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瓜子二手車楊浩湧:如果你不願改變,這個東西早晚會回來狠狠地抽你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8/161557.shtml

瓜子二手車楊浩湧:如果你不願改變,這個東西早晚會回來狠狠地抽你
經緯創投 經緯創投

瓜子二手車楊浩湧:如果你不願改變,這個東西早晚會回來狠狠地抽你

做時間的朋友,讓時間幫你做判斷,讓時間讓你成為一個贏家。

本文由經緯創投 (微信ID:  matrixpartnerschina)授權i黑馬發布。

今天的文章來自經緯的一次內部創享匯,主講人是瓜子二手車的 CEO 楊浩湧。他從競爭、資本、調整和團隊四個角度出發講述了兩次創業背後的實戰經驗。這其中包括如何有效地推進線下品牌營銷、如何從用戶角度出發做好產品、如何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獲得更多的市場占有率、如何招到牛人並管理團隊等。

他也非常坦誠地分享了兩次創業之間的差異與得失,這里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慘痛的教訓,但無論從哪條路出發,無疑都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思路與啟發。

作為創業公司的創始人,你需要走出舒適區去不斷提升自我、把握每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和誌同道合之人創造企業文化......這條路需要創始人和團隊一起不斷探索和深挖,因為所有一流的創業者都是成長出來的。

最後有句話,出自浩湧,我們也想分享給大家——做時間的朋友,不要在當下去判斷這個事到底好還是不好。讓時間幫你做判斷,讓時間讓你成為一個贏家。以下,Enjoy:

1

今天這些思考更多是實實在在發生的故事,我講四點:第一,競爭;第二,資本;第三,創始人本人需要做的調整;第四,團隊。

2

未來的廣闊市場占到 90%,創業者現在和你們的競爭對手拿到的市場份額應該不到 10%。這是什麽意思呢?——在現在階段拿到的領先優勢其實是沒有用的,未來在這個市場誰隨後能勝出,在這 90% 里面你能拿到 50%、60%、70%?

2011 年時,是整個市場的轉折點,2011 年我們跟 58 同城都拿 6000 萬美金融資。在那時 6000 萬美金(是)非常大(的融資金額),現在很多家(創業公司)能拿到這樣的錢。

拿到 6000 萬美金後我們開始打廣告,很多人記得“姚晨騎小毛驢”的廣告,非常經典。我們(當時)打了 3000 多萬的廣告,我們可能也是互聯網里面少有的在線下打廣告的,後來這個經驗被很多家公司學習了。

最近瓜子也打了很多廣告,在目前這個市場上“ App 紅利也沒有、互聯網紅利也沒有、移動紅利也沒有”的時候,通過線下的品牌營銷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在座的各位如果公司收入到了千萬級別,之前也是靠口碑去推廣有獲得一定的流量、有一定的用戶、收入到了千萬,我覺得帳上還有大幾千萬美金是適合(這種方法的)的。

在(當年)6 月份我們打那個廣告的時候,58 就跟進了。這個跟進他們是非常簡單的,因為我們是 2 月份先打的——分類信息每年的旺季在春節,打完以後我們的流量從 100 萬跑到 400 萬。我們可能是少有的打品牌廣告,能把品牌流量能打出來的效果。漲到 400 萬以後 58 當時急了,他們開了董事會。

我跟姚勁波後來有複盤,所有這些事要不是我說的,要不是他和我說的:這個事他們當時很緊張,我 2005 年開始創業,我其實是典型的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我一直認為自己的產品做得很好,趕集的用戶體驗是高於 58 的。我們也一直認為只要用戶體驗做得好一定能夠打敗對手。

雙方開始廣告戰的時候,我做的是產品經理,姚勁波是一個銷售,姚勁波的銷售其實做的是很好的。當時對我來說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公司管 100 多號人已經相當有挑戰了,雙方發現分類信息是需要線下掃街。

我們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招人,我們的增加也非常快。但我沒管過團隊,任何一個技術去管幾十個人、上百號人,當你喊不出這些人名字的時候,這都會變成非常大的挑戰。

姚勁波他是銷售出身,他對於團隊的管理明顯強於我——兩個創始人一個是產品技術出身,一個是銷售出身;當時兩個人現金流不斷補血時他就占了上風。

到 2011 年底我發現我們帳上沒錢了,當時很多投資人在看,說:你的公司是在空轉,你的收入剛剛養活你的人,2000 萬廣告打出去,廣告費不打就什麽都沒有了,只有 6 個月就沒錢了

當時團購已經開始興起了,大家都覺得分類信息跟團購是非常近的一個領域。然後投資人說,浩湧你做團購我就繼續給你投錢,你不做不給你投,所以我們也做了團購。

做了大概 6 個月,58 也做了,所以在資本市場好時會有很多誘惑,我們當時也沒抗住,犯了一個錯誤。

打起仗時眼睛紅了,到 2012 年開始剎車,到資本市場時融資(市場情況)已經不行了。我發現一個特點:開董事會的話,業績好呢一個小時就開完了;業績不好呢早上 9 點鐘開到中午 12 點,投資人說我們叫個盒飯吧,我們繼續討論這塊為什麽花這麽多錢,那塊為什麽花那麽多錢?

2011 到 2012 年大概每年有 3、4 個 VP 離職,不斷有人走有人進來。我們從 2500 人砍到差不多 900 人,撤了上海分公司;VP 不停地換,裁了無數人;2500 到 900 人這個公司基本被裁沒了。然後收縮,一個月從 2000 萬虧損到 1500(萬),到 1000(萬)到 800(萬)我們才活下來。

去融資時整個市場拿不到錢是非常慘的。那年春節我們沒錢打廣告了,58 的市場流量是我的 2 倍,銷售額是我的 3 倍。我把我們這個團隊拉到北京郊區找個酒店住下來,在黑板上寫做一個 SWOT 分析,所有優點在 58 這邊,所有缺點在我們這邊。

唯一還有一個機會,當時 58 要上市了,我們——寫對手不重視我們,就這一個(優勢)

3

我再說勢能,競爭里面每個競爭對手要掌握勢能。勢能像在海浪里劃船,有勢能的公司有海浪推著你走,沒有勢能的公司在平靜的海上。

如果你能主動掌握到勢能,就會出現什麽情況?創業公司其實不怕打仗,所有人都說跟他拼了死掐,掐到最後的結果基本上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戰爭是這樣的。

如果雙方勢均力敵,要怎麽贏得這個市場,我們可以打巷戰但不要打巷戰。不打巷戰的意思是獲得這個勢能。勢能是什麽?我舉個例子:如果有浪推著你走,你在船上,不要跟對手拼誰胳膊粗,要做到對手劃兩下你劃一下,一樣比他快。

58 流量是我們 2 倍時,當時我們非常痛苦。我們在市場上做調研,我們產品用戶體驗好,為什麽不用趕集用 58 呢?

用戶給了我們兩個答案:第一個答案是我用慣了不願意切換,這個場景在今天非常明顯。

問:為什麽用攜程不用藝龍?答:用習慣了。問:是藝龍的價格比攜程貴嗎?答:不是的。

這就是勢能。

還有一個呢?用戶給我們第二個反饋。第二個反饋,讓我們更無語——因為身邊的人都在用,所以我就用了。

4

對手是個大雪球你是個小雪球,當你們從同一個山坡往下滾時,他沾的雪比你多,所以你們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這就是我說的勢能,我們倆站在同一個高度一樣去發力,我跑的比你快,沾的雪比你多,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所以我們當時痛苦的是,從廣告效率營銷效率來說沒一個比 58 強的。大家花同樣的錢,拿到對手一半的效果,這就是對手拿到勢能的結果。

後來我們 2012 年開始追,一直追到 2014 年、2015 年沒有追上。最後我們找了差異化競爭,因為在分類信息里我們有 4 個分類,有房產、招聘、二手車、二手物品。藍領招聘是效果最好的,所以我們專註四年之內只打藍領招聘,把藍領招聘超過了 58,然後整體流量也跟他非常接近,我們藍領招聘銷售額占到了 60%——這是差異化競爭的道路。

其實現在很多公司只有一塊業務,沒有這麽好的運氣,在一個跑道里面還能找到差異化的競爭定位,還能去趕超,我們是運氣非常好的。

最關鍵的不單單是差異化定位,58 在 2012 年時選擇了上市,相當於對手暴露在你面前,隨時可以看到(他)下一步要出什麽招,這是給我們最大最大的好處。

我們當時的 SWOT 分析是對的,對手不重視我們,給了我們機會。他選擇上市,所以我們持續 2、3 年的大幅度廣告投入去做這個事情。每次開董事會時我都和董事說大家要做好思想準備,今年投 2 億廣告費只有 1 億效果;對手投 1 億廣告費可能有 1.5 億效果。

作為創業者這是非常幸運的機會,在任何公司如果雙方競爭時,有沒有關註到勢能?勢能是無所不在的。

勢能是在用戶、媒體行業提到行業時,是把對手放在前面還是把你放在前面?如果對手放在前面文章是自傳播的,高端媒體開始傳播大眾媒體開始傳播,當大眾媒體開始傳播時,對手在你前面,用戶搜文章查,用戶會跑到對手網站上。勢能體現在你的 AppStore,不用刷榜,他排在你後面。

一旦掌握勢能,對手即使融跟你同樣的錢,他錢比你少時,你用 1 倍的錢他永遠追不上你,這是我說的勢能。我們當時吃了,很大在勢能上的虧。

反過來第二個故事,張穎一直說浩湧講一講:第一次創業和第二次創業有什麽不一樣?第二次創業我總感覺,每次做事時總是有一些過往的記憶,跟翻篇一樣不停在翻,想上次怎麽回事、這次怎麽回事?這是真心的體驗。

當時我們跟 58 剛剛選擇差異化,雙方都從信息往服務走。所以我們選了二手車,他們選了生活服務到家的業務。

我說趕集好車事先投 1 個億,董事會同意了。我們 8 月份開始,當時才覆蓋十幾個城市。我說給團隊一個月的時間急行軍,我們要覆蓋四十幾個城市,因為我們要打廣告了。

廣告是高空轟炸,因為有電視有視頻,覆蓋不到的城市就浪費了。所以我們在飛速地招人,一個月時間 200 人漲到 800 人。最開始是十幾萬流量,打完廣告漲到一百多萬,打完以後當時流量已經是對手的 2 倍多了。

這個時候用戶在想什麽?剛才說用戶為什麽用58?第一,用慣了;第二,人人都在用。(這個時候)瓜子要出去融資,投資人看兩家公司一家已經覆蓋四十多個城市,另一家是二十多個城市;一家交易量是另外一家 2 倍多。你覺得誰會拿到更多的錢?當然是瓜子。所以我們在那輪拿了 2 億美金,這仗就好打了。

我今天重點說的是勢能這件事情,在競爭的過程中,在創業的過程中不能低頭只看自己做的事情,把頭擡起來看競爭對手,給自己準備充足的子彈。讓你的用戶先知道你,讓你的用戶用你用習慣,讓身邊的人都在用,這個非常非常重要。

5

(以前大家說趕集)一定說浩湧是研發技術出身,是非常好的產品經理;(現在說)瓜子地推團隊在業內能排前三,瓜子這個團隊營銷能力非常強。

任何創始人都是一樣的,我覺得每個人都是在自己所在領域做得非常好,要麽非常懂這個領域,要麽是營銷出身,要麽技術出身,一定是某方面特別強。

但是決定一個公司最後能成或生死的不是長板,長板非常重要,短板一樣重要。

每個創始人都是這樣。很多人說“我是產品經理,我不懂銷售。”我也在做天使投資,每一個創始人都會說我不懂銷售,投資人能不能幫我找一個牛人;或者我不懂研發,幫我找特別牛的產品經理;我不懂市場營銷,有沒有牛的市場營銷的人推薦給我?

但是,你會發現你犯的所有錯誤,最有可能出現的就是你不懂的里邊。

當時趕集跟 58 競爭時,我是好的產品經理,產品研發不用擔心,(大家)天天坐一塊討論,用戶體驗很好,打開比對手快好幾倍。

對手不就是營銷好嗎?幫我找個厲害的人,於是我們開始找人。前後大概找了四任銷售 VP,第一任、第二任、第三任都失敗了。後來所有人找不到,(我就說)我們自己來吧,創業小夥伴不懂銷售自己學。我們開始學銷售應該怎麽做?

銷售的管理不僅僅給他們下 KPI 讓他們使勁做,管銷售需要有文化、需要有 KPI、團隊激勵、HR 要跟上,整個團隊才能帶得起來。我們慢慢學時,發現這里有很多東西,於是我們開始成長。

剛才說銷售的本質是對團隊的激勵、人性的把握、組織文化、管理培訓所有這些東西。(當你)根本不懂銷售本質時,你的眼睛是瞎的, 一個(牛)人就在你眼前溜走了。

創始人不能說這個領域我不懂,我就不管了,那十有八九找來的人是不適合的,不適合的概率非常高。這是我想說的,每個創始人不管什麽背景出身,產品也罷、研發也罷,不懂市場不懂銷售;自己去學,不一定自己去做,但自己一定要懂。因為你不懂,牛的人不會認你,你也聽不懂他說什麽,招人就是碰運氣。

最大感受是什麽?如果你不願意改變自己,這個東西早晚會回來狠狠地抽你;這次不抽你,未來的一年也會抽你。

每個創業者剛剛出來絕大部分不是一流的創業者,一流創業者是成長出來的。

我創業十年了,我算了一下我經歷了三個低谷,最近現在這個是第三個,高潮已經有三個了。所以低谷對我來說早就習慣了,融資是什麽樣的?我舉個例子,也是血的教訓。

我們在 2011 年、2012 年跟 58 打仗時,6000 萬美金。當時股東有幾家,其中有一家是谷歌。我們花 1000 多萬美金把谷歌的股份買回來,如果有什麽事可以回頭重新修改,我一定不會再買了。

我們當時完全低估了市場競爭的殘酷性,在市場極度競爭雙方在燒錢時,千萬不要幹這種傻事。

今年年初瓜子融 2 億美金時為什麽拿經緯的錢,我算了一下,跟經緯說過瓜子 2 億美金應該夠。但是在這個寒冬我要保險。

如果說我有什麽心得體會,經緯投我們是非常好的心得,你們進來我就要,這是第二次創業。

如果有什麽改變?剛才勢能(那塊)說到了,我有什麽改變,我做了那樣的工作,這次我有什麽改變;做了同樣的工作,我要這筆錢;對融資來說,敬畏資本。

在狂熱的時候一定要看自己的帳,把帳算清楚,多拿錢。其實我有八個字自己總結的經驗:“將軍趕路,莫追小兔”。

6

團隊是比較簡單的,第一是招人,第二是培養人,第三是團隊文化。這三件事都非常重要。相信很多人培養人也在做文化,我重點說說說招人的事情。

每個公司招人都非常難,沒有不難的,瓜子到今天每天我最頭疼的就是招人。這些優秀的人在哪兒?除了 VP、總監,每個人都要面試,我對團隊要求總監級別一定要我們能找到最好的。

花很多精力找人時,相信大家都是一樣的,不是說“浩湧現在可以刷臉了,可以招很多人,很多人願意加入你們”。不是這樣的,在不同階段想找的人不一樣。

找人都是很難的,相信很多企業融資後說我們用獵頭,每天看獵頭的簡歷。真正好的人跟好的項目一樣,他一出來在內部就被消化掉,(招聘)這些人一定是花很多精力的。

招人沒有訣竅,你投入多少時間就會有多少結果。好的人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他也許一開始沒來,但在這期間要不斷找他聊給他信心。

所以我們說招人是每個創始人除了投資定戰略以外最最重要的事情。招人要花很多時間,不管是產品還是銷售,要花很多時間跟他聊,其實你跟他聊會有收獲。

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不懂的領域更要見大拿,看他們怎麽做的,聊得多了會多一些判斷,找人也會多一些理解。在找人這件事情上沒有訣竅,招不來人是花的時間少。把不好的人招進來,用了 6 個月,然後天天說這人不行,為什麽不招人(的時候)花點功夫呢?

A 類人才,厲害的人甚至能帶團隊過來,而且他做事非常拼,人很正文化很強,而且能帶動整個公司。你看重這樣潛質的人,你是一定不遺余力一定要把他弄過來的。

任何優秀的人不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你才會發現東方不亮西方亮,今天這個人不行明天那個人過來。任何人你感動他他會給你推薦人的,所以不遺余力找人是非常重要的。

培養人也同樣重要。我其實上次創業有非常大的缺點,我相信很多研發產品都是一樣的,不太願意當面說人壞話,老是很客氣,最後出現什麽問題覺得他不行讓他走。他很驚訝,說你怎麽不早說。很多研發都會有這個問題。

任何一個人,他在公司跟著老板一起走,他希望財務有回報,希望做的這件事有意義,希望自己個人有成長。這三件事是每一個員工,包括我做事情時三個最大的動力。在缺少任何一個時,人都會有問題。尤其是當你的現金激勵少,股權又看不清時,後面兩件事更重要,

這件事做得有意義是創始人的情懷,誰也改變不了你;這個人覺得有成長是你給他的。所以發現問題要溝通,要定期跟他聊,告訴他缺陷,幫助他成長,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隨著公司的發展,早期很多人是從外面進來的,越到後來老員工會跟不上,其實老員工跟不上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他們對公司這麽忠誠、這麽努力,可你發現他在這個崗位已經不合適了。其實是很心痛的,他不合適很多程度跟你相關,因為你沒有給他機會帶著他去成長。你除了討論業務沒有討論別的,除了討論業績事情有沒有幹完,幹得好幹得壞,有沒有關註過他的成長?他在管理上需要成長嗎?在團隊建設上需要成長嗎在做文化建設上要成長嗎?

所有這些東西,只要跟他聊,大部分人只要願意努力一定能勝任的。培養人,給他們機會,對公司來說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從(公司有)幾十人(員工)開始,一定要把自己情懷大聲說出來,在每一個場合,公司為什麽做這件事情?創始人為什麽做這件事情?我們所有人在這個公司,我們希望這個公司變成什麽樣,不但自己講,自己的 VP、總監,要找一批也相信這件事的人跟你一起。這點特別特別重要,你的聯合創始人、團隊 VP,如果在別的場合講的不是跟你同樣的話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你的團隊一定是跟你分享共同的情懷,一起做這件事情。這個公司高管非常努力,有任何困難是一起努力闖過去的。

7

還有是怎麽做文化?打仗。這是我的經驗,打仗是做文化最好的方法。每年 KPI 除了給投資人做的那版,我們有三版 KPI ——我們內部叫“Dream版(挑戰目標)”,這個是特別高的;還有一個“中間版”,(這版是)我們認為如果團隊沒有出現重大失誤應該是能完成的;“投資人版”,(比中間版)還要低一點,扔給他們。

我覺得這是投資人維護關系是很重要的,我們跟投資人關系非常好——除了最慘那一年,我們給的預測從來沒有錯過;每次都是超(額完成)的,相互信任就是這麽建立起來的。

打仗為什麽這麽重要?任何團隊一打仗相當於部隊在做急行軍一樣,所有問題都會暴露出來。如果你說一個任務,本來 6 個月要完成的,通過打仗可能壓縮到 3 個月。你看看團隊會有什麽反應?如果你的員工在公司沒有更好的心情會走吧,抗不住會抱怨;如果技術不行會出現 Bug,會手忙腳亂;如果你的公司的團隊接受不了高壓的壓力,他是個小白兔,小白兔是不行的。

一個公司很容易養小白兔,(尤其是)在公司非常順發展的時候。第二次創業經常腦子放電影回想之前的事情,想 2011 年、2012 年當時趕集第一年年會非常嗨,所有人看見浩湧跟看見神一樣,很厲害帶領我們融了這麽多錢往前沖——這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

但真正打仗來臨時,這時的員工他們是小白兔,他們覺得留在這個公司有光環,融了很多錢,我們將來可以上市,他在算手上股票可以值多少錢——這個團隊是打不贏的,對手來時會被弄得很慘。真正的團隊,壓到一年只有三天休息時,看他什麽樣的表現,厲害的人在這個團隊一定會成長得非常快。只要一打仗好的人會留下來,不好的人會離開。

當然打仗是非常細致的,打仗需要後面人力資源的支持,跟大家分享怎麽建團隊、怎麽做規劃、HR 的知識,包括相關活動激勵等都要跟上、如何定目標、如何讓大家有儀式感,這些東西都可以去做。

每個人到了年底明年定目標時,一定要定挑戰式目標,目標出來後帶著大家一起討論,帶著大家一起分享,不但是公司業務目標,(還有)財務指標,瓜子明年財務預期跟所有 VP 分享,每個季度開會都把財務拉開給他看:市場花了多少錢?營銷是多少?我們什麽時候盈利?每個月虧多少錢?我們都給他看。

再去打仗所有人能夠團結在一起。當你和他們一塊定目標、一塊激勵時。大家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時,有的人會說我缺人;有的說我團隊偏弱,而且會給 HR 提要求說能不能招人快一點、財務審批能不能不要那麽慢,大家開會效率能不能高一些?

為什麽有些事只有 VP 才能推得動呢?如果你是 VP,很多事情只有 VP 推得動這個公司是有問題的;VP 也是這樣,如果一個部門的事情,部門和部門溝通只有 VP 才能推動,這個部門是有問題的。一打仗所有問題會暴露出來。

因為 HR、行政財務是有抱怨的,原來之前在公司不是發發工資,做做財務預算就完事了嗎? 在戰爭中各個環節中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是相互配合的,才能形成一個非常完整的整體。對 HR、財務來說,他覺得打仗打贏了跟我相關,是有榮譽感的,這是所有人擰在一起後最好的結果。

張穎對話楊浩湧

Q&A

楊浩湧:張穎怎麽做能把投資做好,能把時間安排好?

張穎:簡單地說把生活和工作每一個細節都想得比較清楚——不妥協,去執行你覺得對的事情。   第一,從時間的管理來說,我幾乎沒有任何的社交,我也不跟同行打交道,也沒有飯局,幾乎也沒有朋友。

講到團隊,2008 年建立經緯到今天將近快 9 年了。我跟浩湧(自我修養進程類似),也是一樣一步一步學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說我不太會管理,大概兩三年之前不再說這樣的話了,我自己也在成長。

很長一段時間,經緯的狀態要比今天更差,但是我們在爬坡的一個階段,我都沒有感覺到這樣的壓力。但是今天有這幾年的快速成長,這個節點我反而極其的焦慮,當然壓力很大。

我想問問浩湧你是怎麽承受壓力的,怎麽承受煎熬?而且這是一波又一波的。創業者承受的壓力是我們的很多倍,我想聽聽你是怎麽去處理,你是怎麽面對?

楊浩湧:第二次的確好一些,因為經歷過很多事情。我創業十年,一般一個公司真的做了十年,基本該經歷都經歷過,三次谷底三次高峰都經歷過。

當時我們四月份拿到錢,六月份就沒錢了;員工不斷離開也經歷過,所有事情都經歷過……也很膨脹過,燒很多錢做很多業務,做團購、做社區、做短租,做了很多業務發現不行。最慘的時候夜里總是醒睡不著覺,我跟我同事說,我說是不是有點輕度憂郁,我才知道那時狀態非常差。

我還是覺得有幾個事讓你一直堅持:第一,這個事有意思。不知道你是不是這個感覺,無論什麽時候睡一覺起來,過著過著慢慢開始享受這個過程。你覺得它對你性格上各種是個磨煉,同時覺得自己飛速成長,那時成長非常快,不學沒辦法,不學得死。

第二,在痛苦過程中,在成長開始享受這個過程。瓜子出來融資,10 月出來融資融得不太順,所有投資人說“這個項目挺好的,但沒創始人,不敢投”,就這麽一個狀態。最後我就說,那好吧我來吧,很自然就轉過來了。

張穎:他自己放了 1 億美金,他不是傻子,他有這樣的決心,在 1 億美金之後他還有好多個億美金,這個公司是他的。這就把很多事情簡單化了。

我一向以來非常自信,而且越來越自信的是對人的判斷對人性的理解,能跟人打交道快速抓住幾個點;把幾個點想清楚;又有合夥人跟專業團隊的配合…所以有些決策看上去草率,我覺得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現場開放提問

Q&A 

Q:二手車買賣雙方有天生的矛盾,在中國是否存在雙方都認的體系? 

楊浩湧:你這個問題特別像投資人問的問題,希望回答完給我們投點錢,如果我回答得好的話打個賞。

這個模式是這樣的,它是公開的交易市場,跟菜市場白菜賣多少錢一樣。如果賣家足夠多,價格一定是 going 的。用戶在平臺上看比如有 10 輛寶馬車,這個賣 8 萬、那個賣 9 萬;這個 3 年、這個 2 年、那個 1 年,價格自然會出現。

菜市場第一天第二天,同樣菜品價格不會有太大變化,除非天氣有變化,公開市場自然會有定價。你剛才說的第三方 KBB 這種公司的定價,我們也在做。我們價格曲線做得非常準了,現在已經能預測在平臺上賣多少錢,多長時間賣掉的概率,我們能做產品的曲線。

這些都是你將來做金融做保險很重要的數據,這些事情可能國外有中國沒有做平臺就得想辦法。

Q:你覺得現在是資本的低谷嗎?

楊浩湧:還好,前兩次真有一點。一個是 2009 年金融危機時所有人不投了,現在好項目還是會追的,還是會去搶;一個是 2012 年、2013 年,大家又開始很謹慎。低谷、高谷每兩年一次。

張穎:我非常同意每兩年一次的觀點,現在不是資本的低谷,中後期的投資人變得更加理性,不再希望公司大幅補貼增長自己的數據。在這點瓜子沒有過多的補貼,兩家是相對理性在打仗。

中後期的美金投資人現在稍微保守一點點;但是中國的人民幣資金多的可怕,如果當你公司滿足人民幣投資關鍵的一些點,錢真是多的泛濫。

Q:描述一下學習銷售的過程?  

楊浩湧:答案就是花時間,沒有其他的。所有創業者都是挺聰明的,對事情的判斷對的錯的,你不懂因為不了解,而不是真的不懂。不了解從外面看好像挺簡單的,招一幫人打電話,在外面跑,但後來慢慢了解銷售需要激勵;需要團隊,需要主管,從好的項目到主管需要培訓;需要文化的激勵,需要 KPI,所有東西是一步一步進來的。

每個總監進來不行都會總結他為什麽不行,當時覺得特別牛(的人),後來發現知道他幹什麽沒用,這些人他對公司不認同把他像機器一樣管沒用。文化很重要,新人來了沒人管,其他公司怎麽走,老人帶新人,主管培訓課程,非常系統,還有考試等等這些東西。

就一點點建,沒有什麽學不會的,很多創始人很牛的,沒學過代碼的,自己寫行程序的我都聽說過。

張穎:還有招銷售合夥人要非常小心,有時請外面大神過來,很自然組他的銷售團隊拉很多人過來。如果這個人不靠譜,他離職會把下面的人連根拔起,花十個月把這個人招過來,花半年打造團隊,之後他走是滅頂之災。

不管浩湧還是經緯,這是一個打怪的過程。隨著一關一關這麽過,自己做一個創始人要變得更加全面要提升,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要刻意補;哪些地方做得好要發力,管理上也要提升。有些人通過直覺通過實戰經驗,像我這樣,很多人看很多書吸收營養,不管怎樣打怪是幾十層的。

這都是一個挑戰,它也是自然淘汰和自然選擇的過程,有些人極其努力最後就是沒有結果,沒有結果就會被淘汰被行業其他人引領。這是非常殘酷的過程,這是多麽兩極的事情,你每天在煎熬,但形容不出來的快樂在堅持做這件事情。

楊浩湧:做時間的朋友,不要在當下去判斷這個事到底好還是不好;讓時間幫你做判斷,讓時間讓你成為一個贏家。

瓜子二手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3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