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偶像與現實----Steve Jobs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7453

巴黎:

唔知點解,忽然間很多人在Steve Jobs死後,立他為自已的偶像,做人的目標。

我告訴大家,其實你們身邊也有很多俱備Steve Jobs的性格的人。

現實的是,當他們真的遇到這類人時,他們卻討厭、取笑這種九型人格中最聰明的完美主義的人格。

不 妨想一想,上次你的老板,叫你從做一份你已做了十日、只不過是有小小小小問題的報告時,你的心是怎樣想?又你那一位你認為識小小的同事卻指出,其實你已做 得很好的project,只不過很普通,你是如何反應?又客戶要求你減價、說一個不知名的地方的價較你們靚得多,你們產品如何差,大彈特彈時,你的心是在 討厭他還是感激他,並把這些人當成自已的偶像?!

巴黎太太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告訴Blog友,不是普通人可以應付得到。例如,每次刷完牙,請把牙刷、杯子,放回在櫃子內,不要放在那個已經是空空如也、十多呎的sink盆面上,又如果這間Winners分店沒有這個顏色,請開個多少時車到另一個city的另一間Winners找找,又如果發現你回家未換衣服便坐在疏化上,那麼整個疏化套便要馬上拿下去洗....還有很多

能夠和完美主義的人一起,並誠摯地接受他們,欣賞他們的某一面的人,本身也不是一個普通人。更多人選擇
放棄、或批評、或在次次次等級妥協,並找一些常人認為是對的理由說服、安慰自已。

例如,呢個老板是傻既、呢個客人老作、呢個同事亂吹、呢個女人以前唔係咁、又或呢種投資方法無用...等等。

巴黎也是一個正常人,投資路上絕對可以錯,不過我的性格決定了我對錯誤的看法,我的錯一定只會因在價值投資要求上,作了一些錯誤的妥協,我應該對那些條件的要求更高、更嚴厲、更完美!

有朋友說這段時候價值投資法已經收皮,要我解釋一下,他太高估我的才智。

我如何能解釋給一個不要求完美的人,做一些應該要完美的事?!

九型人格是天生的,Steve Jobs如是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8

向Jobs致敬 潛水員文摘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1935313768/

引子

Jobs 給我最後一個驚喜竟然是他的服裝。參考這個網站

http://www.stevesoutfit.com/

他著名的黑色Cashmere Turtleneck Sweater是Jos. A. Bank出品。

Jos.A.Bank也是一家Nasdaq上市公司。
http://www.josbank.com

簡單的用Google Finance對比下AAPL和JOSB的股價兩家公司的漲幅這十年間差別不大。如果放大到12年那麼JOSB的股價漲幅遠超過Apple!
如果按照ipod上市日期2001年10月26日算,那麼Apple還是稍微領先一些。如果按照Jobs重回Apple的1996.12.17日到今天算。那麼JOSB是60倍。AAple只有40倍!

Jos.A.Bank的股票代碼也比較有意思,是JOSB/和Jobs只是一個字母顛倒而已。

這個驚喜的背後是Jobs的極致態度。用最簡單的詞說就是認真。極度的認真。連選什麼衣服都那麼認真!都能選到60倍漲幅的衣服!
我並不知道他是在Jos.A.Bank 大漲前選擇了JOSB還是之後。但是這件事情足夠讓我驚訝。

說道認真年初看過一篇文章關於Jobs他們家為了選一台洗衣機全家討論了2周!

INSIDE THE MIND OF STEVE JOBS: He Spent Two Weeks Debat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A European Style Washer/Dryer (AAPL) - SAI: Silicon Alley Insider
在我重新看完這篇文章後我人不住想貼這樣一段
Read the excerpt below and think about this guy designing the iPad or iPhone:

「We didn't have a very good one so we spent a little time looking at them,」 he told contributing editor Gary Isaac Wolf. 「It turns out that the Americans make washers and dryers all wrong. The Europeans make them much better – but they take twice as long to do clothes! It turns out that they wash them with about a quarter as much water and your clothes end up with a lot less detergent on them. Most important, they don't trash your clothes. They use a lot less soap, a lot less water, but they come out much cleaner, much softer, and they last a lot longer.
「We spent some time in our family talking about what's the trade-off we want to make. We ended up talking a lot about design, but also about the values of our family. Did we care most about getting our wash done in an hour versus an hour and a half? Or did we care most about our clothes feeling really soft and lasting longer? Did we care about using a quarter of the water? We spent about two weeks talking about this every night at the dinner table. We'd get around to that old washer-dryer discussion. And the talk was about design.」
Two weeks of discussions to choose a washing machine? That's life in the Jobs household. (He opted for Miele in the end, adding, 「I got more thrill out of them than I have out of any piece of high tech in years.」)


看了這段我只想說他不成功是在太難了。甚至他在選擇他的Turtleneck的時候也可能問了同樣的問題。能符合如此挑剔的客戶的需求。這是什麼樣的公司。這樣的公司才能在十年間股價上漲幾十倍!

一。蘋果股價

       今天上午,打開電腦看到Jobs仙逝,其實並不讓我太多吃驚。年初時候我就預言過他應該來日無多。人類歷史上得過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5%我當時特意 研究過一下,看了很多關於這方面資料。Jobs能活到今天應該說已經是醫學上的奇蹟。2004年中他announce自己得了 pancreatic cancer到今天差不多7年。同時在這期間他還做了肝移植。他的存活已經是醫學史上的奇蹟!我記得Bloomberg有一篇文章提到過Jobs做肝移植為了插隊換到TN等待排隊。這個非常的八卦。(1)
   
   本質上如下兩個命題是相同的。

1.Jobs的偉大=Cook的平庸

2.Jobs對Apple的作用越大=他離開Apple後Apple的損失越大。

那麼換到投資的命題就是假設Apple早前的股價沒有包含Jobs離職溢價的話,那麼現在Apple的股價應該跌很多。至於具體多少=Jobs對Apple的影響力多大。

當然現實會複雜一些。畢竟Jobs不是突然離開,傳聞已久目前的股價應該包含了Jobs的負溢價。不然這家公司絕對是低估。靜態市盈率10-15倍。連續10個季度以上同比50-100%增長。

有 一點可以肯定蘋果股價一定會下跌而非上漲,跌幅未知。同時蘋果對手的股價一定上漲。漲幅不會太小。漲幅一定大於蘋果的跌幅邏輯上。因為從絕對值上說蘋果跌 一個百分點是30億夠其他人漲幾十個百分點的。邏輯上手機公司的總市值變動會效果當個公司的變動。所以這裡跌掉多少市值哪裡多少會漲些起碼漲30%。



2.Jobs的我個人的影響。

這個問題我上午想了很。從本質上講,Jobs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對生活的態度。把每天當最後一天。我讀過梵高的自傳渴望生活。非常有類似的感受。非常強烈的對生活對自己的價值的追求。每次我荒廢時間的時候我就會想到Jobs的話。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哪怕夢想最後是失敗
下午我把渴望生活又拿出來讀了一下,依然能感覺到梵高對是如此的瘋狂的熱愛他的繪畫,在不斷和命運搏鬥。
只是梵高在他身前是一個失敗者。
對比Jobs不同。Jobs在身前就是一個成功者。

但是兩者身上我能看到同樣的東西

1.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是發自內心的熱愛。熱愛到把工作當度假,這在巴菲特身上也能體會到。一定要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需要點狂熱的精神。

2.認真專注+極致,沒有任何藉口就是做到極致。極致的美,極致的努力。

我相信主創造的沒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定留給個人異與他人的稟賦。只是你有沒有努力去挖掘自己,成就自己。去榮耀主。

我相信熱愛和專注本質上會趨同。只有你從事的是你熱愛的工作才能做到極致。所以兩者某種程度上是一個事情。

Jobs在Stanford2005年的演講應該是會感染很多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期間傳遞出來的也是非常積極的人生態度。做喜歡的事情,去做事而非享受人生。努力去回報社會而非向社會索取。這是一個非常正面的價值觀。去證明自己有異與他人。
我非常感謝Jobs對我的影響。

3.Jobs對IT行業的影響

我相信Jobs對IT行業最大的影響是他讓IT產品消費品化。
這個消費品化有兩個時代背景

1.用戶的IT應用水平低下。
2.產品過剩時代開發新需求的要求。

超過40歲的都不是IT時代的人,他們應用電腦的水平應該是比較弱的。在這個背景下,apple的所見即所得之類的關鍵包括觸摸屏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最早的dos是文字界面到後來windows時代才模仿Macintosh的圖形界面。讓用戶在更友好的界面下使用。

ipod和iphone甚至ipad都是產品過剩時代的產物。
如果在有手機和沒手機VSiphone和沒手機
之間選擇無疑人人都選擇有有手機先。

手機供應過剩,這樣就讓更好的更cool的手機有了特定的市場。

ipod也是在移動聽音樂這個需求被很好滿足的情況下才誕生ipod

ipad更是如此。在筆記本已經接近飽和的情況下人類離不開電腦才導致了ipad有流行的可能性。

這些在我看來都是新需求。

所以這些新需求中外觀佔的比例非常大。我相信50%的iphone用戶真的不太會使用太多功能的iphone.除了打電話和發短消息。

大部分還是因為他的外觀到後期是因為他是iphone而愛上iphone

這是有時代背景的。

時代背景的本身沒任何問題,只是Jobs把他發揮到了極致。

我只見到那具一個例子。是我親身體會到Jobs厲害的地方。

Apple的產品外觀設計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簡單少外接藉口。好像Mac是連RJ11都沒有的。

為什麼這樣設計?

僅僅是因為美觀嗎?

我覺得並不是。

當然美觀是最重要的因素

接下來
減少接口還是三個好處

1.接口少自然成本低減少芯片

2.接口少自然份量輕便於攜帶

3.接口少自然還可以多賣點外接的配件

4.接口少自然耗電小

真的是一舉若干得。

我相信Jobs在IT產品消費品化上是一代宗師。前一定是無古人。後面有沒有來者還不確定。

他開創了這個時代並且做到了極致。

應該還有很多可以寫。他為何選擇極簡的設計風格。他是如何發現或者創造客戶需求的。如何跟隨他的思路開創新的時代。

只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他對我個人的影響。僅此向Jobs致敬。

(1)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newsarchive&sid=au6imqRi7UH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8

向Jobs致敬--以前寫的保存下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17l.html

以前寫的,有錯誤。Jobs的黑色turtleneck是三宅一生的。後來我更正過。



引子

Jobs 給我最後一個驚喜竟然是他的服裝。參考這個網站
http://www.stevesoutfit.com/

他著名的黑色Cashmere Turtleneck Sweater是Jos. A. Bank出品。

Jos.A.Bank也是一家Nasdaq上市公司。
http://www.josbank.com

簡單的用Google Finance對比下AAPL和JOSB的股價兩家公司的漲幅這十年間差別不大。如果放大到12年那麼JOSB的股價漲幅遠超過Apple!
如果按照ipod上市日期2001年10月26日算,那麼Apple還是稍微領先一些。如果按照Jobs重回Apple的1996.12.17日到今天算。那麼JOSB是60倍。AAple只有40倍!

Jos.A.Bank的股票代碼也比較有意思,是JOSB/和Jobs只是一個字母顛倒而已。

這個驚喜的背後是Jobs的極致態度。用最簡單的詞說就是認真。極度的認真。連選什麼衣服都那麼認真!都能選到60倍漲幅的衣服!
我並不知道他是在Jos.A.Bank 大漲前選擇了JOSB還是之後。但是這件事情足夠讓我驚訝。

說道認真年初看過一篇文章關於Jobs他們家為了選一台洗衣機全家討論了2周!

INSIDE THE MIND OF STEVE JOBS: He Spent Two Weeks Debat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A European Style Washer/Dryer (AAPL) - SAI: Silicon Alley Insider
在我重新看完這篇文章後我人不住想貼這樣一段
:Read the excerpt below and think about this guy designing the iPad or iPhone:
「We didn't have a very good one so we spent a little time looking at them,」 he told contributing editor Gary Isaac Wolf. 「It turns out that the Americans make washers and dryers all wrong. The Europeans make them much better – but they take twice as long to do clothes! It turns out that they wash them with about a quarter as much water and your clothes end up with a lot less detergent on them. Most important, they don't trash your clothes. They use a lot less soap, a lot less water, but they come out much cleaner, much softer, and they last a lot longer.
「We spent some time in our family talking about what's the trade-off we want to make. We ended up talking a lot about design, but also about the values of our family. Did we care most about getting our wash done in an hour versus an hour and a half? Or did we care most about our clothes feeling really soft and lasting longer? Did we care about using a quarter of the water? We spent about two weeks talking about this every night at the dinner table. We'd get around to that old washer-dryer discussion. And the talk was about design.」
Two weeks of discussions to choose a washing machine? That's life in the Jobs household. (He opted for Miele in the end, adding, 「I got more thrill out of them than I have out of any piece of high tech in years.」)

看了這段我只想說他不成功是在太難了。甚至他在選擇他的Turtleneck的時候也可能問了同樣的問題。能符合如此挑剔的客戶的需求。這是什麼樣的公司。這樣的公司才能在十年間股價上漲幾十倍!

一。蘋果股價

今天上午,打開電腦看到Jobs仙逝,其實並不讓我太多吃驚。年初時候我就預言過他應該來日無多。人類歷史上得過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5%我當時特意研 究過一下,看了很多關於這方面資料。Jobs能活到今天應該說已經是醫學上的奇蹟。2004年中他announce自己得了 pancreatic cancer到今天差不多7年。同時在這期間他還做了肝移植。他的存活已經是醫學史上的奇蹟!我記得Bloomberg有一篇文章提到過Jobs做肝移植 為了插隊換到TN等待排隊。這個非常的八卦。(1)

本質上如下兩個命題是相同的。

1.Jobs的偉大=Cook的平庸

2.Jobs對Apple的作用越大=他離開Apple後Apple的損失越大。

那麼換到投資的命題就是假設Apple早前的股價沒有包含Jobs離職溢價的話,那麼現在Apple的股價應該跌很多。至於具體多少=Jobs對Apple的影響力多大。

當然現實會複雜一些。畢竟Jobs不是突然離開,傳聞已久目前的股價應該包含了Jobs的負溢價。不然這家公司絕對是低估。靜態市盈率10-15倍。連續10個季度以上同比50-100%增長。

有一點可以肯定蘋果股價一定會下跌而非上漲,跌幅未知。同時蘋果對手的股價一定上漲。漲幅不會太小。漲幅一定大於蘋果的跌幅邏輯上。因為從絕對值上說蘋果 跌一個百分點是30億夠其他人漲幾十個百分點的。邏輯上手機公司的總市值變動會效果當個公司的變動。所以這裡跌掉多少市值哪裡多少會漲些起碼漲30%。



2.Jobs的我個人的影響。

這個問題我上午想了很久。從本質上講,Jobs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對生活的態度。把每天當最後一天。我讀過梵高的自傳渴望生活。非常有類似的感受。非常強烈的對生活對自己的價值的追求。每次我荒廢時間的時候我就會想到Jobs的話。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哪怕夢想最後是失敗。
下午我把渴望生活又拿出來讀了一下,依然能感覺到梵高對是如此的瘋狂的熱愛他的繪畫,在不斷和命運搏鬥。
只是梵高在他身前是一個失敗者。
對比Jobs不同。Jobs在身前就是一個成功者。

但是兩者身上我能看到同樣的東西

1.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是發自內心的熱愛。熱愛到把工作當度假,這在巴菲特身上也能體會到。一定要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需要點狂熱的精神。

2.認真專注+極致,沒有任何藉口就是做到極致。極致的美,極致的努力。

我相信主創造的沒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定留給個人異與他人的稟賦。只是你有沒有努力去挖掘自己,成就自己。去榮耀主。

我相信熱愛和專注本質上會趨同。只有你從事的是你熱愛的工作才能做到極致。所以兩者某種程度上是一個事情。

Jobs在Stanford2005年的演講應該是會感染很多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期間傳遞出來的也是非常積極的人生態度。做喜歡的事情,去做事而非享受人生。努力去回報社會而非向社會索取。這是一個非常正面的價值觀。去證明自己有異與他人。
我非常感謝Jobs對我的影響。

3.Jobs對IT行業的影響

我相信Jobs對IT行業最大的影響是他讓IT產品消費品化。
這個消費品化有兩個時代背景

1.用戶的IT應用水平低下。
2.產品過剩時代開發新需求的要求。

超過40歲的都不是IT時代的人,他們應用電腦的水平應該是比較弱的。在這個背景下,apple的所見即所得之類的關鍵包括觸摸屏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最早的dos是文字界面到後來windows時代才模仿Macintosh的圖形界面。讓用戶在更友好的界面下使用。

ipod和iphone甚至ipad都是產品過剩時代的產物。
如果在有手機和沒手機VSiphone和沒手機
之間選擇無疑人人都選擇有有手機先。

手機供應過剩,這樣就讓更好的更cool的手機有了特定的市場。

ipod也是在移動聽音樂這個需求被很好滿足的情況下才誕生ipod

ipad更是如此。在筆記本已經接近飽和的情況下人類離不開電腦才導致了ipad有流行的可能性。

這些在我看來都是新需求。

所以這些新需求中外觀佔的比例非常大。我相信50%的iphone用戶真的不太會使用太多功能的iphone.除了打電話和發短消息。

大部分還是因為他的外觀到後期是因為他是iphone而愛上iphone

這是有時代背景的。

時代背景的本身沒任何問題,只是Jobs把他發揮到了極致。

我只見到那具一個例子。是我親身體會到Jobs厲害的地方。

Apple的產品外觀設計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簡單少外接藉口。好像Mac是連RJ11都沒有的。

為什麼這樣設計?

僅僅是因為美觀嗎?

我覺得並不是。

當然美觀是最重要的因素

接下來
減少接口還是三個好處

1.接口少自然成本低減少芯片

2.接口少自然份量輕便於攜帶

3.接口少自然還可以多賣點外接的配件

4.接口少自然耗電小

真的是一舉若干得。

我相信Jobs在IT產品消費品化上是一代宗師。前一定是無古人。後面有沒有來者還不確定。

他開創了這個時代並且做到了極致。

應該還有很多可以寫。他為何選擇極簡的設計風格。他是如何發現或者創造客戶需求的。如何跟隨他的思路開創新的時代。

只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他對我個人的影響。僅此向Jobs致敬。

(1)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newsarchive&sid=au6imqRi7UH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7

Steve Jobs 再三請假安排欠妥 前車未鑑

1 : GS(14)@2011-01-19 22:26:31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2-577755?category=m




蘋果(Apple)掌舵人喬布斯(Steve Jobs)突然再宣布無限期休假,令公司發展前景蒙上陰影,有指他放假與體重持續下降有關,亦可能是舊病復發。今次蘋果的聲明沒有說明喬布斯歸期,有分析指是該公司未有汲取喬布斯前兩次放病假的教訓。

受喬布斯請假消息拖累,蘋果早段一度挫6.4%,低見326美元,追回日前場外跌幅,但其後獲買盤支持回升,截至昨晚11時,報334.9美元。

告假原因欠具體 股價曾挫6%

今次休假是喬布斯在10年來,第三次暫時放下蘋果職務,前兩次是04年和09上半年。他因罹患胰腺癌在09年接受肝臟移植手術,但今次並未說明他告假具體原因。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器官移植科主管醫生William Chapman認為,喬布斯的病情可能有兩種情況。其一是器官移植方面可能出了問題,但移植1年半後出現問題的情況是很罕見的。更大的可能性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又再擴散。因通過肝臟移植治癒此病的難度極大,復發某程度上是常見的事。

對於今次未有公布歸期的做法,有分析師不表認同。Fort Pitt基金分析師Kim Caughy指,董事會沒汲取08年就繼任計劃被挑戰的教訓。不過另有說法指,蘋果正是從2009年的事件中汲取教訓,為喬布斯的健康問題設定一個具體時間表,是冒險之舉,若再歸咎於營養不良等難以令人信服的原因,或適得其反。

Pier Jaffray分析師Gene Munster則指歸期不是最重要,喬布斯仍留任行政總裁,象徵今次病假長度應較上次更短,嚴重程度亦更低。

撰文:陳智深
2 : ksw(1423)@2011-01-19 22:45:44

我仲唸住等iphone 5...
3 : GS(14)@2011-01-19 22:46:42

我想買部pad多
4 : GS(14)@2011-01-22 00:53:2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888220
蘋果上季盈利新高
賺 468億增 78%  iPhone及 iPad熱賣
2011年01月20日

【本報綜合報道】受惠於 iPhone、 iPad等人氣產品銷情大捷,蘋果公司上季業績再度令人眼前一亮,季度盈利及營業額雙雙刷新紀錄,而今季業績預測亦勝預期,令市場暫時放下對行政總裁喬布斯再度因病休假的憂慮,刺激股價昨早段反彈 2.3%。分析指出,蘋果上季所有業務全面報捷,令市場對現有管理層信心大增,相信在喬布斯暫時休假期間仍能主持大局。

截至去年 12月 25日的一季,該集團純利按年勁升 78%,至 60億美元(約 468億港元),每股盈利 6.43美元,期內營業額亦按年增長 71%,至 267.4億美元,兩者均勝預期。受惠於生產成本下降,上季毛利率升至 38.5%,較前一季的 36.9%略為改善。
喬布斯在業績報告中表示,上季假日銷情非常強勁, Mac機、 iPhone、 iPad銷售額均創新高,展望今年,集團將全速驅進,推出更多新產品。
喬布斯病假憂慮稍紓

iPhone和 iPad上季分別貢獻整體營業額的 39%和 17%。展望今季,蘋果料每股盈利達 4.9美元,營業額則達 220億美元,兩者均勝預期。
蘋果上季所有業務表現均超乎預期,令分析員對喬布斯身邊的管理層信心增強,在業績發佈後長達 1小時的電話會議中,沒有分析員就喬布斯休假一事提問。 Kaufman Bros分析員 Shaw Wu表示,投資界對喬布斯暫時退下火線的憂慮已過,雖然他的角色非常重要,但經過不斷實踐,喬布斯的想法、處事方式和風格等已深植在公司文化中。
大中華生意勁升三倍

事實上,暫代喬布斯職務的營運總監庫克,確實繼承老闆的一貫作風,在回應分析員有關市場競爭的問題時,大肆批評對手的產品,指微軟視窗系統的平板電腦既笨重又昂貴,而 Android平板電腦則太小,只是一部加大碼的智能手機,非常古怪。
庫克表示,集團正在全球拓展客源,包括較少使用蘋果產品的商業客戶。
他又指出,上季大中華區營業額高達 26億美元,按年激增 3倍,而蘋果在中國的分店人流及銷售額亦較其他地區強勁。
受行政總裁喬布斯再放病假消息打擊,蘋果公司前晚股價急瀉,由德銀發行、在港買賣的唯一蘋果認購證 10033前日亦急挫 27.57%,上市數日即遇滑鐵盧;不過,由於蘋果上季業績遠勝市場預期,該輪昨日已經回穩,顯著反彈 24.37%,收 2.45元,交投持續活躍,成交 5164萬元。
蘋果上季業績及銷售表現

─項目─
每股盈利 去年第四季: 6.43美元  09年同期: 3.67美元
營業額 去年第四季: 267.4億美元  09年同期: 156.8億美元
毛利率 去年第四季: 38.5%  09年同期: 40.9%

─產品─
iPhone 去年第四季銷量: 1624萬部 按年變幅:+86%
iPad 去年第四季銷量: 733萬部 按年變幅:─
iPod 去年第四季銷量: 1945萬部 按年變幅:+7%
Mac機 去年第四季銷量: 413萬部 按年變幅:+23%
5 : GS(14)@2011-01-22 00:53:43

外洩疑雲
喬布斯病假前夕 認沽期權成交勁
2011年01月20日

蘋果公司認沽期權上周五,即喬布斯請病假之前一個交易日,成交激增,為當日入市者翌日帶來最多速賺 8倍的機會,惹起市場關注喬布斯請假消息是否外洩,成為春江鴨圖利的工具。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行使價 320美元、 1月 22日到期的蘋果認沽期權未平倉合約,在上周五增加 6091張至 40996張,是一年多前開始交易以來最大增幅。
低買高賣可賺八倍

受到喬布斯請假消息拖累,蘋果股價當日在德國場外交易應聲下挫,於周二美股復市後,最多曾瀉 6.5%至 326美元,刺激上述認沽期權一度扯上 5美元的高位,較上周五收市的 0.54美元急升逾 8倍,換言之,上周五入貨的投資者,一個交易日便可賺取多達 8倍的利潤。對於認沽期權突然成交急增,有業內人士認為是股價貼近認沽期權行使價的正常現象。然而,有部份交易員猜疑是否是人事先知道喬布斯請假的消息,遂趁消息曝光前率先掃入認沽期權賺取厚利。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發言人表示,旗下市場監管部門有審查市場不尋常交易,但拒絕就蘋果期權問題發表評論,美國證監會亦拒絕透露是否就今次事件展開調查。
6 : GS(14)@2011-01-22 18:11:23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0/yOMDAwMDIxNzUyOQ.html
“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区营收极为惊人。”苹果COO提姆•库克(Tim Cook)昨日在2011财年一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透露,苹果大中华区该季度营收高达26亿美元,同比增长达4倍,相比之下,上财年全年的营收仅为30亿美元。

苹果昨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为60亿美元,同比增长78%,创历史新高。当季苹果售出1624万部iPhone,733万部iPad。

苹果CFO皮特•奥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表示,苹果在中国的4家零售店是该公司全球客流量和营收最高的零售店。按照苹果总部的规划,由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苹果计划两年内将在华的Apple Store零售店增至25家,逐渐增强苹果的自身渠道力量。

即使如此,苹果在中国的营收仍有大量的潜力未被挖掘。中国市场仍然充斥着来自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的“水货”,中国电信也希望尽快引入CDMA版的iPhone 4,而3G版本的iPad也待入华。今年苹果还将发布iPad 2 和iPhone 5,一个巨大的中国市场在等待苹果发力。

但是,苹果赚得钵满盆翻,其供应商与合作伙伴却并没有同步分享苹果的高增长。招商证券研究员何金孝表示,苹果来自iPhone的利润,估计只有20%~30%属于合作伙伴或者制造商。

这不足三成的利润分配,也是多寡不均。中国台湾股市有苹果供应商板块概念,比如宸鸿是苹果iPhone及iPad触控屏幕供应商,去年10月挂牌上市,首日股价涨幅就近130%,今年将在大陆大举扩产。南玻和莱宝高科因为提供触摸屏玻璃而成为苹果间接供应商,也都受订单刺激,开始扩产,在股市中受到追捧。

但iPhone与iPad的约百家中国制造代工厂行业利润率却无法与苹果相比。比如富士康提供的iPad外壳占成本的9%,富士康组装费占iPhone成本3.5%,从财报来看,富士康的毛利率是2.8%,与苹果40%的高毛利率相去甚远。

供货产业链的低利润率迫使代工行业压缩成本,这也给苹果惹下了不少麻烦。比如在苹果2010年度供货商社会责任进展报告中,约有54%的代工厂让员工超时工作,24%则是支付薪资少于苹果规定的最低额,另外还有37%的工厂未能遵守苹果制订的反歧视规范,有三家工厂甚至有雇用未成年员工的状况。
7 : passport(1491)@2011-01-22 18:50:10

3樓提及
我想買部pad多
湯兄想買ipad2?
8 : GS(14)@2011-01-22 20:09:26

有真的這樣想過,買部Notebook都是價錢差不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39

《蘋果》記者Steve:我真係見過Steve Jobs……四次!

1 : GS(14)@2016-01-23 19:28:22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昨日出席創科論壇,憑指着自己鼻哥講一句「有邊個見過Steve Jobs?未呀?我見過!我真係見過!」惹來全城恥笑,改圖惡搞多到不能盡錄。認真問,見過Steve Jobs是否等於高人一等,可以四圍炫耀?《蘋果》記者Steve Hui,由08年的iPhone3G發佈會,到之後的3GS、4、4s,都獲委派去發佈會,前後見過Steve Jobs四至五次,他說:「印象中都有四至五次左右,直至Steve Jobs最後一次發佈會。個發佈會其實好多人,我想有千幾二千人,會場好大。世界各地嘅人都會去,果粉也會去看看有沒有新產品發佈。」
Steve形容Steve Jobs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他說話的時候,大家都在集中聽他,猶如一場騷。「同Tim Cook去比較,拍手掌的次數會多。大家都會聽他說,又期待會拿出甚麼法寶出來。」Steve認為這幾次經驗,令他學到原來產品可以這樣推銷,感覺實用。但問到會否跟人炫耀,他斬釘截鐵的說:「沒有特別跟別人炫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123/194635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876

見工一招拋窒Steve Jobs做埋蘋果CEO

1 : GS(14)@2017-08-17 08:12:26

蘋果公司創辦人Steve Jobs出名難服侍,就連在80年代搵CEO嘅時候,廿個IT界猛人應徵都全部唔要,最後反而請來當年百事CEO John Sculley,Sculley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podcast訪問時分享當時他如何最得Steve Jobs嘅信任。他指出,在面試時「我就決定同佢講一啲佢唔識嘅嘢!」希望令佢明白佢唔會有所有問題嘅答案,然後帶佢去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睇希臘雕塑之類嘅嘢,又同佢講建造帕德嫩神廟的數學程式,教佢一啲佢之前從未接觸過嘅嘢。就咁份工就見成咗。
Steve Jobs在五個月後向Sculley提出CEO職位的邀請,起初Sculley拒絕,不過Steve Jobs同佢講,「你想呢世人都買汽水?定係同我一齊改變世界?」最後Sculley在1983年入咗蘋果做CEO直到1993年才離開,他於1987年曾為矽谷中最高薪的管理層,當年他的年薪是220萬美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17/201241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078

【紀念教主】Apple發佈會前夕 一窺Steve Jobs Theater內外

1 : GS(14)@2017-09-17 12:33:38

今年是iPhone面世十周年,對Apple和果迷都是別具意義的一年。Apple除了會推出十周年紀念版iPhone外,亦選址新總部的Steve Jobs Theater召開這場發佈會,儀式感十足。



與iPhone X不同,Steve Jobs Theater內部從未被曝光,公眾只能從網上的航拍片段看到它的外貌。日前網上終於傳出Steve Jobs Theater的內部相片,外媒MacMagazine上傳數張本年六月拍攝的相片,可見Steve Jobs Theater當時仍然在趕工,但已經可以大約了解到其構造,內部的座位、樓梯、舞台等都是木質結構,符合Apple的風格。



Steve Jobs Theater可容納1000名觀眾

Steve Jobs Theater內部使用大量木材製品

Steve Jobs Theater外部使用的材質則與內部大相逕庭,用上6米高的玻璃外牆以及碳纖維屋頂,整個Steve Jobs Theater設計語言與Apple Store一致。相信大家都已經很期待9月12日的發佈會,期待Apple向世界展示新一代iPhone以及這個別具意義的Steve Jobs Theater。



Steve Jobs Theater內部使用大量木材製品

Steve Jobs Theater內部使用大量木材製品

資料來源:9TO5Mac文:梁志穎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05/201427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904

【蘋果新總部】記者行Apple Park 即睇超型格Steve Jobs Theater

1 : GS(14)@2017-09-17 17:35:10

Steve Jobs Theater。



今年蘋果發佈會首次移師到蘋果在加洲的新總部Apple Park內進行,眾所周知新總部外形十分前衛,十足一隻圓圈形的UFO。《蘋果》記者韓繼聰遠赴現場為大家直撃報道。據知Apple Park有超過500萬平方呎草地以及9,000棵樹,整個總部也使用再生能源運作。而今次發佈會更加在以教主命名的Steve Jobs Theater內舉行,地面為接待地方,樓高20英呎、直徑165英呎,過百名來自世界各地媒體聚集在內,依然有很多空間淨。外圍是圓形三層厚的落地大玻璃的設計,現場所見透光度十足,樓底以碳纖維製作,非常型格。而演講廳需要經過地面的樓梯進入底層。



Apple Park有超過500萬平方呎草地以及9,000棵樹。

Apple Park新總部外形十足一隻圓圈形的UFO。

演講廳需要經過地面的樓梯進入底層。


演講廳內部。

落地大玻璃的設計,現場所見透光度十足。

記者:司徒港燊、布偉倫、翁怡富、韓繼聰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14/201520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