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股悶市 入貨良機 盧志威

1 : GS(14)@2017-02-11 23:58:17

2017-02-09 HJ
《華爾街日報》最近刊登文章Sleepy S&P 500 Approaching a Record of Inaction That's Stood for Four Decades,指出標普500指數日中高低位波幅已連續36日低於1%,這種情況自1995年以來從未出現,當然2017年最流行所有事情都賴到特朗普身上,最簡單的說法是政策不確定,所以投資者以靜制動。

不過筆者嘗試更進一步,把連續25日高低位波幅低於1%的年份抽出,發現標指在1993、1995、2014年都曾發生過,當年的連股息回報為9.93%、37.20%及13.52%;如果把連續低波幅日放寬至15日,可以加入1985、1992、1994、2004、2005、2007、2010、2012、2013、2016,連股息回報分別為31.05%、7.42%、1.28%、10.71%、4.84%、5.53%、14.82%、15.79%、32.04%、11.76%。從歷史數據來看,低波幅年竟然是買股票的大吉之時,過去已經連續出現13次,如果今年美股繼續升,將會是14連勝。

最近美股升幅有點集中在科技股,去年受捧的傳統板塊,從高位有所回落,似乎是因為炒家覺得悶,開始從傳統股中撤退,另行尋找機會。不過從往績分析,悶不利於投機,但如果想投資,應該在悶市中入場,甚至乎好像買樓般,自行加設SSD,雖然不會設定三年之後才沽,但如果入貨要有心理準備,起碼看到年底。

香港買樓發達,遠比買股發達的人多,有部分原因是重稅令炒家大減,波幅穩定,想賺快錢的炒家絕跡,結果大家食飽貨之下,只要新增供應不超過每年的需求,每年就會穩定上升。

博第14次「開大」

低波幅時代,股票走勢可能與樓市相近,無論是加息、特朗普風險、美元、人民幣、歐債危機、估值高、美國移民問題等因素,想撤退的投資者其實都已經行動,留下來不會沽貨的,相信都會繼續持有,然後等利好消息挾上,所以有心投資的朋友,可以參考這個波幅數據,看看會不會第14次開大。

很多炒家如李佛摩、巴魯克,在分享投資心得,都會指出選對趨勢,然後堅持己見的重要。其實對住報價機的時間愈久,愈難以忍手,因為人總有貪念,見價格跳動,往往想賭一把賺快錢,但是從去年我們學習到,炒來炒去不容易賺錢,反而簡簡單單地買指數基金,或拿着一籃子大股,表現會更佳。

今年港股開門紅,1月至今表現強勢,很可能會來個大翻身,外圍股市則表現落後,日歐最差,美股亦只是微升。不過,如果指數低波幅等於利好的經驗未失效,今年港美兩地應該都有好表現,關鍵是減少出入,買入位令自己坐得舒服,不要被短線波動牽引。

期權的波幅指數低,可以做認購期權長倉,博一注獨贏。另外,根據高低位波幅分析,表現最差的1994年,最差時對比年初大約跌7%,以SPDR S&P 500 ETF(SPY)出手,可沽12月15日到期的$210認沽期權,買入12月15日到期的$237認購期權,兩者期權金相若,如果跌至$210就接貨,升至$237後就順勢而行。

#盧志威 #專家之言 #鴻鵠財誌 - 美股悶市 入貨良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4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