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澳科控股(2300)交易再拆局


麥提爽:

蔡先生一賣一買慘蝕,歸根究底是愚蠢的簽訂了7.5倍的賠償額條款,沒有這個條款,我難以想像蔡先生願意用這個代價收購。蔡先生有沒有後著是將來的事了,他當務之急是解決巨額賠償的困境。

正如湯兄所言,蔡先生購回公司「亦是一項對公司有利的交易,並不存在不平等條約的情況」,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如果沒有賠償因素,這是一個極有利的交易,如 果考慮到賠償因素,我會覺得澳科要價太低,因為以澳科現價計,交易是會帶來巨大虧損,不賣的話澳科得到的利益可能會更多。假如續牌成功以及生意好轉,銷售 公司價值自會水漲船高,萬一失敗,得到的賠償金額亦很可能高於出售所得,所以我不贊成出售。

澳科同意出售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雖然潛在的賠償金額極高,但也要考慮蔡先生的支付能力,以現有條款,蔡先生需要向銀行貸款融資人民幣690,000,000元,蔡先生賠得了第二年,也未必賠得了第三年,勉強要蔡先生賠償,隨時適得其反。


呼噜:

湯兄,
1.555億是當初澳科買入時付的現金,現在還回來.
後付的7.25億中抵消貴聯欠澳科的2.15億是5.1億.
但蔡生2億股中已套現0.332億,我查了一下,均價大約8元,總共套現2.7億,也就是說這個交易蔡生虧了2.4億,和其承諾的利潤差額相近.
若按7.5倍的賠償額,蔡生隻好破産,澳科也得不到什麽,雙方讓一讓就是這個結果了.
上面是正常的商業推理,我倒是有另一個猜想:
07年的交易是爲了做報表利潤作爲炒作散貨用的,現在道具用不着了,當然原物奉還.
時間上很吻合.07年7月底8月初正是股價高點.之前3年漲了6倍,尤其之前半年更是上漲200%.

但有一點還是沒想明白,既然隻有1億股有禁售期,爲何蔡生隻減持了3300萬股?難道真的看好2300?


麥提爽:

呼噜兄:

澳科流通量低,就算想走也不易


呼嚕兄、麥兄:
其實2300這個交易,我在澳科財務角度來看,其實是不應出售,因為下一年盈利亦有機會不如預期,故對公司可能獲益更大。

但是我認為澳科對該公司的控制權是很低的,所以藉此機會出售之。從公告一句可見「自二零零七年買賣協議完成之日至本公告日期,銷售公司並無宣派或支付任何股息。」,可知澳科對其是並無財務控制權的,由此可見這銷售集團的用法只用來併報表,裝好看而已。

至於減持的問題,第一次申報有2.16866億股,但交易只取得2億股,故推估其增持1,686.6萬股。其後9.5元減持1,875.6股,8.2元及7.8元減持1,400萬及1,000萬股。

之後在2008年7-10月間減持100萬股,估計價值在3-7元間(推估),我推為7元。在2008年10-2009年9月間又減持529萬股(推估),估計沽售價為5元。

所以大約得「出售5,004.6萬股,沽售價3-9.5元不等,估計套現約4.1億」這些數字。

在購買此項資產前後,公司亦曾不計價回購股票,回購價更達10元,但股價愈回購愈新高,可見回購是拉抬股價的,故推度他們主要目的是股價為重。

以他的財務情況,相信其後也只會為減持套現,以賠償盈利不足代價,導致股票沽壓更大,使股價繼續下跌,這是管理層不樂見的。故為減少沽壓,亦是澳科管理層的售出資產的其中一個原因。

我認同鱷兄,蔡先生不是不想賣,是因為成交少,難以賣出。



至於蔡先生來說,作價實是低於20.48億的,據公告稱:


「不論完成是否會於二零零九年七月一日後落實(須待買賣協議之所有先決條件均已達成或獲豁免(如適用)方可完成),買方均須於完成後開始承擔銷售集團全部盈虧,並對銷售集團之全部資產及負債負責,同時負責銷售集團訂立之全部交易,由二零零九年七月一日(包括該日)起生效。」


即澳科的控制權已於2009年6月30日終結,由2009年7月1日的獲利,是屬於蔡先生的,據常州錦鵬的正常盈利約2,000萬一個情況來說,這兩個多月盈利可能接近5,000萬,故代價可能只是約20億。

至於其財務安排,我相信大約1億多是自己讓人借給他的或是自己的,至於其餘7億多,應該是向金融機構借回來的。


至於金融機構的還款來源,可分為兩塊,一塊是2.1億的股東貸款,其餘一塊是屬於派發銷售集團的派息5億多(要記得,這兩年多獲利並未當股息派發),所以才有人夠膽借錢給他購回這件東西。他亦可以無本購回這件資產,實現他的下一步大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