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嚴懲金融腐敗 4年多約50人被查處

“嚴防金融風險和腐敗。”4月9日,中國政府網全文刊登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1日在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而據中紀委4月9日消息,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席項俊波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審查。

對於金融風險的防控,加強金融反腐是一個有效的途徑。李克強表示,要統籌抓好金融領域防風險和反腐敗工作,積極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理順職能關系,健全協調機制,增強監管合力。

第一財經根據中央紀委網站公開信息整理發現,十八大以來,被調查或被處分的金融領域高官/高管至少近50人,其中不乏“大老虎”。

2015年11月,中央就曾開展過一輪金融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的專項巡視。當時巡視的結果顯示,無論是金融監管機構還是金融機構,用人“近親繁殖”、違規提拔、帶病提拔等較為突出,還存在以權謀私、以業務謀私,以及違反中央相關規定等問題。

加強金融風險防控與反腐深入

“當前,金融領域存在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金融違法違規和腐敗行為時有發生。對金融風險要高度警惕、嚴密防範,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對於當前存在的問題,李克強也表示,要嚴厲打擊銀行違規授信、證券市場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保險公司套取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為,對個別監管人員和公司高管監守自盜、與金融大鱷內外勾結等非法行為,必須依法嚴厲懲處、以儆效尤。

今年以來,金融監管在風險防範上有明顯的加強。4月10日,銀監會發布《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部署對同業業務、理財業務、債券投資、房地產業務等十大風險重點領域進行風險防控。4月8日,針對近來上市公司暴露的一系列問題,也在醞釀從制度和規則上完善監管機制,例如證監會正在組織修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除了完善信息披露機制,上市公司未來還須在三個方面著重完善公司治理機制。

同時,李克強還表示要加大問責力度,強化機構問責、監管問責和對監管者問責。銀監會在4月7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2017年是“強監管、強問責”的一年,並且詳細解釋了如何加強問責機制。

在防範金融領域風險的同時,反腐也不能落下。對於金融領域的腐敗,李克強則強調要“堅決查處、嚴懲不貸。”

4月9日至10日,保監會也先後召開會議,通報黨中央對項俊波涉嫌嚴重違紀進行組織審查的決定。保監會也號召全體“與各種腐敗行為做堅決鬥爭”,堅定不移地維護保險業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同時,保監會也表示,要堅持“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保持監管高壓態勢,堅決治理市場亂象,堅決查處違法違規問題。高度警惕、嚴密防範金融風險,切實把防控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總的來看,反腐敗和金融是相關的,腐敗問題必然導致金融一些暗箱操作,引起一些不正常的現象。”中紀委副書記吳玉良在今年年初回答第一財經提問時稱,金融領域反腐敗一定會深入開展下去。

近50個金融高官高管被調查或處分

第一財經根據中紀委網站的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自十八大以來,金融領域涉嫌違規違紀被調查的金融監管人員和金融機構人員至少近50個,其中不乏“大老虎”。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被調查自不必提,2015年11月,在中央巡視組進駐證監會沒多久,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姚剛涉嫌嚴重違紀也被組織調查,這是證監系統被調查的最高級別官員。

2013年5月以來,證監會系統就有5位官員被調查。2014年7月,證監會山西監管局原副巡視員賈岷岫利用其丈夫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收受賄賂被"雙開"。2014年12月,證監會投保局原局長李量因受賄被調查,2000年至2012年期間,擔任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行審核一處處長、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等職務的李量利用職務的便利,為 9家公司申請公開發行股票或上市提供幫助,並於2000年至2013年收受上述公司投資人所送財物,共計694萬元。

2015年,在中央加強反腐力度的背景下,證監會多位官員也相繼落馬。2015年6月,中國證監會發行部處長李誌玲因配偶違規買賣股票,受到行政開除處分,同時也涉嫌職務犯罪。9月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11月則是姚剛的落馬。

保險機構來看,共有3人被調查。2017年2月底,人保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裁王銀成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

2015年11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首席審計官、審計部總經理、監事會辦公室主任馬侖涉嫌嚴重違紀,接受調查。同一天,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黨委辦公室主任胡正明也因幹擾中央巡視組對公司專項巡視工作的開展,構成違反中央巡視工作紀律和黨的政治紀律錯誤,被調離黨委辦公室/辦公室主任崗位。而在2013年12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原副總經理戴春寧夥同他人貪汙巨額公款;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公司或個人謀取利益,單獨或夥同他人收受巨額賄賂,也被開除黨籍。

金融反腐領域,銀行業系統是“重災區”。銀監系統共有8位官員涉嫌違規被調查,銀行機構包括農信社共有13位高管被調查。

在2015年中央巡視組進駐銀監系統巡視期間,就有不少銀監會系統官員被調查。2015年11月,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王巖岫,因長期隱瞞其配偶加入美國國籍的事實,多次未經批準出席有關論壇、會議,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反黨的組織紀律;違規收取報酬,並超標準接受接待,被撤銷黨內職務、行政降級處分。相隔一天,遼寧銀監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林也因履職不到位,對幹部任職相關程序性規定不落實負有領導責任,導致不良後果,違反黨的組織紀律而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銀行機構高管則多涉及受賄、以職務便利謀取利益等問題。例如,中國農業銀行原副行長楊琨就因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今年2月,交通銀行黨委委員、首席風險官楊東平也因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違反廉潔紀律,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為私營企業主獲取貸款提供幫助,本人和親屬從中謀取私利,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2016年9月,國開行原黨委副書記、監事長姚中民也因頂風違紀,收受禮金、禮品,搞權色、錢色交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涉嫌受賄犯罪等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十八大以來被調查或處分的金融官員、高管名單(部分)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官網

金融領域巡視整改

“十八大之後,金融反腐在強力推進,這對凈化金融環境,推進金融改革發展,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態,是有利的。”一位銀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

2015年年底,中央就曾派出巡視組入駐金融監管和金融機構開展長達兩個月的專項巡視工作。在2016年初,公布了巡視結果並督促監管機構與金融機構整改。第一財經梳理發現,金融監管機構普遍存在利用監管職權謀取私利、違規用人、監管存薄弱環節等問題,此外滋生腐敗隱患也是各大監管機構所存在的問題。

例如,當時銀監會存在用人“違規提拔”,“祼官”清理不到位,公款旅遊、違規高消費等頂風違紀問題,以及利用監管職權謀取私利的問題反映多,廉潔問題大。對會管金融機構的監管存在薄弱環節,一些機構問題多發等。

針對以上問題,時任銀監會主席的尚福林提出要針對監管履職中的廉潔風險點和案件易發多發領域,緊盯重點人重點事,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把各項監管權力裝進制度籠子,以壓縮權力尋租空間。

當時證監會則存在對重要權力部門、關鍵環節和敏感崗位監督制約不夠有力,防範廉政風險不到位,防止利益沖突機制不健全,存在滋生腐敗的隱患等。針對這些問題證監會也發布整改報告稱,強化權力運行監督制約,紮牢制度籠子,加強重點部門和敏感崗位的監督制約。

保監會當時存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突擊提拔幹部現象,幹部以權謀私,違規兼職取酬等問題。當時保監會還回應巡視組稱,對違紀行為和腐敗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並表示要強化責任意識,明確整改任務,嚴明紀律要求,切實落實“兩個責任”,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人民銀行則存在公款送禮吃喝屢禁不止、違規用人搞“小圈子”、權力監督約束不嚴,對濫用審批和處罰自由裁量權、向所屬企事業單位轉移行政監管權等問題反映較多,隱含腐敗風險等。人民銀行表示,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堅定不移地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要健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長效機制,堅持一把手負總責,強化班子成員分工負責。

對於“權力監督約束不嚴”問題,人民銀行還通過建立健全規範權力行使的制度安排。充分聽取商業銀行、相關企業意見,加強人員管理、梳理業務流程,杜絕尋租腐敗的行為發生等,進行相關整改。

除了監管機構,通過巡視組的專項檢查發現金融機構存在的問題也不少。銀行存在的問題如用人“近親繁殖”、違規提拔、帶病提拔等比較突出,違規貸款、以貸謀私,采購環節存廉潔風險等。

例如工行存在選人用人工作不夠規範,“近親繁殖”現象,一些基層機構存在以貸謀私問題,一些部門和分支機構利用創新型業務謀取私利,集中采購等重點領域制度執行不嚴格,境外機構監管比較薄弱。

時任工行董事長的姜建清表示,要針對存貸款領域、集中采購領域、新興業務領域、境外監督等方面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推動機制制度改革和源頭風險防控,嚴格規範選人用人工作等。

保險公司存在重大投資項目監管缺失,用人也存在“近親繁殖”、裙帶關系,同時利用業務謀利。以人保集團為例,存在選擇性執行中央經濟工作方針政策,有的重大投資決策未經集體研究,涉嫌利益輸送;有的弄虛作假套取費用,利用保險資源為“小團體”謀利。同時,也存在下屬單位選人用人不講規矩,裙帶關系泛濫,一些領導幹部親屬參與保險業務謀利。中國人壽集團則存在機構臃腫,存在“帶病辭職”、“近親繁殖”等現象。重大投資項目監管缺失,招標采購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層違紀違法案件頻發,集資詐騙等“群眾身邊的腐敗”影響惡劣。

中央巡視組對中信集團的巡視結果顯示,中信集團存在奢侈、享樂風氣盛行,違規兼職取酬,“突擊提拔”“帶病提拔”問題。四是制度缺失、管理粗放,存在違紀違法。

“以零容忍態度嚴懲違規違紀,以常態化機制規範權力運行,以經常性教育築牢思想防線,讓黨員幹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時任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稱。

(實習生郭懷毅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8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