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地方發展屢破保護紅線 環保部表示“發現了就堅決取締”

一些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自然保護區和地方政府要小心了。20日,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程立峰表示,對違法違規問題突出的保護區,將通過約談、通報、掛牌督辦方式,督促治理整頓,同時強化責任追究。對已經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也要列出清單,督促地方政府限期整改。

當日上午,環境保護部召開月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有關環保部如何加強對自然保護區的綜合監管以及下一步有何安排時,程立峰說,“當前,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保護和開發的矛盾非常突出。盡管中央三令五申強調,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但是破壞保護區的違法行為仍然時有發生。”

程立峰說,一些不合理的開發活動,對生態空間的擠占日益增加,不斷蠶食自然保護區,削弱了自然保護區的功能,降低了自然保護區的價值。

截至目前,全國共建成2740處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47萬平方公里,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4.8%,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46處,總面積97萬平方公里,占陸地國土面積的近10%。其中,“十二五”期間新建109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程立峰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情況。攝影/章軻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自然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應當劃為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核心區外圍可以劃定一定面積的緩沖區,只準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

緩沖區外圍劃為實驗區,可以進入從事科學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遊以及馴化、繁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活動。

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建立完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在保護生態的同時,促進牧民增收。攝影/章軻

2016年上半年,環保部對全國所有44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組織開展了人類活動遙感監測。

結果顯示,全國所有44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類活動。人類活動總數156061處,總面積約28546平方公里,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的2.95%。人類活動以居民點和農業用地為主,分別占人類活動總數的47%和31%,占總面積的7.7%和81.3%。其他人類活動包括能源設施、工礦用地、采石場、旅遊設施、交通設施、養殖場、道路和其它人工設施等,總面積為3157平方公里。

遙感監測發現,2013-2015年期間,共有29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增人類活動3780處,面積2339平方公里。其中有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采石場104處、工礦用地318處、能源設施335處、交通設施39處、旅遊設施86處、養殖場114處、其他人工設施1433處。特別是核心區和緩沖區新增活動1466處,其中采石場、工礦用地、能源設施、旅遊設施和養殖場等320處。

其中,吉林白山原麝、湖北九宮山、貴州威寧草海和甘肅張掖黑河濕地等4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問題較為突出。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上述遙感監測和核查結果被應用於第一批對8省(區)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60多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已被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地方反饋,明確整改要求,或進行公開通報並作為生態環境損害問題移交地方處理問責,部分省(區)已經對相關違法違規問題進行嚴肅查處,一批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受到處理。

“環保為發展建設讓步的情況時有發生。”去年11月17日,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廣西壯族自治區反饋督察情況時說。

廣西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圍有相應的提示。攝影/章軻

據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介紹,廣西城市建設規劃存在侵占自然保護區現象,2015年6月,為建設欽州濱海新城,將茅尾海自治區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29%的面積調出保護範圍,實際調減面積1413公頃。根據欽州濱海新城、北海鐵山港東港區和龍港新區的建設規劃,還將占用茅尾海和鐵山港區域約595公頃原生態紅樹林。

督察意見說,廣西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比較突出。北海市合浦縣沙田鎮新港綜合發展有限公司從2011年至今,在山口國家級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違規進行抽砂圍填海及海砂銷售,侵占保護區面積約70公頃,破壞自然紅樹林約20公頃。

2010年以來,防城港市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違法建設竹山村旅遊棧道1397米,破壞紅樹林6.3畝,棧道附近7家“漁家樂”生活汙水直排,截至督察時仍在違規經營。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部分海域被養殖侵占,侵占面積達349.2公頃,其中核心區144公頃。自治區各級海洋部門存在違規審批或監管不力等問題。

此外,桂林漓江流域非法采石問題突出,有18家采石場位於漓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其中2家位於核心景區。桂林市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恭城縣境內有3家采礦企業、6個采礦區,許可開采面積達58.4平方公里,長期違規開采,生態破壞嚴重。

崇左巿大新縣恩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3個采石場,下雷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內有2個采石場,合計侵占保護區面積10.2公頃。桂林千家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5座小水電站中,有3座部分構築物位於核心區和緩沖區,其中位於核心區的道江河水電站新大壩,2014年仍獲得有關部門違規批準施工。

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組組長高吉喜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情況。攝影/章軻

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組組長、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介紹,“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非常重要,但是實行嚴格管理更為重要”“作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生態保護紅線一定要體現在剛性上。如果可以隨意調整的話,就不能叫作紅線了”。

程立峰對記者說,國務院頒布的《自然保護區條例》非常明確,環境保護部是自然保護區的綜合管理部門。截至目前,環保部已組織了六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自評審機制建立以來,已分23批向國務院報請批準建立了379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聯合國土、水利、農業、林業、海洋和中科院,建立起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制度。截至2016年底,完成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9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

程立峰說,最近,新聞媒體陸續曝光了一批涉及保護區的違法違規行為,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作為綜合管理部門,環保部也深感擔子很重。”他說,對於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的違法違規問題,我非常明確地告訴大家,這是嚴重違法的,是絕不允許的。對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內的開發建設活動,都要進行堅決取締。

程立峰表示,環保部將“早動手、早發現、早解決”,全面強化監管,進一步完善聯合評估工作機制,除了年度常規評估外,今年也確定了重點,和紅線相一致,重點對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和跨界的自然保護區開展評估。

程立峰對記者表示,今後遙感監測將成為常態性工作。環保部將每年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遙感監測兩次,對省級自然保護區遙感監測一次。適時對遙感監測實地核查結果和違法違規問題查處情況進行抽查,對不認真組織核查、不按時上報核查結果、核查中弄虛作假、查處不嚴的地區和相關人員,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

20日上午,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例行新聞發布會。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