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 窮Blog爸與富Blog爸-----幾十蚊一張紙也買的傻爸爸 巴黎的價值投資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05/blogblog.html
在回答兒子问題前,我問兒子將來的目标是什麽?

他頗費勁地想了很久回答:“沒有哦!"

我心急地追問:"怎會沒有呢?說吧⋯⋯"

"環遊世界丶住豪宅!”

果然有夢想,不過是發白日夢的夢想,是不是所有九十後,一百後的新世代都是如此思考?但想想自己每天上班工作的壓迫,其實我的目標何嘗不時環遊世界丶住豪宅。

無論自己說得目標多堂皇,到尾都是為經濟打并,每天像苦力的鋤泥掘泥的工作,你還能說什麼人生目標?

不過若果把鋤泥想像成在發掘寶藏,這件工作就無比樂趣,一如那套最愛的電影"奪寶奇兵"主角一樣,一二集己經獲得很多寶藏,但還是要拍第三集,Indiana Jones並沒有去享受住豪宅,而是選擇在荒山野領面對危險,尋寶樂趣就是如此吸引人。

"還記得你的寵物小精靈咭嗎?"我說

"那些是招喚王咭不是比加超咭"他糾正我:"己經早賣光了"

"賺了很多錢?"

"那有,只一點點,其實招喚王咭當年日本早已興了幾年,到當地走下坡不玩時就翻譯成中文,香港才興,日本己有大把不同種類的咭,香港的傻仔幾十蚊一張都買"他一臉輕視地說。

十多年前我記得有一天,兒子在街上手震腳震很肚餓,我記得早上因他說和同學到葵芳廣場玩,自己給了一百元他午餐吃東西,黃昏接他時一臉滿足,說什麼那間舖頭「人氣町」很多東西看,以為他掛著玩,沒有吃東西,問他那一百蚊還餘多少,卻支吾以對。

"是呀,香港真的很多儍仔,那間「人氣一町」還在嗎?"

"現在連Gameboy都無人玩,點會買咭,細路是打手機和上網買點數,那些舖頭早己結業或轉營":皃子說。

"為什麼你認為以幾十元買一張的招喚王咭是儍仔,而你當天又這樣熱衷呢?"

"第一:它是一個潮流,兼且是在水尾;第二:那時報章雜誌吹捧,有些人交換前還特別吹捧自己的咭如何難得。第三:它們其實只是一張紙,什麼也沒有,不可以當飯吃。

我記得那個年代有幾支大熱上市的科網股Tom.com 丶新意網自己也有申購,後來也蝕了很多錢,兒子在賣咭時,他的爸爸卻買另類咭。

"香港的儍仔幾十蚊一張都買;潮流;水尾;報章雜誌互相吹棒,一餐飯也沒有吃過還要蚀錢“

兒子好像在說這個傻爸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517

一張紙寫出300萬年薪 為何主管與客戶都愛「會講重點」的員工

2016-05-09  TWM

一張紙能夠做什麼?不要小看一張紙! 因為它能夠使一位菜鳥獲得外派機會,開拓了職場揮灑的空間! 因為一張紙,他得到了客戶的肯定與信賴,啟動了業績運轉的引擎! 因為一張紙,他獲得了主管的青睞, 開啟了升遷之鑰,拿到年薪三百萬的門票! 請看一位上班族靠一張紙、過關斬將的職場登龍故事……電梯的門即將關上,一位菜鳥員工不顧旁人異樣的眼光,用小跑步的速度,將準備許久的報告遞到處長的手上。「只要一分鐘就好,如果沒有時間,請看我的第一頁摘要!」處長瞄了一眼標題:「如何開發中國商機」,當下意會不過來,直到電梯門緩緩關上。

這是中國信託銀行香港分行協理兼企業組經理張達基,十二年前剛踏入銀行的一個場景。

按照東方職場厚黑學,強出頭的釘子被鐵鎚敲的邏輯,熱血過頭的人通常沒啥好下場。但是,當年的這個菜鳥,如今不僅已成為主管,也是第一屆中國信託儲備幹部中,升遷速度最快的人。

大學念的是土木系,張達基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其實是在營造廠擔任營建工程師,受到當時的老闆高立營造董事長鐘文隆啟發,讓他的人生大轉彎。「老董事長雖然是工程師,卻自修會計,開發當時先進的工程管理系統,讓我開始接觸財務。」因為一心想往金融業發展,張達基在二十八歲毅然放棄營造廠穩定的工作,攻讀政大企管所碩士學位,成為他進入中國信託銀行的入場券。但是,讓他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生存下來的,則是他習慣寫「紙一張」的工作態度。

「你能夠摘要,才能夠成功!」張達基從學生時代累積「寫一頁」的好習慣,不僅幫助他順利擠進金融業儲備幹部窄門,甚至成為自己職場上重要的轉捩點。

起步 用A4紙摘要 練出抓重點工夫只用一張紙,把重點講出來、把問題分析清楚,是現今職場一門重要的技能。因為,如果你抓不到重點;簡報時只會陳述現況,沒有分析的角度與提出對策的觀點,這種人不但會讓主管頭上冒出三條線,讓他們深感不耐煩,就算戰戰兢兢,做到爆肝,升遷的名單總是不會有他們。

多年來,張達基對長官、對客戶的所有報告,一定附上一頁的摘要與行動建議的習慣。這種習慣是他在就讀政大企管所時,選修了一門與台大國企所合班授課「企業策略」課程,受到台大國企所教授李吉仁的啟發。

當時,李吉仁給學生出的「難題」是,每次報告只能交一頁A4紙。不論內容有多麼複雜,引用、參考多少本書,報告內容與結論永遠不能超過一頁,而且是整個小組只能寫一頁。「只要寫超過一頁,就把你當掉!」張達基心有餘悸地回憶說。

「一開始大家都無法接受,經過一學年訓練下來,逼著我不斷去學習如何精煉再精煉、濃縮再濃縮,現在這個訓練完全應用在我的工作上。」進入金融業後,張達基不論給主管、給客戶的報告都是「A4紙一張」,附在背後資料則當成附件或佐證。

「只要言之有物,報告寫一頁就夠了!」張達基分享自己接觸過許多大客戶的心得。「對很多老闆來說,如果你抓到重點、提出關鍵數字、有精闢論點,一頁根本不會被嫌太少。反之,如果你寫了數十頁企畫書或報告,卻讓人抓不到重點,更重要的,還拿不出對策與行動建議。頁數越多,人家對你的評價就越差!」他用明快的語氣說著。

不只分析問題 更要提供解決方案「寫二十頁報告,不如寫二頁簡潔有力。」從授課台大國企系大一新生開始,就嚴格要求學生寫一頁A4報告的李吉仁說,全球一流企業如豐田汽車、寶僑、麥肯錫都訓練員工只用一頁把事情講清楚,因為進入社會後,老闆沒有耐性看毫無觀點的報告,唯有不斷精煉,才能磨出抓重點能力。

李吉仁以二十餘年的教學經驗分析,學生寫一頁報告最容易犯的毛病有三點,第一、廢話很多,又不斷重複問題;第二、沒有把結論寫在前面;第三、雞兔同籠,把兩件事混淆一起講,因此,寫一頁A4報告必須抓大放小、邏輯清楚、層次分明,更關鍵的是,只留「三個重點」就夠了。

因為平常養成了寫「紙一張」的好習慣,久而久之,就會調整自己的思緒永遠是三個重點,這也是成功者的職場競爭力總是高人一等的原因。

契機 出差一個月也寫報告 踢館香港分行張達基從二○○四年起,平均每周寫一張A4,進入中國信託十二年來,已累積六二四張紙的一頁報告。

他說,越複雜的問題與案件,要濃縮到只寫一頁,必須先徹底思考過,才「生」得出來。他觀察,多數人習慣把「分析」、「下結論」、「作判斷」的工作全部丟給主管,只作資料蒐集、考證與編排的工作,更遑論還對主管提出「解決方案選項」。「這樣只要請大學生當祕書與助理就好了,幹嘛要多花好幾倍的錢,請這麼多幹部!」汽車業巨擘豐田汽車(Toyota)也是「紙一張」主義的奉行者。《在TOYOTA學到的只要紙一張的整理技術》一書提到,Toyota主管的口頭禪是:「某某君,請把剛才的討論內容接下來要怎麼做,整理在一張紙上。」不僅會議紀錄,Toyota員工每周都要寫一張A3紙的個人工作進度表;主管呼叫時,部屬也一定帶「紙一張」記下重點;任何企畫案,都透過紙一張在部門之間進行討論。

然而,人人都會寫「紙一張」的報告,但張達基卻有辦法在眾多報告中引起老闆注意,翻轉了自己的主戰場,創造出不同的事業舞台。

○四年,他考進中國信託儲備幹部之後,從「一千大中國台商」名單中找切入點,試圖分析這一千位台商可以替銀行創造多少商機?需要多少分行?需要多少位業務人員開發?他寫了一張報告,並附上三十幾頁的附件。

當時張達基默默下定決心:「有一天一定要跟老闆講我做了這件事,而且我的看法是什麼!」當終於有機會向當時直屬老闆──中信銀企金處處長陳佳文(現為中信銀總經理)報告時,陳佳文也嚇了一跳。

○五年,香港分行剛好需要人力支援,張達基寫過的那份報告被陳佳文想起,時任儲備幹部的他,被派去香港出差一個月。在那一個月,他利用周末放假時間,將自己在香港分行的所見所聞、問題與建議寫成一份報告,並且附上一頁摘要,交給當時中信銀香港分行行長楊銘祥。

一個只是短期出差的菜鳥,膽敢直接提出分行缺點,不怕得罪長官?但這位心胸開闊的長官,反而問張達基有沒有興趣多待一個月?特別替他向總部人資部門爭取,打破了公司的紀錄。

扎實報告受賞識 主管為他新增外派選項出差完後回台,很快地就到了儲備幹部兩年受訓完成的階段。當時的處長陳佳文問他願不願意去香港分行試試看?「我立刻點頭答應!」張達基回憶起當年的場景,口氣仍充滿自信與驕傲。

當兩年儲備幹部受訓完成,○六年準備分發部門時,同梯都質問張達基:「當初給MA(儲備幹部)選擇『下部隊』的部門有十幾個選項,沒有香港分行這個選項啊?你怎麼有機會可以外派到香港?」他們不知道的是,原來張達基憑著「紙一張」的動作,自己創造出這個「選項」。

因為只要一家企業經營者能夠營造開明、唯才適用的文化,主管胸襟夠大、眼光看得夠遠,是會主動為人才製造新的「選項」的。

除了寫一頁報告的「紙一張」工作術,張達基的其他職場「基本功」,說穿了,就是一些大家都會做、卻不願意做的事而已。比如說,他每天清晨六點起床後,就會仔細瀏覽《彭博》、CNBC、倫敦《金融時報》等國際媒體的財經新聞,然後再翻閱當地的報紙與媒體,如香港《信報》、《經濟日報》、鉅亨網等。

練功 把財經新聞當「早課」 不被老闆問倒之所以這麼用功地做「早課」,是因為○四年他剛進中國信託時,目睹了一件發生在同事身上的「冏事」,令他永生難忘。

有一天早上,老闆一進會議室,就劈頭點名詢問一位同事:「今天你那個客戶的新聞是怎麼樣?問題會不會很嚴重?我們要如何因應……」只見那名同事因還沒看報紙,一時反應不過來,當場杵在那裡。

張達基說:「當時企金處有三十五個RM(客戶經理),即使一天問一個人,可能兩、三個月才會輪到被老闆問一次。好不容易有表現機會,卻僵在那裡像根傻木頭。不就等於說,未來兩至三個月,你在老闆的心中就『黑』掉了?那他怎麼敢信任你、敢交給你重要的客戶或重要的任務?」不僅如此,張達基還指出,前中信金控總經理陳聖德的一句話,成為他的入行指導標竿。陳聖德曾告誡負責企業金融的部屬:「客戶經理的評估再簡單不過,我會找你們手上幾名重要客戶,問問他們,當他們有財務上需求或問題時,前三名的諮詢對象,有沒有你!」張達基解釋,客戶為何習慣找你?第一,你對他們公司很了解,馬上能回答他的問題。

第二,你的動作快,即使他的問題你不懂,你會急如星火地去找出答案。因為你會幫他整理問題、消化資訊,所以,他的下一筆生意就會優先找你。

○八年九月十五日,美國雷曼兄弟破產事件,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那天,張達基和一位外商投資銀行的RM同業一起到廣東東莞出差。旅途中,同業接到公司電話,臉色鐵青地說他被「炒」了。因為他的客戶大賠,銀行為了按照法律程序保全資產,要把客戶的質押部位斷頭,為免橫生枝節,就乾脆炒了客戶的RM,再換另一位處理。

張達基非常震驚,他說:「因為犯下一個錯誤,我親眼看到同業一夕丟了工作,那張懊惱的臉孔,我永遠忘不了。」有了前車之鑑,讓他心生警惕,他在心中發誓,絕對不讓自己的客戶身陷無法承受的風險之中。

○八至○九年金融風暴期間,有許多高資產的VIP客戶被銀行強制賣掉質押在它們手上的股票而被斷頭。「有一位別家銀行的客戶,在我的力爭下,為他爭取到緊急貸款,度過被斷頭的危機,有了這一層『同舟共濟』的關係,日後他自然地成為我們中國信託的客戶!」「金融危機後,市場V型反轉,這名VIP客戶元氣大為恢復,他要求我為他提高槓桿倍數,準備再大幹一場!我跟他說,這種玩法不是我們的風格,如果再一個海嘯打過來,不僅你,連我都會陪葬。如果你堅持要提高槓桿,那麼請你找別人。」在張達基堅持下,這位VIP客戶穩健操作,在後來的幾場市場大震盪中持盈保泰。「真心地為客戶著想,不僅保護客戶,也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張達基如是說。

精進 金融門外漢靠筆記傻功 培養商機嗅覺有長達六年時間,張達基把日圓、澳幣、人民幣兌美元以及歐元的匯率,一筆一筆地輸入電腦,當作每天早上的必做功課。「我是學土木的,算是金融門外漢,我認為每天記錄重要金融數據,是蹲馬步的基本功。」隔一段時間,張達基會把這些紀錄做成圖表,畫成曲線圖,再請教公司內金融專家,哪裡是反彈?盤整?還是突破?哪個價位是支撐?還是壓力?

因為長期地記錄並掌握匯率、利率,慢慢會培養自己對潛在商機的嗅覺。「看到價格走勢的圖表,你會聯想到哪位客戶可能有避險或套利的需求,哪位客戶可能出現損失,就會打電話關心一下。」他表示。

剛到香港的時候,單身的張達基把自己租屋處當作招待所,邀請朋友到他家聊天、吃飯,「當時只是單純地認為,香港物價高,在外面請朋友吃飯、喝酒都很貴,不如到我家,我做幾道簡單的菜請客,沒想到後來越辦越熱,甚至成為每周定期舉辦。」張達基抱著單純交朋友的心態,反而讓朋友更願意介紹朋友給他認識,他請客的人數最多一個晚上高達三十位,儘管住家只有十幾坪,但因為沒有壓力,反而是朋友常主動打電話問他周六晚上在不在家,他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是需要朋友的。」張達基說,大家認識的時候彼此都只是小咖,十年下來,如今大家都在自己的領域達到一定的成就與地位,當年累積的交情,反而成為工作上意外的幫助。

為自己設定超標二○% 二年升官一次回顧張達基在中國信託的十二年職涯,不僅公司給的年度目標年年達陣,而且幾乎兩年就跳一職階。

他透露,公司給的目標本來就是不容易達成的,但為了達成公司的期望,他會要求自己做到比公司目標還高出二○%業績,逼得自己更努力一點。

「我會不停地換算,把目標分拆成一段一段。也就是把一年拆解成季、月、周,換算要開發到多少新客戶、完成多少業績數字、自己要如何配合客戶成長,並在不同的產品組合作調整,才能超標達成。」張達基派駐在海外的前五年都是超達標,也因為工作表現優異,讓他幾乎每兩年就升職一次,並成為第一屆中國信託儲備幹部中,升遷速度最快者。目前他旗下的客戶經理有六個,若包含擔任客戶經理的助理,他已是管理十七人團隊的主管。

張達基說:「我從來就不是一個『被動』等選項的人。我會為自己畫一個靶、射一支箭,爭取到自己想要的。」他不僅升遷速度快,像中國信託、富邦、國泰世華這種獲利良好的民營銀行,協理級主管通常可拿到二十個月的年薪,加上業績獎金與佣金,工作年收入通常很容易翻過三百萬元大關。

雖然大環境不景氣,職場環境艱困,但誠如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曾說,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只要像張達基一樣,有為自己畫靶的企圖心,磨練自己射箭的功力,一定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撰文 / 謝富旭、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24

支付牌照生意悄然興起 一張紙數億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4/156524.shtml

支付牌照生意悄然興起 一張紙數億元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

支付牌照生意悄然興起 一張紙數億元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支付牌照轉讓變成了一樁前所未有的好生意,薄薄一張打印紙可以賣出2.5億元-4.8億元不等的價格。

文|黃金萍

來源|南方周末

截至2016年6月9日,支付牌照五年有效期到期後,支付寶、財付通等27家首批第三方支付機構已經“裸奔”一個多月了。

央行停發支付牌照,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支付牌照轉讓變成了一樁水漲船高的“殼買賣”。零售、金融類企業對支付牌照的需求最大,它們與其一年付幾千萬的手續費,還不如買一個牌照自己做,成本更低。

純粹的第三方支付並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但它是連接系統生態必不可少的一環。作為市場上最大的兩個玩家,騰訊和阿里巴巴已經有成形的商業模式。

南方1

薄薄一張打印紙,賣出2.5億元-4.8億元不等的價格,這大概是當今最貴的紙了。

這張紙,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頒發給支付企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支付業務許可證》,又被稱為“支付牌照”。2011年5月-2015年3月間,央行一共發出了8批共計270張支付牌照,減去因違規被撤銷的3張,目前市場上還有267張。

眼下,正是監管層對金融行業展開風險排查、整頓的非常時期。2016年5月2日,支付寶、銀聯等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牌照五年有效期已到,但央行至今沒有給它們“續牌”。同時,新牌照也已暫停發放一年多。

結果是,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支付牌照轉讓變成了一樁前所未有的好生意。

“殼王”的新生意

一些企業急著拿牌(照)入場,一些有支付牌照的企業經營得不好,甚至根本就沒怎麽經營,兩者一拍即合。

劉慶還記得他經手的第一張支付牌照成交的情景。他是上海超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創始股東、CEO,2014年開始運營“網融智投”平臺,主要做新三板、主板殼並購交易,外號“殼王”。

那是2015年底,面談約在北京一家五星級酒店大堂。買家開著一輛勞斯萊斯到門口,挺著肚腩走進來,原本氣場十足,進門後卻嚇了一跳。他沒想到在場的有一群人,除了買賣雙方,其余七八個全是中間人(掮客),這些中間人一層接一層,最後通過劉慶的平臺,找到了賣家。

面談一下午後,買賣成交。劉慶說,這一單拿了筆還不錯的居間費,事後利益分配也合理,沒出什麽問題。不過從那以後,他盡量要求買賣雙方都是一手信息,“不能搞太多中間人了”。

有了第一張支付牌照的交易經驗,劉慶提價了。最初居間費是交易價格的3%,接下來則是一口價——3000萬元。同期他開出的主板殼的居間費是5000萬元-6000萬元,三板殼的居間費是200萬元。

自從2015年年底掛出第一張支付牌照轉讓信息之後,劉慶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一共賣出了4張支付牌照。

在劉慶看來,一些企業急著拿牌(照)入場,一些有支付牌照的企業經營得不好,甚至根本就沒怎麽經營,兩者一拍即合。“其實支付牌照和殼的概念是一樣的”。

相比三板殼、主板殼,支付牌照更好賣。“一張牌照出來,七八家在搶,多的時候十多家搶,討價還價的很少,因為你談來談去就會被別人買走了。”劉慶介紹,他賣掉的4張支付牌照,信息掛出來之後大多幾天就賣掉了,慢的也就半個月左右。

最近這半年,劉慶明顯感覺到支付牌照價格水漲船高。他介紹說,2015年,業務範圍僅為網絡支付的牌照,一般賣1億-2億元,現在報價為2.5億-3億元;經營範圍為全國,業務範圍又是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全牌照”的,2015年的售價為2億-3億元,現在則是4億-4.8億元。

南方2

由於央行停發支付牌照,市場現在一張牌照可以賣出2.5億至4.8億元的價格。

盤活系統的基石

支付已經不僅僅是支付,而是連接整個系統生態的最重要一環。現在企業拿支付牌照,主要是兩個目的:閉環和大數據,支付則是盤活系統生態的基石。

“貴,實在太貴了!”一位上市公司支付業務負責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一年前他們就已經完成了支付牌照的技術安全檢測認證,但在打聽了一圈支付牌照價格之後,他們堅定了“再等等”的決心。

2005年開始,以支付寶為首的互聯網公司發力網絡支付市場,開啟了中國電商的繁榮。2010年,央行出臺《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要求非金融機構提供支付服務,必須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成為支付機構,接受央行監管。

根據該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是指非金融機構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構提供貨幣資金轉移服務: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央行規定的其他支付服務。其中,網絡支付又分為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等。

原本,企業滿足服務時間2年以上,持續盈利2年以上,近3年未出現支付業務違規受罰等條件,通過支付業務設施的技術安全檢測認證之後,向央行提交申請,審批合格後便可拿到牌照。2014年起,央行先後公開點名8家第三方支付機構挪用客戶資金、超範圍經營等違規事件,其中有3家因嚴重違規被吊銷牌照,分別是浙江易士、廣東益民和上海暢購,它們的業務類型均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上海暢購的業務類型還有互聯網支付(全國)。

浙江易士的牌照經營業務和範圍,是在浙江省開展預付卡發行和受理業務。一位支付牌照轉讓的中介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透露,2015年初浙江易士曾有意轉讓這張支付牌照,報價1.5億元。但還未出手,當年8月24日,央行就取消了浙江易士的支付業務許可證。

從2015年3月26日央行發出第八批支付牌照之後,已經暫停一年多。於是,支付牌照轉讓,變成了一樁前所未有的好生意。

其實支付牌照交易流程很簡單,先是發布出售信息,包括牌照信息、價格和交易安排,中介一般會附上抹去公司名稱、法定代表人、經營場所信息的支付牌照圖片;待找到合適的買家後,和買家簽署居間協議;接著,約上買賣雙方面談;簽署正式協議,付首付款,轉股、工商變更完成之後付余款;資產裝入。

早在2012年,京東就通過收購網銀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支付牌照。在此一年前,京東停止與支付寶合作,原因為“支付寶的費率過高”。

劉慶介紹,零售、金融類企業對支付牌照的需求最大,它們大多此前接入過其他第三方支付系統,因為流水量大,一年付幾千萬的手續費,還不如買一個牌照自己做,成本更省,也更便捷。尤其是預付卡業務,用戶資金沈澱還有利息,“就像自己開個銀行一樣”。

現在,支付已經不僅僅是支付,而是連接整個系統生態的最重要一環。前述上市公司支付業務負責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現在企業拿支付牌照,主要是兩個目的:閉環和大數據,支付則是盤活系統生態的基石。

作為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上最大的兩個玩家,騰訊和阿里巴巴已經有成形的商業模式。以支付寶為依托,阿里巴巴不僅發展了電商,還有螞蟻金服這樣一個涵蓋了支付、理財、銀行、信貸、保險等業務的金融王國。騰訊則以財付通為依托,通過微信支付、QQ錢包在移動支付上趕超支付寶,支付、理財、征信、O2O也在迅速開花結果。

從京東開始,平安、海爾、萬達、小米等三十多家公司陸續通過收購拿到了支付牌照。2016年5月12日-27日半個月時間,就有宏磊股份、新大陸、石基信息三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收購持有支付牌照的公司(子公司)股權。

還有更多交易在悄悄進行中。

支付這門生意

隨著分類管理新規的實施,不少人認為支付牌照價格會有所回落。但劉慶相信,隨著互聯網金融政策收縮,支付牌照不會放松,價格只會越來越貴。

盡管牌照供不應求,但第三方支付並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

2016年5月在新三板公示的《北京首惠開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轉讓說明書》,揭開了小型第三方支付企業的艱難。

北京首惠開桌的主營業務為第三方支付業務相關業務,其全資子公司北京雅酷時空信息交換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雅酷信息),持有北京市、廣東省、江蘇省和浙江省辦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在全國範圍內辦理互聯網支付業務和移動電話支付業務的牌照。

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發行一種綜合性的折扣儲值消費卡,累計發卡量452萬張,2014、2015年連續虧損5034萬元、5196萬元。

虧損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雅酷信息。轉讓說明書寫道,雅酷信息成本費用投入較大,且實現的收入規模較小,導致雅酷信息處於虧損狀態,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雅酷信息的凈資產約為-3780萬元,累計虧損已超過其實繳貨幣資本的50%。根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之規定,累計虧損超過其實繳貨幣資本的50%,存在被責令停止辦理部分或全部支付業務的風險。

要想在第三方支付行業賺錢,只有做大規模這一條路。

以移動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5億的騰訊為例,騰訊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FIT)支付平臺產品負責人陳起儒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商業模式主要是收商戶的手續費,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公司手續費不同,其中的數字差就是它的利潤。不過騰訊的支付行為主要是C2C,騰訊要墊付大額的手續費給銀行。

自2016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對提現功能開始收取手續費,每位用戶(以身份證維度)終身享受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超出部分按銀行費率收取手續費,費率均為0.1%,每筆最少收0.1元。微信表示,對提現交易收費,不是為了盈利,主要用於支付銀行手續費。

3月17日,騰訊公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公告》稱,僅2016年1月單月,通過微信支付進行的C2C支付交易產生的相關銀行手續費(主要為轉賬)超過人民幣3億元,這個數字是扣除從用戶收取的相關收入後的凈額。“互聯網從來就是用免費撬動市場,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之後再從中提供增值服務或者是通過其它方式盈利。”陳起儒說。

目前,盡管暫停了牌照發放,央行並未停止受理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申請。可查到的最近一條受理信息是2015年12月22日,央行太原中心支行受理了山西星易通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支付業務為互聯網支付和移動電話支付業務的申請。

前述上市公司支付業務負責人對南方周末記者稱,自己一直在和央行就支付牌照問題保持溝通,他得到的最新回複是,一切在順利進行中。他預計央行不會再新增支付牌照,但同時又相信自己的申請應該會得到一個圓滿的結果。

截至2016年6月9日,支付寶、財付通等27家第三方支付機構“裸奔”一個月又一周了,市場上很多人預計續牌時間應該在2016年7月之前,因為根據去年底發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自2016年7月1日起,所有網絡支付賬戶將分類別管理,並對支付機構實施動態分類管理。

2016年4月中,央行向支付企業下發了《非銀行支付機構分類評級管理辦法》,支付機構將被劃分為5類11級,實行差異化和針對性監管。如果多次出現D、E類評級,將被暫停支付業務,直至註銷牌照。不過,分類辦法並未明確具體實施時間。

隨著分類管理新規的實施,未來第三方支付業務範圍的受限,不少人認為支付牌照價格會有所回落。但劉慶相信,隨著互聯網金融政策收縮,支付牌照不會放松,價格只會越來越貴。

2016年5月30日,他一口氣放出了10張待出售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信息,根據業務類型、業務覆蓋範圍不同,售價從2.6億元-4.5億元不等,居間費也分為3000萬元、4000萬元兩種。

南方周末

第三方支付 牌照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191

支付牌照生意悄然興起一張紙數億元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587

截至2016年6月9日,支付牌照五年有效期到期後,支付寶、財付通等27家首批第三方支付機構已經“裸奔”一個多月了。(視覺中國/圖)

央行停發支付牌照,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支付牌照轉讓變成了一樁水漲船高的“殼買賣”。零售、金融類企業對支付牌照的需求最大,它們與其一年付幾千萬的手續費,還不如買一個牌照自己做,成本更低。

純粹的第三方支付並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但它是連接系統生態必不可少的一環。作為市場上最大的兩個玩家,騰訊和阿里巴巴已經有成形的商業模式。

薄薄一張打印紙,賣出2.5億元-4.8億元不等的價格,這大概是當今最貴的紙了。

這張紙,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頒發給支付企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支付業務許可證》,又被稱為“支付牌照”。2011年5月-2015年3月間,央行一共發出了8批共計270張支付牌照,減去因違規被撤銷的3張,目前市場上還有267張。

眼下,正是監管層對金融行業展開風險排查、整頓的非常時期。2016年5月2日,支付寶、銀聯等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牌照五年有效期已到,但央行至今沒有給它們“續牌”。同時,新牌照也已暫停發放一年多。

結果是,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支付牌照轉讓變成了一樁前所未有的好生意。

“殼王”的新生意

一些企業急著拿牌(照)入場,一些有支付牌照的企業經營得不好,甚至根本就沒怎麽經營,兩者一拍即合。

劉慶還記得他經手的第一張支付牌照成交的情景。他是上海超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創始股東、CEO,2014年開始運營“網融智投”平臺,主要做新三板、主板殼並購交易,外號“殼王”。

那是2015年底,面談約在北京一家五星級酒店大堂。買家開著一輛勞斯萊斯到門口,挺著肚腩走進來,原本氣場十足,進門後卻嚇了一跳。他沒想到在場的有一群人,除了買賣雙方,其余七八個全是中間人(掮客),這些中間人一層接一層,最後通過劉慶的平臺,找到了賣家。

面談一下午後,買賣成交。劉慶說,這一單拿了筆還不錯的居間費,事後利益分配也合理,沒出什麽問題。不過從那以後,他盡量要求買賣雙方都是一手信息,“不能搞太多中間人了”。

有了第一張支付牌照的交易經驗,劉慶提價了。最初居間費是交易價格的3%,接下來則是一口價——3000萬元。同期他開出的主板殼的居間費是5000萬元-6000萬元,三板殼的居間費是200萬元。

自從2015年年底掛出第一張支付牌照轉讓信息之後,劉慶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一共賣出了4張支付牌照。

在劉慶看來,一些企業急著拿牌(照)入場,一些有支付牌照的企業經營得不好,甚至根本就沒怎麽經營,兩者一拍即合。“其實支付牌照和殼的概念是一樣的”。

相比三板殼、主板殼,支付牌照更好賣。“一張牌照出來,七八家在搶,多的時候十多家搶,討價還價的很少,因為你談來談去就會被別人買走了。”劉慶介紹,他賣掉的4張支付牌照,信息掛出來之後大多幾天就賣掉了,慢的也就半個月左右。

最近這半年,劉慶明顯感覺到支付牌照價格水漲船高。他介紹說,2015年,業務範圍僅為網絡支付的牌照,一般賣1億-2億元,現在報價為2.5億-3億元;經營範圍為全國,業務範圍又是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全牌照”的,2015年的售價為2億-3億元,現在則是4億-4.8億元。

由於央行停發支付牌照,市場上現在一張牌照可以賣出2.5億至4.8億元的價格。(視覺中國/圖)

盤活系統的基石

支付已經不僅僅是支付,而是連接整個系統生態的最重要一環。現在企業拿支付牌照,主要是兩個目的:閉環和大數據,支付則是盤活系統生態的基石。

“貴,實在太貴了!”一位上市公司支付業務負責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一年前他們就已經完成了支付牌照的技術安全檢測認證,但在打聽了一圈支付牌照價格之後,他們堅定了“再等等”的決心。

2005年開始,以支付寶為首的互聯網公司發力網絡支付市場,開啟了中國電商的繁榮。2010年,央行出臺《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要求非金融機構提供支付服務,必須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成為支付機構,接受央行監管。

根據該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是指非金融機構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構提供貨幣資金轉移服務: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央行規定的其他支付服務。其中,網絡支付又分為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等。

原本,企業滿足服務時間2年以上,持續盈利2年以上,近3年未出現支付業務違規受罰等條件,通過支付業務設施的技術安全檢測認證之後,向央行提交申請,審批合格後便可拿到牌照。2014年起,央行先後公開點名8家第三方支付機構挪用客戶資金、超範圍經營等違規事件,其中有3家因嚴重違規被吊銷牌照,分別是浙江易士、廣東益民和上海暢購,它們的業務類型均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上海暢購的業務類型還有互聯網支付(全國)。

浙江易士的牌照經營業務和範圍,是在浙江省開展預付卡發行和受理業務。一位支付牌照轉讓的中介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透露,2015年初浙江易士曾有意轉讓這張支付牌照,報價1.5億元。但還未出手,當年8月24日,央行就取消了浙江易士的支付業務許可證。

從2015年3月26日央行發出第八批支付牌照之後,已經暫停一年多。於是,支付牌照轉讓,變成了一樁前所未有的好生意。

其實支付牌照交易流程很簡單,先是發布出售信息,包括牌照信息、價格和交易安排,中介一般會附上抹去公司名稱、法定代表人、經營場所信息的支付牌照圖片;待找到合適的買家後,和買家簽署居間協議;接著,約上買賣雙方面談;簽署正式協議,付首付款,轉股、工商變更完成之後付余款;資產裝入。

早在2012年,京東就通過收購網銀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支付牌照。在此一年前,京東停止與支付寶合作,原因為“支付寶的費率過高”。

劉慶介紹,零售、金融類企業對支付牌照的需求最大,它們大多此前接入過其他第三方支付系統,因為流水量大,一年付幾千萬的手續費,還不如買一個牌照自己做,成本更省,也更便捷。尤其是預付卡業務,用戶資金沈澱還有利息,“就像自己開個銀行一樣”。

現在,支付已經不僅僅是支付,而是連接整個系統生態的最重要一環。前述上市公司支付業務負責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現在企業拿支付牌照,主要是兩個目的:閉環和大數據,支付則是盤活系統生態的基石。

作為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上最大的兩個玩家,騰訊和阿里巴巴已經有成形的商業模式。以支付寶為依托,阿里巴巴不僅發展了電商,還有螞蟻金服這樣一個涵蓋了支付、理財、銀行、信貸、保險等業務的金融王國。騰訊則以財付通為依托,通過微信支付、QQ錢包在移動支付上趕超支付寶,支付、理財、征信、O2O也在迅速開花結果。

從京東開始,平安、海爾、萬達、小米等三十多家公司陸續通過收購拿到了支付牌照。2016年5月12日-27日半個月時間,就有宏磊股份、新大陸、石基信息三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收購持有支付牌照的公司(子公司)股權。

還有更多交易在悄悄進行中。

支付這門生意

隨著分類管理新規的實施,不少人認為支付牌照價格會有所回落。但劉慶相信,隨著互聯網金融政策收縮,支付牌照不會放松,價格只會越來越貴。

盡管牌照供不應求,但第三方支付並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

2016年5月在新三板公示的《北京首惠開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轉讓說明書》,揭開了小型第三方支付企業的艱難。

北京首惠開桌的主營業務為第三方支付業務相關業務,其全資子公司北京雅酷時空信息交換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雅酷信息),持有北京市、廣東省、江蘇省和浙江省辦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在全國範圍內辦理互聯網支付業務和移動電話支付業務的牌照。

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發行一種綜合性的折扣儲值消費卡,累計發卡量452萬張,2014、2015年連續虧損5034萬元、5196萬元。

虧損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雅酷信息。轉讓說明書寫道,雅酷信息成本費用投入較大,且實現的收入規模較小,導致雅酷信息處於虧損狀態,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雅酷信息的凈資產約為-3780萬元,累計虧損已超過其實繳貨幣資本的50%。根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之規定,累計虧損超過其實繳貨幣資本的50%,存在被責令停止辦理部分或全部支付業務的風險。

要想在第三方支付行業賺錢,只有做大規模這一條路。

以移動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5億的騰訊為例,騰訊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FIT)支付平臺產品負責人陳起儒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商業模式主要是收商戶的手續費,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公司手續費不同,其中的數字差就是它的利潤。不過騰訊的支付行為主要是C2C,騰訊要墊付大額的手續費給銀行。

自2016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對提現功能開始收取手續費,每位用戶(以身份證維度)終身享受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超出部分按銀行費率收取手續費,費率均為0.1%,每筆最少收0.1元。微信表示,對提現交易收費,不是為了盈利,主要用於支付銀行手續費。

3月17日,騰訊公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公告》稱,僅2016年1月單月,通過微信支付進行的C2C支付交易產生的相關銀行手續費(主要為轉賬)超過人民幣3億元,這個數字是扣除從用戶收取的相關收入後的凈額。“互聯網從來就是用免費撬動市場,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之後再從中提供增值服務或者是通過其它方式盈利。”陳起儒說。

目前,盡管暫停了牌照發放,央行並未停止受理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申請。可查到的最近一條受理信息是2015年12月22日,央行太原中心支行受理了山西星易通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支付業務為互聯網支付和移動電話支付業務的申請。

前述上市公司支付業務負責人對南方周末記者稱,自己一直在和央行就支付牌照問題保持溝通,他得到的最新回複是,一切在順利進行中。他預計央行不會再新增支付牌照,但同時又相信自己的申請應該會得到一個圓滿的結果。

截至2016年6月9日,支付寶、財付通等27家第三方支付機構“裸奔”一個月又一周了,市場上很多人預計續牌時間應該在2016年7月之前,因為根據去年底發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自2016年7月1日起,所有網絡支付賬戶將分類別管理,並對支付機構實施動態分類管理。

2016年4月中,央行向支付企業下發了《非銀行支付機構分類評級管理辦法》,支付機構將被劃分為5類11級,實行差異化和針對性監管。如果多次出現D、E類評級,將被暫停支付業務,直至註銷牌照。不過,分類辦法並未明確具體實施時間。

隨著分類管理新規的實施,未來第三方支付業務範圍的受限,不少人認為支付牌照價格會有所回落。但劉慶相信,隨著互聯網金融政策收縮,支付牌照不會放松,價格只會越來越貴。

2016年5月30日,他一口氣放出了10張待出售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信息,根據業務類型、業務覆蓋範圍不同,售價從2.6億元-4.5億元不等,居間費也分為3000萬元、4000萬元兩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35

貴州電子政務網:兩年節約2億張紙 公文收發零時差

通過貴州省電子政務網發送信息,再也不用逐一打電話、發傳真通知信息接收人了。

貴州省政府辦公廳的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自2014年8月上線運行的貴州省電子政務網,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減少了大量的行政開支,同時保障了信息傳達的準確及時。

貴州省電子政務網是貴州省電子政務雲的組成部分之一,而電子政務雲是該省發展大數據、雲計算,首批打造的7個重點示範工程之一。電子政務雲不但“打通”了政府部門之間、層級之間的“關節”,整合了政府信息資源,還推進了政務大數據的開放共享,引導不同群體開展政務大數據挖掘與分析運用,不斷豐富和完善公共服務類應用。

節約開支,提升行政效能

貴州省電子政務外網上建設的省電子政務網自2014年8月上線運行以來,供全省政府系統發布工作信息、相互學習交流的信息共享門戶群共發布信息113萬余條,通過快傳系統發送信息10萬余條,通過公文處理和事務辦理系統發起公文和事務162萬余項。如果按傳統紙質方式發送紙質信息,最保守估算平均每條信息、公文、事務5頁紙,發送20個單位或個人,兩年來,就節約了2億多張紙。

按照傳統建設模式,以往各單位辦公系統只能在本單位或系統內傳遞信息,各地各部門之間也只能依靠紙質文件傳遞,既無法實現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流轉,又不能實時跟蹤監控。貴州省電子政務網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局面,實現了“下鄉進村”,極大地改變了政府原有工作模式,縮短了文件運轉周期,公文、信息收發的時間差直接歸零,原來只能在小範圍傳看的資料信息變得可以讓更多的人閱讀知悉,政令、信息的傳達變得更加及時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政府服務水平,實現了數字化、網絡化辦公,產生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貴州省政府辦公廳的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通過貴州省電子政務網發送信息,在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量的同時,也減少了大量的電話費用支出,保障了信息傳達的準確及時。此外,由於許多信息不用再打印紙質文件,不用再封裝信封,不用再安排專人打車、開車遞送,有效地節約了行政開支。

貴州省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副主任李先進對本報表示,電子政務網以互聯網的思維,按照“一網打盡”的思路,建立全省辦公“一張網”,形成了全省上下互聯互通、省市縣鄉四級信息共享、有線與移動並行的辦公網絡,所有非涉密文稿都能在各級各部門之間無障礙傳遞,實時跟蹤處理情況,不但提高了行政效能,降低了行政成本,更重要是各地各部門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傳統的辦公流程不斷得到再造。

省電子政務網是貴州省電子政務雲的組成部分之一,而電子政務雲是該省發展大數據、雲計算,首批打造的7個重點示範工程之一。

集約高效的政府網站

貴州省電子政務雲基於“雲上貴州”系統平臺部署,分為內外兩部分:一是面向社會公眾,依托中國·貴州政府門戶網站雲平臺,整合雲數據、雲資源,打造集信息公開、便民服務、互動交流、網上辦事為一體的一網式公共服務平臺。二是面向全省政府系統公務人員,構建集工作、學習、管理為一體的省電子政務網,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信息共享和聯動辦公。

點擊進入中國·貴州政府門戶網站雲平臺的頁面,給人一股清新明快的感覺。首頁背景為貴州人文風光和特色地標,每隔5秒就會動態切換,頁面僅設置了智能搜索和信息公開、便民服務等主要功能選項,簡潔大方。該平臺於2015年7月上線,包含政府網站群平臺、統一數據平臺、政務應用商城平臺三個子系統。初步匯聚了省網上辦事大廳、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通雲、旅遊雲、商務雲、多彩貴州網等數據,並進行集中展現,打通了數據壁壘,實現了數據間按需調用。

目前,全省已有132家政府網站實現數據交換共享,38家省直部門和縣級政府網站完成與省政府網站的站群模式集約化建設工作。截至目前,中國·貴州政府門戶網站雲平臺實現與各級政府網站數據交換共享達195.446萬條。

打破“信息壁壘”

作為電子政務雲的組成部分之一,省網上辦事大廳已經實現“三務合一”,覆蓋了省市縣三級政務、事務、商務服務,至2015年12月,已完成省級、9個市(州)、貴安新區、95個縣(市、區、開發區、綜保區)的全部開通應用,納入省市縣三級3800多個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共計58000多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初步形成“進一張網辦全省事”的大審批服務格局。此舉為各級政府節約建設運行資金2億元以上。

此外,電子政務雲的子平臺之一——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由於率先開發使用公共資源電子交易“一網三平臺十二系統”,實現項目交易全程網上運行,同時實現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等8類交易方式的全電子化運行。據統計,各類項目場內交易時間縮短至5天以內,效率提高6倍以上。

長期以來,由於缺乏統籌指導,各級、各部門各自建立的公文處理、網上辦事等基礎政務應用系統,存在同質化嚴重,技術架構、數據規範各不相同,相互不連通,接口開發難度大等問題,形成了若幹“信息孤島”,造成了重複建設和資金浪費,嚴重制約政府效能提升,給企業群眾辦事創業造成很大不便。

通過本輪電子政務雲建設,建設全省統一的審批服務系統,利用各部門已有系統和數據,建立數據資源開放、共享、交換、互認機制,深度挖掘利用數據,打破“信息壁壘”,消除“信息孤島”,提升政府決策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

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貴州已被列為全國“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試點,下一步將在接通省級國土、食藥監、交通、工商數據接口的基礎上,推進審批過程數據和審批結果數據的共享應用,通過技術手段努力實現縱向和橫向審批數據實時動態共享,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值得關註的是,貴州省搭建政務應用商城開辟眾創空間。積極探索通過依法依規開放政府數據,引導公眾、企業、創客等不同群體充分發揮創造力,開展政務大數據挖掘與分析運用,開發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類應用,在進一步豐富和優化政府網站公共服務生態體系的同時,探索建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模式。

先行先試 “貴州經驗”向“國家標準”邁進

近期,受國家發改委、國家信息中心委托,由貴州編寫的《國家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數字證書互認系列標準規範》在北京通過國家信息安全標準化委員會等單位的專家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在“貴州經驗”上總結起草的《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數字證書互認互通系列標準規範》可作為國家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項目一期工程的應用標準;可用於規範全國各省、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數字證書的互認工作,為最終實現市場主體用戶身份的全國跨省“一證通”奠定基礎;建議最終形成標準報審批,在全國推廣應用,以實現最終全國範圍內的數字證書和電子印章交叉互認。公共資源交易網絡信息安全標準規範有了“貴州智造”。

貴州省電子政務雲工程的建設實施,極大地提高了行政效能,實現了環保低碳的行政辦公方式,將“綠色+”理念貫穿於政府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之中,與貴州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