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國對沖基金越來越難做,國際玩家搶灘上海金融市場

幾乎所有市場人士都有一個共識——中國金融市場進入了大發展時代,即使是不成熟之處也存在著厚積薄發的潛質。上海,則位於這個黃金時代的中心。

“在美國做了十多年的對沖基金,發現越來越難做了;相反,中國金融市場如今進入了大發展階段,尤其是2014年開放了私募基金註冊後。”上海某私募證券投資經理Justi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於兩年前回到了中國。

“中國資產已經日漸成為全球投資者重要的投資組合成分,我們希望通過設立WFOE(外商獨資企業)和中國研究團隊,從而擴大在亞太區的據點。”荷寶中國首席投資總監繆子美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荷寶是荷蘭的老牌基金,其中國代表處位於上海陸家嘴。而在不久前,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也已在上海自貿區註冊了投資管理公司,辦公地點同樣位於陸家嘴。

不論是個人還是機構,上海的金融吸引力似已令人難以抗拒。上海擁有包括股票、貨幣、債券、期貨、外匯和黃金在內的基礎要素市場,其基礎市場要素的齊備性已不斷向倫敦和紐約看齊。近年來,上海自貿區以及各大新興交易中心的建立,外加雙向金融開放度的不斷提升,使得交易的便利性進一步提升。

外資金融機構搶灘上海

到2020年,將上海建成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這是中國政府多年前就確定的目標。對於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而言,中外市場玩家、足夠的市場深度和流動性、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則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如今,外國市場玩家正在蜂擁而來。像Justin這樣的資深海外金融人士,近年來正不斷“回歸”到上海這個未來的國際金融中心。

“我回國後就到了上海,當時正好看到股指期貨正式推出的消息。對比美國,我覺得中國市場的成熟度類似於美國上世紀90年代時期,接下來中國金融市場會有一個大發展的時代,上海將會是主戰場。”Justin告訴第一財經。

有幾方面原因證實了中國和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可忽視。Justin分析稱,首先,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其經濟體量以及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已接近於美國;第二,人民幣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在正式納入特別提款權(SDR)後,人民幣不斷向國際儲備貨幣方向邁進,這意味著會有雙向資金流動,同時提升了資金管理的需求;同時,中國的廣義貨幣仍在快速增加,人口富裕程度提升,這也提升了資管的需求。此外,中國政府深化金融改革的決心也起到關鍵作用。

2016年,一個政策的出臺也令諸多看準中國機遇的外資機構聞風而動。同年6月,中國明確了境外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在中國境內設立WFOE的方式開展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中國基金業在發展了19年之後,終於向海外基金打開了大門。

不少外資機構抓住了這個歷史性的機遇。富達國際旗下的WFOE,即富達利泰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也將在中國境內推出第一只人民幣基金。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9月14日,在上海自貿區註冊,選址在陸家嘴,註冊資本200萬美元。

“從1月3日至今,我們與監管機構就細節不斷地溝通,畢竟這是第一次全外資的基金進入中國私募基金。”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李少傑對第一財經表示,目標並不是在今年之內募集到多大規模的資金,最重要的是理清產品戰略。這將是外商獨資基金發行的第一只在中國境內募資、可投資A股市場的產品。

而在早前,外資投資於A股的資金只能在境外募集。此前,資產管理機構已經擁有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等多種渠道來連通境內外資本市場,不過WFOE無疑錦上添花。上海的機遇吸引了“富達”這個全球最老牌、最有影響力的基金品牌之一。

此外,2016年9月6日,摩根資產管理宣布獲批在上海自貿區成立摩根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為首家獲批在上海自貿區成立外商獨資資產管理公司的企業。

“之前的主要關註點,是以境內中國投資人的海外投資為主,現在我們的另類投資團隊也開始參與中國內陸的投資,我們的投資咨詢業務將都加入WFOE。”摩根資管中國區總裁王瓊慧對記者表示,“包括基建、地產的投資團隊,也都在積極關註中國市場。在我們一些區域性的投資產品里,亞太區、中國都是很重要的投資市場。”

此外,不少以上海和北京為主要根據地的外資行今年也頻頻出招。2017年初,摩根士丹利增加合資券商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股份至49%監管上限,瑞銀的類似動作也在協商之中。

“我們在中國布局已久,相信中國的增長潛力,以及金融行業對外開放的可能性。”瑞銀投行部總裁奧塞爾(Andrea Orcel)對記者表示。

核心交易中心相繼建立

當然,有市場玩家還不夠,金融市場的基礎設施也仍在升級。為了承接更多的投資需求,也為了對標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近幾年來幾大核心交易中心相繼在上海建立。

例如,上海保險交易所宣布於去年6月正式開業,重點搭建國際再保險、國際航運保險、大宗保險項目招投標、特種風險分散的“3+1”業務平臺。保交所將為超十萬億的保險資產提供交易平臺,其意義在於盤活存量資金、增加保險市場流動性,以提升我國保險行業在國際保險市場上的定價權和話語權。在此之前,上海已經具有股票、債券、黃金、期貨、鉆石、貨幣、外匯、航運、產權等多個各類要素市場,唯獨保險沒有要素市場。

緊隨其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於去年11月正式投入運行,之後完成了原油期貨產品設計和配套細則制定等。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進口國,此前還尚未形成有影響力的油氣交易和定價中心。

不久之後,票交所於2016年12月成立,將打破目前票據市場的格局,形成基本以法人為參與主體、紙質票據托管電子化、信息集中透明的集約化市場組織形式,並重塑票據市場交易規則,對銀行間市場發展、利率市場化改革、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等產生深遠意義。

除了交易中心之外,境內外互聯互通的各項機制也越發成熟。例如,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大幅放開境外主體參與投資,已有320多家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

外匯市場不斷與國際接軌。先後允許境外央行、符合一定條件的人民幣購售業務境外參加行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目前,參與銀行間人民幣外匯市場的境外機構逾40家。

同時,在股市的“滬港通”和“深港通”順利推出後,兩地“債市通”的預期也不斷升溫,中國債市和A股也有望在1~2年內被納入主要的全球指數。

邁向國際金融中心

盡管上海金融市場的發展成績斐然,但相比於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紐約、倫敦、新加坡甚至是中國香港,仍有一些短板需要補足。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排名——由英國Z/Yen公司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2016年的排名顯示,倫敦、紐約、新加坡、中國香港位列全球金融中心前四名,上海以全球第16位成為中國內地排名最高的金融中心城市。2007年開始,GFCI指數開始對全球46個金融中心進行評價,指數著重關註各金融中心的市場靈活度、適應性以及發展潛力等方面,評價體系涵蓋人員、商業環境、市場準入、基礎設施和一般性特征等指標。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有報告表示,對於習慣歐美金融市場玩法的市場人士而言,中國市場使用複雜金融產品的能力仍有限。

其認為,許多較為複雜的金融產品,特別是金融衍生品,在中國境內禁止交易。這使得發揮上海主導中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潛力較為困難。反觀海外,各大全球金融中心的繁榮得益於其提供全面複雜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不過,近年來中國已經推出了股指期貨、股指期權等,豐富了對沖產品。今年2月,由於此前股災而停滯的股指期貨正式松綁,下調交易手續費、降低保證金比例、放寬持倉數。

此外,全球範圍內對人民幣的使用仍然有限,人民幣也尚未實現可自由兌換。布魯金斯學會認為,盡管這並非硬性需求,但在全球交易中使用本幣對於一個金融中心而言受益良多。例如,美元的全球地位就使得紐約從中受益多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副總裁朱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人民幣匯率正變得更加靈活和市場化,未來幾年間將向自由浮動匯率過渡。“在中國經濟轉型中,匯率起到了價格作用,如果能讓其接近市場價格,就能幫助中國經濟轉型接近世界經濟結構,因此這是極為有利的。”

不過他認為,在這一過程中仍需謹慎,主要還是在岸市場需要設立基礎設施,包括強化清算系統、進一步擴大資金流向、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

同時,法律制度也是全球各界考慮的核心。“金融合同中廣泛使用和尊重英國法,外加英國央行的統一監管、倫敦有利的時區,這使倫敦受益匪淺。”倫敦金融城前市長茅傑飛此前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外金融界人士還不能完全適應使用中國法律從事全球性交易。

在未來,吸引更多金融人才、強化法制建設、擴大市場準入、提升綜合金融服務、完善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等,將是帶動上海真正邁向國際金融中心的“軟實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9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