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實現樓市平穩健康發展 專家稱應保持貨幣政策中性

在去庫存、穩增長的經濟發展目標下,房地產市場仍需進一步深化供給側改革,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8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舉辦“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論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表示,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不僅僅是房子建設和管理問題,涉及到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等的政策和手段,所以需政策的合力綜合施策才能夠解決當前市場面臨的問題和長期需要破解的問題。

“房子本身既是經濟問題,更多的還是社會問題,很多國家也是一個政治問題。所以不能僅僅從房子的經濟屬性角度來考慮未來制度建設和市場的發展。”王微說。

王微認為,當前房價還是存在著非常強的泡沫風險。有大量的非銀行資金,包括了實業、企業的資金大量進入房地產,以及一些資本市場的資金大量進入房地產,形成了整個經濟中資金的脫實向虛的過程帶動了整個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

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王微表示,一是要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其中還包括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關系,市場發揮更多的配置資源的作用,特別是滿足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化的住房需求。政府更多的發揮在規劃、立法、特別是保證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

其次要構造多層次的住房市場體系,除了新房市場之外,未來更重要的是二手房市場和租賃市場。再就是在貨幣政策上保持中性,這也是未來金融政策的一個很關鍵的要點。

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認為,還可以用新型城鎮化的思路去解決,通過大交通的發展在大城市周邊建特色小城、衛星城,可以增加供應量,比如說北京和上海已經做了一部分這樣的工作。大交通解決以後,再加上配套設施的完備完全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所以解決房地產供給側的問題是有很大空間的。

張玉良表示,房地產供給側改革關鍵是要建立產銷機制。需求一般是有三個部分,一個是剛性需求,第二個是投資,第三個是投機。對剛需基本需求要保證,對投資要合理引導。同時抑制炒房投機行為。張玉良說,關鍵是要綜合性各方面的措施到位,包括中央和地方形成合力。

鏈家集團董事長左暉認為,在未來租賃住房的發展空間非常大。當前中國一年城市的住房租金大概是一萬億元左右,相比十萬億元的新房交易規模、6.5萬億元的二手房價格,租賃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但是,租賃市場的發展面臨著很多制約因素。左暉表示,首先應租賃立法,保護承租者的權利。其次要解決住房擁有者和租房者權利不同的問題。

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表示,房價上升最主要的是因為當地的政府是沒有辦法供應足夠的土地,尤其是在一線二線城市,市場的剛需以及改善型需求是非常龐大的。“我覺得很好的一條是,中央政府給了地方政府的權,讓地方政府自己去控制,承擔責任。”羅康瑞說,市中心的地方應該提高容積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