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電器,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產品之一,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居家四大件,即電視機,、冰箱、空調、洗衣機。從而,家電產業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制造產業之一。
分地區看,哪些省份的制造最強呢?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國家統計局對這家電四大件的數據梳理發現,總體來看,廣東省的實力最強,安徽、江蘇、山東則緊隨其後。
家電四大件產量分布
彩電:廣東占半壁江山
2016年我國彩色電視機產量達17483.4萬臺,累計增長8.7%,中國制造彩電占全球出貨量比重達到60.3%。
分省份來看,共有21個省份生產彩電,有6個省份彩電產量超過了1000萬臺,分別是廣東、山東、江蘇、安徽、四川和福建。其中領頭羊廣東以8116.89萬臺的產量獨占鰲頭,是第二名山東的4倍左右,產量幾乎占據了全國的半壁江山。
由於我國彩電產量占全球的一半,也就是說,單廣東一省的彩電產量就占據了全球的四分之一左右。
在廣東省內,盤踞著創維、TCL、康佳等三大彩電巨頭。其中,TCL彩電的2015年總銷量突破2000萬臺,成為繼三星、LG之後,第三個年銷量突破2000萬臺的彩電品牌。
廣東之後,山東的彩電產量達到2111.71萬臺。若以2015年的數據看,其著名企業海信的市場占有率僅次於TCL&LeTV聯合體,位居各大品牌第二位。另外海爾的市場占有率也達到了5.63%,位居各大品牌第六位。
冰箱:安徽領跑 廣東第二
2016年全國家用電冰箱行業完成累計產量9,238.33萬臺,同比增長4.64%,分布在安徽等14個省份,其中只有安徽和廣東超過1000萬臺。具體來看,安徽完成累計產量3058.8萬臺(占33.11%),同比增長5.84%;廣東完成累計產量2135.51萬臺(占23.12%),同比增長8.34%,兩省相加占比超過了55%。
洗衣機:安徽躍居第一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家用洗衣機產量達7620.9萬臺,同比增長4.9%。共有12個省份生產洗衣機,有3個省份的產量突破1000萬臺,分別是安徽、江蘇和浙江。其中,安徽產量達到2006.42萬臺,增長16.3%,是目前唯一一個洗衣機產量突破2000萬臺大關的省份。這也是安徽洗衣機產量首次躍居全國第一。
空調:廣東第一 安徽第二
在空調方面,2016年我國累計產量達16049.3萬臺,同比增長4.5%。共有16個省份在生產空調,有4個省份產量超過1000萬臺,分別是廣東、安徽、湖北和重慶。其中廣東的產量達到了6169.8萬臺,是第二名安徽的2倍左右,占全國比重近四成。
在廣東之後,安徽的產量也達到了3113萬臺,在全國位居第二,比第三名湖北多出了近2000萬臺。
廣東總體實力最強,安徽、江浙、山東亦不弱
中國制造看家電,家電制造看廣東。從總體實力上來看,目前廣東仍然占據著絕對老大的位置,尤其是珠江東岸的彩電行業和西岸的空調產業,在全國處於絕對領先。經過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顯示,去年廣東家電四大件產量總數達到了2.53億臺,其中彩電和空調產業均在全國遙遙領先,冰箱位居第二,洗衣機位居第四。
目前我國家用電器行業上市公司有60家,廣東省21家,占比約35%。在廣東家電企業中,擁有美的、格力、TCL、科龍、康佳、創維、奧馬及未上市的格蘭仕等知名家電品牌,也有萬家樂、華帝、萬和等成長型家電品牌。
不過隨著近年來土地、人工等成本上漲,不少龍頭企業如美的、TCL等的產能也紛紛向合肥、武漢、南昌等地轉移,珠三角則成為研發設計、品牌、資本聚集的家電總部經濟聚集區。
在廣東之後,安徽家電產業的產量規模已躍居全國第二位。早在2013年全省的四大件產量已突破8000萬臺,居全國第二,占全國四大件的比重約18%。至去年,四大件產量達到了9456.29萬臺,冰箱和洗衣機產量已位居全國第一,空調位居第二,彩電位居第四。
以城市論,合肥的家電四大件產量已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城市第一位。由於緊鄰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承東啟西的地理位置、較低的綜合成本、良好的高教資源以及安徽充足的勞動力資源等優勢,加上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獲批和建設,合肥作為該示範區的核心城市,吸引了美菱、榮事達、海爾、格力、長虹、美的、華淩、三洋等家電巨頭落戶,並一舉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制造業基地。
不過盡管目前產量已經位居全國第二,但安徽的家電企業主要是來自沿海和外資企業,本土品牌企業並不多。目前安徽省內的家電上市公司有4家,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力都排在廣東、山東、江浙之後。
此外,江蘇和山東的家電產業也是名列前茅,其中江蘇去年家電四大件的產量合計5085.87萬臺,彩電和冰箱產量均位居第三,洗衣機產量位居第二。目前江蘇擁有小天鵝、春蘭股份等十幾家家電業上市公司。山東去年的家電四大件產量合計4397.92萬臺,其中彩電產量位居第二,冰箱第四,並擁有海爾、海信這樣的巨頭,以及九陽股份等知名企業。
浙江去年家電四大件產量也達到了3806.52萬臺,位居第五位,其中洗衣機產量位居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