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走出去”有風險,不妨抱團

多位企業家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也表示,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布局需要註意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地區)風險、我國企業在海外過度競爭等問題。

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表示,這麽多國家,其中一些潛在的戰略風險、政治風險總是會有的。此外,還有政府的誠信風險,比如有些政府現在出的文件,過段時間政策可能又變了,文件也就不算數了。

他對記者談到在“走出去”過程中他們也遇到一些困難,“一帶一路”沿線那麽多的國家和地區,它們有不同的法律、語言、習俗和規定,怎麽去摸準它們的情況,如何適應、遵守、運用,都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如何應對這些困難?南存輝對第一財經稱,要針對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市場競爭發展需要來做不同的調配。“假如這里有市場,將來發展也不錯,國別風險判斷分析下來不會太高或者基本可控,會積極努力去爭取;而有些地方可能目前條件不大具備,就從做貿易開始,先跟蹤觀察,一旦情況好轉,機會出現了,我們就可以馬上跟進。”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複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廣昌表示,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現在也出現了一些反全球化的聲音。其中一點是別人感到中國受益更多,另外,很多西方企業沒有意識到中國企業有這麽快的學習能力和提升能力,短期內變成了它們的競爭者。

郭廣昌認為,在全球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面對多種不確定性,中國企業完全準備好是不現實的,“但我們比西方國家的競爭對手有更快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也是總理說的中國經濟很有柔韌性和耐力。”

南存輝則表示,在“走出去”方面,不能太著急,太著急的話肯定會有太多的不確定性,還是要一步步來。

要規避上述風險和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礦董事長何文波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目前大企業的引領作用發揮不夠。一方面我國一些大型企業,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走出去”的時間也比較早,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一方面一些新“走出去”企業還需要重新“試水”,重交學費,這降低了“走出去”的效率,也不利於國家整體利益。

因此,何文波說,建議培育我國金屬礦業航母,加強同“一帶一路”國家的礦業合作,並發揮產業組織功能,引領我國企業開展同“一帶一路”國家的產能合作。
他還建議依托大型企業集團的全產業鏈服務功能,建立政府支持、市場化運作的國際產能合作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從資源獲取、項目開發到運營服務的全流程、全周期、一站式服務,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戰略的有效落實。

“上述建議如果能得到實施,中國五礦都願意在其中發揮積極的作用。”何文波說。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鵬欣集團副董事長葛俊傑也建議,“走出去”要從單打獨鬥到更加抱團,而在中國企業“走出去”已經推進了一段時間後,企業的投資行為也會更加成熟、更加務實、更加優化,盡量減少並購後協同管控不到位的情況,減少偏離主業的並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2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