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資本外流壓力緩解 跨境人民幣結算“放松”管理

4月19日,有境外媒體報道稱,央行對於商業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相關政策有所放松,但對於跨境外匯資金的流動以及大額的跨境投資,尤其是一些境內企業與其主營業務無關的跨境投資,並沒有放松管理。

截至記者發稿,央行相關部門對此未有回複。

知名外匯專家韓會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體現出監管認為人民幣匯率及資本外流的形勢較此前有所改善,從人民幣跨境結算入手畢竟不直接涉及貨幣兌換,壓力相對較小。目前來看,無論是貶值預期還是資本外流的壓力在程度上都有所改善。

跨境人民幣結算“放松”管理

根據境外媒體報道,今年1月初,央行對商業銀行提出要求,如果跨境資金的流出額超過了流入額度,則停止對跨境人民幣的支付,即所謂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收付1:1的限制。這一限制自上周三開始已經停止。政策放松之後,現在商業銀行能夠自由的進行跨境人民幣的支出,並滿足他們的企業和個人客戶的換匯需求,市場期待這一變化能夠提高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尤其是香港的離岸市場。

早在今年1月25日,央行通過其官方微博表示,對於符合規定的人民幣跨境收付,沒有設置額度或比例限制。人民銀行將繼續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督促金融機構做好真實性合規性審核,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促進跨境人民幣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但需要指出的是,根據報道,這一政策的放松並不涉及跨境外匯資金的流動以及大額的跨境投資,尤其是一些主國內企業與其主營業務無關的境外投資。

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上個月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2016年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中包含了很多非理性和非常異常的投資行為。甚至有一些“純粹作假,在直接投資的包裝下轉移資產”。

跨境資金流出壓力緩解

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體現出監管當局對於人民幣匯率的信心的提升,認為資本外流壓力有所減小。隨著今年一季度的經濟數據陸續發布,不論是外貿、外匯儲備還是反映外匯供需的銀行結售匯數據,都顯示跨境資金的流出壓力得到緩解。

中國海關總署4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出口同比增長16.4%,高於前兩個月4%的增速。進口增長20.3%,低於1至2月26.4%的增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8日在“貫徹新發展理念 培育發展新動能”座談會上說,今年一季度中國外貿大幅度增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顯著增強。因為外界對人民幣匯率有穩定預期,才願意下更多的“長單”。中國將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央行在3月上旬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較2月底上升40億美元,增幅為0.1%,為連續第二個月出現回升。一季度外匯儲備規模下降14億美元,較前兩季度降幅顯著縮小。

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一季度跨境資本流出壓力總體有所緩解,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動正在逐步趨於穩定。

與此同時,銀行結售匯數據也體現出主要渠道的跨境資金流動形勢有所好轉。我國跨境資金流動趨向均衡的基本面更加穩固。2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01億美元,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36%和71%。

4月2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將召開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通報2017年一季度外匯收支數據,韓會師告訴本報記者:“預計一季度的結售匯逆差不會太大。”

在他看來,一季度的數據和窗口指導等一系列加強管理的措施有一定關系,有效地控制了一些投機資金的流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0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