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發改委官網掛出《2017年度推進電力價格改革十項措施》(下稱《措施》)稱,通過這些改革措施,四川全年有望因此降低社會用電成本100億元以上。
這十項電力價格改革措施包括:降低豐水期水電標桿上網電價;推進風電和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放開天然氣分布式發電余電上網電價;加快推進輸配電價改革;實施電能替代輸配電價;取消停征部分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組織實施好直購電政策;組織實施好留存電量政策;實施豐水期臨時性富余電量政策;試行豐水期居民生活電能替代電價。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四川省發改委官網同時還就《措施》配發了一篇解讀文章:《減棄增發 降本增效 ——<2017年度推進電力價格改革十項措施>解讀》。
文章稱,近年來,由於電力需求增長乏力等原因,四川省水電消納逐漸出現問題,豐水期棄水現象多有發生。《措施》是在“為促進富余電量消納,緩解棄水矛盾,進一步降低電力要素成本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提質增效”的背景下產生的。
文章稱,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總體思路,從上網環節、輸配環節、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環節以及綜合施策四個方面明確了今年四川省將著力推進的電價改革十項措施。目前,四川省發改委等有關各方正根據職能職責細化十項措施的具體方案,將陸續推進實施。初步估算,全年有望降低社會用電成本100億元以上,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四川省棄水壓力。
對於四川省棄水壓力的情況,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可惜”。“一旦水電站蓋起來以後,在水利資源有合理的調度條件下,如果還發生棄水問題,這是很不合理的。”周大地向記者解釋說,因為水電站建成以後發出來的電,所需成本基本上是“零”。
“充分利用水電資源,在很多國家都放在優先地位。”周大地對記者說,“中國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棄水的問題,除了四川,雲南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廣東水電投資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水電站遭遇棄水,公司損失“太慘了”。“對於我們公司來說,水電的好時代已經過去了。”他說。
針對四川、雲南棄水原因,周大地分析,近幾年,由於全國電力供大於求,加上火電增長加快,以及水電價格不夠靈活,四川、雲南水電外輸部分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如果能夠解決水電優先上網的問題,使水電得到充分利用,那麽電力成本就會降低。
輸配電價改革是全國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一環,也是電價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措施》,四川省有關輸配電價改革方案已經上報,正在“爭取國家盡快批複四川電網輸配電價,對四川電網供區執行統一輸配電價”。
中電傳媒電力傳媒數據研發中心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批複14個省級電網公司、1個市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深圳市)。分區域看,已經批複的輸配電價地區主要集中在華北、華中、西南地區,經濟發達的南方區域、華東區域。東北地區及經濟欠發達西北地區進展相對緩慢。
全國輸配電價區域差距較大。目前,國家發改委批複的輸配電價省份中,西部地區低於東部地區,南方地區低於北部地區,傳統負荷地區明顯高於電力輸出地區。國家發改委資料顯示,2017年全國輸配電價改革已經全覆蓋,年底之前各省輸配電價將陸續得到批複。
國家發改委尚未批複的華東區域、東北區域、西北區域各省輸配電價西低東高的狀況不會改變,新疆、甘肅、青海、四川等省份輸配電價或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而傳統負荷區如江蘇、浙江、山東、廣東輸配電價則可能處於全國最高水平。
輸配電價影響區域經濟競爭力:輸配電價準許“成本+收益”的模式對電網企業有著深遠影響。新的電力市場環境下,輸配電價將成為衡量電網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上述分析顯示,目前,西部地區輸配電價總體水平低於東部地區,南方地區低於北方地區。大工業用戶輸配電價中,雲南、貴州、寧夏、深圳有著很強競爭力,一般工商業輸配電價中深圳、河北、山西有著很強的競爭力。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