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我要怎麽才能實現財務自由?」的提問反複出現。那麽在馮叔眼里,到底要達到什麽程度,才算「財務自由」呢?

640-6

文/馮侖風馬牛(微信ID:fengluntalk)

人一生會有三個錢包,他可以使用三種錢。

一個是現金或資產,這些東西是物化的,可以看到。比如在銀行存了100萬,還有100 萬房產、100 萬股票,這是一個可以計算的錢包。多數人每天在管理的就是這個錢包。這個錢包就像煤球,踢一腳就踢一腳,臟了爛了反正都是那麽一堆。

第二個錢包是信用,你能支配多少別人口袋里的錢。比如我給某某打電話借100 萬,下午錢就到賬了。雖然這個錢在法律上是不屬於我的,但是我能支配,也最難管理。信用資產是飄在天上的氫氣球,它可以飛得很高,但也很脆弱,一紮就爆了。用了別人的錢,用得多了,也自然有人要監督你,所以這第二個錢包輕易不能打開。但老是不打開,要用的時候調動的資源就有限了。資源調動得越多,信用越大,你也越脆弱。

第三個是心理的錢包。有兩種感覺決定錢包的大小,一種是情境的變化,順利和困難時支出錢的多少會讓人有心理反差;第二種取決於錢的稀缺程度和它在你心里實際占的比例,而不是絕對的花了多少錢。同樣都花100塊,一個占總資產的50%,一個占10%,是不一樣的。

人一生在調配錢包的時候,實際是每天都在算三個錢包。做一個好的企業,是要放大第二個錢包,調整第三個錢包,守住第一個錢包。守住第一個是根本,放大第二個來促進第一個錢包的增長,最後是調整心理預期和實際的風險控制,讓心理錢包總是很平衡。

第一個錢包是怎麽鼓起來的呢?我算過,人一生賺的錢大概有三個「三分之一」。

第一個三分之一就是現金和資產。它靠的是專業化領域里的慢慢積累,賤買貴賣,尋找價差,通過管理慢慢增長,賺的量取決於所占市場份額、整個市場的增長。

第二個三分之一是全國人民給你發的獎金。什麽時候發呢?比如在1993年以前,人民幣4毛錢兌1元港幣,1993 年、1994年做了一次匯率調整,1元人民幣兌換1元港幣,港幣升值了一倍。如果你之前掙的現金資產是100塊的話,一晚上就變成了200塊,第二個100塊沒有再付出勞動,這100塊錢就是全中國人民幫他掙的。

但要拿這個獎金,必須做好人,要熬得住不違法,發獎金的時候你得在;如果人民幣升值的時候你在坐牢,這事兒就沒辦法了。

第三個三分之一是全世界人民發的獎金。如果我有兩億美元的一個公司,符合在美國上市的條件,資本市場會給我的股票定價,以後我把股票賣了,就是全世界人民又給我發了一次獎金。

如果一個人一生做得好,這三筆錢都能拿到,就可以變成很有錢的人。當然你必須遵紀守法,每次獎勵都是先要接受考察的,資本市場、法律道德都在權衡你,最後才把錢發給你。做一個好的企業,它可以掙到這三筆錢,第一筆錢靠積累,第二筆錢靠耐心,第三筆錢靠智慧。

跟錢有關的事,無非三條。一是掙錢,二是守錢,三是花錢。掙錢是美國人最有本事,美國在200年前GDP很低,屬貧困地區,當時中國的GDP占全球差不多三分之一;去年2015年,中國距美國的GDP總量還差一個德國加一個英國。

想守好錢要去歐洲學。家族幾百年的錢叫「老錢」,全世界的「老錢」都在歐洲。「老錢」都是有氣味的,每個家族的味都不一樣。歐洲最早富起來,一代一代家族的傳承,變成了守錢的機器,現在靠守錢來掙錢。

比如在19世紀發跡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曾經把控歐洲金融的動向,而這個家族的銀行也成為有200多年歷史的老牌金融銀行。另外,瑞士銀行連續好幾年被評為「最佳私人銀行」,因為它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這些歐洲的金融機構,他們替全世界守錢,守錢的技術發達到可以借此養活國家。

歐洲有一套能保家族幾百年穩定的財產繼承體制安排,這個體制非常科學。比如人死了,遺產想讓子女花,又不想讓子女揮霍,信托機構就把錢分幾堆,有的放到公益基金,有的放到投資基金,有的用來養活孩子;孩子每個月領生活費,而不是一次給完,餓不死但也富不了,要想富還要自己掙。

奢侈消費、花錢都在亞洲。亞洲有錢的歷史短,富起來的時間大概是100年。剛富起來的人一定是惡性消費,要過一把癮。再高雅的人,就算是北大的教授,關他5年,讓他天天都處在饑餓狀態,等他被放出來的第一件事,是撲搶黑格爾的哲學論著看,還是撲到館子先吃一頓肉?

我想一定是先吃肉——曾經太痛苦太貧窮,所以一開始消費都是先吃肉。肉吃完了喘口氣,弄套好房子、好車,接著談個戀愛,擴大消費範圍,旅遊、健身什麽的一頓折騰;等這些也滿足了,接下來該光宗耀祖了;高雅了之後玩個藝術品,搞個文化;等這些都弄完了,開始認真投資、做慈善。

很多時候,花錢跟幸福並不成正比,並不是說經濟越發達、 花錢越多,幸福指數就越高。2015年幸福指數最高的幾個國家都在歐洲,比如瑞士、冰島、丹麥,美國只排到第15名而已,而且有意思的是,以色列這個經常有動亂的地方,幸福指數都在美國前面,排名11。

有時候,花錢的難度比掙錢還大。當然,如果光是吃飯穿衣的開銷,難度不大,關鍵在於除了一般生活開支以外的花銷和用度。花錢的藝術,就在於找到花錢與幸福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