌;義大利銀行業壞賬率已經高達16%,蘇格蘭大銀行隨時可能倒閉。德銀也宣佈,到2020年他們將會將銀行中80%的工作都數碼化、自動化,最終將會裁掉 9600名員工。此外暫停發放股息,來彌補重組計畫的成本,全球約1/5的員工將受影響。

此外,RBS也將要發佈一個線上的AI 客服系統,這個CS系統可以根據客戶的語調來做出反應,此外,它還永遠都不需要休息,更不會要求超時津貼。

前不久,朋友打算招幾個小朋友,部門招人篩選CV時發現,越來越多年輕人的CV日趨碎片化,數量驚人的工作經歷,但沒有一份超過1年。不僅iBank如此,金融朋友抱怨:現在的小朋友大多不願做Dirty Jobs,沒幾個月就一言不合換工作。不單單工作方面,個人生活方面亦然。

這一切的原因都很簡單——急了。而且,越聰明的人,往往越容易著急。一個人之所以急,是因為在自我能力成長時,發現實際用時比預估用時要長得多。之所以說越聰明的人往往越容易著急,就是因為他們的預估用時特別短。習慣了成功的聰明人,自然對自己有了極高的期許。

每當他意識到自己沒辦法很快地成為那個領域裡頭的前1%的人時,他就會放棄,覺得What the Fuck繼續付出時間不值得。進而便開始浮躁、著急。

什麼樣的孩子,不容易被社會淘汰?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聰明人身邊不乏聰明人,接觸到的成功者自然也多,往往是參照對象,也就是Peer Pressure,身邊實現財務自由的朋友越來越多,開始著急了。大多年輕人都在期待著年少成功、一夜暴富。基於偌大的同儕壓力,每個年輕人都在對標參照,想方設法找捷徑,希望快速實現財務自由。然而他們卻沒發現,挑選Role Model對象,本身就錯了。

他們在選參照物件時,犯了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的邏輯謬誤。只看到了StartupBeat媒體報導的創業者,卻看不到大多的創業項目都夭折了。用統計學的話來說,這些你看得到的成功案例,大多都是outlier,都是個例。

一日廿四小時,瞓覺七八個鐘,食飯其他日常活動需要4粒鐘每天能夠有效運用的時間是12小時,無論打工仔或老闆大概都相差不遠

12小時 × 365 = 等於4380小時,回顧過去一年4380小時之中,有幾多時間有意義的運用?

花在會議當中自己有貢獻的,獲益良多的,成功拓展人際關係的等等,有意思的,說大概能夠佔到5%已經唔錯了。要親自出席,但講一句話的機會都沒有的會議、什麼高峰論壇、單純因為人情、俾面、集郵、Selfie而參加咗一些毫無意義的會議,恐怕佔咗你全年50%以上的時間。

一個超級簡單的公式:
  1. 總工作量:比如一共要看400頁報告
  2. 實際用時:度過的總時間,比如看完所有報告需要5天(120個小時)工作時間占比:比如一天看8個小時報告,則工作時間占比為8/24 = 1/3
  3. 效率:單位時間產出,比如每小時看10

根據這條公式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如果你的實際用時特別長,要麼就是因為總工作量太多,要麼就是因為工作時間占比或效率太低。

要學會一樣技能、抑或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時間本來就是不能跨越的。知識的獲取一般通過實踐或看書兩種方式來獲得:

前者即一手研究(primary research),後者即二手研究(secondary research),二手研究也可以通過專家訪談(書籍本來就是專家們對知識的梳理)。這與Malcolm Gladwell《一萬小時理論》核心觀點一致:若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付出一萬個小時的努力。一萬個小時是什麼概念呢?18小時15天的話你需要花上快5年。

做投行的人成長得很快,除了工作性質外,更是因為他們每週工作80100個小時。套用一萬小時理論,180個小時的話10000小時只需花上兩年多。如果不是這種PK的工種也無所謂,你可以在工作之餘保持閱讀習慣:閱讀你專注的領域相關書籍,或者與相關領域的專家約上幾頓飯,實際上達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而且,即使是擁有快速學習能力的聰明人,一樣需要沉澱。唔心急的年輕人最恐怖,無他,就是不能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